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21年6月24日 星期四

《「我是有錢人」迷思624》孤獨商機—未來創業及投資的最大契機

 疫情緊繃的這段期間,筆者的一些朋友收入頓時大減,或幾乎等於沒了收入。有人原本是開服飾店的,提升到三級警戒之後,路上幾乎沒有過客,原本業績就已經很差了,再加上房東不肯減低房租,只能「心一橫」,把店給收了。

有的朋友,則是從事保險業務員的工作。在三級警戒之後,不論是客戶或業務員哪一方,都不敢進行面對面的接觸,再加上這工作原本就沒有底薪,收入平均掉了約一半左右。

有些業務員由於工作資歷較久,手邊還有一些「家底」,能夠讓自己撐上一陣子;但是對於沒有多少「家底」,或是家庭開銷負擔大的業務員來說,有些就真的只能去「客串」一下美食平台的外送員了。

所以在偶爾聯絡時,筆者最常聽到的除了抱怨「疫情害慘了他們」、「不知景氣何時回春」之外,最常被問的問題就是:這個百年難得一見的疫情,就算能在短期順利結束,整個經濟環境都有可能被徹底翻轉。也就是說,未來也許不論在創業或就業上,恐怕都得依新的趨勢而進行佈局才行。

以上這些朋友的疑問及困擾,立刻讓筆者想起了,趁著疫情期間「宅在家」時,所看的一本滿配合「時勢」的新書—《孤獨世紀(The Lonely CenturyComing Together in a World that’s Pulling Apart)》。

該書的作者,是以精準的趨勢預測(曾經確預警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聞名的天才型策略顧問—Noreena Hertz。她對於「孤獨」所下的定義,並非「獨處」,也不僅僅是「感覺失去愛、陪伴、親密感,或是對經常往來對象(伴侶、家人、朋友及鄰居)忽視、無視與缺乏關心,還更包括「缺乏社會及家庭的支持」,以及「在政治及經濟方面遭到孤立」。

簡單來說,這本書裡談到越來越普遍及嚴重的「孤獨」,不但會影響人的健康(憂鬱、各種慢性疾病及重大疾病),也更會因為孤獨所造成的仇恨感,引發反民主的民粹主義當道。

且當每一個人減少與人之間的面對面對話後,溝通及社交能力是會慢慢地被削弱。長此以往,非但會產生「無同理心」的現象,且對於企業來說,當員工都待在家裡上班,雖然能夠減少公司的水電租金等開銷,但卻會挫低員工的向心力。

這本書的完成,剛好是新冠疫情在全球炸開的2020年,台灣的中文翻譯版在今(2021)年3月上市,也剛好趕上4月底之後的國內疫情大爆發,並立刻進入第三級警戒狀態。

所以,書裡面所提到的那種,原本就已經日趨普遍、漫延在各個世代的「孤獨感」,隨著疫情的升溫與大規模的隔離與封城,所產生的問題及影響,自然也更為嚴重。

例如作者Noreena Hertz就寫到:「長達數月的封鎖、自我隔離和保持社交距離,更無可避免地使問題惡化。不分男女老幼、單身已婚、貧富貴賤,無一倖免。全世界的人都感到孤獨、失去連結、感到疏離,我們身在一場全球性的孤獨危機中,不管躲到哪裡,沒有人可以免疫」。

對於關心一般大眾理財規劃問題的筆者來說,社會及政策的問題,只能靠社會群體力量,以及國家的政策,才能夠徹底獲得解決。而個人更關心的,還是從這本書裡提到的孤獨問題中,一般大眾能夠有哪些「商機」或「投資機會」?

筆者認為,這裡所謂的「孤獨商機」有兩大面向,一是「可選擇的投資產業」,另一個則是跟「個人創業、就業」有關。首先在與「孤獨」相關產業的投資商機上,能提供「孤獨者」食、衣、住、行或健康照護的企業,當然受惠最大。其中,「AI機器人」絕對是最重要的長期投資潛力標的。

其實,從鄰國的日本,就可以看出孤獨問題有多嚴重,商機就有多大?日本是全球老化最嚴重的國家,大約有1/4的國人年紀超過65歲。預計到2050年時,將有一半人口會超過65歲。

正因為日本的高齡人口孤獨問題嚴重,再加上長照人力短缺,所以該書引用2018年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有超過80%的日本年長者,表示他們願意使用機器人照護者。而日本的機器人開發,也擁有世界的領導地位。因為,全球有52%的機器人產品,是來自於日本製造商。

而除了AI機器人產業潛力無限外,筆者也看好所有能提供「治療憂鬱或孤獨後遺症(各種慢性或重大疾病)」的健康醫療產業。不論是生產治療憂鬱的「快樂丸」、治療因為孤獨引起體內發炎,可能發展成各種慢性疾病(血栓、心臟病、中風、關節炎、阿茲海默症和癌症)的控制用藥,甚至是生產「孤獨藥(減少孤獨感)」的廠商,相信長期投資都會有不俗的績效表現才是。因為這些藥物的使用,不但隨著高齡人口的增加而提高,且是「一用下去,就幾乎沒有停止的一天」。

當然在與「孤獨」有關的投資上,有些並不是「解決問題」,但卻會加重孤獨的產業,像是企業用來監控工廠內,或在家工作員工工作效率的機器或設備,以及因為在家工作之後,寬頻上網(5G)與網路資安維護的相關產業業績,肯定也會有穩定而長足的成長,同樣也值得讀者參考。

其次在「個人創業或就業」上,不論是提供一個「讓更多孤獨者找到人陪伴的社交場所(也就是1989年,社會學家Ray Oldenburg所創的,不是家,也不是工作場所的「第三場所」)」,以便讓不同社、經背景的常客們,可以在此聚會、互動、建立關係、交換想法及分享觀點;或是「把自己的陪伴租出去」,都是個人面對孤獨商機的重要指引方向。

同樣以日本為例,統計日本有15%的男性老人,可能會長達2週以上,沒有跟任何人交談;有近1/3的年長者,連換個燈泡這等小事,都找不到人可以求助。更不要說日本已經出現滿多高齡犯罪者(書中指出,日本近20年來,65歲以上犯罪者增加3倍,且70%會在5年內再犯),目的除了吃免費牢飯之外,還是想進入監牢中,以便能找到陪伴與關心。

