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17年1月26日 星期四

「我是有錢人」迷思524:在金融機構眼裡,你真的是貴賓,而不是「跪」賓?!

 上週,國內、外市場有兩件倍受矚目,與非常多「人」密切相關的「大事」,一是120日,在選舉中倍受爭議的川普,正式就任為美國第45任總統;另一則是國內的年金改革委員會,正式提出年金改革的草案版本。

首先在川普正式就職演說部分,原本全世界關注的重點都是落在:他會在就職時演說中「說些什麼」-明確闡明未來選舉承諾將如何落實,並且會如何影響未來的金融市場?

筆者認為,全篇演說並沒有多大的新意,只是不斷以情緒性字眼,標示出川普「有在重視民意」的想法。因為在川普的演講中,他一直不斷地重申從競選以來,「人民站在第一位」的說法。

唯一「川普新政」較為具體的做法,就只有他一直以來重複不變的兩大重點-「買美國貨」與「雇用美國人」。簡單來說,「買美國貨」的另一層意思就是:未來美國公共政策,一定是以「美國貨」優先,而如果外國人不相對買美國貨,就會用各種「手段」對付;另一方面,「雇美國人」的另一面則是:要擴大在美國的投資,以達到「提高美國勞工就業機會」的承諾。

至於另一則牽涉到國內每一位「工作者(公、教、勞)」的年金改革,雖然政府力求讓各大年金不倒,但從目前曝光的草案來看,這項年金改革最後的下場,最多也只能保證「民國125年前不倒」而已。

對於現有繳交年金的人來說,其結果極有可能是「多繳、延退、領不到」,特別是越年輕的勞工(有關年金能夠永續存在的改革方向,請見筆者之前的專欄-《「我是有錢人」迷思512現在,只剩3招可以救救你的退休金!(http://fund.udn.com/fund/story/7488/2007112)》)。

以上兩大「事件」,絕對值得國內每一位理財大眾長期關注、了解與因應。但筆者想順著這個「與眾人有關」的話題,先與讀者們聊一下:什麼才是真正「以客為尊」的投資理財思維?

120日,筆者去參加一場複製日本「來店式銷售」的「保險本鋪」的台北店開幕談起。老實說,筆者並不是特別在意單一保險「店鋪」的開幕,而是關心現有對廣大保戶不利的銷售模式,是否能藉由這種新型態銷售店鋪的引進,而出現真正的逆轉?

因為一直以來,金融機構就不斷用「以客為尊」的口號,說要客戶(投資人)享受到貴賓般的尊榮。至於具體的方法,則是透過各種工具,從最早期的「know your customerKYC)」各種問卷,以及大數據等資料庫,在「了解客戶需求」的前提下,提供客戶最需要的商品。

只不過,這麼多年的時間下來,民眾只有看到金融機構獲利越來越多,而大多數的投資人卻是虧損連連、資產不但沒有因為金融機構「以客為尊」的服務口號而越來越多,反倒是「越理越少」。

歸根究底其原因,就在於「以上『以客為尊』的說法」僅止於口號,而各種「探求客戶真正需求」與「為客戶量身打造投資組合配置」的做法,也只不過是為了「銷售更多金融商品以獲取手續費」的美麗包裝而已。

就以前面提到的日本「來店式銷售」為例,它其實與過去所有金融業所採取的「店鋪式銷售」,看似相同,骨子裡卻有著極大的差異。總的來說,兩者的差異主要有以下兩大點:

差異一、「店鋪式銷售」裡的「店面」,只不過是金融機構眾多銷售管道之一,在整個銷售過程中,金融機構的業務人員佔有極強的主導權;但是,「來店式銷售」的主導權則是還給理財大眾。

整個過程是由「客戶,而非由顧問主動積極地推動」。也就是說,保戶盡可問問題,且除非客戶願意,否則保險本鋪不會主動要求,並留下任何客戶不想留下的個資,真正做到保戶過去從未享受到的「100%無壓力行銷」氛圍。

差異二、一般「店鋪式銷售」的業務員,所有收入主要還是以「銷售佣金」;但「來店式銷售」的店員收入,主要來自「固定薪資」。其目的,就是為了杜絕銷售人員為了獲得更多的佣金收入,而盡可能地慫恿客戶買高佣金,進而買了一些根本不適合自己的金融商品。

