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17年12月28日 星期四

《「我是有錢人」迷思554》金融業者有「詭」,在學習投資理財知識之前,記得先給自己打一劑「預防針」

 一談到「投資理財」這個議題,相信沒有一個國人會不喜歡。且市場上只要有跟「投資理財」相關的講座或書籍,莫不吸引了大堆的粉絲及讀者熱列參與其中。

之前,也有不少網友詢問筆者:在真正開始投資理財知識之前,有沒有什麼「最需要知道」的一些基本常識或最基礎的書籍可以參考?筆者對此想了很久,直到前一陣子在一本書時,腦袋裡忽然有了以下的「靈光乍現」。

這世上談論賺錢或理財的書籍實在太多,但是,從過往看過不少投資失敗的案例之後,筆者其實可以很誠心地告訴讀者:如果不能夠先知道「為什麼這世界教人投資理財賺錢的書這麼多,但真正賺錢者那麼少」,那麼,就算讀了成百上千的書籍,或是參加再多場的演講,恐怕此生終究與財富無緣。

也就是說,在讀者無法先了解金融投資理財世界裡,爾虞我詐的險惡行為之前,任何吸收的知識與方法、策略,恐怕都無法幫助其日後的正確運用及獲利的。簡單來說,要先替自己「打好預防針」,未來投資理財功課的學習之路,才可能正確及順遂。

或許,讀者看了以上的說法,會心生「有這麼誇張」的疑惑,但事實恐怕真的如此。因為,投資理財大眾唯有先清楚了解金融市場弱肉強食的生態環境,也才能進一步知道如何補己之不足,以及避開會上當受騙的陷阱。

講得再極端與誇張一些,假設一般大眾能「打」好以上的「預防針」,就算對金融市場投資理財知識知之不多,在投資理財的過程中,也會比較不容易「因誤信而產生高昂的虧損」。

而最近筆者讀的這本滿有趣,且對投資理財大眾非常有啟發意義的書—《金融業者不能說的理財詭計》(大是出版),非常清楚地揭露了上述筆者再三提及的,讓投資人一直無法真正賺錢的「秘辛」。

在這本書中,它列出影響並導致民眾投資失敗的「四大懸崖」與「三大陷阱」,分別是「手續費之崖(金融機構收取高手續費,吃掉民眾投資報酬率)」、「利率之崖(因為低利率,而無法讓財富變多)」、「資訊之崖(本質是非常投機,但因金融機構提供錯誤訊息,而民眾又無法分辨,因此導致錯誤投資及虧損結果)」與「年金之崖(能領到的年金減少)」,以及「勞動所得陷阱(認為「透過勞動所得來增加資產」是一種美德,但實際上,非勞動所得的方式,才更能增加財富)」、「金融機構陷阱(金融機構並不在乎客戶的利害得失,而是自身的獲利與否)」與「金錢教育陷阱(金融機構為了獲利,會「假裝「提供」讓投資不會虧損,或是增加財富的資訊」)。

以上,筆者只舉其中的部分重點,提供投資理財大眾們,了解自己這一路以來,為何「老是賺不了錢」的原因。而有關能真正讓投資人獲利的「金錢定律」,以及其他重點,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實際去閱讀這本書。

而筆者之所以寫這篇的主要目的,就是想要提醒所有投資理財大眾:要先了解金融機構的獲利模式及從業心態。而在了解以上的「秘辛」之後,才能擬定出未來面對金融機構或各種業務員的正確策略。

首先,以手續費高低,做為投資決策的重要依據。當手續費是金融機構或業務員最大獲利來源時。投資理財大眾在面對各種金融商品推銷之際,第一個該問的,就是「手續費(包括各種型式的管理費...等)」到底有多少?以及業務員到底能分到多少佣金?而不是單純詢問「我能獲利多少」?

因為當金融機構只在乎它們自己的獲利時,投資理財大眾就得要慎選「低手續費(除了外加的費用外,還包括所有「內含」的各種管理費...等)」的投資標的,才能夠安全「自保」。

記得前幾天,看到一則新聞採訪機器人理財業者的說法是:上智能理財平台之前,你先該問自己四個問題:「我的投資目標是什麼」、「我預計投資時間多久」、「我預計投資金額多少」、「我的風險承受度多高」,這四個問題,缺一不可。

筆者認為,以上這四個問題才不是真正重點。至少,它們絕對不是理財大眾首要的重點。不是說以上四點都不重要,而是真正的重點應該是:這家金融機構推出的機器人理財的「推薦邏輯」到底為何?