書裡還引用了英、美等國的統計顯示,美國成人中,有3/5自認為很孤獨;有2/3的德國人,認為孤獨是個嚴重問題;在瑞士,2/5的人反應他們有時候、經常或總是感到孤獨;在作者所在的英國,1/8的英國人,連一個可以依靠的親近朋友都沒有。而亞洲、澳洲、南美洲和非洲的相關資料,也同樣令人憂心

看到這裡,就讓筆者想起前幾天,有媒體報導:當萬華茶室遭指是國內防疫第一「破口」、媒體狂獵「萬華阿公玩很大」的同時,年近60的茶室老闆娘,卻道出不為人知「人與人的連結」背後的孤獨老人哀歌這些老人們去萬華茶室,只不過是想找人「講講話」而已(https://www.storm.mg/article/3752386?page=1)。

其實,類似「什麼都不用做」就只是聽付錢的人「說話」而已的工作,在日本不但「見怪不怪」,還可能變成名利雙收的標誌。之前的案例不談,就以號稱「什麼都不做的出租先生」森本祥司為例,他從20186月開始,便在推特上出租「什麼也不做的自己」(https://vitomag.com/culture/tdqna.html)。

他的故事在接受NHK《紀實72小時》節目組採訪之後,他和他的出租業務瞬間成為社會話題,並在兩年內書籍化、漫畫化。去(2020)年春天,東京電視臺還根據他的事蹟,改編成了《什麼都不做的出租先生》短劇。

事實上,花錢找人陪伴,不只是「找人傾訴」,而是有確實的證據顯示,會對個人健康有所助益。就如同在《孤獨世紀》這本書中所述:與他人之間的正向連結,哪怕再短暫,都能為健康帶來顯著益處。好比在充滿壓力的情境下,光是有朋友在場,就能緩和你的生理反應(降低血壓和皮質醇);與所愛的人手牽手,能發揮止痛作用,效果足以媲美止痛藥。更有近期研究指出,就算是與他人保持相對較弱的關係,就能成為有力的屏障,抵禦記譯力喪失和失智症。

當然,與「孤獨」有關的商機,也不全然是解決負面,因孤獨感所導致的問題或困擾。因為,當「一個人」的孤男寡女逐漸增多之下,「享受一個人孤獨」的商機,恐怕也是很可觀的。

根據內政部的資料統計(https://www.ris.gov.tw/app/portal/346),2020年「一人家庭戶數」已經超過304萬戶,比前一年(2019年)增加90多萬戶,幾乎等於「三口之家」的兩倍,甚至也接近「兩人」及「三口」家庭的總和。另外,根據同一資料來源顯示,15歲以上人口約2000萬人,有偶人數約1000萬人,等於是未婚、喪偶或離婚者也將近1000萬人。

由此可見,圍繞著這些「獨自一人」的相關商機肯定會非常龐大。不論是替這些人提供「一對多(多半是開店或創業型態)」,或「一對一」的食、衣、住、行,或甚至是老年照護等服務,都是可以做為創業或就業時的參考方向。

當然,除了自己想創業或就業外,目前在各大行業領薪水的上班族,如果想要替企業擴展業績,如何能在企業的經營範圍,以及孤獨客戶之間找到交集,恐怕也是未來能夠幫企業提高獲利,幫自己升官、加薪的重要關鍵之一吧~

 

《免責聲明》本專欄所提供之資訊,均由作者自行蒐集並撰寫完成,所有觀點僅為個人對市場的看法,並非任何投資勸誘或建議。若有引用數字及相關計算,均已力求精確,惟不保證其正確性,也不作為任何投保或購買的建議,對此不負任何法律上的責任。另外,本專欄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021年6月17日 星期四

《「我是有錢人」迷思623》動盪的未來勢所難免,理財大眾該有的4大因應重點!

 勞動部在616日,公佈了全台最新無薪假人數,已正式破6000人(https://udn.com/news/story/7238/5537516?from=udn_ch2_menu_v2_main_cate)。事實上,不只是餐飲住宿業景況慘烈,許多「非典型就業者」,或是「無固定底薪工作者」的「薪情」,恐怕也好不到哪裡去。

就以向來是國人薪資排名前幾名的金融業為例,也因為疫情關係、見不著客戶,而由全國金融業工會聯合總會,特地為登錄高達40萬人的保險業務員「請命」,呼籲金管會向行政院爭取保障業務員生活,將紓困專案資格普及全民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13/5519137)。

這是因為,絕大多數的保險從業人員,雖然長期受僱於固定而單一僱主,但卻是「0底薪」。其收入來源型態,與前面所指「看客人數吃飯」的住宿餐飲業無異。

根據私下了解,保險業務員這段時間受疫情的影響,業績差不多掉了差不多一半。一位資深保險業務員告訴筆者,以她實際接觸各行各業的感想:除了竹科科技業的員工還「笑的出來」外,其他人幾乎都是苦不堪言。這位資深從業人員更悲觀地表示,照目前的發展來看,疫情的影響恐怕會到年底才有可能正式結束。

其實原本,還有不少人樂觀且信誓旦旦地表示,疫情可以在2週之內解決。但沒想到,北部疫情不但立刻升到三級警戒,日期還從原本的614日,延長到28日。

期間,由於大多數國人儘量減少外出,且許多縣市規定餐廳只能外帶,不得內用。所以,特別是以餐廳為主的國內服務業,便遭受到極大的衝擊。許多店家雖然轉為外賣或外送,但都進一步精減人力,導致部分員工開始放無薪假。不過,儘管無薪價衝擊內需及消費,但仍有學者認為更該擔心的,恐怕是非典型工作者的收入歸零,以及疫情延長後的大規模失業潮(https://udn.com/news/story/7238/5528813?from=udn-catelistnews_ch2)。

對於工作收入沒有影響的人(主要是業績較不受影響的,領取固定薪資,且又不會被「減薪」的上班族)來說,真的是很幸運的一件事。至於那些生活上,已經發生問題的人來說,老實講,除了能夠多多注意自己可以領到紓困訊息外,其他就只能儘量開源節流了。

方法之一是:趕快找政府的各項紓困資源,至少讓自己的生活,還能夠支撐下去。另一個則是:趕快靜下心來,盤點自己賺錢的能力到底有多高?還有哪些賺錢能力,在這個市場是具有「高度競爭力」的?