看到這裡,也許讀者會說:「來店式銷售」的店員如果只靠固定薪資,不就很容易因為「餓死」而陣亡?但根據多次前往日本,學習來店式銷售的保險本鋪創辦人-徐采蘩的了解與在台實務經驗顯示:過往業務員花了太多的時間在找客戶,所以在與客戶的整個對談中,大約有7成的時間是在「勸誘客戶購買」上。

但如果是「來店式銷售」,由於客戶會走進店裡,不是已經做了一定的功課,就是已經決定好要購買了。根據她的經驗,大約成交率高達90%。其中的差別只在於「跟店鋪買」,或是「回去跟認識的業務員買」。

當然,現階段這種「真正以客為尊」的銷售方式,在國內還並不普及;甚至,可能還只是少數中的少數。但假設理財大眾真的希望自己被金融機構「奉為上賓」,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標準進行審核與評估:

一、客戶在面對業務員的銷售時,能夠被充份告知及徹底了解「所有」商品的內容及優、缺點,而不是只是業務員想賣的那幾項而已;甚至,只是拿出一份人人相同的製式化罐頭保單組合,就要你(妳)立刻「買單」。

跟你接觸的銷售人員,非旦不能只對他想賣的商品熟悉,還應該對市場上同類型的商品都了解,而且就算他(她)只賣費率最親民的定期型商品,也應該能清楚告訴你:為何你應該買定期型商品,而不是終身型,並不只是因為定期型的保費比較便宜。

二、銷售人員是否有耐心傾聽及了解自己的真正需求,並且能夠針對所有問題「一一回答」。在此同時,他(她)必須對你的所有問題,都很有耐性地解答,而不是非常不耐煩的用一句「我是專家(或我是你的朋友),只要聽我的就不會錯」,就想輕易把你「打發掉」了。

三、不論是個人或是家庭的任何投資理財決策,都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整體性考量。因此,銷售人員絕對不能只用某一種金融工具,就想要幫客戶解決所有問題。

過去,也許某一項專業了解即可。但是,現今金融投資理財各個工具都互有關聯,而且,在國內、外稅負的影響之下,每一個人在進行任何一個金融投資理財決策之際,都應該是「全方位」的考量。正因為如此,這位銷售人員不能只懂一樣領域,必須是金融投資裡跨領域的專家。

四、問問這位銷售人員的收入來源為何?假設銷售人員的收入,是來自於銷售的業績,而且最重要的是:這位銷售人員工做「頭路」的有無,完全是來自於日常「一定銷售金額」的層層考核時,要想讓業務人員「具有良心、不亂賣不適合的商品」,恐怕真的會很困難。

 

《免責聲明》本專欄所提供之資訊,均由作者自行蒐集並撰寫完成,所有觀點僅為個人對市場的看法,並非任何投資勸誘或建議。若有引用數字及相關計算,均已力求精確,惟不保證其正確性,也不作為任何投保或購買的建議,對此不負任何法律上的責任。另外,本專欄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017年1月12日 星期四

「我是有錢人」迷思523:便利也許是你投資的好幫手,但卻可能是成功理財的大忌!

 根據《經濟日報》112日的報導,金管會去(2016)年9月底宣布開放Apple Pay在內的國際行動支付工具,已核准五家銀行Apple Pay信用卡服務,包含國泰世華、台新銀行、玉山銀行、中信銀行與聯邦銀行,預計3月底可在台上線。

至於另一個國際支付Samsung Pay也不甘示弱>有銀行業者表示,預期將搶在Apple Pay正式在台上線之前,搶先宣布正式開刷。假設Apple Pay首季可望開刷,預料包括Samsung PayAndroid Pay也將很快可以上線,加上網路業者也推出行動支付工具,可望帶動台灣行動支付風潮。

除了日新月異的行動支付業務,在傳統的信用卡部分,根據金管會之前所發佈的資料顯示,台灣去(2016)年前11月累計的刷卡金額,已經達到2兆兩2069億元多,較前(2015)年同期的20275億元,成長8.84%

至於台灣人刷信用卡年年創新高的原因有很多,根據銀行局副局長莊琇媛的說法,包括越來越多通路可接受信用卡、民眾使用電子支付更為普及,尤其市場提供多種創新支付方式,包括各式行動支付、第三方支付等,民眾都會選擇「綁定信用卡」的方式來支付。

記得之前在寫完2017年市場展望-《「我是有錢人」迷思521:石油戰爭退位,貨幣戰爭開打!》中,有特別提醒理財大眾注意無現金化時代的來臨,對全球投資理財大眾所可能引發的影響。

對此,有朋友特別問筆者:金融科技的進步,不就能夠帶給民眾更多的便利與利益,為什麼要這麼反對無現金化的社會?特別是對於很多現代人來說,假設不用排成長長的隊伍等待結帳,甚至不用從錢包掏出現金,就能自動完成所有交易的話,應該是更為便利及值得期待的美好新世界,不是嗎?

