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16年11月3日 星期四

《「我是有錢人」迷思515》40世代擔子重,退休規劃要想辦法發揮「高槓桿」效果!

 最近,也許是年金改革的議題,三不五時躍上媒體的版面。所以,關於退休規劃的新聞與文章也特別多。其中,當然也包括不少單位所進行的「退休世代大調查」。

但筆者認為,以「40世代」的人為例,可以說是各世代中,所扛擔子最重的人,不但房貸、子女教育與工作都是壓力,身體也開始走下坡。因此在退休準備上,建議以下幾大重點供參考。

一、由於支不不少、項目也多,各項理財目標更要排出優先順序。例如前幾天的《聯合晚報(http://udn.com/news/story/7269/2055183)》就報導,台灣人早退休,男女實際平均退休年齡分別為62.8歲、60.7歲,都較韓國男女性72.9歲、70.6歲整整早十年;台灣人才到中壯年約55歲勞參率就嚴重偏低,平均只有55%,較各國低約20個百分點,年紀愈大,差距更大,60歲以上平均勞參率只有35%,韓國、新加坡及日本都還有60%以上。

所以,假設過去在「工作壽命有40年」的前提下,一般人可以完成10件理財大事;那麼當工作壽命只剩15年後,該辦的重點理財項目,就只有再三精簡的份了。

過去,因為工作的時間很長,許多到期時間不同與金額迴異的理財計劃,可以夠過方法來分階段地達成。但是未來,投資理財大眾必須按照「比較利益」的原則,挑選出這輩子最急迫要做的幾樣理財計劃,其餘都可能在自己行有餘力的前提下,才能列入考慮。

此外,以上篩選後的每項「必要性」支出,最好都有獨立的帳戶管理。例如生活費、子女教育基金、保險保障、投資理財、退休金準備等,讓資金流向清楚與便於管理,也能定時檢視目前的財務狀況。

二、決定買房的是「財力」,而不是「想要」。40歲世代最大的理財問題,除了子女教育外,另一個就是「買房」了。2015年時,曾有房仲業者統計,因為房價昂貴,導致雙北市首次買房的民眾,在台北市的年齡超過40歲,甚至在大安區買房,平均也要44.9歲以上。即使在新北市,也要等到38歲才買得起房。

當然,世間上的人有百百種,儘管個人並不建議「大多數的人」輕易買房,但並不表示「完全沒有人可以買房」。筆者認為,可不可以買房的決策重點,最主要是先問問自己,以下兩大問題:

首先就是「有沒有支付頭期款與之後每期貸款的『財力』」?一般來說,用現有租金支出與存款金額,就能夠反推可買的房屋總價,以及可買房的區域。其次,在決定是否要買房或租屋之前,一定要問自己「為什麼要買房」?只是為了買房而買房?還是只有買房,心裡才踏實?如果是後者,告訴你,你根本不會有踏實的一天。因為生活的踏實,還需要經濟上的支助。

事實上,光靠買房就可以獲得心靈上的踏實,根本就是自欺欺人的。因為繳房貸是需要長久且不間斷的財力資助。而買房子,並不是「立刻銀貨兩訖」的購買行為,從購屋到繳完房貸,最少也需要10年左右(根據統計,國人平均還清房貸的年期是8年),最長可以達到20年。

特別是買了一間「不動」產之後,你的工作與未來性,就全都局限在此間房產上了。你不能隨便換工作,不然,就會增加交通成本,以及另外增加的租屋成本;你也沒有錢,去做自我進修,以便取得更好的升遷機會

所以,與其買在非常遠的郊區,每天光是上、下班通勤就耗去不少的時間,還不如趁著自己年輕,先投資好自己及精準的投資眼光與技巧。而這些,才是未來購置夢想屋的最大堅實基礎。

但如果你沒有賺錢的本事,努力買了一間房,除了在資產負債表上,多了一項資產之外,可能失去了其他很多可能性與潛力。從這樣的角度出發,年青人應該做的是「儘量投資自己,以及安穩獲利的金融商品」。