儘管這次的新冠疫情,就算不是「百年難得一見」的「空前」,恐怕也並非「絕後」。且隨著人類對於地球環境的日益破壞,各種天災與人禍,恐怕更會「越來越多」及「越來越凶狠及傷害力大」。

所以筆者認為,不論是現在工作、收入已受到影響,或是目前還保有工作及收入的人,恐怕都該先替未來的自己,擬定好一個「前可攻,退可守」,能夠「應萬變」的因應重點才是。

重點一、不管是天災或人禍,影響的時間將更為長久。唯一能熬過去的,就只有「比誰的家底厚」?未來,緊急預備金至少要準備2年生活費,而不是只有過去標準做法的「半年」。

過去在進行個人理財規劃時,緊急生活預備金的標準期間是「6個月」。但是,從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發展來看,從2020年初開始,到現在幾乎已經超過一年半的時間。所以,「2年」恐怕是疫情過後,未來準備生活緊急預備金的最起碼起跳數字了。

重點二、「斜槓」絕對不是未來工作及收入的最佳保障,重點是個人的賺錢能力有多強?受疫情影響,許多人都想到開始利用不同的「斜槓」,替自己增加收入。

但老實說,它恐怕只是某些人,用來讓自己開班授課獲利的手法之一而已。真正「斜槓」能賺錢者,恐怕還真是不多吶~因為,當一個人的「單一主業」,都無法讓自己填飽肚子的話,再多幾個「斜槓」,恐怕都無濟於事。

更何況,每個人都很公平地擁有一天24小時的時間。就算是鐵打的身體,過多的「斜槓」,非旦不足以讓自己賺更多錢,恐怕也只是讓斜槓者的健康「提早謝幕」而已。

當然,遇到百年難得一見的新冠疫情,為了不讓自己立刻餓肚子,趕緊找到一個收入來源,絕對是正確而恰當的做法。只不過在「救急」之後,每一位工作者都必須回過頭去,思考一下現有的工作內容,未來還有多少「高度被需要性」?

也就是說,不論是現在的工作,或是未來考慮轉行的工作,是否都能在「不受經濟景氣影響」之下,讓自的每月收入穩定、生活獲得一定的溫飽?符合此一標準,才是值得自己持續與堅持下去的工作。至於其他的「斜槓」,只不過是本業行有餘力之外的「錦上添花」,或是培養下一個「主業」的試水溫標的而已。

重點三、「只有錢,才能滾錢」。所以,你所從事的工作,還有你的投資,才是決定你未來財富多寡的重要關鍵。筆者比較相信,與其辛苦「斜槓」,不如靠投資幫忙「以錢賺錢」。

其中的理由,不只是因為「凡工作,都必須有時間與精力的付出」,還更在於:在各國全力噴撒現金之下,唯一能讓資產擴增的方式,就只有「繼續投資」一途。

特別是對於「未來收入有可能因為『後疫情時代』而改變與減少」的人來說,「投資」恐怕是唯一能夠讓收入減少,或是損失「填補」回來的方法之一。

當然,投資是要有方法的。假設一般大眾選錯標的,不但沒法將工作收入減損「賺」回來,還可能讓自己「越投資,資產越少」,提早落入社會的最底層。

儘管自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各種「史上最大投資泡沫出現,市場將會再次出現金融海嘯」的論調,就從來沒有停過。但筆者卻更為堅信:唯有投資,才是決定一個人的未來,能否繼續在這個世界上生存的保障。

理由之一,是因為各國大量撒錢,且又拜金融市場的膨勃發展,讓大量的資金,沒有跑到一般消費品市場,進一步推升消費品的惡性通膨。也正因為金融市場的游資過多,想要讓金融資產持續保值或增值,就只有繼續投資才行。

以上的意思是說:如果一般大眾不繼續投資,將來,就只有等著自己的資產「貶值」的份。所以,筆者不認為現在金融投資市場「不是泡沫」。但問題是:現在不投資,未來資產肯定會貶值。

理由之二是,正因為這世界資金越來越多,泡沫絕對會「不斷出現」及「不斷修正」。所以,「海嘯」級的金融風暴不是不會出現,但投資人唯一能做的,不是遠離投資市場,而是做好長期投資的準備,定期定額的投資。因為,唯有定期定額投資,才有可能降低持有成本並產生獲利,不必擔心單一進場時點會「買到最高點」。

當然,以上「平均攤平本金、提高獲利」的前提是「選對標的」。也就是說,如果投資人只選擇單一股票,或是波動性極高的單一產業或國家,仍會因為「標的選擇錯誤」,而有極大的機率發生「賺不了什麼錢」的結局。

筆者認為,未來在台灣這塊土地上工作或生活的人,不論是投資或工作,除非台灣出口業垮了,都要記住「外熱內凍」這個重要關鍵詞。這是因為以台灣為例,上市、櫃企業72%的營業額,是來自於海外(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10613003636-260410?ctrack=pc_money_headl_p03&chdtv&fbclid=IwAR2qwM6sLF6fUPC_wQyhLGueVNDYtUc3Q96xqF_LN5iLzw8KdM0UaENrNvY)。

在疫情持續維持警戒之下,一定會嚴重影響到內需的市場。其中衝擊最大的,當然是住宿餐飲、觀光休閒、藝術娛樂等行業。儘管目前只是「減班休息的人數變多了」,不過,一旦三級警戒時間拉長,就會對求職市場造成更大的衝擊

筆者認為,未來最適合就業,甚至是投資的產業,將會集中在後疫情時代,受影響最少,且未來具發展潛力的AI、半導體、5G等相關產業。以上相關產業,無論是共同基金或ETF都好,但卻極端不建議直接投資個股。

因為一來,投資個股所需要花的時間、精力更長。除非當事人本業工作太過輕鬆,上班時間還能夠看盤,且下班後一個人在家感覺太無聊;其次,根據筆者長期的觀察,就算個股研究得再精,投資人如果沒有牢靠的內線,或是每天固定看盤,也還是有選錯標的或買賣時點的問題。

所以,筆者比較建議一般大眾,直接投資以上幾大產業類基金或ETF。但,如果不懂得挑選產業或投資標的,筆者誠心建議投資人,就直接選擇整個市場的ETF就好。只是,千萬別去做什麼高槓桿操作的投資標的,像是正、反ETF,或甚至是近來台股相當熱門的「當沖」交易。