一直以來,不管是政府或金融機構,都不斷大力推廣及促銷各種金融交易的便利性。然而從個人投資理財的角度出發,金融便利恐怕也不是一本萬利的,太過便利仍有不少的風險。首先,就是「誤觸功能」的風險。

例如之前曾有媒體報導,家住台中市霧峰區的李姓民眾,日前到台灣銀行霧峰分行領錢,原本只想提領1萬元,卻不慎按錯為10萬元。由於原本帳戶內的餘額不足,ATM則自動從他的定存部分扣款支付。

這是因為目前許多銀行,都有提供多功能的「綜合理財存款帳簿」服務,以方便客戶調度資金。但它的缺點是:在活存資金不足的情況下,銀行會以為客戶是為了調度資金,而主動動用客戶的定存內存款(質借金額可達定存金額的9成)。

儘管該媒體引述台銀霧峰分行襄理廖錦珠的說法,從定存扣款不會解約或影響客戶權益,只是需要收取透支的利息,因李男3日即回存,只需支付幾塊錢利息。

但是,再少的利息也依舊是筆費用,且金融機構所給的「方便」或「便利」一旦被「誤觸按鍵」,恐怕是會亂了理財大眾的原本大計。例如新北市一名婦人去年12月初時,台銀戶頭突然多了筆495萬多元的巨款而不自知。

之後台銀人壽張副經理表示是因為承辦人員的疏失,將台南一名與她同名同姓的鄭姓婦人搞錯所致;台南鄭婦身分證英文字號是D,而新北鄭婦的則是P,導致原本該匯給台南鄭婦的款項,卻不小心匯錯到新北鄭婦的戶頭之內。

另一個風險則是「網路安全性問題」。因為,不斷更新與補強的電腦系統,似乎並不像一般人想像的那麼「不會出錯」或「值得信賴」。

像是前幾日報載一名廣州女商人在2年多前,因為生意關係而在香港渣打銀行開設戶口,去(2016)年3月戶口內尚餘逾28萬港幣。但日前她往銅鑼灣提款時,發現戶口於去年4月已被註銷,銀行聲稱已將戶口內存款以本票形式,寄往其開戶時的內地地址,但該名女商人並未收到本票。

由於該地址已是20年前的舊地址,一家人早已搬走。而銀行沒有解釋為何要將存款退還給她,以及取消戶口,她亦從未授權銀行或任何人處理其存款,於是報警。之後,香港渣打職員聯絡她表示已找回該張本票,原來還未寄出,並稱可重新為她開設戶口。但這樣的辯解,卻讓女商人覺得非常荒謬。

事實上,除了風險之外,投資理財行為上的「便利性」,是否真的「有利理財大眾」,似乎也不無問題,特別是遇到「個人交易及隱私『全都露』」的時候。這是因為在一個無現金社會裡,所有經濟活動都會「留下蛛絲馬跡」。

此時,每一個人都是政府洗錢防制的通報單位與被監視單位,沒有人頭戶可資利用,金額不論多寡、身分不拘尊卑,所有的交易都可被稽查;甚至可以使用大數據分析的技術,一一了解客戶的投資理財嗜好與傾向,以方便金融機構銷售更多的金融商品給客戶。

別的不說,就以201612月,亞馬遜公司首次推出的實體超商 Amazon go為例,未來每一個人怎麼逛實體商店、喜歡什麼、哪些東西看過卻差一點要買等這些寶貴的資訊,都將落入亞馬遜的資料庫裡,變成未來行銷的利器,從線上到線下,讓消費者的所有使用行為都將無所遁形。

如果讀者認為,大數據只會使用在消費品上,那恐怕就是大錯特錯了。包括股神巴菲特投資的保險公司蓋可(GEICO),年前都開始採用人工智慧取代傳統的客服人員。

有媒體曾引用IBM 內部所做過的評估:用人工智慧取代傳統的電話銷售人員,反而可以增加銷售成功機率,因為美國各州保險法規極為複雜,光靠個人難以馬上替客戶推薦最適合的商品;但人工智慧能熟記所有法規,再根據資料庫裡的客戶資料,直接推薦「這個產品最適合您」。

以上的案例,還只是最近媒體報導過的。過去以來,類似的個案恐怕從未少過。而這些舉例,並不是要讀者回復「原始人」的金融社會,而是希望理財大眾在參與任何一項投資理財行動中,都能夠時時思考「什麼才是對自己投資理財結果具有『最大利益』」!

