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16年11月17日 星期四

大標:《「我是有錢人」迷思517》除了保險與退休金,50歲世代還有更重要的規劃!

 根據某家壽險公司,最近所做的電話隨機調查顯示已退休族平均退休年齡約60.55歲,工作退休金平均約163萬元,以台灣平均壽命80歲為基準,已退休族尚有20年的退休生活要過,依已退休族認為理想的退休生活費用,必須再多487萬元才可應付。

至於尚未退休的準退休族則覺得自己理想退休年齡是52.5歲左右,且認為44歲開始存退休金即可。據台壽調查顯示,若沒有準備好足夠的退休金,則生活中的快樂感、安全感、放心感、自由感及滿意感都會降到2成左右

一般來說,50歲世代(50-6065歲)的人,不論在收入或職業生涯上,都已經是走上高峰。而如果從退休規劃的流程來看,這個時期的人應該算是「進入退休的『衝刺期』」。

一旦已進入退休衝刺期,就代表真正跨入退休的那一步不遠了。而且,萬一過去沒有做好萬全的退休準備,由於時間已剩不多,就只能「專心儲存退休金,避免沒有必要的大筆支出」。

這是因為50世代的大筆支出,應該還是子女的教育費用,特別是對子女還在唸大學的晚婚者而言。因為根據2016713日,滙豐集團所發佈的最新調查顯示,台灣一個小孩讀大學,父母平均1年需準備費用達8188美元(折合26.4萬元台幣),在受訪的15個國家中,排名第6,而為了支持子女的大學教育,全球6成家長願意負債,其中中國比例逾8成,為全球最高,台灣佔比則為64%

但《50歲開始,優雅過好日子》的作者保坂隆就認為,如果是用在子女身上的錢,應該要劃清界線,最多只能到孩子「出社會」為止。而讓此一時期的所有財務準備,都是以退休生活為優先,先把夫妻兩人的退休生活顧好才是。保坂隆認為,如果包括自己的經濟,都能善盡責任、好好活下去,才不會對於子女或孫子女造成負荷。

當然,此一階段必須在準備充足退休金上進行衝刺,但有些必要的花費,還是不能省的。這裡頭就包括「培養夫妻兩人的共同興趣」,以及「培養退休後創業或再就業實力」的相關開銷。只要這筆錢,能從平日其他消費上省得下來,就不是該省的對象與項目。

而在「避免沒有必要的大量支出」的大前提之下,筆者認為50歲世代最該落實的,就是「努力戒掉使用信用卡習慣」,以及「開始逐步更換適合自己投資屬性的投資理財商品」這兩大目標。如果之前都沒有成功戒斷過信用卡的使用,為了避免退休後的衝動購物,應該要從此時開始,努力戒掉使用信用卡消費的習慣。而那些越來越方便的手機行動付費方式,也要一併取消而不使用。

此外,儘管這群人在投資方面,有更多的資金運用空間,承受風險的程度也拉高,是可以多方嘗試各種金融商品,但是也要挑選固定收益商品了。

由於已經接近退休階段,會希望有比較穩定及可預期的報酬,因此建議在這個階段,可以將原本積極成長型的資產配置,逐漸調整為穩健型的資產配置。例如將過去積極成長型的標的比重,由70%降為60%50%40%

另外,同樣是「成長型」的標的,也可以透過「投資範圍的擴大」,來降低一定的投資風險。例如將股票型基金由原本的「區域型」或「新興市場」,轉換成「全球型」。

至於很多讀者都在問的短天期儲蓄險(真正的名稱應該是保單中,有「養老」兩字),到底可不可以購買?個人的回答是:首先,因保單有解約金問題,提前贖回會有解約上的損失(也就是無法100%拿到本金與利息),所以,購買保單的錢,一定是「到期前絕對不會贖回」的。

其次,那些需要自行解約或部分解約的保單,像是增額終身壽險等,保單名稱裡凡有「終身」二字的保單,都不是保戶可以用來「100%保本+保息」的儲存退休金工具。

 

Box50歲世代要買什麼保單?

