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21年7月1日 星期四

《「我是有錢人」迷思625》政策性保單貸款利率超低,不借對不起自己?

 由於疫情持續造成百業蕭條,政府便陸續因應不同族群的請求,推出各種「紓困2.03.04.0」方案。之後,網路上就出現一則笑話—「養家活口才知道自己太窮,紓困補助才知道自己富有,去找工作才知道自己太年老,想打疫苗才知道自己太年輕」。

在民眾不滿情緒高張之下,政府臨時又放寬了「10萬元勞工紓困貸款」的名額限制。但據了解,仍僅限於619日以前,送件完成的117萬民眾有機會受惠。

這幾天,政府又與壽險業者,同時發佈自71日開始,各保險公司開放「經濟弱勢保戶保單借款優惠利率方案」,給有需要的民眾申請救急(http://www.lia-roc.org.tw/indexs/other/lia_relief/relief.html),前3年年利率可以低到1.28%。

剛巧筆者這幾天,才在跟朋友「閒聊」這波壽險業政策性紓困貸款。雖然利率超低,但因為最高不過是10萬元。所以,筆者根本不認為這樣的紓困,真的是能夠幫助到生活面臨大困境民眾,搞不好只是讓有些錢多的人,趁此機會貸錢出來去「炒股」。

結果,還真的是有讀者向筆者提問。畢竟,現在股票融資利率還要6%以上,而三年每年利率1.28%的超低水準,「不借出來以錢賺錢」,恐怕還真是有點「對不起自己」吧?

站在政府角度來說,反正只要政策推出了,管它有沒有幫助到真正需要幫助的人,都在所不談;更何況,以目前台灣全球保單普及率第一,且大部分都是「低保障、高保費」儲蓄險的現實,一旦有「可能可以受惠」的人數,至少也能在政績上「記上一大筆」。更何況,筆者也曾聽說,真正具有「低收入戶資格」的人,也都還能買一些「數額不高於維持低收戶資格標準」的儲蓄險吶~

另外從保險公司的角度來看,保險公司承做此一政策性紓困保單貸款的風險,還真的不高。因為首先,保單貸款的這筆錢,來自於保戶所買保單的保單價值準備金(簡稱「保價金」),原本就是要在保戶身故或全殘時,理賠給保戶的。

其次,所謂的「保單借款」也不是沒有上限。一般來說,雖然各保險公司規定不同,但有保價金的保單要質借,傳統保單最多不過七、八成;投資型保單也不過五成左右。也就是說,保險公司也沒有把保戶所有的保價金「全借出去」。

再者,這次的政策性保單貸款,還有「一家一戶最高10萬元」的上限。也就是說,就算保戶很有錢,在同一家壽險公司買了好幾張保價金不少的保單,很抱歉,保險公司最多也就是借個10萬元到天。除非,保戶是分開向不同保險公司,購買多張有保價金的保單,否則,也借不到多高的保額。

最後,就算保戶三年到期後不還錢,也不付利息,等到利息持續吃光保價金,這張保單就會失效,保險公司日後也不用負擔理賠的責任,等於是完全沒有「下檔風險」可言。(當然,保險公司要先進行「催告」,催告之後若保戶沒有補足金額,保單就會先「停效」。當保單停效超過2年,且保戶持續不繳足相關費用,保單就會開始「失效」,相關規定請見筆者另一篇文章:https://tw.news.yahoo.com/看懂保單契約條款系列8:確實掌握「復效」的規定-033941571.html)。

更何況,保戶用自己的錢,把錢借出來,反正三年時間到了,這個1.28%的超低借款利率,也會跟著提升到正常水準。在此期間,壽險公司既配合了政策,又贏得了「低利幫助保戶度過難關」的美名,再加上根本沒有任何風險,何樂而不為?

