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22年6月9日 星期四

《「我是有錢人」迷思665》高配息ETF真的值得投資嗎?!

 話說如今這個市場,金融機構所推出的任何投資商品,假設沒有「固定配息(或任何形式的固定給付)」,且「配息率還要更高」,都很難受到投資大眾的青睞。

正因為投資人的這種心態,使得國內金融市場普遍存在著「存高殖利率」股票、基金的熱潮。甚至,連投資一籃子股票的ETF也不能免俗。「高配息ETF」也成為廣大投資人,熱切追求的標的。

根據媒體報導,台股今(2022)年以來大幅修正,一度跌回萬六關卡之下,但反而激起低接買盤進駐意願,「高股息題材」更是成為投資人的佈局焦點。其中,元大高股息、國泰永續高股息等8檔相關ETF交投升溫,合計股東人數突破146萬人,與去(2021)年底剛突破百萬規模相比,期間大增逾40萬人https://smart.businessweekly.com.tw/Reading/IndepArticle.aspx?id=6007268)。

儘管國內投資人對於「高配息」的要求,已經到了「高,還要更高」的境界。然而,高配息真的能帶給投資人最高的投報率嗎?答案恐怕也是「未必」。

根據《獲利心法(Investment Fables)》這本書作者Aswath Danodaran的形容:「悲觀派對於這種『投資高股息』的說法叫『防禦性投資』,特別是在投資市場熊市(空頭)時,更能引發投資人的共鳴。這是投資人會因為看到股票投資組合價值,隨著大盤下跌而縮水的環境中,支付高股息的股票能帶來慰藉」。

Aswath Danodaran歸納整理出投資人所認為「股利是好事」,具有以下3大理由:

理由一、有些投資人樂於收取股利:他們為何不透過出售股票,取得需要的現金?一是「有交易成本」,二是「分拆小部位持股然後出售零股有其難度。

理由二、市場將股利當成一種訊號:當公司提高股利,代表承諾長期會支付更高的股利。

理由三、某些經理人手上,不能握有太多現金。

不過,數字會說話,《獲利心法》一書根據1952年到2001年,每年年初的股利殖利率,建構了10個投資組合,然後計算平均年報酬率,包括股價上漲和股利殖利率後的數據資料顯示,投資高股利殖利率股票的策略,在各個子期間創造出的報酬成績好壞不一。

書中歸納結論指出,少有證據支持高息股是更好的防禦性投資,在熊市的時候尤其明顯。從1927年到2001年,熊市時高股利殖利率股票的報酬下跌幅度,還高於低股利殖利率股票。

Aswath Danodaran在書中再三強調,高股利股票有以下3大潛在危機?首先,股利不同於債券的票息,前者(股利)並非必定要發的現金流(高股息的股票並非債券)。其次,如果發放的股利與公司創造的獲利,和現金流相對照之下過高,之後將無以為繼,股利早晚都會被削減。最後,高股利發放率通常代表著獲利的預期成長率低。

所以,Aswath Danodaran建議投資人,假設要採行這套策略,應該從長久性(檢視股利發放率和股權自由現金流),以及合理的獲利成長率,來篩選高股利的股票(有關衡量公司股利是否長久,並「找出符合高股利、獲利可長久與每股盈餘的成長率合理」標準,請見書中解說)。

正因為J. AharonyI. Swary兩人的研究顯示,買進近期股利漲幅最大的股票,長期無法帶來更高的報酬,所以,該書作者Aswath Danodaran便建議投資人,如果想要採用此策略時,必須考量以下重點:

一、股利被削減,只是早晚的事。Aswath Danodaran解釋在企業金融理論中,最廣為流傳的論點之一「MM定理(Modigliani-Miller Theorem)」指稱,股利是中性的,無法影響報酬。因為在MM定理的世界裡,高股利股票的預期漲幅會下跌,減少的幅度正好等於股利的增幅。例如一家公司每年多發點股利,比如從現在的2%提高為4%,預期漲幅會從10%跌到8%,你的總報酬仍是12%

二、任何將大部分獲利拿來發放股利的公司,再投資的金額都會比較低,因此未來的預期成長率會偏低。就以美國的研究結果為例,成長潛力高與獲利波動性大的產業,多半少付股利;而收益比較穩定與成潛力較低的產業,多半支付較高的股利。

三、投資人可能要承擔更高的稅賦成本。股利在稅賦上的不利,就算沒有消除,也大大降低。對此,政大教授周冠男就無奈地說道,台灣的資本利得免稅,但投資人卻傻傻、繼續歡喜地,一邊拿高股息,一邊還要被政府課一層稅。

這也是他認為,為何一般散戶越投資越窮,但有錢人越有錢的關鍵所在。因為,有錢人有一堆公司,可以透過公司收取股息「免稅」。所以,周冠男才不斷呼籲及建議一般投資大眾「更不應該拿股息」。「如果退休族想要有固定的現金流,可以定期自行賣出部分持有標的。如此一來,也不用被扣一毛稅金」,他說。

既然研究資料顯示,專注於投資在高股息股票,長期下來的績效表現,並沒有「特別亮麗的表現」,那麼,投資人在投資「高配息ETF」上,又該注意什麼呢?

