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16年7月28日 星期四

《「我是有錢人」迷思506》想要「終結零存款」,真的要用對方法!

筆者的大學學妹,同時也是一位資深的投資理財主筆兼講師-郭莉芳,最近出了一本給新手看的初入門新書-《終結零存款,上班族這樣存,不靠老闆照樣年年加薪》。
當然,這本書裡還有許多,適合小資族參考的投資理財與投保(包括勞保與商業保險)技巧。只不過,筆者更推薦的是莉芳自己「親自實踐」過,值得讓小資族學習的「順利存到錢」方法。
正如同莉芳所說「人生前半場認真存錢,才能先苦後甘享清福」,筆者也認為,所有投資理財的最基礎,都是從「一桶金」開始的。而如果連那基本的一桶金都沒有,如何能奢望後面有好的投資理財起步及結果?
其實,莉芳也曾經「月光」過,但好在她「理財覺悟」得還算早。更重要的是:這2年月光族歲月,反倒成了她日後認真存錢的養份。總結莉芳之所以能擺脫月光的困境,主要就是她「發現問題」並「用對方法」。
她的第一個值得學習的有效做法,就是善用「存款-儲蓄=消費」的公式存錢,以便從源頭,就堵住花錢的行為。事實上,在開立了「零存整付」戶頭,並且每月存入3000元之後,莉芳發現「消費就是這麼奇妙,有錢的時候可以多花,沒錢的時候就只好少花一點」,而且,「只要戶頭沒錢,就沒有領出來花的可能」。
所以,只要拿到薪水時,先把儲蓄與投資的錢「扣下來」,剩下的錢才能自由運用,這樣,開銷就不容易透支。而且,這裡的「儲蓄」並不是一個固定的數字,而是一定的比率,如此一來,儲蓄才有可能隨著加薪而提高。
除此之外,莉芳也懂得配合自己的「消費習性」,擬定實際可用的省錢招術。舉例來說,她會將「存款-儲蓄-必須性支出」後,當月可花的錢分成四份,做為每週花費上限金額。
她的第二個值得學習的有效做法,就是用「記帳」,了解錢花到哪裡去了。莉芳就特別強調,記帳只是一個幫忙釐清花錢流向的基本功,但更重要的是在記帳後,透過每月檢討的方式,揪出漏財因子。
筆者發現,莉芳單是在「記帳」上,就有兩項值得小資族們參考的好方法。首先,就是將支出分為「支出」、「消費」與「其他開銷」。其中的「支出」是指「必要性、一定得花(必要)」的支出;「消費」則是指「非必要性,不買也沒關係的開銷(想要)」;至於「其他開銷」則是指「非週期性的必要支出」。筆者認為從這樣的分類,是可以讓記帳的人在當下,就做出「該不該花」判斷,並有「提醒自己未來避免支出」的優點。
當然,每一個人的記帳本不見得要完全相同,但莉芳的案例提醒了想要順利存到錢的小資族一個重點:記帳不是「有記就好」,而是「幫助自己了解錢花到哪裡去了」,並且藉此「控制不當或不必要的消費」。所以,記帳的重點不是記帳簿的「分項」方式,而是她特別強調的「是否具有管控效果」。
其次,她也善用儲蓄之路的兩大有用招術:其一是找「神隊友做伴」,可以藉由互相激勵的方式,讓存錢的效果加乘。其二,則是「訂一個『想要(消費)』的上限,以獎勵自己存錢」。這個「上限」是「自認即使花了,也無損存錢、投資進度的安全範圍」。
筆者滿贊同這樣的做法,因為,這個道理就跟許多「發了狠、透過嚴格控制飲食來瘦身,卻常常以失敗收場」的例子一樣。過於壓抑及克制欲望,短期或許很容易達到,但長期下來就容易因為「彈性疲乏」而維持不下去。
這樣一個「消費上限」的做法,很值得自認存不下錢的小資族參考。因為這個上限提供給當事人一個「省錢的回報」,也就是如果當月沒有花費太多,節餘下來的錢,就可以做為當月或下個月獎勵自己的基金,將更有助於「強化自己儲蓄的意志力」。
正如同莉芳在書中所說「沒有人可以為你的零存款負責,只有你自己」一樣,筆者一直都堅信,人生並不一定要等到吃虧、上當或失敗了,才能夠記取教訓並學乖,透過別人走過的經歷,絕對可以帶給你不一樣的啟發。

《免責聲明》本專欄所提供之資訊,均由作者自行蒐集並撰寫完成,所有觀點僅為個人對市場的看法,並非任何投資勸誘或建議。若有引用數字及相關計算,均已力求精確,惟不保證其正確性,也不作為任何投保或購買的建議,對此不負任何法律上的責任。另外,本專欄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在《聯合新聞網》刊登超過1星期的文章,將會轉貼在個人部落格中:http://swlee0630.blogspot.tw/


2016年7月14日 星期四

《「我是有錢人」迷思505》如何遠離讓你「虧錢」的金融機構?