那麼,對保戶的影響又如何呢?因為這次的「經濟弱勢保戶保單借款優惠利率方案」,仍有幾個值得有心申請保單貸款保戶注意的重點如下:

首先,適用1.28%紓困貸款利率的險種,土、洋壽險公司做法大不同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13/5548227,但都只適用於「有保價金」,且「以台幣計價」的保單據了解,國泰人壽、新光人壽、富邦人壽等保單貸款三大咖,都把適用1.28%的險種,限定在新台幣收付的非投資型(俗稱傳統型)保單。

至於投資型保單佔比超過95%的安聯人壽,則逆勢開放新台幣收付的投資型保單適用1.28%紓困方案。但不論怎麼說,都只限於「有保價金」的保單。所以,如果保戶買的是那種定期的意外險、醫療險或旅平險,可是沒法申請保單貸款的。且如果保戶買的是外幣保單,也是一樣無法申請。

其次,每種保單貸款成數不同。雖說,只要有「保價金」的保單,都可以保單借款。但以安聯人壽的投資型保單為例,貸款成數約為保單帳戶價值的5-6成;如果是傳統型保單,則大約可以貸到7-8成;假設是更早之前,高預定利率的儲蓄險,可能可以貸到9成。

再者,申請時間與利率優惠,都有時間限制。統一申辦時間是自71日,到930日為止,且1.28%優惠利率,最長也只有3年。也就是說,3年期間一到,利率又會調回原本的保單借款利率水準。

最後,保單萬一停效,保戶可能欠缺保障。由於這次的方案有優惠期間限制,一旦優惠利率期間一過,貸款利率會恢復一般水準。假設保戶沒法償還貸款原本的本金與利息,又無法負擔恢復高利之後的利息,很可能導致保單「停效」。如果在停效期間發生保險事故,保險公司將不負理賠責任的。

認真來看,由於這筆經濟弱勢保戶保單借款」的額度,是每人每間保險公司最高10萬元,金額並不算多,從「救急不救窮」角度來看,顯然不是真正給那些需要大筆資金,且未來長久生活都面臨困境的人。而筆者認為,適合申請「經濟弱勢保戶保單借款優惠利率方案」的保戶,主要有以下三種:

一、急需一小筆低利週轉金者:當然,如果真的生活上遇到困難,而手邊剛好有一張保價金超過10萬元的保單,至少能將貸款利息壓到最低(3年期間內一律1.28%,據說有的保險公司還可能會提出更低利的專案),且申請限制還寬鬆許多。

因為以勞工紓困貸款為例,雖然同樣金額是「最高10萬元、期間3年」,但優惠利率還要1.845%,且限於「參加勞工保險者(未參加勞工保險,可提出工作事實證明)、2019年個人各類所得在50萬元以下」的限制。

其實可以這麼說,就算申辦的保戶沒有任何證明,只要保險業務員寫說明「認定」,也就可以「過關」了,等於是完全沒有申辦的門檻限制(https://udn.com/news/story/120974/5568066?from=udn-catelistnews_ch2)。

對於手邊真的沒什麼錢,可以支付現下收入頓失,但必須繳交各種費用,又申請不到任何的紓困方案,而手邊只剩下一張有保價金、可以申請「經濟弱勢保戶保單借款優惠利率方案」的民眾來說,這已經是唯一的低成本緊急借款來源,當然也沒得選擇。

當然,用保單來「變現」,不是只有保單借款一途,還可以「部分解約」。但兩者的意義是完全不一樣的:前者(保單借款)的保戶仍想擁有一定保障,後者(部分解約)的保戶,則根本不在乎保障的多寡了。

但由於這次借款利率極低,特別是手中握有高預定利率保單的保戶(近幾年買的低預定利率保單,「部分解約」也不見得是一件划算的事),寧可透過保單借款,也不要輕易「部分解約」吶~

二、「借新(低利)還舊(高利)」。過去,保戶的保單借款利率,大約在3-7%左右。原本有些壽險公司,並不讓保戶「借新還舊」,也就是規定保單紓困貸款的借款人,90天內不得歸還舊的保單借款。但根據保險局長施瓊華的說法,目前全體壽險公司,都已開放保單紓困貸款可以「借新還舊」(https://udn.com/news/story/7239/5569550?from=udn-catebreaknews_ch2)。所以,假設過去已有保單借款的保戶,也許可以透過這個方法,降低一點利息支出的負擔。

三、投資生利。如果有資格的保戶並不缺錢,由於1.28%的利率實在很低,還真的是可以考慮「投資生利」。筆者認為,當全世界(包括台灣在內)資金泛濫之際,金融投資仍舊是想要「更有錢」的王道。

所以,想要在未來擠身有錢人,一定要記得這三句話:投資、投資,再投資。因為根據《天下雜誌》記者楊卓翰,回顧歷史數據指出(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12040/5548211?fbclid=IwAR0nepixlHZAk2K5hY1pNhX-uv53OfV05dNbj-8LXp1XpabiU7Tw5tNb3fI),每當重大事件發生(例如2000年網路泡沫、2003SARS,以及2008年金融海嘯)、經濟結構受挫,收入最低的族群卻總是受傷最深,中產階級也無法倖免。

