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19年2月21日 星期四

《「我是有錢人」迷思580》愛花錢是人性,想而要克制消費,可以由「心理」入手!

 在上一期的專欄中,筆者藉由2本過年期間所看的新書,與讀者們一同分享一種「既能『娛樂自己』,又能替自己帶來生生不息獲利」的消費,也才能稱得上是真正最值得鼓勵與推薦的「最高花錢(消費)」學問。

這一期,筆者想繼續跟讀者談談,最近所看的書中有關「為何一般大眾無法成功克制消費」的原因,以及如何透過有效的方法,幫助自己「避免亂花錢」?

其實,很多理財大眾都有這樣的經驗—明明知道錢不該亂花、一定要存起來。但是,人常常就是「心手不一」,完全無法克制花錢的欲望與行為。關於這樣的現實,不論從生物學或心理學來看,都有其「理論」基礎可以進行合理解釋。

例如筆者最近看的兩本有趣的書—《破梯效應(Keith Payne著,大是文化出版)》及《我決定簡單的生活2(佐佐木典士著)》。儘管前一本,主要是探討心理對人類行為影響的書;後者所談到的心理學研究也不少,但都有提到以上「無法克制消費」的解答,並且提出讓理財大眾能夠順利翻轉以上困擾的實用方法。

簡單來說,《破梯效應》一書認為,一般理財大眾「老是愛花錢買東、買西,存不了錢」的原因,通常與「喜歡與他人比較」所致。例如美國有許多研究發現:一個人居住的州越是不平等,就越想透過富麗的珠寶、華車、首飾來炫耀財富。

且在「頻繁與人比較」之下,對於金錢與財富的最直接影響就是:當我們無意識地,老拿自己擁有的東西,與他人的東西進行比較、覺得「自己的還不夠好」的念頭之下,更會讓許多人「存不了錢」。就算當事人收入很高,恐怕也照樣會淪為月光族。

且更重要的是:在花錢的當下,大腦可以享受到較高的「立即回饋獎勵」。該書作者—Keith Payne根據數十種研究的結論指出,當實驗受試者賭博、挑選股票、安排財務時,只要賺了錢,他們腦中「報償迴路」所帶給來的快感,就跟性愛、金錢與迷幻藥相同,會讓當事人「深受吸引」而「難以自拔」。

Keith Payne引用心理學家Mitch Callan的研究顯示,如果人們自覺貧窮,就會在快慢與利弊權衡之中,傾向選擇「立即滿足」;但如果他們覺得自己相對富有,就會顧及比較長遠的利益。

談到這裡,讀者也許記得一個由知名心理學家Walter Mischel 曾經做過的「棉花糖實驗」吧!關於這個在1960年代,由Mischel在史丹福大學賓恩幼兒托育中心(Bing Nursery School),針對4-5歲孩同所進行的實驗及結論,相信許多人都耳熟能詳。

甚至,還有美國作者引用此一理論,寫成了一本暢銷書—《別急著吃棉花糖,Joachim de PosadaEllen Singer著》,用來警惕一般凡夫俗女:想要擁有成功,就要先從「不吃棉花糖(忍住眼前的短期誘惑)」開始。

事實上,棉花糖實驗後續且長期的追蹤結果也顯示:能抵抗棉花糖誘惑的孩童,不但深受同學及師長的喜愛,未來的薪水較高、步入中年也不易發胖、BMI偏低且濫用藥物的可能性也偏低。

多年以來,人們都認為能夠拒絕棉花糖誘惑的人,是具有高度意志力的人,而從實驗結果及續追蹤,讓人產生了「有意志力=成功」且「意志力是天生」的結論。

但是,《我決定簡單的生活2》一書的作者則認為,「貴近賤遠」原本就是人性,這是自有人類或生物以來,就算經過數萬能的進化,仍保有的遠古生存戰略—在遠古要活下去,最重要的就是取得食物。而一拿到食物,就得立刻吃下去。而這,才是最有利人類的生存之道。

但該書作者—佐佐木典士卻認為,許多人之所以無法不吃棉花糖,乍看之下與意志力薄弱有關。但他也引用多項實驗指出,意志力本就是一種有限的資源,且它是會「越用越少」的。

因此,筆者想從這兩本書中,歸納整理及衍生出以下2大重點,想提供給理財大眾們參考、深思,甚至,能夠化為實際的行動:

重點一、正因為「過於與人比較會讓自己變窮」,所以,要設法多控制一點自己的比較方式,儘量少「事事都做比較」,且記得要將注意力放到「向下比較」,並提醒自己「比上不足,比下卻有餘」。

特別是這個社會的階級落差很難彌補,所以,如果時時能夠提醒自己「別往上比,讓自己心情更不愉快與憂鬱;最好常往下比,讓自己知足常樂」,恐怕才是比較積極而正向的「比較心理」。

更何況有不少的研究顯示,一旦覺得「自己不如人」的「不平等」感覺出現後,會進一步影響個人對金錢、工作態度、信念、偏見或性格等,且這樣「不平等」感覺不只會影響一個人的行為,甚至會形成壓力、改善體質(影響健康)。

因為,這種「自覺不平等」的「階級排序」,是影響壓力賀爾蒙起落的原因,而長期且過多的壓力賀爾蒙,會長期造成體內的發炎反應,日積月累下來,自然會影響身體健康。

重點二、克制衝動消費只能用對方法,而不能單靠蠻力。正由於克制欲望的意志力,是相當有限的資源(用的越多,就會變少)。但有實驗發現,當一個人心情愉快時,就能夠提升克制欲望的意志力,而環境及壓力,則會深深影響一個人的情緒好壞,並進一步影響意志力的強弱。

因此,想要克制自己胡亂消費、亂花錢的情況,最好的方法就是「少接觸會用到意志力的誘惑」,或是「在面對誘惑時轉移注意力、多想一些其他令人開心的事」。

而作者認為最釜底抽薪的好辦法,就是讓自己養成「平日就過簡單生活」的好習慣,因為,「情緒會影響意志力的強弱,維持日常習慣可以消除負面情續,並幫助恢復意志力」!