這兩天,金融業最勁爆的新聞事件,就屬第一金控旗下第一銀行部分自動櫃員機遭到有心人士植入惡意程式,盜領超過新台幣7000萬元。初步經過警方透過監視器的清查,懷疑可疑嫌犯是俄羅斯籍的工程師,卻可能都已經出境。
案發後第一時間,一銀副總經理葉仲惠還表示,當下所知包括台北市、台中市有34ATM遭到破解,遭盜領金額超過7000萬元,並且已向警方報案,將由檢調調查相關案情。
儘管根據葉仲惠指出,這幾台ATM是遭到有心人士各個擊破,經由在個別ATM植入惡意程式後,使ATM自動吐鈔,由於並非從客戶的帳戶中盜領存款,因此客戶權益不受影響。
只不過,雖然客戶的權益不會受到影響,但如果這些錢追不回來,就會列入銀行的呆帳,投資第一金的大、小股東們,全都得吞下這些虧損。少不得會有股價跌價與股利減少的損失。
但是,從這兩天新聞事件陸續曝光的內幕卻發現,遭到領取的金額不只有7000萬元,而是高達8000多萬元;且歹徒更可能不是從幾台「吐鈔」的ATM上植入木馬程式,而更可能是直接在主機下載程式,才能讓歹徒在「完全不用碰觸ATM」之下,就自動收到白花花的現鈔;甚至還有媒體報導,當警方上門時,該銀行還「拒絕報案」
其實,從過往金融機構的各種「出事」新聞就可以發現:問題幾乎都是在「內稽內控」上,出了極大的問題。不是胡亂投資或放款過了頭,就是內神通外鬼,把不該收的錢,往自己口袋裡塞。總而言之,就是這些金融機構徹底辜負了民眾的委託,而把客戶的錢當自己的錢,或是幫自己賺錢的工具而已。
撇開2008年雷曼兄弟倒閉所引發的的金融風暴,以及造成相關投資人「慘烈」的虧損,金融機構近幾年的醜聞還包括:2015年,歐洲幾大銀行包含德意志、瑞士信貸、匯豐控股等,就因為操縱倫敦隔夜拆款利率Libor,被國際清算銀行BIS罰款警告。
這些銀行還不學乖,僅僅只在幾個月後,包括摩根士丹利在內的7大大型銀行涉嫌操縱貴金屬黃金、白銀、鉑金和鈀金等價格,且已經遭到瑞士、美國、歐盟監管單位調查。
而除了醜聞之外,橫在金融業面前的,則是更凶險的經營環境。至於它所影響的,一是金融業的散戶投資人,另一個則是存款戶或保戶。而所謂的「經營環境」,最主要是全球經濟與金融,或甚至是一個國家財政的影響。
如果民眾不健忘的話,2015年年中時,希臘就因為龐大外債無法償還,但債權方拒絕再紓困及繼續展延,並引發了一連串的債務違約風暴。為了防止擠兌潮擴大,希臘政府開始進行資本管制,關閉銀行、限制提款機每天能提領的金額,民眾即使有錢也領不出來。
當時國際媒體也有補捉到一個真實畫面-希臘一名77歲的老人,在希臘實行「銀行限制提領現金」政策之後,他跑了四家銀行,想趕快把老婆的退休金領出來,卻都無法領錢,他最後又氣又累,坐倒在銀行外痛哭
正因為以上的金融機構醜聞與新聞事件不斷,筆者一直以來就不斷提醒理財大眾:該是「重新檢視自己與金融機構間的關係」,並且最好降低「過於倚賴金融機構」的想法了。
當然民眾也許會說:在現今這個經濟與金融異常複雜的社會,人們已經完全離不開金融機構的各項服務。就算完全不投資、不買任何金融商品或保單,也還是不能把錢像以往一樣,塞在自家床底下,或是窖藏在家裡吧~
只不過,假設民眾不想讓自己辛苦了一輩子的血汗錢,在不明不白的情況下「消失或減少」,恐怕還真的得認真思考以下「如何遠離讓自己虧錢的金融機構」的做法:
首先,拒絕與「常出包」的金融機構往來。前面曾經提到,如果金融機構的內稽內控非常鬆散,「出問題」恐怕是「剛好」,且只是時間的早晚而已。因此,民眾為了自己的資產「安全」考量,唯一的方法就是:避免與這些金融機構往來。
