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21年4月1日 星期四

《「我是有錢人」迷思612》投資理財是整體規劃,絕不能只比費用高低!

 上週,有幾位網友看了網路上,對於某張新上市投資型保單的「評論」文章,就轉貼網址來詢問筆者的看法。簡單來說,這兩篇文章最大的重點是:投資型保單(特別是類全委保單)要抽很高的解約費用及代操費用,完全不如直接投資基金或ETF

在陳述個人的看法前,筆者想先跟讀者們「交個底」—個人完全不支持為了私利,而向客戶銷售不適當商品的黑心業務員,也同時贊同「保險的各項費用率很高」,以及「保險就該回歸保障」的核心價值。

但是,筆者倒想建議有心做好此生理財規劃的民眾:假設永遠都會「比費用率高低」,而不仔細了解自己投資了什麼?或是「所買的投資工具,是否符合自己理財需求」,那麼,這一輩子恐怕都難以達到既定的理財目標。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金融業在世界各國,都是被高度監理的產業。所有銷售給一般大眾商品的文宣品,都必須詳細交待相關的費用及風險揭露等資訊。在這樣的前提之下,投資人當然可以在同一類型標的中,找到費用率最低的標的。

只要每一位投資人夠認真,把包括基金或保險在內的各種金融商品DM,拿出來仔細閱讀一下,就可以輕易做出「費用率高低」的比較。但是,每一種投資工具,都有不同的費用率。且更重要的是,每一種理財工具的「優勢」及「功能」各有差異,再加上每一個人對於不同金融品的專業度及熟悉度不同,個人理財需求也不同。所以,筆者想在此提醒一般眾以下5大重點:

重點一、「費用率低」只是挑選標的的重要依據「之一」,但絕對不是「唯一」。這是因為理財大眾在進行任何投資理財決策前,最好要有以下3大考量:

1.理財目的與投資期間,必須與相對應的金融商品配合。筆者在之前的專欄中,曾經不只一次提到:一般人在選擇投資理財商品時,永遠不能只比費用率,而必須視個人不同理財目標的階段性需求而定。

也就是說,投資理財商品的選擇,永遠沒有一個制式化,適合每一個人的標準答案,而只有隨著每一個人的不同階段需求而變換。在某些人看來,利潤薄到不行的工具,可能就是某些人「不得不」的選項。

例如10年後要創業及買房,這筆自備款及創業基金是絕對不容打折的,既定的時間也不能延後,那麼,民眾最該優先考量的,絕對不會是「收益極大化」,而是「在目標期間內『保本兼保息』」,以免10年後理財目標落空或縮水。

當然相對的,假設民眾是進行長期的退休規劃,期間可能長達2030年。由於存退休金的人還有工作,還有承擔虧損風險的能力。所以,特別是在現今低利率環境下,是可以在「可忍受的風險範圍內」,選擇「獲利極大化」的標的(當然,兩者必需同時考量,不是只有「獲利極大化」而已)。

2.除了參考個人對於風險的忍受程度外,還要包括投資專業度,以及對商品的了解程度。以近來媒體熱衷報導的投資台股為例,雖然各媒體上常見所謂的「投資達人」成功故事。但是,一般散戶可以捫心自問一下:這麼多年來,自己的投資績效到底如何?

假設自己每天光是公事就忙不完,沒有多少看盤、盯盤的時間,儘管基金或ETF要抽取一定的手續費及管理費,選擇各個委由專家「代操」的基金或ETF,就是民眾不得不的最佳選擇。

筆者並不否認,在國內2300萬云云眾生之中,總是會有不少位「投資達人」,其投資績效「非常優異」。但是,那畢竟是少數中的少數。而當絕大多數散戶的操作績效,並沒有辦法「贏過專家」時,一般大眾也真的不要想在投資領域,存有太多「人定勝天」的錯誤迷思才好。

3.參考金融商品的其他附加好處。這裡所謂的「好處」,當然還有包括「保本、保息」,以及資產較多者的「節稅」等考量。舉例來說,儘管目前市場利息很低,仍有人心甘情願選擇銀行定存或儲蓄險。

假設投資理財世界,一切比的都是「費用率最低」及「報酬率最高」,至少在長期市場低利率之下,銀行定存及儲蓄險這兩種商品,應該早就從這市場消失才對。但實際上並沒有。

究其原因,不是持有者不知道這兩種商品「報酬率低的可憐」,而是民眾心裡考量的,是擺在「資金安穩性」及「節稅」這兩大考量之上。環顧目前市場的各種金融投資工具,不論是再會賺錢的基金或ETF,能夠提供固定配息的月配息基金,利息收入都免不了被列入個人綜所稅「利息收入」之列,並且在單筆超過2萬元時,還要再被課一筆健保補充保費;如果當事人在累積財富的期間中不幸身故,所有累積資產都必須被列入個人遺產中計算。

重點二、「看不見的隱形成本」還比「看得見的費用」還關鍵。也就是說,投資人除了立即可見的費用外,還要更加注意「隱藏成本」。就以「0前收費用」的金融商品為例,投資人以為自己一毛錢都不用支付嗎?