重點四、「互助才有人助」,無論大小,所有的「助人」行為,最後一定會回到個人身上。現階段,就算沒有失業或放無薪假,或是業績來源大幅縮減,每一個人多少也能感受到「廣積糧」的重要性。然而,許多個人及家庭,因為受到疫情的影響而暫時沒了工作、失去經濟來源。

但這個社會上,也有不少人在此時,伸出溫暖的手,去協助這些有困難的人。例如有些房東,會主動願意降低或不收房客租金;有些人,則是透過捐款的方式,提供有需要的人,生活上最基本的溫飽。

當然,也許面對許多每天原本就在柴米油鹽,以及水電房租間爭扎的甘苦人,很多人總覺得幫助的心「有餘而力不足」。這個時候,就算手邊沒有多餘的閒錢「可以助人」的人,也可以把自己每日必須進行的消費行為,集中留給受疫情影響最慘重的店家。

這裡的「盡自己的力量勉力消費」,不只是因為店家的東西好吃,或是早已是排隊人氣名店,而是因為老闆及員工做生意認真、努力、童叟無欺、對環境友善,平日樂善號施,值得持續生存下去。

簡而言之,這個世界不屬於單一個人,而是由普羅大眾所共有。唯有眾人齊心協力互相幫助,這個社會才能繼續走得下去,每一個人也才有光明的未來。

 

《免責聲明》本專欄所提供之資訊,均由作者自行蒐集並撰寫完成,所有觀點僅為個人對市場的看法,並非任何投資勸誘或建議。若有引用數字及相關計算,均已力求精確,惟不保證其正確性,也不作為任何投保或購買的建議,對此不負任何法律上的責任。另外,本專欄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021年6月10日 星期四

《「我是有錢人」迷思622》有關退休現金流的3大迷思

 上個星期,金管會公佈了「老人逾2成資產竟重押3大項高風險商品,金管會要擴大金檢https://tw.appledaily.com/property/20210603/BJZ2GCUZXZDSPEC6KJFTUAYH5E/)」的新聞,裡面有幾項重點如下:

首先,新聞裡點出已回報的97萬老人,佔了銀行總客戶數的16%,但資產卻佔銀行財管資產總額的28%,顯示各銀行有3成的財管商品,都是賣給65歲以上的銀髮族。

其次,單單是較高風險的資產—投資型保單、高收益債券(註:高收益債券高收債基金),以及衍生性結構型商品這3大項,就買了6826億元,佔了老人理財資產的22%。

而筆者依照新聞裡的有限資料換算出,每一位65歲以上銀行財管客戶,就買了260多萬元的投資型保單、140多萬元的高收益債,以及370多萬元的衍生性結構型商品。

根據政大財管系教授兼商學院副院長周冠男的說法,國外有一個理論是,風險性資產佔總有資產比重,是依年齡而降低的。也就是100減去年齡。如果以65歲的民眾來說,風險性資產佔比不能超過35%。

根據以上的理論標準,三項較高風險的資產佔銀髮族整體資產22%,乍看起來還不算高,但是,這裡面還藏著許多「風險黑數」,並沒有真正顯露出來。

因為首先對於65歲以上銀髮族來說,真正「高風險」資產項目,並不只有投資型保單、高收益債券與衍生性結構型商品3項而已。一般人熟知的股票、股票型共同基金或ETF,也全都算是「風險性資產」的一部分。如果依此標準,國內65歲以上銀髮族的風險性資產的比重,將遠遠超過理論上的「100—年齡」後的35%。

其次,有很多乍看起來「風險很低」的投資標的,在現有「制度」之下,根本不足以彰顯其高風險性,當然也未被列入金管會「應該認為」被警示的項目。其中最容易被人所忽略的,就是「高收債(又稱為「垃圾債」,https://www.sitca.org.tw/ROC/HighYield_EmergingMarkets/HE0001.htm#a1)基金」了。

之所以如此,完全是國內「風險報酬等級Risk ReturnRR」的錯誤設計所致。一直以來,國內金融機構在向客戶推薦商品時,依法都會依照客戶在KYCKnow your customer)問卷上所選擇的答案評比,推薦風險報酬等級相當的基金產品。

但問題是,這裡的風險報酬等級標準,就只有「市場價格波動風險」,完全不談基金(主要是債券型基金)的其他「主要風險」,也就是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等。

簡單來說,實際上風險等級相當高的高收益債(實際上就是所謂的「垃圾債」)基金,卻被包裝成「風險等級很低」,跟一般民眾以為的美國,或台灣公債一樣,是具有安穩收益的標的。有興趣的讀者,請參考筆者之前寫過的專—《「我是有錢人」迷思596》自認保守的投資人啊~你真的了解所承擔的所有風險嗎?!(https://fund.udn.com/fund/story/7488/5063225)。

再者,筆者非常懷疑金管會這次進行的檢查,也只是隨便敷衍一下社會大眾而已。因為,資料根本已經「嚴重失真」。為什麼這麼說?因為撇開投資型保單,高收益債券及衍生性結構型商品,依現行規定就只能賣給專業投資人(https://twse-regulation.twse.com.tw/TW/law/DAT0202.aspx?FLCODE=FL049926&LCNOS=%20%20%201%20%20%20&LCC=2)。至於所謂的「專業投資人」,先不談其投資門檻有「往來資產超過1500萬元、單筆投資超過300萬元,以及財力證明超過3000萬元」的規定,至少也須「具備充分之金融商品專業知識、交易經驗」。

所以,這樣的對象,能夠列入「必須保護的弱勢銀髮族」嗎?而如果金檢資料把這些專業投資人都計算進去,得出的結果,能夠顯現出什麼問題,並且從源頭進行徹底解決嗎?

