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21年9月30日 星期四

《「我是有錢人」迷思638》「好好退休準備平台」上的網路投保保單,真的適合我嗎?

 923日,一個由金管會透過集保公司規劃的「退休準備平台」正式上線了(https://udn.com/news/story/7239/5767466)。根據媒體報導,當天已有5大壽險公司,率先上架28張保單透過網路銷售。

其中的定期壽險及重大疾病險,因為訴求責任準備金利率最高可加23碼(0.5~0.75百分點),保單預定利率最高拉到1.75%;且附加費用分別不得超過總保費的15%與12%,絕對比市場上現售保單便宜一~三成以上https://ctee.com.tw/livenews/aj/ctee/A91617002021092317584414)。

筆者實際上到這個平台,了解相關網路投保保險的內容之後,大約可以歸納出以下的3項特色:

首先,目前只有定期壽險、小額終老保險與重大疾病險。不過在這9家壽險業者中,目前只有中國、台灣、南山、國泰及富邦人壽,同時推出這3類保單。其餘元大、宏泰、第一金與新光人壽,現階段都只先推出其中一種保單,預計在年底之前,會將另外2種保單商品陸續上架。

然而根據筆者私下,訪問了一些保險業務員的看法,他們普遍認為現階段,在基富通保險平台上架的這3類保單定期壽險、小額終老保險與重大疾病險,基本上都是時下保險業務員不愛推,且保戶也沒多大興趣的險種。

對此,金管會保險局主秘蔡火炎也坦言,此次最先開放的3類保險商品,是與壽險公會溝通之後的結果。其特色是「全為純保障,沒有生存金」的險種,比較符合「求保障」民眾之所需,且是保險業務員不想賣,民眾買不到的商品。他也不忘強調,未來假設有其他民眾想要買的保單,可以再行增加。「至少看了半年成效之後,才可能進行後續的調整」,他說。

其次,費率採用「第六回合生命表」,保費更為便宜。一位保經公司業務員所提供給筆者的資料,同一性別、年齡及保額的年繳保費,大概比一般壽險公司推出的定期壽險,要打個八六折左右。

事實上,這個平台上保單的保費之所以「更便宜」,當然是扣掉了給業務員的佣金。再加上政策性讓這些保單的「責任準備金率降低」及「保單預定利率提高」(兩者代表保費會比一般保單便宜)。

再者,保戶能買的金額不高。根據保經公司業務員提供給筆者的資料顯示,以定期壽險為例,有的公司最高投保金額可達600萬元,但必須是該公司曾經「認證」過的保戶。不然,最高就只能投保300萬元;且有些公司的最高投保金額,還必須「與同業投保金額一起累積」。

對於「好好退休平台」上,「保險最高投保金額上限不高」的問題,蔡火炎也不忘解釋,網路投保的風險控管方式不同,「設定最高投保上限」是其中方法之一,以定期壽險為例,目前網路投保相關規定的最高投保上限是600萬元。如果民眾覺得不夠,未來也可再視狀況提高。

正因為有以上的限制,筆者綜合採訪市場上幾位保險業務員的看法,應該是真正知道自己保障需求有多少,且想省保費的人,才會透過此網路平台投保。且一定是「懂網路」,以及「所有基本投保觀念擁有」的人。簡單來說,就是小資、有自主保險觀念,且精打細算的年輕人,才會上網投保。然而,筆者也想在此,提醒現階段對於該網站網路投保有興趣的理財大眾,以下幾點建議:

首先,它只適合做為「部分保障需求(特別是壽險)保額的補足」。這是因為目前上架的3類保單,有兩張都是提供身故、全殘保障的壽險,且投保金額上限都不高。

所以,除非民眾相關的各種風險(例如其他健康險)缺口都已滿足,但真的只有「壽險」及「重大疾病險(請讀者注意,重大疾病、重大傷病與特定傷病險3種保單,保障的範圍有很大的不同)」兩者「稍有不足」時,是可以透過這個平台,把自己剛好缺的保障給「補到足」。

其次,不要錯誤解讀「純保障」的真正意義。真實的情況是:不論是個人或家庭,所謂的「純保障需求」,其實並不只限於「壽險」及「重大疾病」兩項。

先來談談這3類保單中,因政策性推出,號稱「保費最高可以便宜三成(事實是,不同年齡的保費折扣不一)」的「小額終老保險」。筆者之前就已經發表過不少篇的文章,提醒一般大眾注意及了解(https://swlee0630.blogspot.com/2017/05/blog-post.html)。

