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21年3月11日 星期四

《「我是有錢人」迷思609》一場散戶逆襲的投資啟發:投資絕對不能「意氣用事」!

 在農曆年關之前,最受全球金融市場矚目的大案子,就是眾多美國散戶,集合群體的力量,大敗作空遊戲驛站(GameStop)股票(代碼GME)對沖基金公司的事件。

之後「清點戰場成績」,依照S3 Partners的數據顯示,此番戰役中損失最為慘重的,當屬「梅爾文資本(Melvin Capital)及香櫞研究(Citron Research)等對沖基金,預估帳面損失就高達88.3億美元。

只不過,儘管在眾多散戶的心中,這些過去吃人不吐骨頭的華爾街大鱷是「死有餘辜」,且把這場「戰役」,名為一場教訓華爾街、要富人為2008年金融海嘯付出代價的「聖戰」。但根據媒體的報導,這次灰頭土臉的避險基金,還不過是華爾街體系中的「邊緣人」,並不是真正的「華爾街大咖」。

且在此同時,還有一些被散戶視為寇讎的大戶,也就是被網民一起罵、抹成大惡人的「避險基金」,其實也是「數鈔票數得很開心」。例如總部在紐約的Senvest Management,在去(2020)年10月買進360萬股GameStop,價值翻了一倍;美國最大的基金管理公司之一先鋒集團(The Vanguard Group)截2020去年7月持有約8%的GameStop股份,現在總價值也是當時的5倍。這些滿手股票的法人,甚至還可以借券給崩潰的空方,從中再賺一筆。

還有全球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BlackRock)、大券商富達(Fidelity),也都是GameStop的大股東。截至2020年底,貝萊德持有的GameStop股數是920萬股,當時價值1.74億美元,上禮拜總值一度破30億美元。

更何況,一些以投機心態入場的散戶,也恐怕沒有多好受。例如網路上陸續出現一些散戶大虧的案例,像是有香港學生拿所繳學費去買GME股票,虧光了之後還不敢跟同房的室友說;也有報導某一荷蘭學生因為投資GME而慘賠近萬歐元,戶頭裡只剩下36元,卻仍舊不願認賠。

GME一役之後,網路鄉民的攻擊不只快速擴及AMC、黑莓等上市公司,更有一群鄉民鎖定白銀,揚言要讓控制白銀價格的摩根大通(JP Morgan)倒閉。

雖然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看到與GME事件的同等「效果」,但筆者認為,這次的GME事件,主要是受到以下三項因素彙總影響的結果。且這三大現象及原因,極可能會深深影響未來一般大眾投資理財的行為與決策。

首先,就是與貧富差距擴大有關。事實上,不論是2010年,發生在北非及西亞的「阿拉伯之春」,或是2011年的「佔領華爾街運動」,一直到這一次的GameStop軋空股票事件,都與社會上長期存在的極大貧富差距脫不了關係。

那麼,貧富差距真的有那麼嚴重嗎?以最近筆者所看的《下流世代(99%Mass Impoverishment and How We Can End It)》一書為例,該書作者Mark E. Thomas就表示,美國經濟自1980年以來的實質成長近150%,但中位數薪資卻靜止不動。

雖然富裕的人變得更有錢(極端高薪的經理人,拉高了薪資平均數),底層20%的人也沒有往下掉,但今日美國大多數人口的實質收入,都比2000年縮水約20%(請見下圖)。

 

 

以上數字及敘述簡單來說就是:整個社會其實是變得更為富有的。但是,因為成長果實的分配出了問題,反而讓大多數人變得比之前更窮。因為在美國紀錄片《不平等時代》中,也曾提到在1978年時,美國前1%的富人年收入,大約是勞工的8倍;不過到了2010年時,卻增至33

然而更慘的是,這種「大規模貧窮(mass impoverishment)」現象非常有可能世襲下去。長久以往,我們今日所享有的文明,恐將無法持續到2050年(作者指的是「民主制度」)。

其次,則是來自於在網路社會中,日漸流行的「FOMO症」。所謂「FOMO症」,就是「錯失恐懼症(Fear of Missing Out)」英文的縮寫。根據《錯失恐懼(Fear of Missing OutPractical Decision-Making in a World of Overwhelming Choice)》一書作者—Patrick J. McGinnis的說法,當事人之所以出現這種症頭,就是因為毫無節制地將時間和心力,放在那些「希望擁有」的事物上,而不去感激那些「自己已經擁有」,卻視為理所當然的事物。

至於為什麼會造成FOMO症?Patrick J. McGinnis歸納出兩點原因。其一是因為資訊不對稱,當事人覺得自己所有的「一無是處」。所以,當看到他人光鮮亮麗的假象,就想要跟對方一樣(這種因為「資訊不對稱」所產生的FOMO,被作者名為「抱負型」,也就是當事人會產生「有為者亦若是」的感覺)。

至於得FOMO症的另一個原因,則是因為當事人想要尋求「歸屬感」,既然社會上都在瘋流行,為了能夠「融入群體」,自己當然也不能夠選擇「特立獨行」(這種因為「希望尋求歸屬感」所產生的FOMO,被作者名為「群眾型」,也就是當事人會努力成為網路社群名人,眾多瘋狂跟隨粉絲之一)。