為了避免「過於便利」,反而對整體投資理財上產生不利的影響,筆者認為以下4種特質的人,最好能更進一步地深思,有關「金融便利」這個議題。

一、克制不了消費的人:這個道理就跟「減肥之所以永遠無法成功,絕對與『眼前常常出現美食』有關」一樣,日常交易上如果付帳太過容易,也絕對有害於「儲蓄」或「理財」的計畫。

特別是平日就對「計畫性消費」,沒有任何「自制力」的人來說,更要小心「別享有太多的便利」,且就算是正常的信用卡使用,也儘量能夠降低循環信用的額度才是。

二、網路帳戶開太多,且不常常登入帳號的人:因為當網路帳戶開太多之際,就很容易發生「較少登入網路銀行」的情形。此時,就不容易立刻發現帳戶內的異常狀況。

因此對於會發生這種情形的人,筆者會建議只保留其中一、兩個「最順手」的網路銀行帳號,其餘少用的帳號通通取消。甚至,連金融卡都不要申請,以降低被盜用的風險。

三、聽到某支明牌,就會立刻付諸行動的人:一般說來,投資既不可能「每次都賺」,且道聽塗說的所謂「明牌」,更常常是主力作手刻意放出的假消息。所以,為了避免誤聽明牌而投資失利,下單時最好透過「人工」方式來完成。且它還有一個最大的好處:可以請營業員當自己的「控制買進股票守門員」角色,克制自己胡亂投資的衝動。

四、想要擁有隱私的人:想擁有隱私的人,可不見得一定是想要隱匿財富或金流的人。但根據「凡走過,必留下痕跡」的規則,越少留下任何「可查」的交易記錄,而多多使用現金或保有「不記名」的「實體資產」,恐怕才能一償所願。

 

《免責聲明》本專欄所提供之資訊,均由作者自行蒐集並撰寫完成,所有觀點僅為個人對市場的看法,並非任何投資勸誘或建議。若有引用數字及相關計算,均已力求精確,惟不保證其正確性,也不作為任何投保或購買的建議,對此不負任何法律上的責任。另外,本專欄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017年1月5日 星期四

「我是有錢人」迷思522:把戰術當戰略思考,難怪你的投資很難成功?!

 一直以來,就有許多私下認識,或網路上不認識的朋友,向筆者詢問「這個商品可不可以買」的問題。例如:聽專家說某某ETF、高收債基金、類定存保單、高股息股票值得投資,妳怎麼看?

筆者對於這樣的詢問,通常的就是用一系列的問題反問:「你對這樣的商品有多少了解?你知道在什麼情況下,這個投資標的才有可能獲利?一旦市場上下波動,你知道什麼時候該進行加碼買進攤平,或是逢高獲利減碼出場?」

在這麼多連珠炮式的問題之後,對方通常都會陷入一長串的「沉默」。偶爾,當然也會反駁幾句,例如「人家某某專家,就是靠這個長期獲利的」、「巴菲特都大力推薦這檔商品吶」,或是「推薦者的成績還有出書、上節目,實績絕對不會是造假的」等。

筆者絕不是說這些專家所言有假,或是獲利資料有造假,只不過還是想趁此機會提醒理財大眾:如果不能綜合所有專家的經驗、「內化」出自己的投資策略,並且錯把戰術當戰略思考,想要投資成功就真的只能是「靠運氣」,而不是「憑真本事」。

例如前幾天,看到一篇名為「十幾年來,到處參加投資講座,還是沒房沒車沒存款...」的文章,心理的感觸真的頗深。根據筆者多年來的觀察心得,這些參加者之所以投資多年沒有好成績,就是在於:一心只想「複製一個屬於他人的明牌」,而不是「真正學一個別人無法複製的正確投資方法」!