由於投信投顧公會並沒有「高股息ETF」這樣的分類,且就算不以「高股息」為訴求的ETF,也有可能單次配出高息。因此,如果用名稱中有「高股息」的台股ETF做為篩選後,大約可列出下表的8檔標的(包括一檔才剛成立的ETF)。

當然,不同高配息ETF間,因為投資策略的不同,彼此間的績效數字,也許很難直接拿來比較。但值得說明的是:下表一中所列的「高股息ETF」,是指「投資高股息股票」的ETF,而不是指該ETF「會配發高股息」。

 

表一、高配息ETF比較:

證券簡稱

成立日期

配息頻率

總管理費(管理費)

3年市價年報酬率

3年夏普值

0056元大高股息

20071213

年配

0.74%0.4%

201918.72%

20209.27%

202129.01%

20190.7625

20200.1472

20210.3971

00713元大台灣高息低波

2017919

年配

1.11%0.45%

201922.38%

202014.24%

202130.94%

20190.6954

20200.2172

20210.5362

00730富邦臺灣優質高息

2018130

年配

0.9%0.45%

201910.53%

20205.66%

202113.15%

20190.3227

20200.0941

20210.2770

00731復華富時高息低波

2018412

年配

2.6%0.45%

201910.25%

20205.39%

202129.58%

20190.4355

20200.0964

20210.6717

00878國泰永續高股息

2020710

季配

--*0.3%

2019--

2020--

202125.45%

2019--

2020--

20210.6677

00900富邦特選高股息30

20211214

季配

--*0.3%

2019--

2020--

2022Q1-3.63%

2022Q2-9.23%

2019--

2020--

2021--

00907永豐台灣優選入息存股

2022517

雙月配

--*0.45%

--

--

說明:簡單來說,夏普值若為正數,代表基金報酬率高過波動風險;若為負數,代表基金操作風險高於報酬;因此,夏普值越高,就代表投資人所獲得的報酬經風險調整後愈高,風險承擔的越值得。

說明**:目前無相關資料

資料來源:0056https://www.moneydj.com/etf/x/basic/basic0003.xdjhtm?etfid=0056.TW)、00713https://www.moneydj.com/ETF/X/Basic/Basic0004.xdjhtm?etfid=00713.TW)、00730https://www.moneydj.com/ETF/X/Basic/Basic0004.xdjhtm?etfid=00730.TW)、00731https://www.moneydj.com/ETF/X/Basic/Basic0004.xdjhtm?etfid=00731.TW)、00878https://www.moneydj.com/ETF/X/Basic/Basic0004.xdjhtm?etfid=00878.TW)、00900https://www.moneydj.com/ETF/X/Basic/Basic0004.xdjhtm?etfid=00900.TW00907https://www.moneydj.com/ETF/X/Basic/Basic0004.xdjhtm?etfid=00907.TW

 

如果問筆者的看法,個人比較認同周冠男教授的說法—假設要獲取較高報酬率,應該優先選擇「不配息」的原型ETF,理由就在於:訴求高配息的ETF,報酬率長期來看,反而比不配息的要低。

周冠男指出,0056高股息ETF2021年,於170檔台股指數ETF排名是倒數第6名,2020年則是倒數第11名。而實際從CMoney上的統計數字(請見下表二、表三),也真實驗證了這樣的結論。

 

表二、0050005615年報酬率比較(單筆投入):

 

平均年化報酬率

期末報酬率

0050

8.19%

213.03%

0056

5.10%

105.84%

資料來源:CMoney

計算方式:2007/12單筆投入後,期間息收再投入,並以2022/5收盤價計算報酬率

 

表三、0050005615年報酬率比較(定期定額):

定期定額

平均年化報酬率

期末報酬率

0050

6.63%

153.67%

0056

4.18%

81.17%

資料來源:CMoney

計算方式:2007/12起每月月底投入固定金額,累積至2022/4,期間息收再投入,並以2022/5收盤價計算報酬率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異?「這是因為高股息策略,其實就是定期讓投資人將錢,退到場外『休息』」,周冠男補充說道。簡單一句話就是:一再配息,會讓投資人沒法透過複利效果,拉高長期的報酬率。

