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22年4月28日 星期四

《「我是有錢人」迷思659》過去的「績效」,不代表未來

 相信買過基金的投資人,應該都會對以下這兩段基金「警語」(https://www.yesfund.com.tw/asp/warning.asp)印象深刻:

本國內、境外基金經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核准或申報生效在國內募集及銷售,惟不表示絕無風險。基金經理公司以往之經理績效不保證基金之最低投資收益;基金經理公司除盡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義務外,不負責本基金之盈虧,亦不保證最低之收益,投資人申購前應詳閱基金公開說明書」、「基金配息率不代表基金報酬率,且過去配息率不代表未來配息率。所有基金績效,均為過去績效,不代表未來之績效表現,亦不保證基金之最低投資收益」。

但是,一般大眾在實際面對投資理財決策時,卻常常會忽略了這些「警語」。而在正式進入本文的重點前,筆者想先從最近的一則小小的保險新聞談起。

話說媒體報導指出,2014年轟轟烈烈開放的保單轉換,今(2022)年第一季差點掛蛋。訴求「老了當遺產,不如活著自己用」的保單轉換,因壽險公司不能給付業務員保單轉換服務佣金,及保戶捨不得投保多年的高利率保單,因此今年第一季保單轉換只有一件,轉換金額62萬元,去年全年也僅12件,僅轉換553萬元,逐年降低明顯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20423000225-260205?chdtv&fbclid=IwAR3VMwTsmQFyy-9-EZMpnAIXFUDb5rI3V-4_M584pnAYg6Grq9gj3WoumWo)。

但是,只要是過去曾經購買了終身壽險保單的保戶都知道:原本高預定利率的壽險保單,才真正是個換不得的「寶」啊,就算保戶每年自行部分解約,恐怕都比保單轉換划算。為什麼這麼說?

理由就在於:由於市場利率近二十年來持續走低,而手中握有過去終身壽險保單的保戶,就等於是買了一張「終身高利率」的保單。簡單舉例來說,以現在銀行定儲利率最高1%左右為例,過去買高預定利率保單的保戶,就等於手中握有一張「終身利率5%6%,甚至7%8%」的「類似存款的保單」。

看到這裡,也許有不少的民眾會說:「妳看吧,買儲蓄險的做法,才是真正可以讓人理財致富的正確做法吧」!不過且慢,由此新聞,也是筆者想藉著這篇文章,替讀者們徹底釐清一些長久以來,有關投資理財迷思的最大用意。

因為首先,標的如果沒有「買對」,是無法享有「終身高預定利率保單」的好處的。這是因為過去多數的儲蓄險,其實是指一種,「短天期(一般是78年)還本」,期間不論生存或身故,都可以領到錢的「養老險」。

假設保戶買的是這種有期限的保單,只能說是持有最多78年較高利率的保單而已。而只有過去買終身壽險,或是終身還本壽險的保戶,才能算是「應該被羨慕」的對象。

只不過根據筆者的了解,過去真正有能力(一是有能力定期繳交不便宜的保費,二是持續不斷繳完保費)買終身壽險,或是終身還本型壽險(特別是後者,因為保費並不便宜)的保戶並不多。

多數保戶所買的,不是短天期養老險,就是當所買的終身壽險繳費期滿後,就被保險業務員慫恿著解約,再去買一張新的「儲蓄險」(理由很簡單,保戶永遠不解約,業務員就永遠賺不到佣金)。所以,許多保戶手中很難持之以恆地握有一張「終身高預定利率」保單。

其次,這些買保單「賺錢」的「成功特例」,說穿了,不過是「時勢造英雄」而已。大白話來說,讀者現在持續在各媒體上看到的,所謂「買儲蓄險成功致富」的案例,只不過是大環境下的「時勢」,所造就出來的特例而已。

假設這十幾、二十年來,市場利率不是「由高走低」,反而是「由低走高」,那麼,現在這些媒體大力吹捧的成功案例,鐵定會是落入「史上最失敗案例」之列。

講極端一些,如果過去銀行有所謂的「終身固定利率存款」,而那時的民眾,把所有的身家全放到這個戶頭裡做定存,現在也一樣會是個人人稱羨,老後完全不愁吃穿,輕鬆就能退休的富有人家了。

除了「買儲蓄險是正確存錢之道」是大錯特錯,沒有因地制宜的錯誤迷思外,筆者認為時下,還有不少類似的案例,像是「買高收債賺錢」的故事,更是其中最讓媒體及投資人津津樂道的一個。

其實一直以來,就有不少讀者,會拿著這些案例來跟筆者「爭辯」,認為筆者「過於仇視『買保險當儲蓄』或『高收債』的行為」,根本就是無視事實的謬誤。

但筆者堅信,能被歸類是「成功賺錢」的案例,必須符合「不同時間、不同的人照做,也一樣能成功」的標準。也就是說,只有在「不論時空環境如何改變」的前提下,人人都能複製成功時,才能說這些案例,是值得投資理財大眾照章學習的。

當然,筆者沒有全盤否定媒體上,那些成篇累牘的成功案例。事實上,它們並非全都是「一無是處」,也還是有一些值得普羅大眾學習、參考,甚至是可以具體實踐的項目與內容如下:

首先,就是「養成定期儲蓄」的習慣。老實說,現在民眾最喜歡看的案例,就是某某人「靠投資或買什麼金融商品賺了大錢」。但是,民眾卻常忽略了:這些人物之所以成功,「養成長期而固定的儲蓄習慣」絕對功不可沒。