這則新聞曝光之後,不同專家的解讀不同。例如周冠男就表示,退休銀髮族相對來說,是金融知識不足的一群,如果他們僅僅只是因為理專的推薦就買,那會是很大的利益衝突問題。

周冠男進一步解釋,由於現行的理專收入,是來自於「銷售佣金」。這個時候,理專一定會面臨「我賣的這檔金融商品,到底是對客戶好,還是對我的收入好」的兩難。這也是他為什麼一直推廣,要將金融機構現有的「佣金制」,改為「依資產規模(https://webline.sfi.org.tw/download/resh_ftp/research/Abstract/a108_2.pdf)」收取模式的原因。

周冠男相信很多銀髮族,之所以會買這些所謂的高風險商品,應該是根本不了解這些金融商品。「更何況,銷售是活的,就算理專把該交待的風險,全都告知客戶。但是,仍舊可以透過一些話術,把客戶的心思,『導向』對理專利益高的商品」,他說。

當然,現階段金融商品銷售採「佣金制」,幾乎可以說是所有「錯誤銷售」的罪惡淵藪。但事實上,一直以來也非常支持,佣金改採「客戶資產規模」計算的筆者也心知肚明:要這些既得利益的金融機構脫離安適圈,轉向業績挑戰性非常高的「依客戶資產規模收費」,著實是非常困難的「不可能的認務」。

但在此之前,筆者想從這些年來,所觀察到的銀髮族在退休「現金流」上的錯誤迷思開始談起。因為撇開衍生性結構型商品不談,銀髮族所買的三大高風險金融商品中,其實最大的「主成份」還是與「高收益債券」有關。

不管是現行所銷售的投資型保單連結標的(特別是類全委帳戶)、高收債基金,或甚至是目標到期基金、平衡型基金中,都有滿大或一定的比例,擺在所謂的「高收益債券」上。

長久以來,很多理財大眾都以為退休後,反正只要定期有現金流入袋就好。且儘管退休後理財的最大原則是「宜守不宜攻」,也就是應該要將所有資產,放在能夠「穩定提供現金流」的標的上。但事實上,許多退休銀髮族常常會有以下的「退休現金流」迷思。

迷思一、領取收益的時間也許固定,但本金或領取金額可能大幅波動,這裡指的「波動」,也就是來自於「本金的折損」,以及「匯損風險」。也許讀者會抗議:我投資高收債基金這麼多年了,不但固定領息,本金也沒有大幅折損。

對此,筆者的回答是:這段期間高收債基金,之所以能夠達到以上的「既有高配息,又沒有折損太多本金」的原因,只是因為全世界市場利率持續往下走的緣故。

然而,現在市場利率趨近於0,已經降無可降,這就代表過去投資高收債有嚐到甜頭的投資人,應該要懂得「適可而止」的道理了。更何況,高收債基金多半是外幣計價,只要台幣一升值,那個「穩定的月配息」就會跟著縮水。假設真的是要靠這筆錢,做為每月生活費的話,就必須面臨「每月收入不穩」的風險。

迷思二、以為風險很低或無風險,但實際風險卻可能很高。也許這幾年,投資高收債基金的投資人,之所以感覺不到「高收債=高風險」的原因,還是跟上面迷思一裡面,所談到的市場利率持續走低密切相關。

然而,市場上短暫的特例,並不代表「高收債=高風險」的這個理論永遠不成立。且高收債基金的風險,有時還不比投資股票低;甚至,還可能比投資「配息穩定」的績優股股票還要高很多。

迷思三、只看高配息率,卻完全忽略有其他隱藏成本。這裡的隱藏成本有兩大塊,一是前面曾經提到的「匯率風險」,另一個則是連結商品的投資成本,特別是透過變額(萬能)壽險持有高收債基金時。

撇開其他保險費用成本不談,變額萬能壽險為了要提供被保險人的身故(死亡)保障,必須支付一筆「危險保費」,且這筆危險保費,是會依被保險人的年齡增加而大幅拉高。特別是當被保險人年齡超過70歲時,危險保費將會「驚人的高」。

所以,筆者並不是說,含有高收益(垃圾)債券的基金絕對不能碰,而是投資人(特別是銀髮族)必須仔細思考以下幾大重點:

首先,必須清楚了解高收債基金的風險非但不低,還可能很高。所以,不能把所有退休時所儲蓄的資產,全押在這單一一檔商品上。畢竟,現在因為市場利率低,月配息還可能不會大幅吃到本金。

但是,退休後不是三、五年的事,而是在平均壽命逐年增加之下,可能會長達2030年。相信任誰都沒法說的準,未來2030年的市場利率,會走到什麼樣的一個高水準?

屆時,高收債券價格因為利率走高而大跌,再加上月配息持續吃掉本金,這雙重的損失,可能會嚴重影響完全倚靠月配息高收債基金過生活的銀髮族,不可不慎!

其次,根據自己的用錢需求,選擇最速配的標的。現階段,國內民眾最常使用的退休金來源理財工具,大概是股票、即期年金、月配息高收債基金與房產出租4種。但是,都各有其優、缺點(請見下表)。

 

表、民眾常用退休理財工具優、缺點比較:

 

優點

缺點

即期年金

1.每期所領金額固定,不必擔心每期金額不同,且「活多久,領多久」

2.如果是不保證領取期間的年金險,因為預定利率稍高,期初投入本金可望下降

3.在保證領取期間身故,未領的年金可依「折現」方式,由指定受益人一次領取

4.年金領取者僅限於被保險人本人,本金部分不會被有心人詐騙一空

1.因為預定利率低,所以期初投入本金高

2.多數年金險在保證期間過後,領取金額大約只剩下原領金額的1/10

3.如果是「無保證領取時間」的年金險,當被保險人身故時,沒有身故給付可以留給指定受益人

月配息高收債基金

1.因屬於境外收入,且境外所有收入只要不超過基本所得額670萬元以上,既沒有海外最低稅負制課稅問題,也可能不用繳交健保補充保費

2.當配息率越高,期初投入本金也可較低

3.基金可以移轉給繼承人

1.多為外幣計價,會因為匯損而減少月配息金額

2.僅配息頻率固定,但每期金額(配息率)並不保證

3.當市場利率走高時,投資人會有嚴重的本金折損問題,配息率也會降低

4.如果沒有事先做好信託規劃,基金有可能因為當事人失智,而被詐騙一空

5.基金依淨值,全數計入被繼承人的遺產中計算,沒有遺產稅節稅空間

(國內)股票

1.如果是賣股而非收股息,且單筆不超過2萬元,不會有個人綜所稅課稅,以及繳交健保補充保費問題

2.股票可以移轉給繼承人

1.若選股不慎,股票價格大幅降低或下市,退休金可能面臨嚴重不足窘境

2.如果沒有事先做好信託規劃,股票有可能因為當事人失智,而被詐騙一空

3.股票依淨值,全數計入被繼承人的遺產中計算,沒有遺產稅節稅空間

房子出租

未來房子整棟可以移轉給遺產繼承人,且列入被繼承遺產的標準是按公告現值,具有一定節稅效果

1.投入金額可能最高

2.會有額外房屋稅等維修成本必須考慮

3.斷租期會影響收入來源

4.如果沒有事先做好「預告登記」,房屋所有人很可能因為失智,被有心人詐騙一空

製表人:李雪雯

 