一直不斷提醒投資人「配息不應該當做一個投資策略」的周冠男,引述一篇美國的研究(篇名:Juicing the dividend yieldMutual funds and the demand for dividends)指出,外有基金以「高配息」為訴求,並且採取「在高配息股配息前買進,再配給投資人(又被稱為Juicing)」的策略,並吸引了非常多的投資人。但最終的研究卻發現,這類基金的報酬率表現,反而比「不這樣做的」標的還要差很多。

當然不可否認,有些民眾(特別是退休族)會買這些高股息ETF,主要是著眼於其「固定現金流」的收入(關於這一點,筆者也非常認同周冠男教授的建議—可以優先選擇較高報酬率的標的,需要錢時,可以自己定期賣出部分持有標的)。當非得選高股息ETF時,投資人又該如何挑選呢?筆者的建議如下:

一、不要以「配息最高」為挑選標準,而應該優先選擇「成立時間較長」、「都有完成填息」且「夏普值高」的標的。筆者再三奉勸想求取穩定現金流的投資人,千萬別再落入之前,買高收債基金同樣的錯誤—賺了股息,卻賠了價差。

就以CMoney的統計(https://news.cnyes.com/news/id/4877725)數字顯示,截至520日為止,已成立的7檔高股息ETF中,扣除尚未配息的一檔外,6支中有2檔高股息ETF,沒有完成「填息」的動作。因為只要高股息ETF沒有填息,就代表投資人「賺了股息、賠了價差」。

當然,有些高配息ETF的成立時間不長,再加上最近全球投資市場「跌跌不休」,投資人不能完全以「目前都未填息」,做為「不值得投資」的理由。但是,「成立時間長(數據才更具參考性)」且「都有完成填息」的標的,絕對是值得投資人優先選擇的標的。

除此之外,由於夏普值代表了投資人「經風險調整後的報酬率」,且夏普值如果是正數,就代表基金報酬率高過波動風險;一旦為負數,代表基金操作風險高於報酬。所以,建議投資人選擇較高夏普值的ETF標的。

二、小心相關稅負及費用成本。不可否認,有些投資人會選擇季配息,主要還是考慮配息的稅負問題。因為,除了股利要課稅之外,每筆配息假設超過2萬元,投資人還要被課一筆健保補充保費(稅率2.11%)。

據了解,這也是為什麼市場上,越來越多台股高股息ETF,會採取「一年多次配息」的原因之一。但筆者認為,如果投資人連健保補充保費這一層的稅都要省,那還真的就別投資這種會配息的高股息ETF(當然,也包括國內的高殖利率股票或共同基金)。

而除了稅負上的考量外,假設是頻繁追求(買進或賣出)高股息股票的ETF,交易成本也會被頻繁的轉換而墊高,並反應在管理費用,以及ETF的淨值當中。

周冠男引用「Juicing策略」的研究結論指出:每年因為更高的轉換率及因此增加的稅負,投資人平均要支付0.57%1.52%的費用成本。而正因為高費用成本,會吃掉一部分投資人報酬。所以,投資人在挑選時,請務必以「管理費用率較低」為選擇條件。

三、若是不適合的標的,就沒有「定期定額逢低攤平」這回事。由於近來台股跌多漲少,也讓不少高股息ETF創下新低價。對於想要固定領取現金流的退休族群來說,最關心的就是「可不可以逢低,利用定期定額的方式『加碼攤平』」?

對此,筆者的態度是傾向「非常非常保留」的。理由是:會採取「定期定額」投資的方式,一般都是投資人現下不缺錢,只是想長期累積財富,但卻抓不住「何時會是最低價」時,會採用的投資方式。

所以,既然是長期投資,筆者建議現在不需要固定現金流的投資人,應該轉而投資更能「拉高報酬率」的標的。以同屬ETF00500056為例,個人建議定期定額長期投資的是0050,而不是0056

這是因為,對於那些已經退休、沒有固定收入來源,卻急需一筆穩定現金流的人來說,根本已經沒有「額外的閒錢」,可以用來定期定額投資,或甚至是單筆「逢低承接」。

最後,再補一段《獲利心法》那本書裡的研究結論,以供想要追求「股息高,還要更高」的投資人參考。該書提到:利率走高時,將更不利高股利公司股價。也就是說,高股利殖利率的股票在通貨膨脹率高,和利率上漲期間的表現,會和債券很相似,價值會下滑。

筆者因此認為,假設過去的歷史真會重演,且現階段高通膨與利率可能走升的趨勢不變,這段研究結論,恐怕就更值得「非高股息標的不投資」的投資人深思才是。

 

《免責聲明》本專欄所提供之資訊,均由作者自行蒐集並撰寫完成,所有觀點僅為個人對市場的看法,並非任何投資勸誘或建議。若有引用數字及相關計算,均已力求精確,惟不保證其正確性,也不作為任何投保或購買的建議,對此不負任何法律上的責任。另外,本專欄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