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18年3月29日 星期四

《「我是有錢人」迷思561》投資、投機與賭博

 前一陣子,筆者看到一則有趣的新聞(https://news.cnyes.com/news/id/4049440想與讀者們一同分享。新聞中引述股神巴菲特的戰友—芒格(Charlie Munger)所說:有3樣東西會使聰明人破產,那就是酒、女人及槓桿(leverage)。

儘管巴菲特對此話深信不疑,但也不忘澄清實際的情況是:會讓人破產的是槓桿,至於「酒(liquor)」跟「女人(ladies)」,則純粹是因為都有「L」的開頭,而順便加入其中。

巴菲特就曾在致股東公開信中再次強調,避免用借來的錢投資。因為,他認為這麼做就是「賭上自己的身家,去追逐自己不一定需要的東西」。所以嚴格來說,會使用槓桿的人,多半是有不小的「賭」的成份在其中。

而說到賭與槓桿操作,就不能不提台灣期貨交易所一再大力推廣的各種期貨及選擇權商品。並讓筆者想起有位在期貨業任職朋友的這句話:「在台灣,中下階層在『賭』大家樂,至於中上階層,則是在『賭』期貨」。

不過,儘管兩者都是「賭」,且都有槓桿操作的成份,但在普羅大眾的觀點中,前者(賭大家樂)「惡」的成份,要多於後者(賭期貨)。因為像期貨或選擇權這類高槓桿、披了「投資」名義的賭博,可能更會「害人不淺」。

說到這裡,讀者還記得26日的國內期貨市場大屠殺事件嗎?先是美股22日重挫665點,接著又在隔週一晚上,大跌了1,175點。此舉不但讓台股暴跌542點,期貨市場也出現恐慌性的殺盤。

就在此時,由於期貨商啟動強制平倉措施,更是加重了選擇權進一步的賣壓,並導致違約金額擴大。根據統計,210日當天期貨商所申報的違約金,就高達了13億元,創下國內期貨市場的歷史新高紀錄(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180226fin013/)。

以上新聞撇開是否商品設計上,或是期貨商對於補繳保證金的做法不當的問題,期貨及選擇權商品再怎麼說,都會是極為投機,或者可以說是「賭性堅強」的標的。

筆者並不想在此細談期貨與選擇權的操作內容,只想藉此機會再次提醒投資人,若把「賭博」當成投資,其風險恐怕是難以預料的。因為首先,千算萬算,也算不過決定輸贏的機率。也就是說,就算當事人擁有過人的頭腦,並且可以透過數學計算,可以透過跨期間、跨商品等方式,讓整個投資組合沒有任何風險。但只要是進行單一部位的投資,其風險就有可能是「無限大」。

更重要的是,類似這種高槓桿的操作,就算當事人「做對」了,且贏了那99次,但最後一次輸掉,不但有可能輸掉之前所有賺的,更可能導致高額的負債產生。讀者可千萬別忘了,這世界有不少的「股神」,卻幾乎沒聽到「永遠不敗的期神」!

其次,投資人千萬不要以為這種高槓桿的投機「風險很有限」,就可以任意進行投資。因為只要當虧損累積的次數夠多、時間夠長,整體資產還是會變成負數,而不可能越積越多。

再者,要特別注意「披著『保本』外衣的投機商品」。從早先年的連動債商品(包括結構債保單)、至今仍在打官司中的「目標可贖回遠期契約(Target Redemption ForwardTRF)」,到最近國內流行、投資人普遍認為風險最大只有損失「權利金」的認購(售)權證,哪一個不是槓桿操作的商品?

只不過在金融機構的善於包裝及取名之下,讓投資人完全失去了戒心,以為在「損失有限」之下,自己有幸可以獲得「超額報酬」。例如結構債商品,就取了個「保本」的名字,但實際上,與結構債綁在一起的,就是不折不扣的選擇權商品;又例如TRF,裡面的每一個字,都讓人看不出與期貨或選擇權的關聯,但卻是不折不扣、用高槓桿倍數「賭」匯率方向的「選擇權」商品。

一段時間之後,有些民眾是忙了半天,原本預期的收益是「零」(例如保本型的連動債商品),當初還不如老實地將錢存在銀行,利息雖然低,但至少比「忙了半天,就只拿到本金」要好;有些投資人則是嚴重虧損後,才知道這商品根本不是銷售人員口中「穩賺不賠」的標的,而是風險及虧損極大的工具。

