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18年12月27日 星期四

《「我是有錢人」迷思573》結果美好的不叫投資,而是詐騙!

 前幾天,有一則「我長輩買1000萬的XX保單做槓桿(投資),保單貸款600萬,現在要補錢了,怎麼辦」的文章,在網路上瘋傳。簡單來說,這個個案的狀況如下:

一、保戶保戶不是直接投資基金,而是透過投資型保單,而是設定將保費,投資在月配息基金上。

二、保戶購買保單的保費(共1000萬元),一部分是來自「房屋貸款(400萬元)」,一部分是來自於「保單貸款(貸款成數最高是保單帳戶價值的6成,也就是600萬元)」。

三、保戶所投資基金是屬於「單一國家(美國)基金」,但計價幣別是「南非幣」。

從以上的個案敘述來看,保戶在選擇這筆投資買賣時,就必須知道的可能風險如下:

首先,保戶買的不是基金,而是透過投資型保單連結「月配息基金」,所以,保單就算沒有任何投資手續費,也一定有跟保單相關的費用。

其次,由於保戶所買的保費,全都是「借」來的,所以,不論投資是賺?是賠?全都需要繳交利息(包括房貸及保單借款)。

再者,一旦保單帳戶價值縮水、低於保單借款的最高上限,保戶就要補繳錢;假設不補錢,保單就此失效。也就是說,不但保險保障沒有,過去的投資本金—1000萬元等於全沒了。當然,也還欠銀行房貸400萬元。

最後,保戶所連結投資標的—月配息基金的投資區域是「美國」,但卻選擇了「南非幣計價」。所以,保戶除了要承擔「美元兌台幣」的匯損風險,又更多了一層的「南非幣兌美元」的匯損風險。

事實上,過去就有不少網友,私下詢問筆者:可否做這樣的操作?筆者的回答一律都是「不建議」。筆者絕對不會說「這種投資交易,從來沒有人賺過錢」,也不會說「投資人沒有那個命,可以賺到錢」。

因為,過去也有些網友,用他們的「實際投資績效」向筆者表明:上述的操作是有可能成功及獲利的。但問題是:這種投資方式,能「保證」讓每一位投資人都「永遠賺到錢」?假設不能,那麼,這種借錢來投資的槓桿操作,風險一旦發生,投資人到底能不能挺的過?

因為首先,有關投資的賺賠,真的只有上帝或老天爺才會知道。其次,世界上的投資可有千百萬種,但最不值得鼓勵及推薦的,就是「借錢投資」。因為光是投資的風險,恐怕就已不小;一旦再用高槓桿的方式進行投資,其風險則是具有「加乘」效果。

也許有讀者會心生疑問:「妳不是說真有人,用這種投資方式賺錢嗎?為什麼這些人可以,我卻不行?既然有人從中獲利,就代表這個方法是『可行的』。更何況現階段投資賺錢不易,如果不投資,難道要將錢存在銀行定存,每年領那少到幾乎沒有的利息?

對此,筆者只能說:正是因為投資獲利不易,一般民眾好不容賺來的錢,可千萬別因為不肖業務員三寸不爛之舌的慫恿,不但把所有身家都投入其中,還更用負債的方式借錢投資。

老實說,全世界在金融風暴之後,由於各國央行力行貨幣寬鬆政策,造成整體市場利率水準趨近於零。之前還有一段時間,歐洲與日本都還出現過「負利率」的情形。

當市場利率水準極低之際,就代表市場正常的投資報酬率(無風險報酬)非常低。這樣的環境,更讓一般投資大眾心心念念於「穩定獲取比銀行定存更高報酬」之上。

而月配息基金之所以能如此,受到廣大民眾的青睞,也正是拜以上的市場氛圍所賜。只不過,世間凡是投資,就不能只往好處(一定會獲利)想,還應該思考一下:當投資不如人意之際,自己到底有沒有承受此一風險的能力?

請讀者們千萬不要誤會,以為筆者打從一開始,就認定投資人「沒有那個賺錢命」,而是希望投資人能夠用以下務實的角度,來進行「有穩定現金流」的「月配息基金」投資,並且一定要謹記以下的重要原則:

原則一、用自己的現有資金投資,千萬不能槓桿操作。因為投資一定會有風險,且借錢投資有其成本,再加上槓桿操作之下的風險,會有「加倍」效果。所以,筆者完全不建議用借錢方式,來投資這種月配息基金。

原則二、不要做為「主收入來源」。想要用月配息基金,增加自己退休金的民眾,最好要先行確認:這筆錢所換得的固定配息收入,只能算是「錦上添花」,不能當做全部退休金。這是因為,配息有可能吃到本金,特別是配息率越高的,越有可能如此。

原則三、直接投資配息基金,而不是透過其他商品或工具來購買,例如類全委保單。因為,會被再抽掉一筆手續費!投資人等於還沒有獲利,就先被扣走一筆錢。

 

《免責聲明》本專欄所提供之資訊,均由作者自行蒐集並撰寫完成,所有觀點僅為個人對市場的看法,並非任何投資勸誘或建議。若有引用數字及相關計算,均已力求精確,惟不保證其正確性,也不作為任何投保或購買的建議,對此不負任何法律上的責任。另外,本專欄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018年12月13日 星期四

《「我是有錢人」迷思572》海外投資果真是一盤「穩賺不賠」的好生意?!

 最近有幾位網友接連來問筆者,有關「把錢匯到海外投資」的問題。而這些網友的投資「機會」,有海外房地產、基金與保險。其共同特點就是:投報率比台灣「優秀」太多了。

但是,投資人真的就該只因為投報率較高,就將自己的資金「往國外搬」嗎,恐怕也未必。先來看這則11日的一則新聞(https://udn.com/news/story/7239/3529830?from=udn-catelistnews_ch2 指出,由於壽險業今(2018)年前10月的匯損,高達1782億元,引發立委的關切。而金管會主委顧立雄就在立法院財委會上表示,台美利差擴大所造成的避險成本增加,是壽險業匯損持續擴大的主要原因。

筆者之所以特別舉出這則新聞,是希望能對有「極強投資海外念頭」的讀者們,能夠耐心地了解有關海外投資的以下重點:

首先,投資海外必有匯兌風險,不能一心只想獲利,卻不問可能的風險。而這,通常也是非常多「一心只想尋求高獲利」民眾,無心或有意間所忽略掉的。

其次,投資海外的高獲利,一旦減去虧損之後,真的是一盤值得投資的好買賣?就例如壽險業之所以要拉高投資海外比重,就是因為國內投資報酬率太低所致。然而,當海外較高投報率,減去一定的匯損之後,就一定比留在國內投資「還優」?