因為唯有「投資自己」,才可能讓未來薪水可以倍數增加,得以輕鬆支付買房子的費用;而比同儕更高的競爭力,也可避免出現中年失業的情形,斷了後續償還房貸的可能;至於安穩獲利的金融商品,也才能較快地累積到購屋的第一桶金。

三、保險上,更要堅持「低保費、高保障」的原則來選購保單,並且捨棄掉那些「保費A貴,但保障不多,財富槓桿效果也不高」的保單。這是因為,保險金所代表的,不是一個人的生命價值,而是守護留下來的家人的生活費。

因此,純保障型的各類保單,像是定期壽險(主提供家人生活費)、意外險(常出差者一定要加額投保)、實支實付型住院醫療險、殘扶險與重大疾病險,甚至是房貸壽險(有房貸者)、汽、機車(高額)第三人責任險等,都是要優先考慮的。此外,如果有「失能」或「失智」家族病史,且本身也有三高代謝疾病的人,在預算可負擔的前提下,可以考慮提早開始購買長期照護險。

四、預存自己與父母的健康存摺。根據成大醫院老年醫學科主任張家銘醫師的說法,整體而言,人從30歲以後,身體大部分器官系統的功能,會以每年下降0.8-1%的速度衰退。

如果以每年1%的速度來看,到40多歲時,身體功能應該已經有比較明顯的覺察。這個時候,也應該是開始關心自己及父母身體健康的最佳時機。因為唯有了解父母的身體健康差異後,不僅可以避免問題突然發生,讓自己措手必及;另一方面,也有助於提醒自己及早注意及預防。

所以,為自己預先存好「骨本、肌本與腦本」是很重要的。為了讓自己與父母,都同時達到「成功老化」的目標,從40歲開始,首先從自己開始,就要及早養成固定的運動習慣。因為醫師們都建議:固定且足量的運動,可以幫助你(妳)存好「骨本」、「肌本」,並且有預防失智、存好「腦本」的功用。

除此之外,如果想要維持良好的心智功能,就得儘量避免憂鬱及失智上身。因為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失智症中心主任徐文俊就曾說過,阿茲海默氏型失智症發病前20年,腦部會開始堆積β-類澱粉蛋白。從堆積到發病的這段期間可長達數十年。

假設以一般發病年紀65歲當基準,往前推20-30年,徐文俊認為從40歲開始,正好是預防失智的關鍵黃金期。至於預防失智的方法其實很簡單,就不過是「多學習新事物」、「積極參加各種社交活動、多交朋友」而已。

五、準備好「是否與父母同住」一事。一般來說,在國人越來越長壽之下,40歲世代的父母(約65-75歲),可能都還同時健在。此時,也許不一定急著要立刻決定「是否與父母同住」,但卻可以開始「探尋」其意向了。

之前曾經採訪過亞洲大學健康產業管理系助理教授張淑卿,她就曾大力強調「幫父母與自己安排住所」,是此一世代最重要的課題。原因就在於:對於年紀大的人來說,換屋就等於「換一個新社區關係」,等於是將其原本的生態環境連根拔起與破壞。且年紀越大,適應新環境的能力就越差。

畢竟人活著,不是只有吃與睡而已,除了小孩之外,更重要的是包括老朋友的「五老(老伴、老友、老本、老身、老居)」。所以如果可以的話,儘早安排好老年的住處,也才能讓父母及早適應新環境。

當然,如果要與父母同住,就不能忘了要及早開始協助父母,整理家中所有物品。日本整理達人-《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一書作者近藤麻理惠就在書中表示:對於現在所擁有的東西,只有三條路的選擇-現在就面對、總有一天面對與到死都不面對。所以,與其總有一天要面對,或父母到死都不肯面對,最後才由子女來面對,那還不如趁父母還健在的時候就幫忙處理。

 

《免責聲明》本專欄所提供之資訊,均由作者自行蒐集並撰寫完成,所有觀點僅為個人對市場的看法,並非任何投資勸誘或建議。若有引用數字及相關計算,均已力求精確,惟不保證其正確性,也不作為任何投保或購買的建議,對此不負任何法律上的責任。另外,本專欄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