民眾如果想要了解過去,有哪些金融機構頻頻被主管機關裁罰,或是被金融消費者提起糾紛申訴,可以上金管會「過去裁罰案件網頁(http://www.fsc.gov.tw/ch/home.jsp?id=131&parentpath=0,2)」,以及金融評議中心的「統計資料專區(https://www.foi.org.tw/Article.aspx?Lang=1&Arti=57&Role=1)」,裡面有各家金融機構的申訴件數,以及最重要的「申訴率」資料。
其次,就算金融類股不是放空的目標,也至少是「避免持有」的標的。原因無它,就是未來的金融類股在「冒著賣白粉的風險,賺取那白菜般的利潤」-負利率將會讓銀行與保險公司,更難在金融市場中取得固定收益。甚至在實施負利率的國家,金融業更承受著極大的市值萎縮風險。如此一來,投資金融業就算不虧錢,恐怕也很難賺錢。
再者,越是金融機構努力「推銷」的商品,恐怕更要避開才是。如果是長期瀏覽本專欄的讀者應該了解:金融機構會「努力」銷售的商品,只有兩種,一種是「高手續費或佣金」的商品,另一種則是「把銀行的風險移轉給客戶」的標的。
前者,可以幫銀行賺到高利潤。特別是在目前全球市場利率極低,或是呈現負利率之下,唯有靠較高的手續費收入,才能增加銀行從固定收益型商品處,所減少的獲利。
至於後者,對完全沒有任何風險缺口的投資人來說,就只是讓自己冒著多出來的風險(從投資的角度來看,凡有「部位」,就一定有風險,其中的差別只在「大小」),去幫銀行解決問題(避險)而已,並無法保證自己一定能夠獲利。
且從近幾年投資人從連動債、人民幣高利定存,一直到TRF(目標可贖回遠期契約,Target Redemption Forward等商品操作的虧損連連結果,就可以了解以上建議不假。
第四,就算錢不得不擺在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裡,也千萬要做到「分散風險」。這裡的分散,其一是「理財工具」的分散,不是把錢全拿去存銀行定存,或是全買儲蓄險;其二,則是「金融機構」的分散,也就是不只與唯一的一家金融機構往來。除非,民眾能保證這家機構永遠都不會出事。
附帶說明的是:目前國內各銀行都有加入中央存保,每位客戶在單一銀行的所有本幣與外幣存款及利息,總和不超過300萬元,都受到「全額理賠」的保障(但賠付時是以新台幣為支付幣別)。
至於「保險安定基金」的賠付方面,標準如下:
1.身故、殘廢、滿期、重大疾病(含確定罹患、提前給付等)保險金:以每一被保險人計,每一保險事故;或每一被保險人之所有滿期契約(含主附約),為得請求金額之90%,最高以新臺幣300萬元為限。
2.年金(含壽險之生存給付部分):以每一被保險人計,所有契約為得請求金額之90%,每年最高以新臺幣20萬元為限。
3.醫療給付(不包含長期照護給付):以每一被保險人計,每一保險事故為得請求金額,每年最高以新臺幣30萬元為限。
4.長期照護給付:以每一被保險人計,每一保險事故為得請求金額,每年最高以新臺幣24萬元為限。
5.解約金給付:以每一被保險人計,為得請求金額之20%,最高以新臺幣100萬元為限。
6.未滿期保險費:以每一被保險人計,為得請求金額之40%
7.紅利給付:以每一被保險人計,為得請求金額之90%,最高以新臺幣10萬元為限。
前項各款之得請求金額,為扣除欠繳保險費、自動墊繳保險費本息及未償還之保險單借款本息後之餘額。
最後,時時關心帳戶情形,不要給經手者有機可趁。儘管存戶、保戶或投資戶的錢,一旦被盜領、盜用或挪用,只要民眾持有相關的證據,最後還是有可能把錢拿回來。
但從過去以來,就有不少受害民眾,都是抱持著圖方便與相信業務員的心裡,把印章、存摺、現金等,直接就交給業務員處理的情形來看,民眾可真得要記取教訓,並徹底改變這樣的模式才是。
另外,就算民眾是申辦網路銀行業務,假設存在裡面的金額不小,最好常常上網查看及確認,並且定期列印出對帳單保存。如此一來,也才能夠在最快的時間內,知問題的發生並儘早反應與處理。