再者,避險不是完全沒有成本的。特別是當外匯市場大幅波動,或是匯價一面倒時,想要做反向的操作避免成本,就會相當昂貴。就如同顧大主委所提到的「因為台美利差擴大,去年壽險業避險成本是1.7%,今年前十月已拉高到2.6%」。

第四,投資海外部位越大,投資人遭受的虧損影響就越大。就以金管會主委所提到的「壽險業匯損逐漸擴大」為例,就是因為壽險業海外投資金額越來越高所致。

根據之前所公佈的資料顯示,國外投資從20124月的44,492億元,占比37.1%,到今年4月底已達151,982億元,占壽險資金比率提高到66.83%,6年內增加107,490億元。(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80622000318-260205

正由於壽險業投資海外金額,在短短6年內就增加兩倍有餘,且凡投資海外,都一定避免不了匯損風險。所以,一旦出現匯兌損失,問題就分外顯得嚴重。

第五、投資海外風險除了匯兌外,還包括各種手續費及其他成本。例如國內有不少「複委託」的業務,就是專門幫國人進行海外金融商品的投資。但事實上,這類複委託業務,相關手續費並不便宜。

且就算民眾想省掉複委託高昂的手續費,決定自己直接到海外開戶(例如直接在美國的網路券商開戶及下單),由於國際匯兌業務有收取一定的手續費及郵電費,民眾多半會選擇將多筆匯款,集中在一次中進行。

只不過,這樣「集中一次匯款」的方式,雖然可以省下多次匯款的手續費及郵電費,卻可能會因為換匯時點抓不準,而讓自己面臨「投資(買進)價格被拉高」的不利結果。

最後,不要以為「沒有錢沒有出國,就沒有匯率風險」。所有以外幣計價的金融商品,不管是定期存款、基金、證券、ETF或保險,全都難逃可能的匯兌風險。

回到文章開頭的讀者詢問,筆者認為要不要進行海外投資,最主要的關鍵在於「目的」與「投資熟悉度(或投資訊息掌握能力)」。一般來說,筆者都會以制式化的一連串問句反問:你投資海外的目的是什麼?是只為了短期投資有比國內更高的報酬率?還是為了退休規劃進行長期投資?

假如對方的回答是「因為國內投報率比國外低,所以想要投資海外,以賺取更高的報酬」,那麼,筆者的看法是:投資海外必有匯兌風險,不要只想到高獲利,而應該同時想到風險有多少?自己能承受嗎?

如果對方的回答是:為了2030年之後的退休規劃,或是10年之後的購屋而進行長期投資,筆者則會進一步追問:由於對於退休人士來說,除了充足的退休金之外,最重要的考量關鍵就是「就醫方便性與平價」,因此,你確定要到海外退休?

且就算你不在乎這2030年外幣的貶值,但只要你仍然待在國內,這筆退休基金不論是「一次匯回」或「定期匯回」,都仍難以避免匯率波動,造成退休金「縮水」的結果。

當然,除了以上的考量之外,筆者認為,能不能投資海外的另一大關鍵就在於:你到底能掌握多少海外的投資情資?假設自己外文能力不佳,平日又對國外事務沒啥興趣了解,真的奉勸投資人還是「以投資國內為絕對優先」就好。

總的來說,如果未來沒有打算在國外定居、工作或退休,也沒有什麼時間做太多功課,老實待在國內投資恐怕才是正道。特別是國內投資資訊取得較易,且國內市場利率(投報率)雖低,卻不表示完全無法找到比擬海外投報率的標的。因為,國內投資至少少掉了匯兌風險,以及跨境的手續費等成本。

當然,就算投資人最後的答案是「可以投資海外」。但也不是把大部分的錢,通通挪到海外去「投資」。不要忘了,投資人現階段如果主要生活重心仍在台灣,各項日常與應付突發事件的緊急支出,就絕對少不了一定的台幣資產。因為想從海外匯回,一是資產變現需要時間,二是也一樣要被金融機構,收一筆不少的國際匯兌成本。

且投資人一定要切記:所有資金的流向,都不要假手他人才是,一定要到現場開戶,並直接把錢匯到自己的帳戶裡。理由之一在於:能夠100%確保你的資金,不是直接流入經紀人的私人口袋裡。

理由之二是:中間經手的人也許多年後就不見了,基於「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廟」的道理,投資人必須能直接與國外的金融機構「接頭」,才能保障自己未來的所有權益。

如此一來,更突顯出當事人「對當地投資資訊清楚掌握」,以及「外文絕佳溝通能力」的重要性了。否則,就算當事人有那個時間與財力,想飛到當地與金融機構「打官司」,恐怕也是不得其門而入,或是連找到管道都難了。

 

《免責聲明》本專欄所提供之資訊,均由作者自行蒐集並撰寫完成,所有觀點僅為個人對市場的看法,並非任何投資勸誘或建議。若有引用數字及相關計算,均已力求精確,惟不保證其正確性,也不作為任何投保或購買的建議,對此不負任何法律上的責任。另外,本專欄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018年12月6日 星期四

《「我是有錢人」迷思571》誰說保險買了,就一定會理賠的?沒有買對保單,發生事故可能是「一毛都不賠」!

 前幾天有媒體報導(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181203soc003/?fbclid=IwAR0tJTehxNSz3SyuzUakZWTRBUzzoBCobTO5llNFtScAz16Qb-9gdm7SeO4),台鐵發生普悠瑪號翻車事故後,其中卑南國中師生代表學校遠赴韓國交流返途中,搭上這班死亡列車,造成包括董家2名孩童,共515歲以下的小孩死亡,而這些意外死亡的小孩即使已投保旅遊平安險,但卻領不到半毛身故保險金。

在這則新聞曝光後,在網路上引來排山倒海的責罵聲,主要是質疑:為何「未滿15歲的小孩死亡,但其父母卻一毛錢都領不到」?且對於當初修《保險法》時,把「未滿15歲兒童無身故保險金」列入第107條條文中這件事,覺得根本就是莫名其妙。

筆者認為,凡是有子女的父母,看到以上新聞,一定是熱血沸騰、義奮填膺。因為父母養一個小孩不容易,就因為發生了一起車禍,然後一個人就這麼地從地球上消失了。父母心中那種痛,遠非外人所能體會。

但是,當台灣社會到處充斥著人云亦云的論點之餘,筆者認為一般大眾或許更要靜下心來,從相關法規及保險給付的角度,重新檢視這則新聞背後的事實,以及理財大眾能否從這個新聞案例中,學習到「什麼才是正確的投保觀念」?