舉例來說,如果民眾希望未來每月生活費來源是「固定不變」,也就是「一毛都不能少」的話,那麼,最適合投入的金融商品,應該是台幣計價的即期年金險,而不是單押在外幣計價的月配息高收債基金上。

筆者實際算了一下,假設是65歲的男性,未來希望退休後每月能領到1萬元的生活費。那他現在可以投入266萬多元,買一張即期年金險(台幣計價)。當然,已退休的民眾也許只要花個240萬元,就可以買到一個「年配息5%」的外幣計價月配息高收債基金。

看到這裡也許讀者會說:240萬元的本金,至少比266萬多元要「成本低很多」。但是不要忘了,未來這「每月1萬元」的年金,是紮紮實實固定不變動的,不會像外幣計價月配息基金一樣,雖然每月都會固定配息,但由於配息率並非固定,金額也會跟著匯率而波動,就不見得是「每月固定開銷至少1萬元」那種退休族的最佳選擇。

所以從個人退休理財規劃的角度來說,筆者並不建議一般民眾,將月配息高收債基金,列為退休後生活費的第一線首選來源,其最大的理由就在於:它的每月配息金額是不固定的。

再者,同時把稅負等成本列入考慮。雖然高收債基金的持有者,因為屬於境外來源收入,每月配息多半不用計入個人綜人所稅,或是收取健保補充保費。但是,如果把遺產稅考慮進去,它就可能不是非常理想的標的選擇。

而除了稅負考量外,假設理財大眾又轉了一個彎,透過變額(萬能)壽險這樣的商品,來持有高收債基金,也許有考慮到遺產稅的規劃,卻是忽略了所增加的成本。

所以總的來說,儘管月配息基金具有「投入本金較低」的優勢,但是,這個世界上根本就不可能有那「什麼都好」的金融商品,或是投資理財解決方案。

所以筆者想要再三提醒:當一樣東西,有了一好,就不可能有二好之際。理財大眾在做任何決策時,永遠不能以「單一標準」,例如「成本最便宜」來選擇,最好是根據個人的主要需求,在通盤的考慮之後再做決定。

最後,也許很多人的問題,並不在於「買不買高收債基金」上頭。舉例來說:當銀髮退休族感覺退休金遠不夠用之際,問題的癥結可能在於「過去所存的退休金太少」,而不是「選擇麼金融理財工具」。

這個時候,理財大眾該做的,是在退休後找一份有不錯收入的工作,或是降低不切實際的生活開銷,而不是去找一個「高月配息」的高收債基金,就認為所有問題全已解決。

老實說,這樣的做法,只不過是把未來的自己,推向更深不可測的「退休金嚴重不足」的風險中。當事人的問題並沒有真正解決,只是把問題延後而已,退休銀髮族不可不慎!

 

《免責聲明》本專欄所提供之資訊,均由作者自行蒐集並撰寫完成,所有觀點僅為個人對市場的看法,並非任何投資勸誘或建議。若有引用數字及相關計算,均已力求精確,惟不保證其正確性,也不作為任何投保或購買的建議,對此不負任何法律上的責任。另外,本專欄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021年6月3日 星期四

《「我是有錢人」迷思621》先別管視訊或網路投保了,保戶自己做好準備了嗎?

 近日,金管會保險局為避免業務員辦理保單「親晤親簽」,而成為防疫上的缺口,便先後同意壽險與產險公會所提的暫行原則—在疫情三級期間,保單簽名可以改用視訊方式辦理。

也就是說,目前產、壽險的業務員,都可以先改用視訊、錄音錄影方式,留存客戶簽署聲明書影像及辨識客戶身份,文件則先以電子郵件、拍照上傳或掃描方式傳送,待疫情警戒降到第二級,再送回紙本。

保險局局長施瓊華也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https://udn.com/news/story/7239/5495279),視訊投保是未來的方向,有些保險公司已經有相關技術,將在半年內訂出視訊基準、資安與個資保護的一致規範,初步已請產、壽險公會討論,把遊戲規則與模式建立起來,初期考慮會用試辦的方式,看運作上是否有問題?

至於是否還要跟「暫行措施」一樣,必須在紙本要保書上簽名,就要看科技可以做到什麼程度,像是結合人臉辨識,也可能是未來可取代簽名的方法,業務員與客戶視訊後讓系統儲存,立即傳回保險公司就可進行核保,則是未來的目標。

之後,不論是產、壽險公司,似乎都齊心一致地「動起來」。有的產險公司順勢推出線上就可投保的防疫保單。而壽險公司也全力推動視訊投保的暫行措施,在網路上推出「教學影片」,強調保戶不必印出保單、要保書,只要用手機、平板等行動載具,在電子保單上進行數位簽名。過程中,業務人員會以視訊及錄音錄影方式,完成親晤親簽的要求,做到投保完全零接觸。

因此,就有不少人樂觀地認為,未來民眾不用跟業務員,特別約時間或地點見面,只要在自己的手機、iPad或電腦上,與業務員「對話」及「輸入資料」,就可以輕易完成網路投保的動作。

不過,這種想法恐怕是太過樂觀了些。因為一位年資超過25年的保經公司高階主管就表示,金管會這項宣佈,只不過是因為疫情的關係,「業務員與客戶不論約在保戶家中,或是業務員辦公室『親簽』的困難度高」所致。

現階段暫行的「視訊投保」,到底有多複雜、不便利?這位保經公司高階主管指出,首先過程不是單純拍照而已,是業務員要先寄紙本,或是要客戶把文件列印出來,問題是:客戶家裡不見得都有印表機。

其次,簽名時要全程錄影(告知客戶的身分證及健保卡號)。但是,之後的影音檔的傳遞也會是個大問題,因為會涉及檔案可能太大,以及日後保存及備份等問題。除此之外,還得搞定保戶操作熟悉度,以及錄影品質清晰度等問題。

筆者實際請問過國泰人壽後的回答是:視訊投保的錄影資料,為替代親晤親簽過程的替代方案,無論是選擇「自行影印紙本要保書」或「向業務員索取電子要保書,並在自己的行動裝置上簽名回傳」的方式簽名,均須提供「側拍」的照片當作親簽的證明。