Patrick J. McGinnis在書中說的好:「年輕的時候,你受到DJ和啦啦隊長的擺佈;這一次,操縱你的是公司、名人與網紅。他們想要你的錢、你的心思、你的讚,而且,為了得到這些東西,也願意來陰的」。

筆者也認為,這一次從去(2020)年,一路延燒至今的GameStop散戶「史詩級」大軋空事件,其實有滿大的成份,是來自於社會上越來越多具有「FOMO」特質的人。

因為根據《錯失恐懼》一書作者的說法,具有FOMO特質的人,就是容易盲目地跟隨他人。所以針對這次GME事件,也有媒體就分析了:當大量民眾因疫情悶在家,閒錢不知往何處花(https://vip.udn.com/vip/story/121938/5265835?from=udn-category)之下,GameStop就宛如橫空出世的「明燈」,迅速吸引源源不絕的資金。

而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這個時候,更扮演了推波助瀾的名嘴角色。馬斯克126日在社群媒體推特(Twitter)發文,以stock(股票)諧音寫道Gamestonk,附上Reddit股市討論區WallStreetBets連結。接著在隔天,GameStop的股價就飆漲了135%。事實上,馬斯克不只在這次GME事件中「涉入甚深」,近期虛擬貨幣的「狗狗幣(Dogecoin)(https://udn.com/news/story/7238/5260666)」及「比特幣」的飆漲,也與其密切相關。

有不少經濟學者,都對這種金融市場民粹化的後果極為憂心。例如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席勒(Robert Shiller)就認為,Reddit等社群平台能聚集散戶大軍,除了極低利率因素外,也跟社交趨勢出現類似「川普主義」(Trumpism)的民粹有關,認為股市專家自以為厲害卻什麼都不懂。

席勒說,散戶大串連是希望顯示自己比專家厲害,並證明專家是錯。但他認為這種心態擴散的嚴重,也是「前所未見」,因此擔心泡沫爆破時,造成的傷害會格外嚴重。

再者,與日漸便宜的交易成本有關。例如參與GME一役的眾多散戶,許多人就是大量使用新興網路證券交易平台—羅賓漢(Robinhood Markets)。

據了解,羅賓漢向來就以「交易零手續費」、「鼓勵散戶大量短線交易」,以及「放大風險係數」的方式,鼓吹剛入市場的年輕散戶,進行高風險的選擇權買賣,並且提供散戶證券融資等。正由於入門金額低、不收手續費,就更容易吸引到一大票年輕人,只要用低廉的槓桿交易成本,輕易就可進場參與他們心目中所認為的「聖戰」(https://finance.technews.tw/2021/02/07/gamestop-digital-retail/)。

然而,在以上三大因素相互影響之下,自認一直以來,都處於弱勢的投資散戶,真的能夠透過群體的力量,扭轉過去以來所受到的「不公平待遇」,而能夠讓自己成為引導市場的主力大戶,並大賺其錢嗎?筆者認為恐怕真的未必如此。

因為根據過去千百年來的歷史經驗顯示,烏合之眾永遠難以團結合作,更何況,散戶人一多了就意見紛雜,且每一個人的利益與對損失的承受能力不同,很容易就被各個攻破。

然而,就算筆者預言散戶的逆襲終將失敗,也並不是將華爾街大鱷們過去坑殺散戶的行為「合理化」,只是希望台灣的投資人,可以從這一夕列的「散戶逆襲」的案例中,學到真正的「未來生存之道」。

因為在現實社會下,「極為有錢的有錢人」,越能透過政治及法律的各種手段,「讓自己分到更多經濟成長的果實」。然而,一般市井小民對於「貧富不均」,以及「資訊不對稱」現象,就真的只有「逆來順受」,而沒有一點辦法嗎?筆者認為從以上蘊釀出GME事件的三大原因,也許可以給出一些積極的指引。

首先在貧富差距擴大上,由於薪資收入減少,所以,更需要「積極」且「正確」投資,才能扭轉「收入不足」的窘境。在《下流世代》這本書中,作者特別以美國為例指出,1980年,國內生產毛額有將近49%,是以薪資報酬的形式付給員工,但到了2015年,比例只剩下43%。這對以投資為生的人來說是件好事,但對受薪階級來說,就很不妙了。

更何況Mark E. Thomas也強調:「窮人拿到一塊錢,很快就會花掉,變成經濟體中的即可需求(immediate demand),而富人拿到一塊錢,通常都會拿來儲蓄或『投資』,比如購買漢普頓的宅邸或畢卡索的畫。這些錢通常會導致資本價格上漲,而非創造對產品或服務的額外需求」。

而這種「金融市場頻創新高,實體經濟卻跌至新低;同一經濟情況下,頂層的人看著股價估值與個人財富升高,底層的人則收入陡降、痛苦加深」的背道而馳現象,又被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稱為「經濟的K型復甦」。