 

《免責聲明》本專欄所提供之資訊,均由作者自行蒐集並撰寫完成,所有觀點僅為個人對市場的看法,並非任何投資勸誘或建議。若有引用數字及相關計算,均已力求精確,惟不保證其正確性,也不作為任何投保或購買的建議,對此不負任何法律上的責任。另外,本專欄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019年2月14日 星期四

《「我是有錢人」迷思579》最高的花錢之道,在於「有回收的投資」!

 由於平日稿債太多,過年期間就是筆者可以看點閒書,同時可以放鬆、稍做休息的時候。而在這些看過的書籍中,筆者挑了其中兩本與本專欄定位有關(理財、金錢消費觀念)的書,想跟讀者一同分享。

第一本是有人推薦給筆者的新書—《花掉的錢都會自己流回來(DaiGo著,方言文化出版)》。簡單來說,這本新書的重點就在於:如果將平日的隨便花費,集中「投資」在能與自己興趣結合的工作專長上,就能將「工作、金錢與興趣」連結成一個循環不息的「金錢螺旋」,讓之前所花的錢,能夠加倍流回並且生生不息。

就如同該書作者所言:「能夠創造財富的人並非『不花錢』,而是深知節儉的必要,並且會思考自己能從花錢的過程中獲得什麼,在生活中徹底實件『選擇與集中』。在『興趣』上花錢絕不手軟,而且對其進行再投資,如此一來,便能夠強化賺錢的能力,讓你所期待的報酬,源源不絕地流進來」。

至於第二本有關理財的書,則是去(2018)年11月出版的《錢意識(沈誘冰著,大是文化出版)》。而筆者認為這本書最有趣的一大重點在於:你必須先相信自己是「有錢人」,並且做「有錢人該做的事」,就一定會「變有錢」。

這本書的作者認為「有錢人該做的事」就是:不要存錢(至少,存錢只是起頭或過程,而不能是目的或結果),而要努力找出自己有興趣的專長,透過「借錢」的方式進行投資!

老實說,市面上有關理財,以及存錢、花錢與賺錢類的書籍真的不少。但為了讓讀者能實際「掏錢買單」,書名或是標題總是會下得「語不驚人死不休」一些。

像是第一本的書名—「花掉的錢,都會自己流回來」,或是第二本書作者再三強調:有錢人的順序是借錢花錢賺錢存錢(或者不存);反而是窮人,才會先「避免花錢賺錢存錢花錢」。乍看之下,總是與一般尋常人的正規邏輯「不相符合」。

但是,實際仔細咀嚼兩位作者的文字鋪陳之後,還是會真心接受作者的論理。其中非常認同,也是筆者長期以來不斷與讀者分享的重點,主要有以下幾項:

首先,「觀念正向及正確」將是決定你是否會是有錢人的重要關鍵。且唯有設定務實而堅定的目標,才會鞭策自己努力朝向目標邁進。假設連個像樣的目標都沒有、自己只想待在「舒適圈」中、不想給自己任何「壓力」,又怎能期望自己有朝一日,可能擠身「有錢人」之列?

其次,省錢只不過是「小氣」與「一毛不拔」,根本不等於存錢。特別是如果太過省小錢到「摳門」的地步,不但對人際關係或身體健康不利,反而會在未來「花更多錢」。

再者,把錢花掉不是重點,而「把錢花在什麼地方」才更是重點。儘管存錢是一切理財及邁向致富之路的基礎,但是因為現行市場利率極低,再加上通膨的搗亂。光是努力存錢,是絕對不可能讓人「大富大貴」的。

簡單來說,純為物欲的花錢,只能算是「純消費(或甚至是浪費)」,但是,能把錢花在「對」的地方,才能叫做「投資」,也才有積極生利、錢繼續滾錢的功效。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是:唯有把錢花在「投資自己的專長」,才能啟動「生生不息」的獲利螺旋。例如兩位作者都認為,唯有把錢花在自己感興趣的專長,而不是隨著跟風,做自己不在行的事情,那才是最佳,也能長長久久獲利的「投資」。

當然在這兩本書中,兩位作者都有一些方法及步驟,教讀者們去找出「適合自己、獨一無二且別人搶不贏」的獲利專長,值得讀者細細品味與自我發掘!

在此,筆者只想在此重複長期以來,就不斷奉勸理財大眾的一大重點:不要以為「投資」,就只有各種金融資產或不動產的投資,而是要把眼光放遠、範圍拉大才是。

就以這兩本書的作者來說,其「賺錢」或「獲利」模式,全都不是時下許多理財專家所高喊及大推的金融操作,而是仰賴自己不斷「自我投資」之下而日益堅實、終致外人無法超越的獨特競爭力。

筆者真心認為,這種「花起錢來既能『娛樂自己』,又能替自己帶來生生不息的獲利」,也才能稱得上是真正最值得鼓勵與推薦的「最高花錢(消費)」學問吶~

 

《免責聲明》本專欄所提供之資訊,均由作者自行蒐集並撰寫完成,所有觀點僅為個人對市場的看法,並非任何投資勸誘或建議。若有引用數字及相關計算,均已力求精確,惟不保證其正確性,也不作為任何投保或購買的建議,對此不負任何法律上的責任。另外,本專欄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