最後,投資與投機、賭博之間,界線其實很模糊。事實上,就算是常見的、不具槓桿倍數操作的投資工具,就不一定與「賭博」無關。其中的最大關鍵就在於「有沒有努力做功課」的心態。

筆者一直堅信,只要當事人不做功課、完全以他人明牌為投資依據,像這樣的投資,也一樣應該被歸類在「賭博」,而非純投資之列。更重要的是,當民眾在「投資」時,眼裡只看到「可能報酬」,卻完全無視「可能風險」時,那就只是「賭博」或「投機」,而完全沒有「投資」可言。

 

《免責聲明》本專欄所提供之資訊,均由作者自行蒐集並撰寫完成,所有觀點僅為個人對市場的看法,並非任何投資勸誘或建議。若有引用數字及相關計算,均已力求精確,惟不保證其正確性,也不作為任何投保或購買的建議,對此不負任何法律上的責任。另外,本專欄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018年3月15日 星期四

《「我是有錢人」迷思560》時代已經不同,跟著專家「瘋『通膨概念投資』」之前,先問問自己這5個問題吧!

 之前,由於媒體報導受到國際紙漿價格大漲的影響,許多衛生紙大廠將在3月份開始調漲衛生紙售價,進一步並引發出一波名為「安屎之亂」的「瘋狂搶購衛生紙」現象;之後,就有一些媒體及分析師,就以「窮人搶衛生紙、富人搶投資」為訴求賣點,大力推廣「抗通膨概念投資標的」。

但如果讀者不健忘的話,其實在更早之前,也就是2017年底的各金融機構對於2018年投資預測時,就有不少許多經濟學家及專家學者,莫不這樣提醒投資大眾:「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人民習慣了『低經濟成長』、『低通膨』、『低薪資成長率』及『低利率』的『四低模式』。但是,全球經濟即將邁入『高成長率』、『高薪資』及『利率調升』的新『通膨』階段,千萬要小心謹慎」!

筆者並沒有否定「投資人必須時時對未來走勢心生警惕」這樣的行為,然而,這並不表示投資對於未來,就應該全盤接受這些專家們的結論。因為對於未來,投資人永遠都必須「大膽假設、小心求證」才是。

只不過,一旦對未來預測方向錯誤,雖然不見得一定會投資虧損,但恐怕也是「佔不了多少便宜」的。從這個角度來看,筆者認為理財大眾在面對各種「通膨說」時,最好要徹底認清及區分以下的幾大重點才是!

首先,物價上漲,就一定是「通膨」嗎?事實上,有關「通膨」的定義,向來就很模糊而難以精確定義。經濟學上有關通膨的介紹,就只有「整體物價水準持續性上升」這樣的字眼,卻沒有確切的數字。

就算是世界各國都擔心的「惡性通膨」,其定義也不過是「持續上漲的通膨」。甚至,就連「訂定通膨目標」這項政策工具的各國央行,也都因為缺乏一體適用的做法,而引發各國央行間的爭論,且部分國家也考慮改採「通膨目標區間」,而非「某一定點」(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599/3029489)的方式。

至於造成通膨的「成因」,經濟學教科書上認為主要分為「需求拉動(也就是「過多的貨幣追逐過少的商品」)」及「成本推動(例如工資上漲)」兩種。

實際以美國會因為通膨而調高利率的說法為例,主要就是起自於:當失業率處於歷史低檔,且企業有缺工的現象,將會讓企業以「替員工加薪」的方式,補充進充足的員工人數。如此一來,就會形成由「成本(員工加薪)」拉動的「通貨膨脹」。

然而,不要說同樣缺工的日本,沒有出現「大幅加薪」的情形(別忘了之前彭博資訊的調查顯示,儘管日本企業獲利持續增加、勞動市場又吃緊,且加薪壓力重,日本勞工2018年總薪資能夠加1%,就已經算很多了,而且這還是從1997年以來,最大的加薪幅度:https://udn.com/news/story/11316/2896758),就連美國的狀況,似乎也沒有太過樂觀。

雖然根據路透社的最新調查,去(2017)年全美有25個州平均工資上漲3%以上,這個數字在2016年為17個州,201512州,2014年則僅3個州。此外,去年有30個州平均工資上漲,比前幾年大幅增加(http://www.epochtimes.com/b5/18/2/5/n10116937.htm)。

但是,美國失業率已持續維持在17年來低點—4.1%,且工資也沒有見到「同步大幅增長」的情形。就連美國聯準會及經濟學家們都在困惑:為何股市大漲、企業賺錢,薪資也未見大幅增加?