一般來說,保單的最高投保年齡,終身型大約落在50-65歲之間,定期險種則多半可以投保到70歲,甚至還有80歲的,就比較不用這麼擔心。當然,終身險保費都不便宜,因此,如果預算不是很多之下,並不建議此時還去選擇終身型保單。

且儘管有一定的風險缺口,但由於50歲時才投保,相關年繳保費並不便宜。因此在以上考量下,值得買的險種已剩下不多。購買原則就只有「發生率高,且一定都會常用到的保單」。因此唯一值得買的,首先是老年人較常發生意外事故,所以,意外險仍是必買的;其次是老年人住院機率高,住院醫療險也仍是必備保單之一。

在以上原則下,長照險由於目前只有保費非常貴、繳保費跟自己存錢已差不多的終身型保單,所以,並不建議購買這種終身型長照險(除非保險公司推出定期險種,或許可以考慮)。

至於年金險,如果是風險屬性非常低,完全不希望因為生存時間的不確定性,造成每期生活費的起伏變動、預計會有一整筆退休俸,但又擔心三大退休金破產,未來可能無法定期領到退休金的人,可以在準備退休前,把一整筆的退休金去購買「即期年金」,以便未來可以持續領取一筆年金當退休金。但由於保戶在購買即期年金之後,保險公司在隔年就會開始給付年金,因此,在正式領到退休金之後才買即期年金,也還來得及。

 

以上幾點,都是關於投資理財上的建議。雖然它們也很重要,但筆者今天想跟讀者們,多聊聊過去在退休規劃這議題上,常常被一般人所忽視,且理財專家們也都不會談的「更重要」退休規劃內容,也就是「為退休做準備上的心態調整」。

筆者認為,50歲世代在心態上,首先調整就是:如果退休後要工作,那就要及早開始儲備工作技能。特別是經濟與財務上的安排,還不足夠的人,一是要降低退休後的生活水準,另一個就是要積極考慮退休後的「再就業」。

但以「再就業」為例,就得提早思考「找什麼工作」?「提早保持什麼樣的人脈關係,以便退休後能夠被聘用」?或是,另外培養一個適合退休後生活型態,且自己又有興趣的專長,以便在退休後能夠產生收入。

其次,要開始努力融入家庭與在地生活。如果不工作,也要找到一個生活重心。這裡所謂的「生活重心」,包括了找到一個能與配偶及志同道合朋友共享的「興趣」,以及與在地社區結合的活動。

如果退休金準備已充足,並不想再工作。那麼,在退休後「一天24小時都屬於自己」的前提下,總得要找些事情做做,不可能一天到晚地「旅遊」、天天關在家裡看電視,或是成天在外閒晃。

特別是如果要落實「成功且活躍老化」,就必須積極參與社區活動,例如加入社團、擔任志工等。所以,為了真正退休後能與社會及社團活動等「無縫接軌」,就該提早培養夫妻兩人的共同興趣,並且積極融入社區各種活動。

再者,一定要「降低生活層次(水準)」。這是因為「由奢入儉難」,所以,千萬要避免提高生活享受。因為生活水準一旦拉高,就很難再恢復了。一般來說,退休前因為還有收入,且50歲的階段,還是處於高薪資的階段,還有一定的能力可以過著較高水準的生活。

但是,一旦退休之後、收入中斷,就會出現兩種情形:一種是繼續花大錢過高水準生活,然後原先準備的退休金,就會快速減少;另一種則是會產生很嚴重的心裡不適應。

四、廣交朋友、儲存友誼、維繫好與家人的關係。《下流老人》的作者藤田孝典,就不忘指出,就算有存款,還是可能淪為下流老人。因此他不忘再三強調,為了度過精彩的老後生活,除了金錢之外,建立良好人際關係,也非常重要。

所以,如果「與他人一起共生」,是所有面對老年化生活的重要生存關鍵重點,那麼,為了能夠在退休之後與信得過的人「一起共同生活」,包括自己的個性、生活習慣、居住地點與就醫方便性等因素,都必須一併做通盤的考量。

假設現階段還找不到這樣的「伴」,也可以從現在開始尋找,並修正自己的個性與生活習慣,並且積極與合適對象「建立關係」。如此一來,才能算是最週延的退休規劃。

事實上,除了平日可以隨時「作伴」的普通朋友外,也真的要開始深交一些「可以放心把家裡鑰匙交給對方的朋友」了。且除了朋友之外,包括親戚與兄弟姐妹,也都該重新檢視與培養更好的關係。

五、預先培養興趣及基本的生活技能。由於退休後,最不缺也最令人煩惱的,就是擁有大把而用不完的時間。因此,如果能夠培養一個可以「殺時間」的興趣,也才能讓自己退休後,不會閒到發慌。

且藤田孝典也不忘提醒:為了不要陷入「下流老人」這樣的困境,首先就是「不離婚」,提早養成「不要一味埋首於工作,而疏於注意到家裡另一伴」的問題。其次就是,過去不擅長做飯及打掃的人,也要提早開始培養相關的技能。如此一來,就算一個人生活也不成問題。

六、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正確學習口腔保養,並提早進行「認知上的訓練」。由於身體機能是持續老化且不可逆,因此,特別是有特殊家族病史的人,此時就要開始注意,並且從事簡單的飲食習慣。而這裡指的「簡單」,並不完全等於「積極養生」與「補充保健食品」而已。