首先,筆者想要提醒的是:不是「未滿15歲兒童」所買的所有保單,都是「一毛錢也拿不到」。先暫時撇開「未滿15歲兒童死亡無身故保險金」法條的是非對錯,「未滿15歲兒童無身故保險金給付」的原始法源—《保險法》第107條的條款內容(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Single.aspx?Pcode=G0390002&FLNO=107%20%20%20依據來看,「未滿15歲被保險人」身故後,並不是「什麼都領不到」,只是這一則新聞的爭議關鍵在於:被保險人所投保的是旅行平安險。

因為根據《保險法》第135條「107於傷害保險準用之」,以及現行「旅行平安險示範條款(http://www.lia-roc.org.tw/index06/law/law114.htm5條第二項的「訂立本契約時,以未滿15足歲之未成年人為被保險人,其身故保險金之給付於被保險人滿15足歲之日起發生效力」內容來看,這則新聞裡提到的「未滿15歲身故者」,之所以沒辦法領到「身故保險金」,最主要是因為旅行平安險的條款規定。

所以,這則新聞沒有正確告訴民眾的是:雖然「未滿15歲兒童」購買意外險與旅平險,在未滿15歲前身故,是沒有身故保險金可領的。但是,壽險類保單都可以領回「加計利息的總繳保費」,且相關的醫療及殘廢狀況,依然可以獲得保障。

同時,只要年齡超過15歲,還是可以擁有一定金額的身故保險保障。更何況,未滿15歲兒童還是可以購買(投保)各種健康險,包括住院醫療險、癌症險、重大疾病險與長照險等。

其次,筆者想要表達的第二個重點是:「未滿15歲兒童」死亡後,絕對不是「完全沒有任何保障」的。因為,他們至少可以獲得以下的身故理賠金與賠償金:

第一項,就是來自學生團體保險的100萬元身故保險金。根據教育部的規定,只要是國內公、私立幼兒園、小學、中學及高中職的學生,且有繳交學、雜費並具有學籍,都可以投保學生團體保險(依照「高級中等以下學校辦理學生團體保險辦法:http://edu.law.moe.gov.tw/LawContent.aspx?id=FL008831」裡的條文說:「被保險人因疾病或遭遇意外事故,致死亡、失能、傷害或需要治療者,均屬本保險責任範圍。但因疾病所致之門診費用,不包括在內」)。

107學年度的學生團體保險,是由國泰人壽得標。目前的年繳保費才525元,學生家長上、下學期才只要各繳交175元,就可以獲得「身故保險金100萬元」、「失能保險金(5-100萬元)、「(失能)生活補助金(11.25-30萬元)」、「包括住院實支給付、重大手術保險金、傷害門診保險金及燒燙傷保險金在內的醫療保險金」,以及「集體中毒慰問金每人3000元」等保障(https://www.cathaylife.com.tw/bc/web/ext/pages/headerfooter/group/studentInsurance/rules.html)。

第二項、他們可以向應該負責的台鐵,進行「求償」。根據這次承保台鐵「旅客運送責任保險」的明台產險公司保單條款定義「只要台鐵在營業處所內發生行車及其他意外事故,致旅客(凡身高在 115 公分以下或滿115 公分而未滿 6 歲者免予購票之兒童,由持有效票證之人陪同搭乘被保險人運輸系統車輛或進出搭乘營業處所,亦屬旅客)身體受傷、失能或死亡,依鐵路法第62條規定應負給付責任,而受賠償請求時,本公司於保險金額範圍內對被保險人負損害補償之責」。

以上的意思是說,新聞中當事人,可以從台鐵獲得一定的賠償金額。而依照條約規定,不幸身故的理賠上限是250萬元。也就是說,當事人向台鐵求償金額只要在250萬元以內,保險公司都會全額賠給台鐵,而台鐵所支出的這筆250萬元的賠償金,也全都是來自於保險公司。

筆者之所以將以上兩項列出,就是想在此順便提醒民眾:很多權益,都是給知道及懂得運用的人來爭取。而筆者也想藉此機會,與理財大眾們分享第三個重點—「正確投保」的觀念。

先不要談「未滿15歲以下兒童」的例子,就以20歲正常成年人,也沒有受到《民法》第14條及第15條之一的「監護宣告」或「輔助宣告」的限制者,如果他各投保100萬元的10年期定期壽險、終身壽險與意外險。

假設他在35歲時不幸罹癌身故,不論是「10年期定期壽險」或「意外險」,都不會給予任何的理賠。原因很簡單:意外險不賠「因疾病而身故」,至於「10年定期壽險」,則是因為「保障期間已經過了」。

再舉另一個筆者實際幫讀者保單健診時,所發現的一個常見的「錯誤投保」案例—有位朋友的保單組合中,完全沒有住院醫療險,而只有傳統分期給付的癌症險。也就是說,他如果是因為一般疾病而住院,則是一毛錢都領不到。

以上兩個案例,就是想再三提醒民眾:如果沒有買對保單,出了事之後,就是一毛錢保險理賠金也拿不到。到時候,再來怪「保險一點都不保險」,恐怕也是「找錯了債主」。

最後,筆者想要再一次提醒理財大眾:世上處處有風險,但有很多風險,根本就不是保險能夠解決的。而習慣把不是保險能承擔的風險,卻硬要保險「負起全責」,只能說「當事人過度以為保險『真是萬能』了」。

簡單來說,保險能提供的保障,是實際的經濟損失,而不是心裡上的安慰。因為前者容易計算及衡量,但後者則是難以化成實際的數字。以文章開頭所舉的兒童為例,有的讀者就講:「未滿15歲兒童沒有身故保險金,意思是說『養一個孩子這麼大,完全都不花錢麼』」?

筆者沒說這句話不對,只不過,小孩與父母間,絕對不會是只有財務與精神上的單向付出,且在這付出與回報之間,父母真能精確算出實際的養兒育女費用,而向保險公司求償相對應的身故保險金嗎?

更何況,小孩與大人之間的最大差異,就在於「小孩沒有賺錢能力,但大人有」。這也是為什麼真心愛小孩的父母,正確的投保之道應該在於「保大,不保小」的理由所在。

因為同樣以「不在世上」為例,到底是「大人不在,對小孩的生活與生存影響較大」?還是「小孩不在了,對大人的生活與生存會有影響」?假設讀者能想通這樣的道理,也許,就對《保險法》第107條的如此規定,多一分體悟,並且趁此機會,趕緊把「父母該有的責任及保障」給補齊吧~

 

《免責聲明》本專欄所提供之資訊,均由作者自行蒐集並撰寫完成,所有觀點僅為個人對市場的看法,並非任何投資勸誘或建議。若有引用數字及相關計算,均已力求精確,惟不保證其正確性,也不作為任何投保或購買的建議,對此不負任何法律上的責任。另外,本專欄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018年7月19日 星期四

《「我是有錢人」迷思570》中美對決不會馬上結束,相關利空變數不可能短期輕易解決!