以上這些例子及數據告訴一般大眾:假設收入減少卻還不願意積極投資,甚至仍舊死守著「比銀行定存高一點」的固定收益型商品,就覺得「心滿意足」,那麼,「永遠貧窮」及「貧困世襲」的說法,絕對是非常有可能成真的結果。

其次,儘管「投資」是「眾多非有錢人」能夠翻身的唯一出路,但是,也一樣要注意「所託非人」的風險。以另一位諾貝爾獎得主克魯曼為例,他就認為:「社群媒體只扮演某種催化劑的角色,劇情主線其實是老套了,基本上就是『吹捧,拋售,傻瓜接手』,其間穿插著『掠奪交易(predatory trading)』的場景。『吹捧和拋售』發生在個別或一群投資人逢低買進股票之時,然後散布耳語和/或不實訊息藉以哄抬股價,以便把股票賣出獲利了結,由天真的傻瓜(即「抱袋者」)接手(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599/5234949?fbclid=IwAR1mgMFB3A5UPKUIi4nnnpNlrd-XIOfuyq9FSyx_xW9KONFKHLUXtk00xg4)。

也就是說,過去投資市場一再發生的經濟泡沫,就是藉由群眾型FOMO的「就定位」,而讓資深投資客能夠輕鬆「變現」,把市場留給群眾,然後自己跑到安全的地方。最後,泡沫破裂後,冷靜的投資人獲得勝利,而從眾的投資人慘遭套牢。

所以,Patrick J. McGinnis一方面心有所感,一方面又無耐且同情地表示:那些屈服於FOMO的投資人,如果能記與歷史上發生過的無數次類似案例,並發覺他們其實被玩弄了,就不會落得這般下場。

Patrick J. McGinnis的書中,他特別舉了之前比特幣飆漲後大跌的例子。之前,就是有不少投資人,聽信比特幣「前途似錦」的言論,甚至有把整個身家財產,全部押注在比特幣身上,以便讓自己「財富好幾番」。

但在20189月之後,比特幣就從原本14000多美元的高點,大跌到3400多美元,近7成左右(https://tw.stock.yahoo.com/us/q?s=BTC-USD&tt=6)。根據Patrick J. McGinnis的預估,光是2017年由FOMO所引發的比特幣價值飆升,就有2000億美元之譜。

事實上,在網路論壇分享操作手法的人,後來也被媒體紛紛「起底」,說他們許多並不是外界想像的「普羅大眾」。近期的GameStop交易出現大量使用槓桿操作的現象,讓投資老將Barry Ritholtz認為,這當中絕對不乏專業人士。「那是很複雜、執行良好的策略,有人很清楚自己在做什麼。這當中有散戶,也有真正握有資金的老練玩家」

更有專家認為,若背後沒有投資機構參與其中,根本不可能推升如此劇烈的振幅。據《CNBC》報導,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金融學助理教授Bart Zhou Yueshen認為,一月底那一周GME的交易量,根本大到難以想像。

Bart Zhou Yueshen從這些數據指出,只有散戶來推動軋空行情,實在不太可能,這些投資機構不笨,當他們看到軋空的可能性,很難會放過賺錢機會,肯定會在這段期間默默入場。也就是說,推升股價漲跌的,仍是這些待在華爾街,透過期權交易的投資機構。

更何況就有媒體報導,2013年成立的羅賓漢打著金融市場「民主化」招牌,股票買賣免手續費,投資門檻大幅降低,未充分意識風險而涉足股市的庶民與日俱增。

就以GME一役的Robinhood網路下單平台為例,儘管Robinhood零佣金,但該公司未能向用戶披露最大(超過40%的)營收,是來自賣客戶訂單流給高頻交易商,並提供的更差交易價格,使客戶損失了3410萬美元(https://news.cnyes.com/news/id/4552721)。

也許很多讀者不了解什麼是「高頻交易」?簡單來說,它就是想方設法,搶在眾人下單之前成交,以賺取比「手腳慢者」更高的利潤。所以,「大部分營收來自賣客戶訂單流給高頻交易商」的意思就是:在這個網路交易平台上的投資人,完全不知道自己被賣掉了,還很高興的幫別人數錢。

再者,投資如果選錯商品,不但距離財富自由越來越遠,還可能直接破產。特別是有些投資可以「ㄠ」到底,但有的不行,像是期貨、選擇權這些高度信用交易或有槓桿操作的商品,財力不多的一般散戶如果一意孤行,到時後恐怕是「教訓人」不成,反倒是讓自己「血本無歸」,甚至負債累累吶~

所以,筆者奉券小資本的投資理財大眾,在累積財富的過程中,處處都有陷阱。千萬可別只為了「一吐心中之不快」,而把自己辛苦累積下來的財富,又再倒回給那些原本就恨之入骨的金融機構與投資大戶吧!

 

《免責聲明》本專欄所提供之資訊,均由作者自行蒐集並撰寫完成,所有觀點僅為個人對市場的看法,並非任何投資勸誘或建議。若有引用數字及相關計算,均已力求精確,惟不保證其正確性,也不作為任何投保或購買的建議,對此不負任何法律上的責任。另外,本專欄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