之前,彭博資訊曾經提出「美國通膨降溫的『5大疑犯』」,分別是「勞動參與率低(原因來自於經濟疲軟)」、「亞馬遜等網路零售商壓低價格」、「全球化可以降低生產成本」、「高齡化所造成的消費力疲弱,會進一步壓低通膨率」以及「航空、服飾及二手車這三個佔美國消費比率極高的市場價格戰拉低成本」(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599/2719353)。

而造成美國「低失業率、暢旺的商業投資、增長的企業信心」三者都到位,但卻仍紀無法驅動薪資成長的可能原因,彭博認為是「企業愈來愈強大(強大的僱主只會給低於市場競爭應該給的薪資條件)」、「低失業率降低勞工生產力」,或是「單純的衰退後遺症(僱主知道加薪後,就很難減薪。所以,除非確定經濟真的復甦,否則不可能輕易加薪)」3大原因(https://finance.technews.tw/2018/03/05/the-reason-of-real-wage-not-rise/)。

而如果從各種跡象顯示,假設未來「通膨」這頭怪獸肆虐的機率並不那麼高,那麼,不就表示所有「依通膨而產生的投資理財假說」都將可能是不存在且方向錯誤?

其次,物價未來就真如預期會「持續上漲」嗎?長期且每天都關注國內、外重大財經新聞的讀者應該都會發現,當日的新聞都會「重重打臉」之前的預測。

以「美國有通膨疑慮、預測聯準會準備升息」為例,當美國勞工部勞動統計局(BLS)在214日公布,美國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比攀升2.1%、高於市場預期的1.9%;剔除食物與能源的核心CPI指數年比攀升1.8%,也高於市場預期的1.7%之際,不但美股道瓊期指應聲大跌逾200點(https://udn.com/news/story/6811/2987285),也開始讓各界開始擔心,並預測美國聯準會今年的升息次數,可能由原本的3次,提高到4次。

但是,就在美國勞工部於本週二(313日)公布「2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月增幅度明顯低於1月,顯示通膨壓力有減緩跡象」之後,讓市場對聯準會今年升息4次的預期降溫,並帶動美股上漲,美元兌主要國際貨幣則「應聲走貶」。

這是因為造成物價波動的因素太多,國際油價、上游原物料價格...等等,都是主要的影響變數。然而,這些變數本身,也會受到之前基期是否已高,以及季節性因素的影響。投資人在實際下手之前,也必須清楚分析前因後果才是。

再者,「上游原物料大漲」並不是下游廠商「必漲價」的前提。這是因為,下游廠商調漲售價的最大關鍵,其實在於「民眾的實際購買力增加」。不過,如果從相關的數據來看,廠商能夠「隨興漲價」的理由,似乎也並不怎麼「強大」。

就以彭博(Bloomberg)的分析為例,光看薪資可能會覺得滿樂觀,但加上物價一起考量,美國今年1月實質薪資其實只增加0.8%,只有當月實質GDP成長率一半不到。雖然調查指出,有31%企業替員工加薪,但由於幾乎每年通貨膨脹率都是正的,所以雖然薪資每年都上漲,但並不代表勞工實際購買力也增加(https://finance.technews.tw/2018/03/05/the-reason-of-real-wage-not-rise/)。

一旦勞工實際薪資沒有增加、反倒減少,勞工接下來的反應就是非常自然的「進行理性消費」,也就是除了「非必要支出」,其他一律通通刪減。這裡的「非必要支出」,就是除了會影響「生存」的花費不能少外,其餘額外休閒愉樂或穿衣,就會大幅度的減少。當然,就算是「絕對必需的飲食」項目上,當收入永遠趕不上物價上漲之際,「吃粗飽」的消費將永遠優於「吃高貴氣氛」的項目。

事實上,「勞工實際薪資不進反退」的影響,不只是物價難以調漲,更有可能造成某些產業,特別是「非必需消費品」產業的進一步萎縮,並造成「生產過剩」、「通縮(物價下跌)」的惡性循環。如此一來,不但會進一步重創各國的經濟,投資人確定還真能賺到「通膨財」嗎?