《免責聲明》本專欄所提供之資訊,均由作者自行蒐集並撰寫完成,所有觀點僅為個人對市場的看法,並非任何投資勸誘或建議。若有引用數字及相關計算,均已力求精確,惟不保證其正確性,也不作為任何投保或購買的建議,對此不負任何法律上的責任。另外,本專欄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在《聯合新聞網》刊登超過1星期的文章,將會轉貼在個人部落格中:http://swlee0630.blogspot.tw/


2016年7月7日 星期四

《「我是有錢人」迷思504》誰說負利率下,就更要投資?!

630日,中央銀行理監事會再度決議降息半碼,重貼現率自1.5%降為1.375%。這是自去(2015)年9月以來,已連續四度降息,也讓台灣正式邁入實質負利率年代。
在此同時,也有不少的專家及學者大聲疾呼:實質利率轉為負利率,對數百萬靠退休金過活的老人最為不利。由於短期內,景氣看不到好轉的跡象,基於分散風險的原則,民眾應適度調整定存資金,轉做投資。
但是,負利率環境下,就真的只有投資嗎?我們先來看看負利率是怎麼回事。簡單來說,負利率就是「銀行定存利率-物價指數年增率=負值」。而根據銀行業者的說法,假設目前銀行1年定存利率是1.12%,央行今天又降息半碼,銀行存款利率跟著調降7個基本點(0.07個百分點),銀行1年定存利率會自1.12%,降為1.05%1.12-0.07=1.05)。由於1.05%已低於主計總處今年CPI預估值1.09%,代表民眾存款利息會被物價漲幅吃光光。
但是且慢,會出現「銀行定存利率-物價指數年增率=負值」的「負利率」現象,不是只與「定存利率」高低有關,還牽涉到另一個變數-物價指數年增率,也就是一般俗稱的「通貨膨脹率」。
筆者完全支持「台灣目前已呈負利率」的說法,但是,同樣是負利率,在高通膨與低通膨或通縮之下,投資人可以採取的投資對策,卻是大大不同。而物價指數年增率的走勢,也才是關係到民眾未來投資決策的最大重點。

通常,「通貨膨脹」指的是「物價持續上漲」,而相反的,「通貨緊縮」則是指「物價持續下跌」。但從下圖一就可以看出,就算國內物價指數年增率少有負值出現,但近20年來的物價指數年增率,除了20072008年之外,幾乎都在2%以下的水準,特別是容易受到國際能源價格,以及國內天災影響的蔬果與能源除外的物價指數年增率,差不多都是低於整體物價指數年增率。上面的意思就是說:扣除了一定要吃的,以及容易變動的能源價格之外,其餘各類商品的價格都是持續走跌的。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

所以,同樣是「負利率」的結果,當物價持續上漲(通貨膨脹)與物價持續下跌(通縮)時,一般大眾的反應會不一樣,對於未來經濟發展或投資決策,也都有所不同。
因為,當民眾預期未來要買的東西,價格越來越高時,當然會搶著先買,以免未來「買不起」;但如果民眾預期未來物價下跌(或至少不會上漲),那麼,只會把一部分的錢,用在其他更重要的地方(例如「顧巴豆(肚子)」),剩下來的就會是「保命錢」,通常是「能不用,就不用」。
看到這裡,讀者可能會有疑問:這又為什麼會影響到未來的投資呢?且如果負利率代表「錢越來越薄」,那麼,把錢拿去投資以產生更多獲利,不是更正常的事嗎?
只是民眾不要忘了:一般大眾投資獲利的前提,必須是企業的利潤不斷成長。所以,當預期未來是「通膨」時,人人提早購買東西,廠商也才能夠因為生產物品能夠銷售出去而獲利;但如果是人人預期物價下跌或不漲,請問廠商或企業又如何能有營收?
以下圖二為例,是近35年來各類物價指數的走勢圖。也就是說,除了食物類指數是持續上漲之外,其餘各類不是幾乎「持平(例如衣著及交通與通訊類)」,要不然就是「持平或向下走(例如居住類、醫療保健、教養娛樂類與雜項)」,代表除了食品類別的企業外,其餘產業想要有成長及獲利,恐怕都是比較困難的。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