 自從美國丟出貿易戰的火種之後,就有不少關心投資的讀者,詢問筆者對於未來後市的看法。他們急於想知道,中美貿易戰會在什麼時候會結束?之後,好讓一切投資重新步上正軌。

剛好最近筆者參加了兩場投信公司所舉辦的下半年經濟景氣與投資展望的記者會。其中的國泰投信頗為樂觀地認為,貿易戰會對中國大陸GDP數字影響不高(請見下表)。

 

表:重要分析機構對於中美貿易對中國影響的量化分析:

 

報告

500億產品課徵25%關稅的影響

Morgan Stanley

美國對中國課徵關稅30%;中國GDP下降1.6

0.15

HSBC匯豐銀行

美國對中國課徵關稅20%、中國GDP下降1.1

0.16

DB德意志銀行

美國對中國500-1000億產品加徵關稅,將影響中國GDP0.1-0.2

0.1

中國國家信息中心

美國對中國600億商品徵25%關稅、中國GDP下降0.1

0.08

資料來源:國泰投信彙整

 

至於摩根資產管理亞洲首席市場策略師許長泰則認為,由於中國大陸出口佔GDP比例並不高,內需仍可帶動中國大陸經濟持續發展!且有媒體就報導在外貿不行之下,中國大陸政府就會改拉內需,並且預測相關提振消費的政策,很快就會「出爐」。

但是,筆者的看法並沒有這麼樂觀,「未來中美對抗」不可能緩和,局勢只有更壞,不可能更好。至少,貿易戰也許是短空,但中國大陸未來的經濟走勢,絕對是「長空」,而非「長多」。且就算中國大陸能在這次貿易戰中「撐過來」,也不表示長期投資中國大陸,就一定是「穩賺不賠」。

倒不是筆者這麼看不起中國大陸,而是因為美國可以用的「武器」太多。中國大陸就算有可能贏得勝利,恐怕也是「非常慘烈的慘勝」!別的先不談,美國單在中南美洲扶植政權與玩弄當地不同政黨的手法,就足以具有一定的「影響力」。更何況,中國大陸還有5大打不過美國超級強權的「軟肋」—科技、金融、資源(主要是石油及糧食)及國防武力(包括外交)。

至於前4大武器的力量有多強?首先是最早登場的貿易戰。雖然中國大陸出口到美國的金額,佔整體GDP比重不高。但是,目前中國大陸已經面臨頗為嚴重的「產能過剩」問題。就算貿易戰不是影響所有,而是部分出口商品,都會再進一步加重其產能過剩的問題,嚴重干擾其「去槓桿、調結構」的步調。

其次在金融戰上,人民幣匯率現階段已經面臨著「升值了既傷出口,又會加重國內去槓桿速度並將問題拖延」,以及「貶值了會讓民眾信心更加崩潰,加重央行穩匯及匯出控制困難度」的兩難窘境,絕對不是美國媒體所認為的,「貶值可以是中國打貿易戰的工具」。

接著在軍事外交上儘管中國大陸的武力,固然有一定的實力,且有不少人認為,假設中、美終需一戰,中國大陸在地理上的優勢是「以逸待勞」,而美國則因為長途拔涉、補給線拉太長,而暴露出一大弱點。

但不要忘了,美國的敵國因為所處位置的關係,基本上都距離本土非常遙遠;但中國大陸就不一樣了,不要說東邊與日、韓同盟的牽制,其餘北、西、南邊,跟哪一個國家沒有領土爭議?

雖然中國大陸近幾年,想盡辦法與臨國「修好關係」,但很不幸的,圍繞著中國大陸的臨國,沒有一個不想看到一個潺弱的中國,而想要肆機搶佔土地的。

所以,美國要與中國大陸一戰,也並不需要冒著「補給線長達千里」的弱勢,與中國大陸正面對決。它只需慢慢挑撥中國大陸與臨國的關係,並持續耗弱其戰力而已。

最後在資源戰上儘管中國大陸人口世界第一(但最新公佈的數字顯示,中國大陸將在7年內,人口出現「負成長」,將更不利經濟成長),但也因為國內生產糧食,無法100%養活人民,一旦遇到它國抵制、天災或國際原物料價格的大幅波動,第一個就會影響到國內的物價穩定。

至於石油部分,當然也是中國大陸最大的痛。想當初美國最缺能源,處處受制於OPEC各國。但經過多年的努力,美國不僅從全球最大石油進口國「退位」,還有可能在2019年時,成為全球第一大石油出口國。

而美國退位後的第一名,就由中國大陸給搶去。且就短、中期來看,一旦全球第一大石油出口國的美國,順利掌握了石油的定價權。中國大陸不是「被渴死(取得不了充足的石油)」,就是跟嚴重依賴進口的糧食一樣,國內民生物價及通膨高低,都牢牢掌控在美國人的手中。

簡單來說,一旦少了石油,不要說運送貨物的汽車沒法動,就算中國大陸有頂尖的船艦、飛機與戰車,全都只能「排排站」;而中國大陸對美國主要食品原物料的課徵高關稅,也只會造成國內食物類價格大漲。最後,勢將難保吃不飽或承受不了高通膨的民眾,像阿拉伯之春一樣地,鬧出一場翻天覆地的革命。

也許讀者會說:美國的貿易戰與匯率戰等,對象也不只是中國大陸,包括鄰居加拿大、墨西哥與美國在歐洲的盟友,也同列被點名的清單當中。這話是不錯,但筆者認為,無論在人口、土地面積、產業發展均衡(輕、重工業、服務業及高科技等)發展等角度來看,美國現階段與未來的頭號敵人,只會是中國大陸,頭號敵人現階段不會是實力差太多的加拿大、墨西哥、歐盟各國,甚至是差不多只有在武力上,能與其角力的俄羅斯。

當然,中國大陸能「有一活路」的其前提必須是:就算不站在美國這一邊,也至少不站在中國大陸這一邊就好。一旦這樣的態勢成形,美國所拋出的,與全球各國為敵的貿易戰與匯率戰等,其他國家也不過是「陪榜生」而已,實際的核心才是中美對決。