此外,筆者也詢問了一位工作了十多年的壽險公司業務員,她的回答是:「遠距目前是透過line視訊,還是需要我先進行說明。特別是很多要件,萬一錄影聲音不清楚或沒錄到簽名動作等,一切都要重頭來過,還不是等於業務員要在旁邊?所以,除非是對視訊操作熟悉的客戶,否則,我都先在電話溝通清楚,並且在平版電腦上輸入好資料,自己做好防疫裝備並與客戶約在戶外。屆時,客戶只需簽名即可」。

簡單來說,這次金管會新公佈的視訊方式,不但非常複雜。且更重要的是:由於目前的「視訊」,並無法解決「親晤親簽」的問題,所以,只算是疫情之下的權宜之計。

事實上,除了流程複雜之外,視訊投保要全面普及,還有許多問題待解。首先,就在於「親晤親簽」的規定難以破除。執業多年的保險經紀人李來居認為,透過視訊確認,當事人也可能持假身份證明文件,公司也不見得能夠分辨。

至於政大風管所教授彭金隆的看法,則較為中性。他認為,如果現在要取消「親晤親簽」的規定,必須先確認當初訂定的「精神」及「目的」為何?如果用現代的新科技,也同樣能取代「親晤(看到當事人)及親簽(確定是本人投保)」,且品質更高,那當然不會有問題。只不過,如果業界無法提出更好的解決方案,那麼,「親晤親簽」仍將是不可能廢除的「鐵板一塊」。

李來居也附和彭金隆的說法表示,如果保險公司能有更好的方法,取代現有的「親晤(針對被保險人的體況,進一第一線的核保動作)」及「親簽(確認簽名者,就是要保人、被保險人本身)」,取消「親晤親簽」的做法自然是水到渠成。

此外,一位保經公司高階主管就提到,開放視訊投保不光是取消「親晤親簽」這一條而已,還必須有一整套的,幫助業務員「卸責」的配套措施才行。這裡所謂「配套」,最重要的就是打破現階段保險公司,視業務員「為最低成本第一線核保人員」的思維。

他進一步舉例說明,一旦透過視訊投保,保險公司是否能夠排除業務員「對於外觀無法確定的核保問題的處罰(如果是冬天,一般人不太可能單從視訊,就能清楚分辨當事人的體重是90100公斤的差別)」,將是業務員是否願意採用視訊投保的重點。

 

Box、「親晤親簽」規定是怎麼來的?

 

當然,不管是不是保險契約,每一張契約都要簽名,才能算是成立。但說來好笑,台灣保險業在「親晤親簽」規定之前,保單生效是看「有沒有印章」,而非「簽名」。

熟悉法規背景的政大風管系教授彭金隆就指出,在外商保險公司進入台灣之前,保險契約全都是以「蓋章」為準,而非簽名。所以在當時,監理單位及保險公司都三令五申,不准保險業務員代刻保戶的印章。

後來,也是因為印章可以盜刻,容易偽造,才一律改為「親簽」,以便確認當事人的身份。畢竟有「親自簽名」,也才代表保戶真正具有「投保意願」。

執業多年的李來居也補充解釋,之所以有這一條規定,就是過去許多糾紛與問題,都出在「保戶未親簽」,或是「由業務員代簽名」上。而「親見(晤)」的意義在於:業務員確認被保險人的身份(過去曾發生過當事人已身故,但他的哥哥代其投保的案例),並確認當事人體況。

彭金隆表示從《保險法》來看,保險契約並非要式契約,也就是簽名並不是保險契約成立的要件;相反的,保險契約依《保險法》,是所謂的「諾成契約」,也就是只要雙方合意,契約就可以成立。只不過是因為《保險業務員管理條例》規定,保險業務員必須做到「親晤」,以及見證保戶「親自簽名」。

目前有關「親晤親簽」的規定,是在民國80年之後,才列入到《保險業務員管理規則(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G0390016)》當中。這一條規範只限於「人身保險」,不影響財產保險。但是,如果產險公司推出人壽保險商品,也必須受到此一條規則的限制。

然而弔詭的是,根據《保險業招攬及核保理賠辦法(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G0390042)》,業務員必須查驗保戶的身份及資料。但是根據多位從業人員的說法,保險公司業務員在親晤之際,並沒有像銀行那樣,要求保戶提供雙證件,來證明當事人身份。

至於「親簽」部分,儘管已經沒有多少業務員敢幫客戶「代簽名」,但實際上的簽名者是誰?也常常是出現投保糾紛之後,才發現簽名的人,並不是當事人本人。

簡單來說,所謂「親晤親簽」的規定,原本的立意及目的是正確的,但事實上,簽名是不是真的是保戶所簽?業務員是否真的有看到保戶?保險公司其實也很難真正確認。

 

其次,保險公司的成本會很高。如果規則要修改,保險公司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成本」問題。李來居指出,目前保單紙本依規定,要留存到契約結束後。所以,如果未來改成影音檔,公司要留存的成本實在是太高了。而一位保經公司高階主管也坦言,網路化看似簡單,實則困難。因為對保險公司來說,透過業務員的銷售成本反而更為便宜。

再者,業務員及保戶都得「重新適應」。如果視訊問題能夠解決親晤親簽,也許保險全面進入網路化投保的時代,更可提早來臨。但是,就算解決了「親晤親簽」的法律規範,以及影音檔成本等問題,還有其他問題得考量,像是眾多傳統業務員銷售部隊的去留,以及保戶心態的調整。

一位資深保經公司主管就強調,如果真正網路投保,最反彈的將會是擁有龐大業務員大軍的保險公司。這位主管強調:「大公司的競爭力,通常不是來自於商品,而在於『業務員與客戶間的人情』」。

另外彭金隆也表示,業務員希望在銷售時見到保戶,許多保戶也會認為,與業務員面對面「較為安心」,且所有保單的事情,可以「免費」交給業務員處理,未來就有問題了,也可以找到人問。

更何況客戶看不到業務員,不僅心裡無法適應,還可能牽涉到「信心」問題。一位資深的保經公司高階主管就坦言,親晤親簽可以同時降低客戶「對保險公司的不信任」或「對投保的不理性」。「有業務員在,客戶比較安心。因為,至少找的到『兇手』」,他笑著說。