又例如在央行四度降息後,銀行業就開始大嘆生意難做,說它們等於是「用賣白粉的風險,賺賣白菜的利潤」(因為估計降息半碼(0.125個百分點),各銀行淨利息收入受影響約2~7億元間)。所以,如果連精明如銀行的專業機構,都只有微利可圖,請問一般投資人如何能夠找到更高收益的標的?
這時候,也許讀者會繼續追問:如果負利率會壓低企業的利潤,甚至會出現虧損,那麼,民眾至少可以投資在「不會跌價」的東西上頭,例如房地產。對此,政大地政系特聘教授林左裕就表示,在負利率之下,投資人的游資會搶進的標的,一定不會是那種「容易看出基本價值的標的」,如果很容易為人所「定價」,像是股票、房地產等,就不可能是負利率環境下,可能會大漲特漲的標的。
林左裕認為就他所知,之前媒體報導瑞典房地產因為負利率的關係而大漲,完全是因為瑞典房地產買賣審核時間長,並在「供給彈性低」,以及「湧入難民增多」之下,所造成的結果。所以,就算台灣實施負利率,特別是在供給過剩(台灣的空屋率高於兩成)之下,他並不相信房地產還會繼續受到游資的青睞的。
從林教授的觀點,或許也可以解釋為何這一陣子,除了黃金與白銀的價格大漲外,比特幣的價格與交易也是轉趨熱絡。因此在最後,筆者歸納整理了負利率時代,一般大眾可以參考的投資理財重點如下:
首先,如果未來持續通縮及負利率盛行,那麼,投資人的思考邏輯該是從「利率高低」的角度,轉移到「保值、增值」及「隱藏資產」的思考模式。就以黃金、白銀或其他標的(例如古董藝品)為例,它的投資價值,向來就不是從利率高低為準的。
在此,也順便向讀者解釋一下,筆者對於金價未來走勢的看法:在低通膨、負利率走勢下,長期金價會持續看好,但一般民眾要買的標的,並不是什麼黃金或礦業基金,而是實體黃金或黃金ETF。且因為最近漲幅較大,最好的買點還是「逢中場大跌」時,而不是大家都在搶買時,急著跟其他人一樣「追高」。
其次,在負利率、低通膨下,「少花、多存」才是王道。正因為利率已經很低、投資報酬率也無法拉高多少,反倒是「能紮紮實實地存住錢」,也才是財富持續成長的關鍵。
當然,這社會還是需要一定的消費,經濟才有可能成長,也才能支撐自己的收入及未來。因此筆者認為這個時候,民眾更應該用「精明消費」,讓不良企業退出這個市場,以便讓其他優質的「社會企業(重點不在於有沒有CSR的標章,但至少企業上下都願意遵守這樣的理念)」,能有更多養份可以更茁壯。
再者,負利率「投資一定賺」或「投資一定比沒投資好」。因為,越是在通縮之下,「現金」或「約當現金」才是值得理財大眾認真選擇的標的。而如果真要選股,則是以「不論如何,一般大眾都會消費」的行業為主,例如食品類股。
第四,固定收益型商品的選擇標準,該是以「信用等級最高」為原則。儘管有負利率的隱憂,但是在企業未來前景不佳的大前提下,為了避免國家及企業的「違約」風險,投資人應該優先選擇信用最高級的債券,例如政府公債(特別是經濟成長相對還不錯的國家,例如美國),以及高投資等級債,而不是「高收益債」。
最後,千萬不要現在去搶什麼高預定利率儲蓄險。上面就說了,金融機構在負利率、低通膨的環境下,都已經獲利「微薄」了,哪有本事能夠幫保戶賺比市場還要高的利潤?反倒可以這麼說:越是鼓動業務大軍搶賣保單的公司,反而越是值得保戶「敬而遠之」的對象吶~

《免責聲明》本專欄所提供之資訊,均由作者自行蒐集並撰寫完成,所有觀點僅為個人對市場的看法,並非任何投資勸誘或建議。若有引用數字及相關計算,均已力求精確,惟不保證其正確性,也不作為任何投保或購買的建議,對此不負任何法律上的責任。另外,本專欄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