至於全球其他國家,會在意美國「要把中國大陸往死裡打」嗎?絕對不會。因為國際社會是一個「靠實力而純現實」的社會,這裡面永遠只有「聯絡次要敵人,打擊主要敵人」的做法,而不可能有什麼仁慈及友誼。特別是之前美國一國獨霸,已經讓世界各國「倍覺不爽」了,且就算自己國家稱不了王,也絕對不會希望另一個大國再起。

當然,很多人也會說:單是中美貿易戰,美國企業及民眾就討不到什麼便宜,特別是當美國最後的結局是「慘勝」時。特別是連美國FED的主席—席鮑爾,之前在接受聯邦眾議院一個委員會質詢時重申,日增的全球保護主義久而久之,似將持續下去的美國和全球擴張構成威脅。

對此筆者認為首先,讀者千萬不要忘了之前哈雷機車的案例。當哈雷的老闆回嗆川普要去歐洲設廠時,群起反嗆他是「無良企業主」的人,正是道道地地的美國選民。

更何況川普在對中國大陸,祭出高額關稅之際,也同時想到「避免自傷太重的做法」。這意思也就是說:川普也許人格粗魯,但他絕對不是一個沒有權謀的總統。商場強人那一套「何時向對方施壓?施多少力之下,又不會傷到自己太深?並且掌握住重要時機,把對方一拳擊倒」的手法,他絕對是箇中高手。

這一點,可以從川普在76凌晨起對中國大陸輸美的818項、價340億美元商品加徵關稅的同一天,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也同時公布商品豁免關稅辦法,符合特定條件的業者可在90天內,提出申請豁免25%的關稅措施中看出。

所以,筆者認為投資人在看待這次的中美貿易大戰時,並不能只著眼於「貿易戰同樣對美國不利,所以時間不會持久。因此,對中國大陸經濟的實質影響力,不可能太深遠」這樣過於簡略的結論。

因為這次的「中美對決」,絕不會只是兩國元首吵吵架、扮扮嘴的家家酒遊戲,而是關係到未來50年或100年國家能否復興的殊死戰。在這場戰役中,沒有鬥到可以確認對方「永遠爬起不來」,這戰爭是不可能停止的。

因為不論是從土地面積、市場大小、國防武力、輕重工業發展均衡、經濟實力,以致於高科技的發展等角度來看,美國在這個地球上的對手,就只有中國大陸這一個而已。時至今日,美國已經是「退無可退」了。既是如此,身為投資人的讀者只有以下3點值得注意:

第一,中國大陸投資就算不是短空,也頂多是「短多長空」,更有可能是「短空長空」。貿易戰只是中美對決的序曲,中間過程或許可能時鬆、時緊,但終極目標絕對不會改變。也就是說,在中國大陸羽毛未豐就迎戰之際,這一連串的對決對中國大陸經濟的影響,就算短期不見得全看空,但長期絕對是「利空可期」的。

所以,筆者的意思只是想告訴投資人:不要以為貿易戰短期結束了,一切投資就都「safe」了。這場戰爭也許會「時鬆時緊(美國也要避免自傷太多)」,但鐵定是要分出高下才行。

就現有的局勢來看,美國能夠一舉把「中國2025製造」的招牌徹底砸鍋、讓中國大陸「永遠維持在『僅止於世界代工工廠』的地位,掌握不了高科技或國防武力的優勢」,才算是對美國威脅最小、過程中也受傷最輕的結局。

更何況,中國大陸的人口紅利,預計在5年內徹底消失(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03/2939981)。因此,就算中國大陸撐得過中美對決,也很難扭轉人口紅利轉負的天險。畢竟,人口政策是百年大計,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就「負轉正」的。所以,中國大陸最後能「翻盤」的機會,就只有這5年左右的時光。時間一到,它只不是另一個「夕陽西下」的日本而已。

但是,假設中國大陸一旦出現動盪,雖然美國可以一舉將中國大陸四分五裂,永遠爬不起來,但對美國及全球經濟來說,影響勢必是相當嚴重而在短期內很難恢復的。

因此,投資人該注意的第二重點是,不只中國大陸,以其為首的新興市場,都可會受影響。雖然美國市場目前的基期已高,但從川普連續祭出的貿易戰與金融戰手段之後,受影響最大的,肯定是以中國大陸為首的新興市場,更值得「資金重兵押注在此市場」的投資人特別留意。

簡單來說,筆者長期還是押注在美國市場,除了因為形勢比人強,美國可用來對付中國大陸的「工具」實在太多了之外,最主要是因為以中國大陸為首的新興市場前景不佳。

單以新發展的匯率戰為例,在川普上20日「指責中國、歐盟及其他國家一直在操控匯率,才導致美元走高」的言論之後,人民幣也跌至 1 年以來新低,且過程中未見中國央行出面干預跡象。

儘管財長梅努欽(Steven Mnuchin)隨後安撫市場,並聲稱「不會有貨幣戰」,但有媒體就引述國際金融研究所的首席經濟學家、前高盛外匯主管 Robin Brooks 的看法認為,當擔憂全球成長之時,商品出口國的貨幣特別容易受害,俄羅斯盧布、哥倫比亞披索和馬來西亞令吉,可能先蒙其害,再擴展至全亞洲。

正如同財經部落格《Seeking Alpha》專欄作家所說「在外匯存底不足、美元維持強勢與貿易戰之下,新興市場國家恐迎來一場經濟危機,新興市場將面臨高通膨、貨幣大貶、違約率增加、流動性問題與高利率」,且在此同時,一旦中國大陸出現風吹草動、嚴重影響經濟景氣,出口到中國大陸比重也不低的新興市場,將會是「雙重受害」。

因此對於台灣的經濟,投資人可千萬不要寄望中國大陸「game over」之後,台灣還能「取而代之」,或是「過得更好」。因為首先從下圖就可以看出,台灣出口佔GDP的比重,比大陸還要高;而且,單是出口到中國大陸的比重,就有將近15%的比重。其次,台灣不論在地理上或經濟上,都不可能獨立於中國大陸之外,一旦中國大陸有任何風吹草動,台灣的前途恐怕只有更糟,而不會更好。

 

圖、2017年主要國家及地區出口佔GDP比重:

資料來源:摩根資產管理《Guide to the Market》第15

 

也許會有不少的讀者,認為筆者對中國大陸或台灣經濟,存有太負面的先入為主思想。但老實說,美國這個霸權向來動用的貿易、金融(包括匯率)、武力這幾個武器中,過去只要用上個一、兩個,少有國家能撐得住的。以日本為例,單單只用了貿易與匯率戰,就讓日本失落20年都「永遠起不來」。而如今,美國對付中國大陸的武器,可是「5項俱全」。