因為,假設機器人理財的運作邏輯,是以「手續費高的標的」為主,那麼,就算這理財機器人再怎麼酷炫,都不足以幫投資大眾「賺到最高的獲利」。也仍舊是投資理財大眾,應該避掉的選項。

只不過,金融機構都會將其「機器人理財推薦邏輯」,是為企業的營業機密,不可能會讓一般大眾探知。對此,筆者的建議是:假設機器人理財推薦的是各種基金,而每一檔基金依法,都會公佈其手續費、管理費或分銷費...等資訊。舉例來說,假設該金融機構所推薦的每一檔標的,其手續費...等各項費用成本都不低,那麼,投資人被當做冤大頭的機率恐怕就不低了。

當然,不管是金融機構或業務員,都不可輕易告知理財大眾「所收或所拿的佣金水準」。但是根據過去的經驗來看,越是金融機構及業務員「大力推薦的標的」,其手續費就越不可能「非常低」。

其次,所謂的「手續費」概念,不一定真的是純以「手續費」的名目呈現。例如政府各大基金或基金界頻傳的「內線交易」或「利益輸送」...等問題(例如基金集中下單在特定券商,而高額退佣則落入特定人口袋;或是金控旗下券商自營商或大股東投資失利,就把賠錢股票賣給募集的基金接手...,以上案例,可以說是層出不窮),雖然並沒有真正的手續費支出,但這些因為人謀不贓而造成的收益低落,更是一種廣義的「高額手續費抽取」,非常值得投資人注意及避開。

再者,要避開已經在媒體上曝光的投資理財商品訊息及新聞。這是因為媒體經營生態丕變,每天各種「金融機構商品置入性新聞」幾乎可以用「鋪天蓋地」來形容。所以,當銀行理專或業務員拿著媒體上的新聞,告訴理財大眾「現在流行投資或購買XX商品」時,請務必要毫不考慮地回絕。

而除了避開媒體報導的流行商品外,一般投資大眾對於已經曝光的訊息及新聞,也要抱持懷疑是機構法人或上市、櫃公司大股東...等,刻意為了出貨或進貨的障眼法。

最後,「低手續費」絕對是投資人在決定投資及理財行為時,最重要的參考。但前提是:必須選擇正確。投資人選擇低手續費或管理費標的(例如追蹤某一市場指數的被動式ETF)的意義在於:沒有會幫你「打敗大盤」,而你所投資的對象,就只是一個市場而已。你能不能從其中獲利,純粹看該市場的漲跌而定。

正因為被動式ETF的漲跌,幾乎完全「貼」著市場指數上下。所以,當該市場漲時,投資人才會獲利;當該市場跌時,投資人一樣會面臨虧損。所以,ETF標的的選擇,就變得相當重要。否則,投資人就算在手續費方面佔了機先,卻不見得一定會有「賺錢」的結果。

 

《免責聲明》本專欄所提供之資訊,均由作者自行蒐集並撰寫完成,所有觀點僅為個人對市場的看法,並非任何投資勸誘或建議。若有引用數字及相關計算,均已力求精確,惟不保證其正確性,也不作為任何投保或購買的建議,對此不負任何法律上的責任。另外,本專欄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017年12月14日 星期四

《「我是有錢人」迷思553》從小錢儲蓄、用大錢投資!

 前一陣子,《經濟日報》有則外電報導(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599/2860805)指出,ABC節目「創智贏家」(Shark Tank)評委歐萊利(Kevin OLeary)是身價達4億美元的富商兼知名投資人,但他不會把辛苦錢花在一個地方:每杯賣2.5美元的咖啡店。其理由很簡單,就是「自己在家泡咖啡,成本只要18美分,其他錢就拿去投資」。

筆者今天,並不是要談「如何省咖啡錢」,而是想要與讀者一同分享,這個長久以來觀察許多人成功及失敗最大關鍵的「省錢要省在小處,而投資則要用大錢」重點。

先來談談有關「省小錢」的重點。在「省小錢」上,過去有不少理財或存錢專家,都不忘提醒民眾一個重點公式—「收入—儲蓄=消費」,且大筆消費因為金額高,如果能夠徹底拒絕這筆消費的誘惑,就能一次存下更多的錢。

從「單次儲蓄金額」的角度來看,「省大錢」的效率自然會比「省小錢」要來得高,但是根據筆者的長期觀察是:多數人沒法存到錢的誤區(當然,包括筆者自己,都有可能犯下這樣的錯誤),最常發生在「省大錢、花小錢」上。

筆者也曾仔細思考過其中的原因就在於:由於「消費的金額小」,在花的很乾脆、俐落及方便之下,讓人更沒了戒心。之後,「小花費積少成多」,反而成為更大的浪費源頭。

讀者別以為這樣的情況不常見,就以筆者個人為例,單單是買一台做為生財工具的MAC筆電,都會思考再三、多方比較及打聽,最後才可能付帳入手。相反的,對於金額小、只有數百元的各種小物,則常常是「一點警戒心」都沒有。