文章中分析了最低收入族群無法「脫貧」的關鍵有二。一來,是因為最低收入者的薪資收入20年來衰退近四成,比起中層階級成長5%、最高收入者成長10%,光薪資收入就不如人;二來,最高收入者「高成長、低波動」的祕密,來自於非勞動收入(主要就是「投資」),「勞動所得永遠追不上非勞動所得」才是收入不均的主因。

作者楊卓翰認為,最低所得者,不但在網路泡沫及金融風暴時,儲蓄淨額轉負,更因為金融風暴後各國推出史無前例的低利率環境,股市進入史上最長的牛市,包括房地產等資產價格也不斷上漲。這個黃金年代,讓擁有較高資本收入的最高收入者,儲蓄淨額不斷成長、創下新高。

反之,不會理財的中、低層族群,儲蓄淨額愈來愈低。低層族群從金融風暴後,至今已連續12年陷入「負儲蓄」。中階60%收入的族群,也從1998年的「平均每年15萬元儲蓄淨額」,縮水至2018年的13萬元。

再者,根據凱捷(Capgemini)在629日,所發布的世界財富報告指出(https://udn.com/news/story/7238/5566884?from=udn-catelistnews_ch2&fbclid=IwAR1a2aDE1ACQSRD9BEhaUdDhNvKwVNPJdaKzhOoKUl3ERKdxaRekSCmyDmk),過去一年半來,新冠疫情帶來種種苦難,卻仍讓許多人晉升新超富階級。拜股市大漲所賜,全球去年比前年新增120萬名高淨值人士(HNWI,可投資資產價值在100萬美元以上者)。

從全球來看,股市上漲讓高淨值人士增加了6.3%,讓他們的財富膨脹7.6%。其中,台灣2020年高淨值人士共有19.5萬人,比2019年多了1.7萬人;台灣富豪的財富增加9%,增幅也稍高於亞太區的8.4%。

然而,就算是想「投資生利」,也一定要有正確的投資策略。因為這裡的「投資」,可千萬不是什麼高風險、高槓桿的信用交易、當沖,而是紮紮實實、穩穩當當的投資。理由很簡單:這筆錢並不是政府直接發給民眾,完全不用還,也不要利息的錢。

因為三年一到,除非保戶不想要原先的保障,否則,勢必償還這筆借款本金與利息。這個時候,借錢投資的保戶,還必須考慮投資上的風險。這也是為什麼筆者再三叮嚀這位網友,一定要慎選投資標的的原因。

至於投資標的,筆者建議有兩大標準。其一,最好選擇沒有匯兌風險的國內投資。因為,3年的期間說短不短,誰能確保到期時,台幣兌外幣的匯率是否會大幅升值?

當然,如果硬要投資海外,筆者還是比較推薦市場最大、匯集全球投資人氣的美國市場。因為市場越大,既不用擔心流動性風險,也不容易有市場大起大落的問題。

其二,標的越分散,越能分散風險。雖然按照一位市場人士的預估,這次單單是政策紓困保單貸款,大約可以貸出千億的資金,可以為台股增添不少上漲的「柴火」。

然而,世事總是難以預料,特別是市場裡的標的又太多,為了徹底分散風險,避免這筆借出來投資的錢,恐遭虧損的命運,筆者還是建議:產業或主題基金或ETF,比投資個股好;而投資全體市場的ETF或基金,則又比產業或主題式要好。

最後,筆者還是要再三強調,如果沒有擬定好完善的還款計畫,或是沒法做到風險儘量風散的民眾,就算「經濟弱勢保戶保單借款優惠利率方案」的利率再低,也有極佳的理由去申辦,真的還是「別輕易嚐試」的好。這是因為一來,存錢不容易;二來,利息再低,也還是有一定費用成本與期限,所以,千萬別跟自己過去努力存來的錢「過不去」吶~

 

《免責聲明》本專欄所提供之資訊,均由作者自行蒐集並撰寫完成,所有觀點僅為個人對市場的看法,並非任何投資勸誘或建議。若有引用數字及相關計算,均已力求精確,惟不保證其正確性,也不作為任何投保或購買的建議,對此不負任何法律上的責任。另外,本專欄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