因為,照著別人的經營方式,就容易陷入一窩蜂的生意競爭,最後當然沒有任何利潤;拿著別人的明牌照投資,當市場行情丕變之際,自己就完全不知道該如何應變與進出。

這情形就像沒有經驗的開車者一樣,容易做出錯誤的決策-不是不懂得「風向改變」、未及早賣出而慘遭套牢;就是不知道亂流只是短暫影響,因為害怕而提早賣出,讓原本看好的投資無法獲利。

那麼,什麼叫做投資理財戰略性思考呢?舉例來說,每一年在擬定投資理財計畫時,必須先知道國內、外短、中、長期的趨勢發展。這個意思就是說:要在投資理財計畫裡,同時考慮短、中、長期的市場可能變化才行。

股市投資有句名言是:「長線掩護中、短線」,意思就是如果中、長期趨勢看好,短線波動就不可能壞到哪裡去;但如果中、長期趨勢前景不佳,就算短線有各項利多的加持,行情恐怕也沒法「炒上了天」。

回到戰略思考的主題,如果理財大眾無法確認今年一整年,以及未來5年、10年,甚至更久的趨勢發展,如何又知道正確的資產配置,該放在什麼樣的區域、國家與產業之上?

且在沒有確定大方向該投資在哪個地區、國家或產業之上時,投資人又如何可以「優先選擇要買的投資工具」?!舉例來說,不論是股票或債券投資,投資人必須先確認到底是經濟景氣?還是市場利率持續寬鬆?在經濟景氣與通膨的假設前提下,投資人可以優先選擇股票而非債券;但如果假設經濟景氣轉差,又有通縮的疑慮,債券投資獲利的機會才有可能大於股票。

此外,由於各個國家與產業的景氣循環及發展不一,有些國機或產業已經走向衰退,但有的國家或產業則可能會是明日新星。投資人必須得清楚分辨其中的差異,才能順利選出值得投資的「大戰略」。

至於接下來該買主動式投資的共同基金?還是被動式的ETF?或是以上眾多選項中,挑選哪一支標的,則全都是所謂的「戰術」運用,是可以根據個人的熟悉程度、手續費與管銷費用等成本,進行進一步的考量及選擇。

再以保險為例,先了解個人與家庭在不同時間、階段的風險有多少,就是最重要的戰略思考。而在列出以上的不同風險之後,也才能根據不同種類與特色的風險,挑選出相對應的保險商品(戰術運用)。

就算是開店做生意,最起碼也要知道未來幾年,趨勢看好的行業是什麼?自己有沒有這方面的專長?市場是否對於像自己這樣的小額投資者有利?市場競爭者是否太多?

一直以來,筆者就非常不贊同那種「你只要好好工作,其他投資的事就交給我們專家,或買我們的商品就好」這回事。更認為這種說法只是為了安撫投資人,並讓他們乖乖把錢掏出來,加入投資的行列而已。

對此,也許所有專家與讀者都會提出抗議:「投資人又不是金融科系畢業的,對數字沒有任何概念,為什麼必須要自己懂未來全球經濟與金融的趨勢?更何況,那根本不是當事人的工作與職業」!

但讀者可曾想過:假設無法對未來的經濟趨勢有所掌握,如何能避免自己的工作飯碗,在還沒屆臨退休之際,就已經「消失不見」或「被某人或某機器取代」?甚至從一年期的短線來看,你可能連公司的年度業務計畫或工作目標,都可能擬訂不出來!

也許看到這裡,有些讀者會說:「投資專家不都建議:長期投資是降低短線市場情緒波動的最佳應對之道」?但老實說,筆者真的也不完全相信「任何投資都可以長期為之」的說法。就以石油為例,當這個世界又發明一種更簡便、低價又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替代能源之後,石油還有任何投資價值嗎?

這就像某位網友問筆者:「在私人企業真的好沒保障,想裁就裁」。話是沒錯,但筆者只能回說:「這世界真的沒有所謂的『絕對不變』這回事,更沒有所謂的『日不落產業或公司』。就算是目前看好的產業,終有一天也會變成夕陽產業,一樣逃不掉被裁的命運」。

筆者以上的意思,不是要讀者把自己變成投資專家或產經分析師,而是「不論短、中、長期投資,唯有清楚了解未來的發展趨勢之後再去投資,未來才能不懼任何的市場波動,不會因為外在的改變而影響了既定的投資方向」!

 

《免責聲明》本專欄所提供之資訊,均由作者自行蒐集並撰寫完成,所有觀點僅為個人對市場的看法,並非任何投資勸誘或建議。若有引用數字及相關計算,均已力求精確,惟不保證其正確性,也不作為任何投保或購買的建議,對此不負任何法律上的責任。另外,本專欄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