此外,口腔保養的重要性在於:如果牙口不好,將會影響身體營養的吸收,而吃不下東西時,不但會沒有體力,也容易造成心裡憂鬱。且根據日本牙科醫師的說法,咀嚼力的強弱,也是造成老年失智的重要因素。更重要的是,當老人的牙口不好時,可能會提早用其他方式進食(例如管灌進食),提高照顧的困難度。

七、父母住的問題,不能再拖了,特別是落單的父母。因為以50歲的年齡來看,父母大約是70多歲。而醫界是以75歲為分界點,不論是就醫率、照護認定率或老年失智症的出現率等,都會快速上升。換言之,人一旦過了75歲,需要支援或照護的比例,將會急速升高。

最後,及早開始整理自己家裡不要的物品,並勵行簡約的生活,且開始考慮自己退休後要住的地方。不論是否在退休後,要轉換住的地方,都得及早開始整理家裡的物品。以免年紀越來越大時,不但無力、無時間去整理,且分類及整理的能力也越來越差。

 

《免責聲明》本專欄所提供之資訊,均由作者自行蒐集並撰寫完成,所有觀點僅為個人對市場的看法,並非任何投資勸誘或建議。若有引用數字及相關計算,均已力求精確,惟不保證其正確性,也不作為任何投保或購買的建議,對此不負任何法律上的責任。另外,本專欄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016年11月3日 星期四

《「我是有錢人」迷思515》40世代擔子重,退休規劃要想辦法發揮「高槓桿」效果!

 最近,也許是年金改革的議題,三不五時躍上媒體的版面。所以,關於退休規劃的新聞與文章也特別多。其中,當然也包括不少單位所進行的「退休世代大調查」。

但筆者認為,以「40世代」的人為例,可以說是各世代中,所扛擔子最重的人,不但房貸、子女教育與工作都是壓力,身體也開始走下坡。因此在退休準備上,建議以下幾大重點供參考。

一、由於支不不少、項目也多,各項理財目標更要排出優先順序。例如前幾天的《聯合晚報(http://udn.com/news/story/7269/2055183)》就報導,台灣人早退休,男女實際平均退休年齡分別為62.8歲、60.7歲,都較韓國男女性72.9歲、70.6歲整整早十年;台灣人才到中壯年約55歲勞參率就嚴重偏低,平均只有55%,較各國低約20個百分點,年紀愈大,差距更大,60歲以上平均勞參率只有35%,韓國、新加坡及日本都還有60%以上。

所以,假設過去在「工作壽命有40年」的前提下,一般人可以完成10件理財大事;那麼當工作壽命只剩15年後,該辦的重點理財項目,就只有再三精簡的份了。

過去,因為工作的時間很長,許多到期時間不同與金額迴異的理財計劃,可以夠過方法來分階段地達成。但是未來,投資理財大眾必須按照「比較利益」的原則,挑選出這輩子最急迫要做的幾樣理財計劃,其餘都可能在自己行有餘力的前提下,才能列入考慮。

此外,以上篩選後的每項「必要性」支出,最好都有獨立的帳戶管理。例如生活費、子女教育基金、保險保障、投資理財、退休金準備等,讓資金流向清楚與便於管理,也能定時檢視目前的財務狀況。

二、決定買房的是「財力」,而不是「想要」。40歲世代最大的理財問題,除了子女教育外,另一個就是「買房」了。2015年時,曾有房仲業者統計,因為房價昂貴,導致雙北市首次買房的民眾,在台北市的年齡超過40歲,甚至在大安區買房,平均也要44.9歲以上。即使在新北市,也要等到38歲才買得起房。

當然,世間上的人有百百種,儘管個人並不建議「大多數的人」輕易買房,但並不表示「完全沒有人可以買房」。筆者認為,可不可以買房的決策重點,最主要是先問問自己,以下兩大問題:

首先就是「有沒有支付頭期款與之後每期貸款的『財力』」?一般來說,用現有租金支出與存款金額,就能夠反推可買的房屋總價,以及可買房的區域。其次,在決定是否要買房或租屋之前,一定要問自己「為什麼要買房」?只是為了買房而買房?還是只有買房,心裡才踏實?如果是後者,告訴你,你根本不會有踏實的一天。因為生活的踏實,還需要經濟上的支助。

事實上,光靠買房就可以獲得心靈上的踏實,根本就是自欺欺人的。因為繳房貸是需要長久且不間斷的財力資助。而買房子,並不是「立刻銀貨兩訖」的購買行為,從購屋到繳完房貸,最少也需要10年左右(根據統計,國人平均還清房貸的年期是8年),最長可以達到20年。

特別是買了一間「不動」產之後,你的工作與未來性,就全都局限在此間房產上了。你不能隨便換工作,不然,就會增加交通成本,以及另外增加的租屋成本;你也沒有錢,去做自我進修,以便取得更好的升遷機會