民眾在投資這類商品之初,也許資金可以100%進行投資,但是,這類「後收型」商品所伴隨的,卻是其他一般大眾難以發現的「隱藏成本」。其中最主要是「前幾年的高解約費用」,以及「內含管理費」。而所謂的「免費的最貴」,正是這個道理。

也許有投資人說:「後收費用雖高,但至少期初投資金額是100%,且只要我忍住前幾年不解約,金融機構就完全佔不到我任何便宜」?但,事實果真如此嗎?

投資人在前幾年「被迫忍住不賣」的意思,就等於「資金要idle(閒置)在標的上多年而動彈不得」。假設投資後標的淨值不斷下跌,投資人鐵定損失掉「轉投資其他標的獲利」的機會。

更何況,不管是基金或保單,發行總有一定的成本存在。「0前收費用」不代表發行機構全是「吃素的」,不賺投資人任何一毛錢,鐵定會在內含的管理費上「賺回來」。

再以自己直接投資海外為例,特別是美股ETF的管理費是很低,但,投資人有考慮過每次換匯的成本、匯率的損失,以及日後解約等時間成本嗎?更重要的是,一旦發生什麼投資糾紛,有多少國人有那「嚇嚇叫」的外語能力及「美國時間」,與國外金融機構在海外的法庭「據理力爭」與打官司呢?

重點三、投資不是「恆久不換」,也不是「有賺就跑」。由於新投資都有一定的成本,所以,原本已經投資獲利的標的沒有必要(例如投資前景並未改變,或是尚未達到原先所設定的停利標準),就真的不宜「輕舉妄動」,還是乖乖繼續投資為上。

就算投資人想要及早「落袋為安」,但也最好謹守「獲利擺放到另一個保本、保息的戶頭裡」,以及「原投資繼續(例如持續定期定額扣款投資)」兩大原則。

重點四、投資人千算萬算,別想算得過金融機構。理論上,不同金融工具的成本不同,向客戶所收取的費用多寡也有差異。但當同一類別的金融商品費用率不一樣時,低費率的標的,有可能是真的「佛心來著」,但也很有可能是將費用,藏在某個並非顯而易見的地方。

所以,投資人真的不必太早就一廂情願地,相信自己絕對可以「賺贏金融機構」(拿到最低的費用)。相關細節,請見筆者之前的專欄—《「我是有錢人」迷思610》小心「聰明反被聰明誤」(https://fund.udn.com/fund/story/7488/5326875)。

重點五、每個人都要對自己的人生負責。一直以來,筆者都會遇到不少投資人大罵業務員「只知道賺佣金,盡賣一些黑心商品給自己」。對於這些抱怨與忿怒,個人總會奉勸他們「黑心業務員必有嚴重的業力,日後必須自行承擔相關的果報。但是,每一個人都該對自己的人生負責。因此,一定要對自己的理財目標,有一個清楚而明確的『定見』才是」。

不要忘了:所有的銷售人員優先想到的,絕大多數是先讓自己糊口的佣金,而不會100%是客戶的利益。至於所謂「網路上的投資達人們」,多半是從單一投資的角度,極少會從全方位的理財規劃視角切入,當然更不會比一般大眾更了解你自己。所以,一旦理財大眾不在乎自己的錢,那就更沒有人會在乎你(妳)了!

最後回到文章開頭網友的問題,筆者想在此做一個簡單的結論:假設想純從「費用成本最低」來考慮,對於只愛買單一基金或ETF的投資人來說,直接去投信公司申購,可能還有機會享有「終身零手續費」的優惠,也不會被多扣一筆「銀行信託管理費」。

但是,假設投資基金及ETF項目多,卻不願意被銀行理專,三不五時地慫恿轉換投資標的(每買賣一次,就會多收一筆申購及贖回費用),那麼,雖然變額年金險要被課一筆保單費用,卻可以讓投資人每年,享有「至少轉換4-6次(有的甚至可高達12次)的免轉換費用」的優惠。

再者,如果不希望所投資(累積)的資產,萬一自己不幸身故,全都被列入遺產中,無法享有「節稅」的可能(請注意嘍,筆者沒有在此把話「說死」,只說「有節稅可能」。但是,如果民眾是投資一般基金,鐵定100%是沒有任何節稅空間的。

又如果是海外的資產,不但可能被課的稅金更多,何年何月能夠拿到錢,恐怕都還是未定之數),雖然壽險都有一定的保險成本(採用「自然費率」的變額萬能壽險,高齡保戶的成本還更高),當事人在「兩相權衡」之下,恐怕「選擇購買保單(在此,不一定是變額(萬能)壽險,也可以是傳統壽險)」的決定,才會是對自己「最有利的」。

筆者想再一次重複叮嚀:正如同選擇投資工具,「不能單看投報率最高,還要參考風險高低」一樣,一般大眾在選擇任何一個工具時,除了報酬率、風險及與個人匹配性之外,必須參考很多指標,才能挑出最適合自己的標的!

假設不知道自己的理財目標及需求,心中又沒有任何理財規劃的正確知識與定見,輕易相信不同「專家」的看法時,恐怕只有可能讓自己的理財目標,與現實狀況「越離越遠」。

 

《免責聲明》本專欄所提供之資訊,均由作者自行蒐集並撰寫完成,所有觀點僅為個人對市場的看法,並非任何投資勸誘或建議。若有引用數字及相關計算,均已力求精確,惟不保證其正確性,也不作為任何投保或購買的建議,對此不負任何法律上的責任。另外,本專欄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