而中國大陸能撐到今天,已經算是奇跡了,更顯示它在改革開放之後,經濟等實力累積得夠厚。但是,中美一戰不但是必然,且又是未來能否生存的百年戰爭。就算美國自認可能會「贏得慘勝」,也勢必得執行。

第三,包括台灣在內的全球的資金,已經很明顯的往美國移動。因為根據EPFR統計,至718日為止,上周全球主要基金資金動向,除了美股基金維持連續兩周吸金態勢,其它基金的資金全數是「淨流出」。

其中,歐股基金已陷入連續失血19周的窘境,上周再失血6.82億美元,累計今年來整體資金淨流出金額,達到了413.64億美元,只是流出金額較前一周大幅縮減。至於全球新興市場基金,上周也連續11周淨流出。

儘管資金的進出,是非常彈性且雙向的。但從一些蛛絲馬跡,是可以看出一些潮流的趨向。特別是法人大戶對於全球投資市場榮枯的敏感度,多半會比一般習慣「看媒體報導落後分析資料而投資」的民眾要來得高。

更何況根據過往的經驗顯示,美國只要祭出各種名目的「戰爭」,把全世界搞到人心惶惶,全球資金(特別是有錢人的資金)就沒有「不往美國跑」的道理。

至於「資金」對於投資市場的「硬道理」是:就算市場不會大跌、特跌(當然,也還要參考其他經濟基本面及政治、金融狀況而定),也至少不會大漲,且因為資金動能的缺乏,很可能只是短期的「小打小鬧」而已。

當然,要提醒投資朋友的是,以上筆者的看法,只有指「長期」而言,不代表中、短期的波動。但筆者想真心奉勸每一位投資人,投資訊息是不能有「特定政治立場、好惡」及「先入為主看法」的,凡事以客觀的心態來檢視各種資訊,並且以旁觀者的角色,仔細看清及看透這盤世界棋局,也才是讓自己在投資過程中「駛得萬年船」的重要關鍵。就算沒有賺大錢,至少不會虧錢!

 

《免責聲明》本專欄所提供之資訊,均由作者自行蒐集並撰寫完成,所有觀點僅為個人對市場的看法,並非任何投資勸誘或建議。若有引用數字及相關計算,均已力求精確,惟不保證其正確性,也不作為任何投保或購買的建議,對此不負任何法律上的責任。另外,本專欄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018年7月12日 星期四

《「我是有錢人」迷思569》如何不過於「縮衣節食」,又能成為有錢人?

 前一陣子,有媒體引用美國美國新的研究調查指出,如果擁有蘋果公司的iPhone手機或iPad平板電腦,就代表這個人可能很有錢。而在筆者的朋友圈,不少人看到此新聞便開玩笑地表示:「自己『很窮』,所以買不起iphone」。

而在該報告被轉貼到台灣的論壇批踢踢上後,也引發不少網友的討論。有媒體整理了許多人的存疑留言,包括「台灣多的是打腫臉充胖子買的」、「看開啥車不是更準,但很多名車都是租的」、「不少大老闆用安卓,算窮人嗎」?簡單來說就是:認為一支iPhone雖然貴,但不至於代表收入很好。

隨著這個「擁有iphone是有錢人」的爭議話題,讓筆者想起之前看過一位日本住持—野俊明所寫的《不為錢煩惱的老後》書中,作者特別區分了「簡單生活」與「節儉生活」的不同。

根據野俊明的定義,所謂的「節儉」是指在金錢價值觀上,完全是以「便宜」為最重要的選擇;至於「簡單生活」,則是「嚴格地只買必要的東西」。

依照野俊明的說法,「簡單的生活不是用錢小氣,卻胡亂地買了沒有必要的東西。嚴格挑選生活中使用的必需品,對必要之物不惜花錢,這是用心過生活」。

而筆者的觀點則是更進一步地認為,一個過上「簡單生活」的人,並不是完全不買「價格高」的商品,而是每一分花費都要精打細算。其重點不是單純「比價格低」而已,而是比品質與比耐用。

例如筆者之前為了省錢,買了一個便宜的打蛋器來做甜點。雖然用是能用,但是效率真的不高。例如一個戚風蛋糕的蛋白打發,用便宜貨的打發時間就是要很久,就算機器已經很燙手了,效果也沒有頂好。且更重要的缺點是:沒用多久就壞了。

之後,筆者在附近烘焙器材店裡,遇到一位烘焙同好,她就建議筆者,千萬不要挑那些「便宜貨」。因為她最早也是認為,「做蛋糕的攪拌器,不過就是『打個蛋』嘛,需要花個幾千元嗎」?

但在實際使用之後,她才認清「一分錢、一分貨」的硬道理。「因為真正品質好又耐用的攪拌器,不但很輕鬆就能把蛋白打發到最佳狀態,又能省電,還不容意『用沒多久就壞,需要再換一支』」,她說。

回到本文的重點,筆者認為,不懂得真正精打細算的人,身邊所有物品都只挑「高價」而買的人,只不過是個「不懂得用錢」的有錢人;相對的,如果只顧著買便宜貨,充其量也只能算是真窮人而已!

那麼,該如何做一個「可以過簡單生活的有錢人」呢?這可以從兩方面來談。前者的「過簡單生活」,主要與當事人的生活心態與心境有關。就像枡野俊明所說的,消費不是為了「炫耀」,而是「自己合用就好」。且最大的重點就是「當花則花」,並且「不以價格或品牌的昂貴,而是以使用品質與期限為購買衡量標準」。

至於後者的「有錢人」,最重要的關鍵就在於「方法正確」。而要成為有錢人,什麼錢是不能省,一定要花的呢?筆者認為有以下幾項:

首先,是每月必須儲蓄及投資的錢。

其次,則是為健康。這是因為,假設身體不健康,至少此生的花費恐怕不會少,再加上天天與病魔對抗,哪還有心情及體力去「賺錢」?如此一來,距離有錢人的距離,就自然是「越來越遠」。

更何況,身體健康的投資報酬率,也比一般金融投資來的高。所以,筆者向來就非常不建議那種「為了要存一棟房,可以讓自己每天只吃白土司」的存錢方式。也許房子是存到了,但健康絕對會因此受到不可回復的深遠影響。

再者,是投資自己及人際關係的花費。筆者之前看過不少成功人士,他或她的成功,才華與能力自然都在一定水準之上,但最重要的是:在人生從低職位、低薪水,成功跳躍到下一個更高水準之際,「良好的人際關係」通常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而這,常常是許多初入社會的年輕人,想不到與想不透的事。他們通常會認為:自己的才智不比人差,為什麼好機會總落不到自己頭上?筆者認為其中的最大關鍵,就在於「人際關係是否到位」!