所以,與其買在非常遠的郊區,每天光是上、下班通勤就耗去不少的時間,還不如趁著自己年輕,先投資好自己及精準的投資眼光與技巧。而這些,才是未來購置夢想屋的最大堅實基礎。

但如果你沒有賺錢的本事,努力買了一間房,除了在資產負債表上,多了一項資產之外,可能失去了其他很多可能性與潛力。從這樣的角度出發,年青人應該做的是「儘量投資自己,以及安穩獲利的金融商品」。

因為唯有「投資自己」,才可能讓未來薪水可以倍數增加,得以輕鬆支付買房子的費用;而比同儕更高的競爭力,也可避免出現中年失業的情形,斷了後續償還房貸的可能;至於安穩獲利的金融商品,也才能較快地累積到購屋的第一桶金。

三、保險上,更要堅持「低保費、高保障」的原則來選購保單,並且捨棄掉那些「保費A貴,但保障不多,財富槓桿效果也不高」的保單。這是因為,保險金所代表的,不是一個人的生命價值,而是守護留下來的家人的生活費。

因此,純保障型的各類保單,像是定期壽險(主提供家人生活費)、意外險(常出差者一定要加額投保)、實支實付型住院醫療險、殘扶險與重大疾病險,甚至是房貸壽險(有房貸者)、汽、機車(高額)第三人責任險等,都是要優先考慮的。此外,如果有「失能」或「失智」家族病史,且本身也有三高代謝疾病的人,在預算可負擔的前提下,可以考慮提早開始購買長期照護險。

四、預存自己與父母的健康存摺。根據成大醫院老年醫學科主任張家銘醫師的說法,整體而言,人從30歲以後,身體大部分器官系統的功能,會以每年下降0.8-1%的速度衰退。

如果以每年1%的速度來看,到40多歲時,身體功能應該已經有比較明顯的覺察。這個時候,也應該是開始關心自己及父母身體健康的最佳時機。因為唯有了解父母的身體健康差異後,不僅可以避免問題突然發生,讓自己措手必及;另一方面,也有助於提醒自己及早注意及預防。

所以,為自己預先存好「骨本、肌本與腦本」是很重要的。為了讓自己與父母,都同時達到「成功老化」的目標,從40歲開始,首先從自己開始,就要及早養成固定的運動習慣。因為醫師們都建議:固定且足量的運動,可以幫助你(妳)存好「骨本」、「肌本」,並且有預防失智、存好「腦本」的功用。

除此之外,如果想要維持良好的心智功能,就得儘量避免憂鬱及失智上身。因為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失智症中心主任徐文俊就曾說過,阿茲海默氏型失智症發病前20年,腦部會開始堆積β-類澱粉蛋白。從堆積到發病的這段期間可長達數十年。

假設以一般發病年紀65歲當基準,往前推20-30年,徐文俊認為從40歲開始,正好是預防失智的關鍵黃金期。至於預防失智的方法其實很簡單,就不過是「多學習新事物」、「積極參加各種社交活動、多交朋友」而已。

五、準備好「是否與父母同住」一事。一般來說,在國人越來越長壽之下,40歲世代的父母(約65-75歲),可能都還同時健在。此時,也許不一定急著要立刻決定「是否與父母同住」,但卻可以開始「探尋」其意向了。

之前曾經採訪過亞洲大學健康產業管理系助理教授張淑卿,她就曾大力強調「幫父母與自己安排住所」,是此一世代最重要的課題。原因就在於:對於年紀大的人來說,換屋就等於「換一個新社區關係」,等於是將其原本的生態環境連根拔起與破壞。且年紀越大,適應新環境的能力就越差。

畢竟人活著,不是只有吃與睡而已,除了小孩之外,更重要的是包括老朋友的「五老(老伴、老友、老本、老身、老居)」。所以如果可以的話,儘早安排好老年的住處,也才能讓父母及早適應新環境。

當然,如果要與父母同住,就不能忘了要及早開始協助父母,整理家中所有物品。日本整理達人-《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一書作者近藤麻理惠就在書中表示:對於現在所擁有的東西,只有三條路的選擇-現在就面對、總有一天面對與到死都不面對。所以,與其總有一天要面對,或父母到死都不肯面對,最後才由子女來面對,那還不如趁父母還健在的時候就幫忙處理。

 

《免責聲明》本專欄所提供之資訊,均由作者自行蒐集並撰寫完成,所有觀點僅為個人對市場的看法,並非任何投資勸誘或建議。若有引用數字及相關計算,均已力求精確,惟不保證其正確性,也不作為任何投保或購買的建議,對此不負任何法律上的責任。另外,本專欄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