第四,要賺「100%通膨財」,也要看投資標的是什麼?而具有「強而有力定價能力」的企業,才真正具有「投資相」。事實上,當原物料上漲時,投資大眾除非能直接玩原物料的期貨、選擇權等商品,否則,根本無法直接賺到全部的上漲價差。

至於相關企業的股票,正因為上面一個原因,當原物料價格大漲時,以大宗商品為原料的廠商,左手買的原料就貴,假設沒法在右手抬高價格,真正能賺到的價差恐怕不多。

從這個角度來看,不論是國內或國外,就算沒有普遍性的「物價全面上漲」,但至少在某些領域是有「物價上漲」或「價格蠢蠢欲動」的預兆存在的。

只不過,投資人在實地進行投資、把物價上漲的「損失」給賺回來,恐怕也必須深入研究各企業手上有多少「成本轉嫁能力」才行。一般來說,不能不消費的、也沒有更便宜品牌替代品的生產廠商,才有一定的「將成本轉嫁」的能力。

投資人可別以為不可能,就以日本為例,之前就有媒體報導(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8543/2981953?from=popinpc2),日本消費品價平、量減的「縮水式通膨(shrinkflation)」現象益發普遍。製造商成本提高卻不敢漲價,於是減少分量,面對這種隱性漲價的消費者因而勒緊褲腰帶,使政府拉高通膨以促進成長的政策備受壓力。

而根據專家的分析,日本的這種「縮水式通膨」現象之所以普遍,主要是日本食品業高度依賴進口原料,業者很難控制成本。由於工資長期停滯,消費者對零售價格上漲非常敏感,一旦某種品漲價,消費者就會改買較便宜的品牌。也就是說,投資人想要100%賺到這「通膨財」,可得深入了解產業鏈及企業產品競爭性才行。

最後,投資人更該關注的是:原物料大漲的原因為何?近來原物料價格是有大漲沒錯,但是,這裡的「大漲」真的是因為經濟景氣一片大好、市場供不應求?還是只是因為短期人為的炒作?

而以上兩者的最大差別就在於:假設是長期市場供不應求(例如產量減少而無法供應市場的需求),這才是投資人必須擔心,且價格可能無法在短期回落。

首先在全球經濟景氣這一層面,原本去(2017)年底,各方一片看好的「金髮女孩經濟」,今年才不過經過兩個月,彭博資訊就以「主要國家綜合PMI指標開始下降」、「美國債券收益率曲線依然處於下行趨勢」,以及「許多國家的經濟意外指標下降」3指標指出,全球同步成長的市場論斷有「被打破的風險」。假設全球經濟景氣連「溫和」都稱不上,又如何能讓原物料長期因為「供不應求」而維持高價?

至於在原物料市場中,特別是農產品,最常見的波動都是短期的,至於長期的供需,讀者可以說這世界還有非常多的人口(例如非洲),仍處於營養不良的饑餓狀態。

但是,撇除這些「價格再怎麼便宜,都無法吃上一口糧食」的區域,且在農產品生產技術不斷改良與精進,並受到「少子化(人口減少)」、「人口老化(需求增加不多)」等因素的影響下,各種糧食要達到「長期供不應求」的趨勢,機會恐怕是不太大的。

特別是農產品具有兩大特點,那就是「絕大部分是『看天吃飯』」,也就是農產品完全是受天候影響而豐收或欠收;另一個則是「欠收、價漲時一窩蜂搶種,之後就因為『供過於求』而價格大跌」。而以上這些,才是想要賺原物料行情與價差者,最應該了解的市場的基本認識。

整體來說,筆者並不是否認「部分物價上漲」的事實,而是提醒所有投資理財大眾:「當薪資不漲,民眾面臨物價漲的應變力降低」之下,民眾非但不能像一般政客及分析師一樣,對「通膨可以拉動經濟」一事「樂觀以對」。

民眾反而更要擔心,當面臨像日本一樣長期縮減開支,其所可能引發的經濟衰退、百業蕭條、失業率提高、薪資倒退...等情況。以上,恐怕才該是「生活」、「生存」及「投資」上真正傷腦筋及可怕之處!

 

《免責聲明》本專欄所提供之資訊,均由作者自行蒐集並撰寫完成,所有觀點僅為個人對市場的看法,並非任何投資勸誘或建議。若有引用數字及相關計算,均已力求精確,惟不保證其正確性,也不作為任何投保或購買的建議,對此不負任何法律上的責任。另外,本專欄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018年3月8日 星期四

《「我是有錢人」迷思559》找不到好的「長期飯票」,就只有靠這個來加薪!