一旦投資理財,沒了這個重要的基石,最終,恐怕也很難獲致成功的。因為在多數狀況下,「選對標的」需要更多的運氣成份;然而,只要讓儲蓄習慣持之以恆,就算市場的投資報酬率不高,在時間複利效果的加持之下,也還能發揮「替自己累積出一定財富」的效果。

其次,獲利不能花掉,必須「再投資」,才能產生複利效果。過去,筆者看到不少買終身還本壽險,或是高收債的讀者,中間不是沒有領到錢。但問題是:由於每一期所領金額沒有很多,再加上對這些收益毫無計劃。所以,這些錢的下場,多半是被「吃喝旅遊」而花得一毛不剩。

由此更可以突顯出一大投資重點:當理財大眾的「投入本金」不多,當事人又沒有完整的規劃時,不論是投資高收債,或是終身還本型壽險,因為每次給付生存金或是配息都不多,很容易就會因為花用一空,而沒有真正留存下來。

再者,就算是配息再投入,一旦沒有選對標的,整體投資恐怕也不一定會有完美結局。在此,筆者舉一個極端的例子好了。記得筆者剛開始跑新聞時,第一個採訪的國內財經界重大新聞,就是以鴻源為首的地下投資公司擠兌的大案。

以當時地下投資公司的龍頭鴻源為例,它在成立之初,就以「每月四分利(4%)」向民眾吸金(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183027/post/202202160009/)。根據筆者現在查到的資料顯示,當時銀行一年期存款利率約是13%https://news.housefun.com.tw/news/article/147334194667.html)。儘管「年利13%」的數字看起來很誇張,但鴻源的「每月四分利」,大概就是當時銀行一年期存款利率的3.7倍不到;與最近幾年「高收債的平均年化配息率5%,差不多是目前銀行一年期定存利率(0.7%-1.035%https://www.cbc.gov.tw/tw/np-1166-1.html)的4倍有餘」相比,其實還真不算「特別誇張」。

老實說,如果當初鴻源的投資人,有把每月四分利的利息,拿去銀行老老實實存起來,就算最終鴻源因為出不了金而倒閉,存戶的損失也不大。因為,只要原有本金持有超過2年多,就算後來本金全部損失,也只是「雖不賺,也沒賠大錢」而已。

但,當時所有地下投資公司客戶,都視這種高到不合理的報酬率為正常,完全輕忽了高報酬率(高利息)背後的高風險。理由很簡單:前面有一堆人,都有賺到這筆超高利息。在「口耳相傳、好康道相報」之下,每一個心存「有為者亦若是」想法的民眾,莫不爭相把自己的家底「全數押入」。

筆者無意貶低高收債,也沒有想將高收債,與非法的地下投資公司劃上等號。儘管信評公司都是在收了被評等公司的費用之後,才對被評等公司進行信用評級,且過去信評公司常見「事後諸葛」地調降評等(例如2008年金融海嘯時期的雷曼兄弟債,以及近期的俄羅斯債券)案例,但是畢竟,這些發債企業仍究是個合法的公司,不能與非法的地下投資公司相提並論。

而筆者之所以不厭其煩地提出叮嚀,只不過是想藉此機會,用這樣極端的例子,徹底破除一般大眾長期以來的錯誤投資理財迷思,並且提醒民眾以下幾個投資重點:

首先,千萬別忘了「凡投資,必有風險」,對於所有投資,切忌有不切實際的過度樂觀念頭。越是能提供投資人,高於市場非常多倍報酬率的標的,風險也一定越高。

筆者過去已經在專欄裡提過非常多次了,某些高收債標的,之所以能夠提供10幾趴的年化配息率,一是因為在市場利率持續走低之下,債券收益除了原本的配息之外,還多了因為利率走跌而產生的價差收益。

其二,則是因為許多標的都是外幣計價,而國外的市場利率水準,又比國內要高。但投資人不要忘了,只要是外幣計價的標的,都一定會多了一層「匯兌風險」。

所以總歸一句話:投資人在進行任何投資決策之前,務必先想到「風險」,而不是「幸運的話,我可以賺多少錢」?

其次,沒有不能做的投資,但可投資的前提必須是「全賠掉也不影響正常生活」。正如同人類是雜食類動物一樣,投資理財也絕對不可能是「一輩子只吃一種食物就能生存」。

所以,請投資人在做任何投資理財決策之前,請務必以資產配置的角度思考及衡量。而不是看到媒體在報導及吹捧某一成功賺錢人物故事時,就把自己的所有身家,全部押入所報導的標的當中。

最後,過去的績效,絕對不能代表未來。對於任何成功賺錢案例,請記得千萬別「劃錯重點」。就如同以上筆者所舉的例子一樣,許多人的投資致富,雖然外表及近因看來,是由於「選對了標的」。

但是多數理財大眾千萬別忽略了,這些成功人物最關鍵的賺錢原因,還是在於:這些成功人物,擁有正確的投資理財觀念、養成良好的理財習慣,並且持之以恆。

根據筆者這麼多年來的觀察經驗所得,這世界上,幾乎沒有恆久不失敗的投資案例,只有有賴投資理財大眾「抓對重點」,才能真正享有心目中所期望的財富自由!

 

《免責聲明》本專欄所提供之資訊,均由作者自行蒐集並撰寫完成,所有觀點僅為個人對市場的看法,並非任何投資勸誘或建議。若有引用數字及相關計算,均已力求精確,惟不保證其正確性,也不作為任何投保或購買的建議,對此不負任何法律上的責任。另外,本專欄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