也許讀者會誤以為,要維繫良好的人際關係,難道就「不能不花錢」?或是「一定要常找重量級人士吃吃喝喝」?老實說,如果已經是業界的重量級人士,撇開他們是否有空與不相熟的人「吃吃喝喝」的問題,他們見多視廣,也未必看得上一般的普通吃喝。沒多少薪水的年輕人,根本沒能力支付得起。

所以,重點不在於「吃喝及送禮金額的高低」,而只在於分享及送禮能否達到「讓對方印象深刻」,卻又是「禮輕情義重」的境界。而其中的竅門,就在於「是否有識人之明(確認是值得建立良好關係的對象)」,以及「對對方的細心觀察是否入微」了。

而且更重要的是:許多最有用的人脈,不見得是業界的重量級人士,長久一起工作打拼,又能建立起革命情感的同輩或晚輩,在此生的工作職涯當中的「助力」,恐怕還更為直接與重要。

此外,在人際關係上下功夫深耕,以便有朝一日成為自己「跳大級」的伯樂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自己如果不是一匹千里馬,伯樂也沒那個心思在「推上一把」。所以,好的人際關係與自我能力高低,絕對是正相關的。

當然,既然要成為有錢人,會有「必須花、不能省」的錢,那麼,「要盡量控制,非不得已不花的錢」,又是什麼呢?筆者認為有以下幾項:

首先,沒有正投報率的負債。請注意嘍,這裡面不是說完全不能舉債,但舉債的前提必須是「有正報酬率」。記得筆者有位從事業務的朋友,手頭並不寬鬆的她,從大學畢業之後沒多久,就貸款買了一台車。

而促成她貸款買車的重要關鍵就在於:有了這部車,她便可以來回台北及新竹科學園區,以服務更多老客戶,當然,也能帶進更多的新客戶。所以,雖然車貸是一筆負債,它卻是值得採用,有「正報酬率」的貸款。

其次,不使用信用卡分期付款,或是店家所舉辦的「分期免利息」活動。記得之前筆者去三C賣場結帳時,聽到一個非常誇張的消費行為。收銀員說他最近遇到不少年輕人,是連購買299的電池,都要求「刷卡分6期付款」。

老實說,假設年輕朋友們養成了「凡事都來個分期付款」,就算每一期都能繳清信用卡帳款,不動用到循環信用,但「無息分期付款」的本質,就是一種「虛胖」的消費,容易讓付款人沉醉在「收入不多,卻可以享有更高消費」的假象之中。老實說,並不值得鼓勵及學習。

最後,如果是讓身心放鬆的純消費,不是不能花,而是要盡量避免,至少要控制在每月收入的5%以內。因為,完全不設這樣的花費,很容易讓一個人的身心「繃」得過緊,生活及工作反而變得無法放鬆與欠缺動能。

但是,假設「純粹消費」的比重設得太高,那麼,在「其他儲蓄及投資」都很難有效達成之下,筆者認為終此一生,恐怕都很難成為一位「能過簡單生活的有錢人」了。

 

《免責聲明》本專欄所提供之資訊,均由作者自行蒐集並撰寫完成,所有觀點僅為個人對市場的看法,並非任何投資勸誘或建議。若有引用數字及相關計算,均已力求精確,惟不保證其正確性,也不作為任何投保或購買的建議,對此不負任何法律上的責任。另外,本專欄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018年7月5日 星期四

《「我是有錢人」迷思568》投資個人最擅長的項目,才能獲得最高報酬!

 在上期專欄《「我是有錢人」迷思567:別再輕易相信「不投資,通膨恐吃光利息、本金越存越薄」的投資詐騙手法了!》https://fund.udn.com/fund/story/7488/3211035)刊出後,有網友在筆者粉絲團留言,感謝筆者的中肯建議。因為從以前開始,不管銀行理專或媒體老是鼓吹閒錢要拿來投資,才會有錢。但根據她個人的投資經驗,截至目前,幾乎都是賠的居多,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沒時間研究」!

而筆者的回覆則是:「一般民眾還是要投資,資增加的速度才會比較快。但投資的前提必須是:選對適合自己的工具,以及做足功課。而且,許多人也忘了,『投資』並不只限於金融工具,投資自己、自己創業開店、做個小生意...等,也都是提高自己或家庭獲利的方式之一。重點在於:每個人都必須找到『自己最擅長的那個賺錢模式』才是」!

其實一直以來,就有不少網友或是朋友,詢問筆者有關投資及就業的問題。而筆者向來的回答都是:「唯有投資個人最擅長的項目,才能獲得最大的投報率」!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不管是金融投資,或是未來就業及創業,都必須視當事人的優勢與專長而定,千萬不要做自己不擅長的事,更不要在毫無任何準備之下「為投資而投資」。

舉例來說,有的人對數學或是財務分析很有天份,再加上下班後有較長的時間可以學習,因此,往金融投資理財的方向發展,才能獲得較高的投報率;但是,假設自己的專長在於某一工作優勢及職能專業上,那麼,投資自己的專長,才會是最佳選擇。

就以上次專欄中提到得那位朋友的小孩,老實說,她的工作就是超商的店員,並沒有什麼需要加班之處,在下班後的時間也幾乎都是自己的,而且最重要的是:她的工作可以說是「沒有任何向上升遷可能空間」。

如此一來,筆者才會大加鼓勵她走投資或兼差創業一途。只不過,她雖然「想要藉投資多賺一些錢」,但卻沒想放太多心思在「學習投資理財知識與技巧」這件事上,反而愛吃及愛烹飪及手作釀造。

在兩相比較之下,筆者更建議她,不如從自己的「喜好」—烹飪及手作上,走出一條與眾不同的兼差副業。甚至如果副業經營得有聲有色,還有可能因此展開投報率更高的創業一途。

另外一位30多歲的年輕朋友,身處國際貿易業,但他也深知這一行在台灣,幾乎已經是越來越「沒落」。非常有危機意識的他,很早就了解現有的工作不可能久留,並且積極開始累積投資理財方面的知識與專業。

由於本身學的是國貿,所以在進入投資理財這一行時,一些基本的經濟專有名詞,以及金融行情等趨勢預測,在入門上比較難不倒他。但他仍舊很努力地利用下班後的時間,四處聽演講及研讀相關的經濟分析報告,以累積自己預測的能力與準度。

筆者之所以特別提到這位年輕人,就是因為他對於投資理財這件事,並不是人云亦云地胡亂投資,而是穩健踏實地研究,同時不斷修正自己的錯誤。筆者在這位年輕人身上,看到少見的「從不投資不熟悉、沒做過詳細研究的產業,就算別人賺翻了天,他都不為所動」、「不做槓桿投資」、「每月固定儲蓄,並存入專門的投資帳戶,並耐心等候最佳進場時點、不躁進」這3大優點。

儘管這位年輕人非常謙虛,認為自己的投資報酬率,還達不到什麼驚人的十幾、上百倍。但是看著個人資產穩定成長,且最重要的是:他認為在「少賠就是多賺」之下,就算報酬率不高,長期累積下來,仍會比現在的本業更有前(錢)景可期!