因為在筆者的心裡,總是會有「反正它的價格低,就算錯買了也不可惜。甚至,它的金額也不致於造成個人財務上的重大不利影響」的想法。然而,這對於「紀律儲蓄、避免浪費」的正確理財行為來說,便是一個最該避免的大忌。

事實上,自從《斷捨離》這本書面市以來,確實有不少人開始認真思考「我真的需要家裡所擺的,以及還想要買的東西」這件事。又假設它的單位金額不高,就很容易卸下理性消費的心防,而在「低價品積少成多」之下,侵蝕到個人或家庭財務的健全性。

而這樣的情形,特別容易出現在沒有家累(經濟重擔)的單身族身上。例如就有關報告顯示,單身人士消費有兩個重要特點:一是消費自主性高,二是極度要求便利。在沒有感情的羈絆下,單身的人傾向於更多的錢投入到自我價提升和興趣愛好中。這在一定程度上為單身者設下了更大「消費陷阱」:在對自己進行投資的過程中,不知不覺中就達到了比戀愛時期更大的開銷(https://news.cnyes.com/news/id/3985197)。

又或是「沒有節制地吃喝玩樂,左手賺右手花,無論是外出旅行、與親友聚餐,還是藉由購買精品、各種課程投資自己,有時反而比有家庭的人花費更多,最後才發現財務出現大漏洞(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45664)」。

事實上更為嚴重的是,近來越來越流行及便利的各種無現金化行動支付方式,將更是能順利完成儲蓄大計的頭號大敵。這恐怕跟「在消費時,少了一個拿出現鈔的動作,沒時間再仔細思考這筆消費『是否必要』」的行為密切相關。

接著,再來談談「用大錢投資」這件事。要先向讀者解釋的是,筆者在此提「用大錢投資」,並不是要民眾「棄定期定額,改就單筆投資」,而是因為以下3大考量:

首先,在時間複利的3大影響變數—時間、金額與投報率上,投資報酬率一般都是與市場利率密切相關,投資人很少有決定權及大幅增加的空間。而剩下的2大變數—時間與金額,在同樣的累積期間下,也唯有提高每期投資金額,才能讓財富快速增加。也就是說,在同樣的市場利率及累積時間下,一般民眾想要讓財富,累積得比其他人要快,勢必要用「比別人更高的每期投資金額」才是。

其次,不論是定期定額或單筆投資,沒有養成良好的儲蓄習慣,哪來的「閒錢」得以投資?每一種投資都有最低的門檻限制,且就算是定期定額,也有一定的最低投資金額的規定。

更何況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在同樣「一倍」的投報率下,「本金(資產)一億元」與「本金(資產)一萬元」的累積財富結果,就是天差地別的不同。就更不要說市場上有許多投資,必須要達到一定規模之上,才能創造出更大的財富放大效果。

再者,從各種實際案例的結果來看,許多投資人的單筆投資行為,也不見得會「更為理性及慎重抉擇」。但只要是一般正常之人,遇到大筆金額的投資,總會在多學習、多觀盤、多比較之下才「出手」。

儘管做了功課,不見得每次結果都「十分圓滿」,但如果對投資一點都「不上心」,又不想做任何「功課」,只單憑他人的推薦就大膽下去投資,民眾就只能祈禱自己有「不虧錢」或「賺錢」的好運了。

為什麼筆者會想要與讀者們,一同分享這個「從小錢儲蓄、用大錢投資」的重要觀念,就是考量人性的一大弱點—「因為錢小,就不太珍惜;由於錢大,心態就變得較為謹慎」。而如果每個人能夠克服這個人性弱點,並把它轉換成對自己投資理財行為有益的優點,也未嚐不是一種縮短成功進程的好方法之一。

當然,每一個人對於「小錢」與「大錢」的定義不同。對於許多人來說,價格高的名牌包或酷炫的3C新科技商品,都只能算是「小錢」,而不見得謹慎以對。

因此,筆者認為「小錢」與「大錢」的區分,並不是絕對的概念,而是相對的概念,也是決定一個人是否會正確消費及投資的重要關鍵及依據。所以,筆者這篇專欄想要表達的,並不是絕對的金錢觀念,而是不管在消費或投資時,不要因為它是「小錢」,而任意消費或投資,特別是在投資時,不論金錢的大小,都要用無比慎重的心態「做足功課」及「挑選進出時點」。如此一來,也才能讓個人或家庭財富「穩步增長」。

 

《免責聲明》本專欄所提供之資訊,均由作者自行蒐集並撰寫完成,所有觀點僅為個人對市場的看法,並非任何投資勸誘或建議。若有引用數字及相關計算,均已力求精確,惟不保證其正確性,也不作為任何投保或購買的建議,對此不負任何法律上的責任。另外,本專欄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