上週五,筆者參加了一場,由「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人文處財金及會計學門」主辦,邀請政大財務管理系教授周冠男,針對「行為財務學」這個領域的相關文獻及未來發展方向的演講。筆者覺得滿有趣,且對於一般投資大眾未來在投資決策上,應該會有滿多的啟發,所以想藉此機會,將其重點介紹給讀者參考。
在演講中,周教授從「展望理論(Prospect Theory)」、「框架理論(Framing)」、「(Mental Accounting)」、對於「效率市場(Market Efficiency)」的質疑,一直談到「捷思(Heuristics)」、「偏誤(Biases)」,甚至是「過度自信(Overconfidence)」對於「財務決策(Financial Decision-Making)」的影響。
周教授提到在古典經濟學的理論中,全都假設人們會很理性地選擇符合「效率極大化(utility maximization)」的項目。但問題是:儘管獲利機率只差1%,「0與1%」的選項,仍舊會與「50%及51%」完全不同。
正由於以上的問題,行為財務的學者便是透過「展望理論(Prospect Theory):https://zh.wikipedia.org/zh-tw/展望理论」、「框架理論(Framing):https://wiki.mbalib.com/zh-tw/框架理论」及「心理帳戶(Mental Accounting):https://wiki.mbalib.com/zh-tw/心理账户」等理論,來解釋人們的實際投資行為決策。
例如,只要是稍有研究投資理論的投資人,大概都聽說過「效率市場(Market Efficiency)」的假說。但也有學者從爬梳股票市場投資標的中發現:價值股的長期表現較好,且市場短期仍會出現「漲的股票會繼續漲」的「不效率」現象。簡單來說,「效率市場」假說只有在「大家都理性」、「每一位投資人所犯錯誤都無相關性」,以及「可無限套利」3項條件之一出現,才有可能成立。但事實上,人(投資人)卻不可能全都理性;每一位投資人所犯的錯,卻可能是有相關的;且最重要的是:沒有投資人的資金是無限的,所以,根本不存在「可無限套利」這回事。
事實上,正因為「人非理性」,且天生具有恐懼及貪婪的個性,所以,投資人通常只是根據「捷思(Heuristics)」、「合取謬誤(Conjunction fallacy)」、「錨定(Anchoring)」…等經驗法則做出投資決策,而不是老老實實地花時間進行研究(成本、效益分析)。
非但如此,投資人還對於自己的決策「過份自信(Overconfidence)」,使得他們普遍有「過度樂觀」、「自我感覺良好」,或是產生「覺得自己能控制輸贏結果」的傾向。
根據此一研究,當投資人過度自信時,就會出現「過度(頻繁)交易」與「投資過於集中(低於分散:underdiversified)」的現象(結果)。然而,交易不可能沒有成本(費用及稅),頻繁買賣股票之下,投資人的收益也會跟著降低。
然而,讀者由下圖的研究結果就可以看出:在不排除費用成本之下的投資收益,不論每月交易最多的投資人組別或最少的投資人組別,差異其實都不大;但是,一但扣除費用成本之後的投資淨收益,交易最多的投資人組別,就大幅低於交易最少的投資人組別。
資料來源:Barber, B., and T. Odean, 2000, “Trading is hazardous to your wealth: The common stock investment performance of individual investors,” Journal of Finance 55,773-806
在看了許多行為財務學研究的統計數字之後,周教授不忘提醒投資人:購買個股,其實就是在執行一種高風險策略。他以美國公司為例,平均11年就有一半的公司會倒閉。要找到不會倒的公司,就已經很難了,更何況要找到「一定會成功的公司」。因為,這就叫「大海撈針」。
既然大海撈針如此難,周教授才認為最好的解決之道,就是「把海買起來就好」。而「海」,就是「市場指數(market index)」。然而絕大多數投資人,因為好聽的故事及名牌,卻不願意相信市場統計數字—「長期投資市場的年化報酬率有8%~9%」這件事,這就是所謂的「生存者偏誤」。
正由於研究及教授行為財務學,了解了許多讓投資人容易落入陷阱之中的行為偏誤,讓人。所以,周教授才會努力勸大家長期投資,而後把自己的手腳「綁起來」,股票看一看就好,千萬不要受其影響。而「買買買,不要賣」及「定期定額」,就是他認為,能夠克服人性弱點(貪婪及恐懼)的最佳解決之道。
因為根據所謂的「72法則」,在長期市場年化報酬率確定有8%~9%之下,將72除以9(增長率)可以得到8。也就是說,差不多只要8~9年的時間,投資資產可以翻一倍;假設工作40年,則財富可以翻32倍。這是投資人唯一可以掌握的。
事實上,投資理財類的書籍,一直都是國內非文學類暢銷書排行榜上的常客。對於這類書籍的涉獵,周教授認為一般人,是可以看「教人如何進行資產配置,以及投資儘量分散」的投資理財書。但是,如果投資人看主要是教人如何進行投資推論,例如看到什麼指標,可以進行什麼操作的書,他則「全都不建議(看)」。
就算讀者想看,他也會建議一般大眾對於這類「教人如何判斷行情」的書,只當做娛樂類書籍,且看看就好。因為他不忘強調:「國際級的知名代操基金公司,所聘請的都是業界一時之選的菁英。他們的最佳代操績效,也不過比大盤好一點,一般投資大眾如何能有自信,能夠超過這些投資精英」?
正由於「過度自信」是人性不可避免的弱點,所以,他才會推薦投資人一定要看「行為財務學」的相關理論及書籍。因為唯有看了這類書籍,才知道自己有「過度自信」的毛病,也才知道「錨定效應」的影響,進而理解自己投資上的弱點會有哪些?
周教授認為,人若想要追求跟他人一樣的成功,是很困難的;但是,如果從避免犯同樣錯誤開始做起,反而比較容易一些。「一旦知道自己的缺點,以及可能犯錯之處,至少可以避免失敗。行為財務學雖然不能教你如何賺到錢,但至少能讓投資人『避免輸錢』。再說了,如果他人真有了不得的賺錢方法,那他自己賺大錢就好,為何要到處宣說呢」?他加強語氣說道。
最後,如果對行為財務學有興趣的投資人,周教授首先推薦《不當行為:行為經濟學之父教你更聰明的思考、理財、看世界(Misbehaving:The Making of Behavioral Economics)》;其次是《故事經濟學比數字更有感染力,驅動和改寫經濟事件的耳語、瘋傳、腦補、恐懼(Narrative Economics:How Stories Go Viral and Drive Major Economic Events)》;第三本是《雜訊:人類判斷的缺陷(Noise:A Flaw in Human Judgement)》。假設有不錯的英文閱讀能力,則可以直接看《Thinking, Fast and Slow》這本原文書。
《免責聲明》本專欄所提供之資訊,均由作者自行蒐集並撰寫完成,所有觀點僅為個人對市場的看法,並非任何投資勸誘或建議。若有引用數字及相關計算,均已力求精確,惟不保證其正確性,也不作為任何投保或購買的建議,對此不負任何法律上的責任。另外,本專欄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如果讀者有任何投資理財方面的問題,歡迎留言,個人將以最快的速度回覆。
但要提醒讀者的是:由於主管機關相關金融法規的限制,個人無法針對個股價格或指數進行買、賣點的預測與建議。在此向您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