至於另一位50多歲、從事程式設計的朋友,更是連筆者都應該學習的對象。他從原本月薪只有5萬,靠著自己的勤奮學習、歷練了一間公司高階主管 所需要的重要部門技能,最後,爬到了國際企業的副總裁,薪水何止是10倍、20倍,根本就是上百倍。

像他這樣的投報率,恐怕連股神巴菲特的金融投資操作都達不到。但在就業市場裡,只要當事人真的下過一番苦功學習及磨練,就算只是十幾、二十倍的薪資漲幅,也並不是件頂0困難的事。

筆者之所以舉以上3個案例,就是想與讀者一同分享一個重要觀念:想要讓財富穩定倍增,重點不是只有單純的金融投資,而是「因不同人的才能而異」。且更重要的是:不論是投資,或是就業、創業,想要有最高的投報率,初期的熱情投入及學習,將是非常重要的關鍵。

 

《免責聲明》本專欄所提供之資訊,均由作者自行蒐集並撰寫完成,所有觀點僅為個人對市場的看法,並非任何投資勸誘或建議。若有引用數字及相關計算,均已力求精確,惟不保證其正確性,也不作為任何投保或購買的建議,對此不負任何法律上的責任。另外,本專欄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018年6月21日 星期四

《「我是有錢人」迷思567》別再輕易相信那些「不投資,通膨恐吃光利息、本金越存越薄」的「投資詐騙手法」了!

 也許許多讀者看到這樣的標題,可能會心生疑惑:投資不是件好事嗎?為什麼會跟詐騙扯上關係?事實上,正是因為從過去以來,不間斷所接觸的許多投資失利案例,才讓筆者有以上的感嘆!

話說最近又有一個案例,就是朋友剛出社會工作的女兒,之前由於完全不懂任何投資,所以,都是把賺的薪水,全存在銀行定存。但最近從line上認識了一些新朋友,而這些新朋友便慫恿她:「妳把錢存在銀行定存,光是通膨就把獲利給吃光了。這樣妳一輩子都不會變有錢。還不如跟著我們一起投資股票,包準可以讓妳賺錢」!

後來詢問了這位朋友的女兒:對方到底都推薦了哪些標的?結果,差不多都是股友社所推薦的,近來熱炒翻天的股票。簡單來說,也許朋友的女兒手腳夠快且夠幸運,一有價差就馬上出手,或許是可以賺到一點錢。但是,從這些股票的「後市」來看,想要長期持有並獲利,恐怕是有相當大疑問的。

過去,有不少年輕人都不斷寫信詢問筆者:可以投資什麼股票?但筆者的回答總是:能不能投資股票?或是該投資什麼標的?都必須視個人的狀況而定。特別是剛入社會,薪水及儲蓄都不多的年輕人,更是要特別注意!

因為首先,如果年輕人連個儲蓄都沒有,此階段最應該做的,並不是去找個投資標的,而是先建立一個好的固定儲蓄的習慣。也就是說,當年輕人連最基本的、金額未達6個月到一年薪資的「緊急預備金」都沒準備好時,千萬別先急著想投資!

其次,就算這筆錢是用做儲蓄的閒錢,也並不代表可以「隨便投資」。假設年輕人不做任何功課,根據過去筆者所接觸過的個案,很少見到有成功的案例。而其中意外獲利的,多數只能歸納是「天公疼好人」的成份。

再者,就算年輕人想要學習投資理財,最好要看個人「有沒有做功課的時間」。因為任何學問想要弄個清楚、明白,而且能夠提高投資預測的準確率,除非特別有天份,否則,沒有花一定的時間,是達不到這樣的標準的。

就像此文中提到的筆者朋友的女兒,明明沒有做任何功課,就只是因為被新認識朋友的「錢放銀行報酬率太低」一句話,就完全沒做其他周詳考慮,就把錢往朋友建議的標的「砸」。

然而,一旦投資不當、本金嚴重虧損,不僅沒辦法「抗通膨」,恐怕連投資的本金都有可能蝕光之際,這樣的「投資」,究竟對投資人有何實質幫助或意義可言?

筆者認為,雖然存銀行定存是個報酬率極低的理財工具,但年輕人絕對不能因為單純想要「獲取更高報酬率」,而不計一切代價地胡亂投資。因為不投資的結果,可能還遠優於「積極投資」!

所以在最後,筆者只有提供這位年輕人兩大投資股票的建議:首先,如果不能看清楚一檔股票未來5年、10年的發展「是否前景可期」,那就沒有進一步長期投資的價值,就算是拿來「存股」的標的也一樣;其次,就算是長期看好的股票,也還要「等買點」,而不是急著馬上投資。

以上兩點,前者靠的是投資人,對於全球市場及產業發展的基本面分析;至於後者,則需要懂一些技術分析。才能知道什麼時候才是「最佳的買進時點」?老實說,以上兩點,沒有一定時間的下功夫累積,哪有可能「看得精準」?

股票投資學當中,有一個「買黑不買紅」的原則,其實就是突顯「看好股票也要買在低點」的道理。但要提醒投資人注意的是,這裡的「買黑」重點,不在於「股價下跌」,而是「大幅急跌」。因為只有當股價因為不理性的原因而大跌、偏離了它該有的合理價位,就是投資人勇敢買進的時候。

通常根據投資老手的經驗,10年線是一個重要的絕佳買進參考點。只不過,好的股票股價不會天天下跌,或是輕易跌到10年線以下,更可能因為前景看好、財報亮麗、投資人競爭追捧而水漲船高,甚至居高不下。所以,投資人必須「耐心等待」,而不是「一當看好,就急著搶(買)進」。

 

《免責聲明》本專欄所提供之資訊,均由作者自行蒐集並撰寫完成,所有觀點僅為個人對市場的看法,並非任何投資勸誘或建議。若有引用數字及相關計算,均已力求精確,惟不保證其正確性,也不作為任何投保或購買的建議,對此不負任何法律上的責任。另外,本專欄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