且更重要的是,「保險」這種商品的複雜特性,恐怕才是便利化的網路投保不易普及的最大變數。根據筆者的歸納整理,有以下三大理由:

理由一、保險商品有的簡單,有的複雜,可能遠超出一般民眾所能理解。例如一位資深業務員表示,大部分的保險申訴,問題都是出在「投保內容有歧義」及「錯誤銷售」。

就以目前不論電話行銷或網路投保,全都不開放的投資型保單為例,彭金隆就表示,一般人在網路上買基金,通常不會有大問題,但不論是變額年金或變額壽險,恐怕就很少人能夠真正弄懂及了解。

當然,投資型保單還分「變額年金」與「變額(萬能)壽險」兩種。關於前者,筆者認為基本上與基金投資無異,只要明確標示清楚所扣的各項費用(不論是前收或後收),且是自己買給自己的保單,沒什麼理由不能在網路上投保。因為,它幾乎與現在的網路投資基金,甚至是「好享退」的「基金組合方案」,完全沒有任何差異。

反觀有壽險保障的「變額(萬能)壽險」,撇開「親晤親簽」的問題,相信保戶光是要了解不同公司,對於「目標」、「超額」、「基本」保費的名詞差異,就已經一個頭兩個大了,更何況是「保額設定」、「危險保費計算」、「各種附保證內容」、「甲、乙、丙或ABCD型差異」、「回饋金計算」…等。

畢竟,保險商品不像買青菜、蘿蔔這麼簡單,消費者只要拿起商品看一看,就可以決定值不值得購買?所以筆者認為,重點恐怕還不是「民眾何時能夠線上投保」,而是「保戶有沒有正確的保險知識」,以及「清楚了解保單條款裡的各種名詞定義與不同商品間的差異」?

理由二、保單組合是門專業的知識,絕大多數保戶很難自行組合。一位保經公司總經理就強調,保險規劃是「組合」的概念,而不是「單一商品的堆疊」。也就是說,一般個人與家庭的風險具有多樣性差異,如果不是受過專業「需求分析」訓練的人,恐怕很難將不同的保單「自行正確地組合」。

理由三、金融商品實在太過複雜,保戶真能輕易拒絕網路或媒體的「瘋搶保單」新聞的「誘惑」?根據媒體報導(https://udn.com/news/story/7239/5501906?from=udn-catelistnews_ch2)受到本土疫情擴散的影響,全民瘋買防疫保單,金管會最新統計顯示,截至531日止,整體防疫保單銷售突破504萬件,短短二個工作日就賣逾74萬件,等於每一分鐘賣出257張,速度驚人。

但是在熱銷的背後,保戶真的了解「防疫保單」到底提供保戶什麼樣的保障嗎?就以疫苗險為例,其實很少民眾知道,在《傳染病防治法(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L0050001)》第30條,就以規定:「因預防接種而受害者,得請求救濟補償」。且相關的補償項目及金額,都有明確的規定(https://www.cdc.gov.tw/File/Get/YnyBgkKCGRl64UsjdcA1lw)。

這項補償與目前市售的商業疫苗險相比,民眾不但沒有投保費用的問題,給付種類及金額也還更多(相關比較請見下表,有關「疫苗險該不該買」的問題,讀者也可以參考林逸婷醫師的部落格:https://dr-eating.blogspot.com/2021/04/blog-post_24.html?fbclid=IwAR1Gh0Yi42qiBAkX9ZZmq5taezIpTgt7Zkpjm9NxyYpqWvstYDClHYrLWB0)。

再說了,當多數因為染疫或施打疫苗不良反應而住院的相關費用,一般住院醫療險都有理賠之下,絕大多數民眾到底有多少「強大需求」,必須跟著企業行銷手法而起舞,去搶買這些給付並沒有太多,且多半只是幫忙保險公司創造業績的商品呢?

 

表、有關施打疫苗而造成的損失,商業疫苗險

 

商業疫苗險

預防接種受害救濟

不良反應或事件的時間限制

14-90

知道「接種後有疑似不良反應」的2年內,或受害情事發生後5年內

醫療補助

一般是每日3000元,最高給付14-45日,有的還會再多一筆單刺1.5萬元的住院關懷保險金

最高給付:20萬元

死亡給付

喪葬費用保險金:25-30萬元

相關:50-600萬元

無法確定:30-350萬元

障礙給付

--

依「相關/無法確定」及「輕、中、重、極重度」,給付5-600萬元

嚴重疾病給付

--

相關:1-300萬元

無法確定:1-120萬元

不良反應

--

其他因預防接種造成不良反應:0-20萬元

孕婦因接種而發生流產或死胎

--

未滿20週:5萬元

超過20週以上:10萬元

隔離/染疫保險金

隔離:5000/

染疫後實支實付住院醫療費用:10萬元/

--

投保費用

182-399

--

資料來源:

1.https://www.ctwant.com/article/120754

2.「預防接種受害救濟說明手冊」https://www.cdc.gov.tw/File/Get/YnyBgkKCGRl64UsjdcA1lw

說明:各保險公司對於「不良事件」或「不良反應」的時間

 

談了這麼多困難,請讀者千萬不要誤解,以為筆者誓死反對「用金融新科技取代親晤親簽方式」或「所有保險商品都可網路投保」。事實上,只要是能夠簡化民眾投保流程,但同樣能夠達到保障保戶既有權益的事,終歸是件良法美意。

只不過,「新科技永遠始於人性」,筆者只想透過此一新聞事件,提醒廣大的民眾:就算一切科技都已成熟,民眾可以在網路上,很便利地買到所有的保險商品,卻不代表每一個人,都能從中獲得最大的效益。

其中最大的差異,還是在於「保戶與保險專業知識之間的距離長短」。假設保戶對保險專業一知半解,這世界不但有專業保險業務員存在的必要,民眾恐怕也不宜一廂情願地以為「自己與家人的所有保障,只要靠著網路上流傳的『罐頭保單組合』就可以『輕鬆一指搞定』」。

 

《免責聲明》本專欄所提供之資訊,均由作者自行蒐集並撰寫完成,所有觀點僅為個人對市場的看法,並非任何投資勸誘或建議。若有引用數字及相關計算,均已力求精確,惟不保證其正確性,也不作為任何投保或購買的建議,對此不負任何法律上的責任。另外,本專欄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