 在刊出上一期《「我是有錢人」迷思558想讓薪水「領的久、領的多」 一定要好好思考2大重點!》之後,有好幾位年輕朋友,寫信給筆者「大吐苦水」。

他們普遍的問題都是:因為大學所學沒有特殊專長、工作又不好找,所以,很難找到筆者在上一期專欄中,所提到的「具未來潛力的工作」。更多的人是在「無奈」的狀況下,而從事文中所提到要避免的行業。

所謂「不能從事的行業」,就是無論你待在此一行業多久,都不會因為時間與經驗的累積而加薪的行業。因為在這個「非論件計酬」的行業,無論你再有經驗,除非能爬到主管階級,否則,就很難加薪。就算是「論件計酬」,只要「論件」價格低又沒有差異,就算一般人做到死,恐怕都很難提高薪資報酬。

甚至,有些畢業一段時間的社會新鮮人,唯一可以找的工作,不過是在超商或餐飲連鎖店裡的「計時工」。這裡的「計時工」,以目前法定時薪—140元為例,每天工作8小時、每月工作26天來算,一個月也領不到3萬元。

假設工作者家裡不住大台北地區,必須租房子居住,以最便宜的套房為例,差不多就要6000元。如果還有學貸的話,以目前平均學貸金額217404元(https://udn.com/news/story/7239/2757878、年利率1.15%(目前貸款利率是以「中華郵政股份有限公司一年期定期儲金機動利率加0.15%浮動計息)、分8年還款(還款期限以借款學期乘1為準,大學四年都借款,最高還款期限為8年、分96期償還)為例,等於每月要還2372元。以上兩筆金額相加,大約就已經去掉社會新鮮人1/3弱的薪水。

假設還要寄錢給家裡的話,這些年輕人大約就只能靠一萬多元,供應整個月的所有吃飯、穿衣、交通、娛樂及通訊費用。更可怕的是:除非這些年輕人能夠找到一個「正職」工作,否則,一輩子想要有較高的加薪幅度,幾乎可以說是微乎其微。

對於面臨如此窘境的讀者朋友們,筆者的建議只有兩條,其一是趕緊學習另一個可以長久謀生,又不必擔心失業的「一技之長」;另一個,則是努力做好投資理財的功課。不過在這兩者之中,筆者比較推薦的是「後者」。

這是因為一旦選錯行業,就算考了一定的證照,也不見得就能加薪多少;且許多的「一技之長」,還跟個人天份、領悟及學習能力密切相關;更重要的是:既然要靠「一技之長」換到高薪工作,沒有一定的市場靈敏度,怎麼可能「選對行」?!

例如之前,就有一名網友在批踢踢上發文表示,很多高職都建議學生去考證照,最多的就是全國技術士檢定,考證照的報名費用從幾百到上千元都有,還有術科、學科分開算的。但網友懷疑,證照實際的用途,似乎只有報名免試入學時評審才會稍微看過,幾乎沒有什麼實質的作用(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352788)。

以上的新聞就可以證明:人一旦選錯行,花費大量時間、金錢與精力的「學一技之長」,最後也不過是重複浪費金錢與時間而已,只會讓自己不斷走回問題的原點。

至於「學習投資理財」的過程中,不但可以方便自己「找到最有前(錢)途」的一技之長,更能替自己帶來「額外加薪」的優勢。但是,關於「學習投資理財」這件事,筆者認為一定要遵守以下兩大重點:

重點一、知道「如何預測未來」比「單純學習投資理財工具及操作」更為重要。學投資理財不是只了解商品內容、知道怎麼操作,或是獲得明牌,而是一個「藉由不斷的學習,讓自己的投資預測『越來越敏銳』」。

時下許多現行的投資理財課程,大約有兩種形式。一種是「教授單一投資理財(或可以稱為「賺錢」)的工具」,而其中絕大部分,就是讓學生相信所教者推薦的工具或標的。說白一些,就是「報明牌」而已。

另一種則只是介紹投資理財的基本觀念,例如如何省錢、存錢、花錢、賺錢、借錢、護錢...等方法。筆者認為,雖然與前者相比,後者的課程更為重要,且對每個人來說,都是終身受用的基本觀念。但以上兩種課程,對於實際訓練投資預測的精準度,都沒有全面性的助益。