簡單來說,儘管它保費便宜,但小額終老壽險最大的問題就在於:「投保金額不高(雖然經過兩次的提高,但目前每一個人終身、最高,也只有70萬元)」,以及「無法附加其他便宜附約」。如此一來,就足以讓這種保單成為「買了沒多大用」的保單。

等於是絕大多數正常體況、非高齡的保戶,花了比定期壽險高不少的保費(同一性別、年齡及保額的終身壽險保費,鐵定要比定期壽險要高),卻無法拉高保障金額,又沒有其他終身險保單最重要的「附加各種附約」的好處。

至於重大疾病險方面,由於它的給付範圍,就限定在傳統7大重大疾病(急性心肌梗塞、冠狀動脈繞道手術、末期腎病變、腦中風後殘障、癌症、癱瘓、重大器官移植或造血幹細胞移植,且有甲、乙兩型不同理賠定義:http://www.lia-roc.org.tw/index06/regulation/104regu73.pdf,據說在市場已推出理賠範圍更廣、定義更為明確與申請理賠容易(與重大傷病卡連結:https://udn.com/news/story/7239/5040632)的「重大傷病險」之後,幾乎已在市場市失去多數保戶的青睞。

正如一位專賣「低保費、高保障」保單組合,且客戶幾乎都是年輕小資族的保險業務員所言,大多數的年輕人應該是不會因為「網路比較便宜」,而直接上網投保,主要原因在於:年輕人想規劃的「保障型」保險,還是意外傷害(附加醫療),以及住院醫療險等健康險佔大多數

事實上,保險商品不像一般投資工具或標的,它有很明顯的保障範圍的差異。民眾並不是「有買了某一種保險」,就代表個人或家庭的整體風險保障「已經全面達成」。

特別是以「純保障」需求為例,它可以是「個人家庭責任」的保障,也可以是對於個人「各種健康風險醫療支出的保障」。兩者同樣是「保障需求」,但內容卻完全不同,兩類保單也不可能互相替代。

也就是說,不是只有提供民眾的身故,或是罹患重大疾病保障的商品,才叫做「保障型」商品,其他健康險全都不算。且由於每一個人的健康狀況、家族病史、責任內容都有所不同,所需要的保險組合及投保金額,都會存有明顯的差異。

特別是由於現階段網路投保的險種不夠全面性,再加上投保金額普遍不高。所以,筆者還是建議民眾,老老實實找一位信得過的保險業務員,從個人需求出發,進行整體的保險規劃。如此一來,保障缺口才不容易「掛一漏萬」。

再者,當民眾在透過投資,積極累積財富之際,如果選對保險標的,也有機會發揮一定的「資產免稅」,或是「解決『長壽風險(活太久)』風險」的效果。

因為根據《保險法》第112條的規定:「保險金額約定於被保險人死亡時給付於其所指定之受益人者,其金額不得作為被保險人之遺產(以上保險只限「受益與要保人為同一人」的人壽及年金險)」。

假設投資人在累積資產的期間內身故,這筆投資資產因為不用計入被保險人的遺產中,可以達到一定的節稅或免稅的效果。這是目前所有金融投資工具當中,所沒有的優勢。

更何況從「長壽風險」的需求角度思考,幾乎等於「一籃子基金或ETF投資組合」,但沒有「身故給付」的變額年金險,也有可能在個人退休規劃中,扮演好一定的角色與功能。

最後,想要用更便宜的保費,買到最高保障的小資族,其實還可以試試公司的團體保險,把個人或家庭成員的壽險保障金額拉高。就算小資族所任職的企業規模太小,沒有保費更優惠的團體保險可選,也可以善用保險公司推出的「集體彙繳件」模式,讓自己及家人享有一定的「保費降低」優勢。

 

《免責聲明》本專欄所提供之資訊,均由作者自行蒐集並撰寫完成,所有觀點僅為個人對市場的看法,並非任何投資勸誘或建議。若有引用數字及相關計算,均已力求精確,惟不保證其正確性,也不作為任何投保或購買的建議,對此不負任何法律上的責任。另外,本專欄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