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連續在兩期專欄(https://fund.udn.com/fund/story/7488/6700691)、(https://fund.udn.com/fund/story/7488/6735713)中,都提到了有關債券標的投資。就有讀者來信詢問筆者:關於債券投資,有的專家說應該直接購買債券,有的則建議要買債券型基金或ETF,且每一個人講的都很有道理,但是,我到底該聽誰的?
對於這位讀者的提問,筆者先向他解釋了3種,主要跟債券投資有關的標的差異(請見下表),並且很誠心地建議他:最知道自己投資理財目的與需求的,就只有他本人。假設決策沒有回歸自身的需求,卻隨便道聽塗說市場上的各種建議而進行投資,最終,恐怕都難有好的結局。
事實上,投資人「應該(或「適合」)」投資哪一種債券「標的」,最主要的考量點是「理財大眾使用時的目的為何」?也就是說,理財的期間與目標,決定了投資人該選擇哪一種債券投資標的。
筆者最常聽到市場人士如此說:不要買債券啦,它的風險太過集中,且長期下來少了「價差收益」,投資債券型基金或ETF,才能夠將風險分散。此話是有點道理,因為,投資單一債券的門檻不低,投資人也的確面臨「過度集中」的風險(因為除了深受利率升降的影響外,投資單一債券最大的風險就是「信用(違約)風險」)。
但是,假設投資人所購買的標的,是像美國政府(或只是債信評等也差不多的蘋果公司),所發行的高信用評等債券,會發生違約風險的機率,將會是大大降低的。當然,也一定會有人說:誰能保證債台高築的美國,未來不會面臨違約的機會呢?
筆者當然沒有100%的把握,說美國公債「永遠不倒」。但是換一個角度來看,若被市場上用來當做無風險收益指標的美國公債若倒了,其他所有金融市場勢必也會面臨「跟世界末日一樣」的巨幅變動。一旦這樣的世界末日如實降臨,筆者不認為投資人的其他投資標的,都能做到「絲毫不受影響」的地步。
所以,筆者想在此叮嚀理財大眾:一切投資標的選擇的根據,全都是來自於理財大眾的需求及目標。如果是為了在退休後,想要有穩定的現金流收入,卻完全不願意冒任何收入減少的風險,那麼,能選擇的除了美國政府公債或即期年金險外,筆者也真的找不出其他更好的選項了。因為,不論是債券型基金,或是股票的配息,都沒有辦法達到「配息每期固定不變」的目標。
又如果為了短期理財目標,而想要找一個「保本、保息」的標的時,個人認為高優質(投資等級)的債券標的,也會是一個「較佳」選項。這是因為儘管股票與債券價格的走勢,通常是相反的(股市跌時,債券多半會上漲),但這也不代表「股、債均跌」的情形「完全不可能」。
例如像今(2022)年因為美國聯準會鷹式升息,不但股市跌得鼻青臉腫,債券殖利率也大幅飆升(債券價格與殖利率成反比)。雖然根據過往50,甚至100年的經驗,債券市場要連跌3、5年,且績效都為負數的機率,幾乎可以說是「沒有」。
所以,假設民眾因為特殊、短期(例如5年以下)理財目的而準備的資金,又不想放在銀行定存,那麼,這種短天期且幾乎可以保本兼保息的高投資等級公司債,將會是「較佳選擇」。
但是,假設民眾並沒有短期理財目標,或是立即獲得長久且安穩、不會折損的現金流,且有較長的時間進行投資。那麼,在投資人的整體資產中,同時納入具反向關聯性的股票與債券標的,才能夠在獲得更高報酬之餘,又能降低整體投資風險。這個時候,有關的「債券」標的,當然就以「債券型基金或ETF」最為適宜。
最後,筆者很誠心地建議這位讀者:這世界有沒有什麼標的,既能有安穩、固定且高於定存很多的配息,又具有較高資本利得價差收益的「兩全其美」的選擇。
以投資市場為例,高收益與低風險永遠難以兩全。這世界不可能既有穩定配息、利息高於市場非常多,又完全無風險的投資標的,之前的高收債,以及最近無預警倒閉的全球第二大虛擬貨幣交易所—FTX(https://finance.ettoday.net/news/2381320?redirect=1),就是其中最血淋淋的案例。
投資人要嘛,就是能用「穩定且較無風險」的方式,換取不滿意,但還算能接受的稍高收益;要嘛,就是在「可忍受的較高風險」下,換得更高收益的可能性。其中的唯一差別,就只在於「每一元投入,所能換得的利息高低」而已。
《免責聲明》本專欄所提供之資訊,均由作者自行蒐集並撰寫完成,所有觀點僅為個人對市場的看法,並非任何投資勸誘或建議。若有引用數字及相關計算,均已力求精確,惟不保證其正確性,也不作為任何投保或購買的建議,對此不負任何法律上的責任。另外,本專欄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