因為,投資無非是為了獲利。但獲利的來源,就如同條條大路通羅馬一樣,怎麼可能只靠單一工具或標的,就可以達成的?更何況,每一種投資理財工具都有其優、缺點及適用性,完全不管個人差異,而要求每一個人都「一體適用」,且保證「一服(採用)就見效」,這種課程最好敬而遠之。就算是要累積投資理財的基本知識,讀者也要記得「不得偏廢」的道理。

但筆者認為,對投資理財大眾最有實益,且終身受用的,應該是「教民眾如何從龐雜的資訊中,建立起自己對未來市場的『預測模型』」。而這部分,才應該「學好投資理財者」最該學,但幾乎沒有人在教的重要課程。所以,必須靠當事人長期且大量累積相關知識,經由時間的累積與不斷的「預測—結果驗證」過程,強化自己的未來趨勢預測能力。

重點二、建立自己的投資決策方式,而不要照抄他人的建議。筆者相當不建議對自己工作不滿意的朋友,隨便把錢交給他人打理、誤以為這世界上真的有所謂「傻瓜投資術」,或聽信所謂的「投資專家」,將閒餘資金隨意投資在自己完全沒有做任何功課的標的上。

事實上,不管是被奉為股神的巴菲特,或是常在媒體上曝光的所謂投資達人,其所以有驚人的投資報酬率,全都是因為自己做足了功課。先不管這些媒體報導的對象,到底是真有本事,還是只是虛有其表,筆者認為一般大眾完全不能「單純照抄」這些投資達人的原因在於:

首先,這些達人的成功,完全是做足了功課後的心得累積,也才能在市場波動時「心不亂」。正因為他們「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所以,可以在任何市場上下波動時,知道如何應變?也因為知道自己是買在「相對低點」,所以,就算遇到任何市場起伏,也不會心亂、看到賠錢就殺出投資標的,最後慘被無情地甩出市場。

其次,正因為能掌握未來趨勢,才知道什麼投資可以長期持有?哪些就只能跑跑短線?事實上,投資人將一個只能短線操作的標的,拿來「長期持有」,就算未來不會面臨投資的嚴重虧損,恐怕也無法賺到每一波段的獲利。

再者,投資獲利的重點不在與「何時買」?而在於「何時賣」!正因為他們能掌握未來趨勢,也就知道投資標的的獲利會有多少?就更不會出現「漲了5%10%就趕緊跑,後面一大段都賺不到」的情形。

就算聽信他人明牌的投資人,能夠買在相對低點,但如果不知道「何時賣」,終究只能是「紙上富貴一場」而已。假設聽信的對象是個「專門騙人家」的人,投資人買到最高點,還一心以為行情可以繼續向上,投資人所產生的虧損恐怕會對個人或家庭財務,達到「傷筋動骨」的程度。

而之所以出現以上的情形,最主要就是投資人忘了自己做功課的必要。因為沒有自己做功課,當然就不知道未來的行情是上?是下?自然也就抓不準正確的賣出時點。

最後,如果沒有自己做功課,就很難抓出未來真正的「潛力標的」。特別是對於自覺沒有特殊專長,或是擔心未來自己的工作,有可能被機器人取代的人,就更需要藉由投資來「補足自己的薪水損失」。

但,假設投資人自己都不做功課,如何知道自己的工作「可能沒有著落」,或是「極有可能消失或被取代」?又如何能及早做好準備,並且靠投資正確,將自己的失業金給「賺回來」?!

更何況,不論是投資房地產或股票、基金...等標的,或是以上提到,選擇一個具「未來性」的工作,哪一個不需要靠「對未來市場趨勢預測正確」?哪一個不需要長期而累積性地「做功課」?

至於關心下一代子女教育及生涯規劃的父母,詢問未來最推薦、最有潛力、既能獲得高薪,又不必擔心失業的行業是什麼?筆者的答案,恐怕就只有「程式設計師」了。因為不管是未來看好的AI機器人、大數據應用...等,通通需要重度仰賴程式設計師。

當然,不是每一個小孩,都有程式設計的天賦。如此一來,天下父母們最重要的一件事,恐怕就只剩下本專欄所介紹的兩種「解決方案」可供參考,而不是讓他們毫無目標地「繼續升學」~

 

《免責聲明》本專欄所提供之資訊,均由作者自行蒐集並撰寫完成,所有觀點僅為個人對市場的看法,並非任何投資勸誘或建議。若有引用數字及相關計算,均已力求精確,惟不保證其正確性,也不作為任何投保或購買的建議,對此不負任何法律上的責任。另外,本專欄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