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21年10月28日 星期四

《「我是有錢人」迷思642》理財的「兩權相害取其輕」

 最近,筆者看了一本,翻譯自日本報導文學作家鈴木大介所寫的《老人詐欺》。該書作者在親身採訪了不少位,專門詐騙老人集團成員之後的心得是:詐騙的年輕世代,之所以把老人當作目標,不僅是因為老人好騙,更是因為那個世代「壟斷最多財富」。

正由於年輕人堅持這樣的想法,替自己找到「詐騙非犯罪」的正當(義)理由,再加上詐欺集團的分工化(金主、詐騙主、收集、提供名冊者與收錢者分開獨立、互不認識,讓警方無法徹底消除詐騙集團),鈴木大介認為專騙老人的詐欺犯「永遠不會絕跡」。

因著這本書的內容,讓筆者想起上個星期有新聞提到,國內有兩家銀行的信託部門,先後針對「小資銀髮族」,推出簽約金「千元有找(https://udn.com/news/story/7239/5813093)」,以及「下殺五折(https://wantrich.chinatimes.com/news/20211020S512609)」的訊息。

過往,由於委託這要支付不同的簽約費、信託管理費(按委託資金一定比例,像是0.3%-0.5%收取),甚至是「修約費」、整體承做成本不低,信託業務一直都被許多民眾,視為「有錢人才能參與的金融商品」。

但是在政策鼓勵、各信託機構調降管理費用,特別是在「預開型信託(簽訂契約時,客戶只需要支付一筆簽約金,在資產未正式交付信託時,完全不用繳交任何管理費)」業務推出之後,安養信託希望在民眾心中,建立起「更為親民」的形象。

舉例來說,過往安養信託的簽約費,差不多要3000-5000元,新推出鎖定小資銀髮族的(微型)安養信託(相關內容請見下表一)開辦費(簽約費),就只要999元或原費率打五折。

 

表一、近期鎖定小資銀髮族的安養信託方案:

 

國泰世華銀行

永豐銀行

名稱

微型安養信託

預約幸福˙安養樂活信託

優惠時間

2022年底前

簽約手續費

999

1.本專案限受益人年滿55歲,或身心障礙者辦理

2.委託人或受益人為醫護人員,且提供在職證明時,優惠免收簽約費

55歲(含)以上打五折(1500元),55歲以下打八折(2400元)

信託管理費

1000萬元(含)以下部分:0.5%

1000-3000萬元(含)部分:0.4%

3000萬元以上部分:0.3%

上述為年費率,但按月收取

按開始收費當期年齡計算:

年滿55歲:0.2%

未滿55歲:0.5-0.6%

信託管理費收取時點

資金匯入時

資金匯入可做定存,在專戶資金未開始進行給付或投資前,免支付信託管理費

契約終止規定

民國11511日前,未有任何資金匯入時,契約則終止。如屆期時,信託內尚有資金,則自動展期至財產用完為止

依契約約定

簽約時是否需匯入資金

最低1000

資金來源

因屬「金錢信託」範圍,資金來源只限「台幣現金」

因屬「金錢信託」範圍,資金來源只限「現金」含保險給付金、基金贖回款項,且台、外幣均可匯入

資金運用

只限存款(活存或定存)

存款(活儲或定存)/基金

給付

定期給付(可選擇每年、半年、季、月)

定期給付+多元不定期給付,如:生活費、看護、養護機構、旅行社、醫療費與教育課程等

給付時點

受託人收到首筆存款之日起,依契約約定

依契約約定,或委託人指示時點

修約費

每次500

每次2000元(給付方式變更不屬修約,不另外收取修約費)

資料來源:國泰世華銀行、永豐銀行

 

按業者的說法,這樣的價格優惠,完全是「配合金管會『信託2.0』,為了推廣普惠金融、讓客戶覺得有感」的做法。不過,根據趙子仁協理的說法,自今(2021)年7月推出以來,來詢問的客戶還不少,但實際簽約者卻不多。為什麼如此?經由筆者的歸納整理,主要跟以下三大理由有關。

理由之一就是:國人對於信託商品「非常陌生」,完全不懂它能對自己的投資理財行為,提供多大的好處與幫助。就如趙子仁所說:多數國人對於信託是什麼?信託業務能提供什麼服務?或是能幫忙解決什麼問題?都是非常模糊的。常常是行員解釋了半天,客戶卻多半是「有聽,卻不太懂」。特別是沒有立即性急迫需求的客戶,常常在聽完後就「不了了之」。

理由之二、「微型」信託費用很佛心,但資金運用不高。目前一般信託機構推出的安養信託,一般是以金錢(請見下表二)、股票或不動產為標的;至於給付內容,也可以依客戶需要,規劃定期或不定期(實支實付)的給付方式。

 

表二、金錢信託種類:

 

運用決定權(投資決策權)

指示1

相關費用2

給付方式

指定

委託人(客戶)

概括指示

手續費:通常約3000-5000

信託管理費:通常是信託資產的0.3%-0.5%

修約費:每次約2000

可以依客戶需要,規劃定期或不定期(實支實付)的給付方式

不指定

受託人(銀行信託部)

--3

特定

委託人(客戶)

具體指示

1:「具體指示」是指「委託人必須明確指是什麼時間?以多少價格,買賣哪一種金融商品」;「概括指示」與「具體指示」類似,資金運用的指示的範圍,會比「具體指示」還要寬,但仍是由委託人提出

2:各銀行信託部門高齡安養信託收費標準,請見信託公會網頁(https://www.trust.org.tw/tw/old-disability/trust/2

3:「不指定(用途)信託是指委託人不下任何指示,但受託信託機構在資金的運用上,只能投資於現金、銀行存款、公債、公司債、金融債券、短期票券等標的上

 

但以國泰世華銀行所推出的「微型安養信託」為例,由於開辦費用低,商品設計就更為簡單。不但只接受「金錢(現金)」,且銀行在幫客戶規劃資金的運用或給付上,也非常簡單,就只有「放在銀行做活存、定存」,以及「定期給付」一項而已(給付不定期,且資金多的,並不屬於微型安養信託的服務客戶對象,需要額外進行「客製化」簽約及收費)。

趙子仁特別解釋,這種微型安養信託的資金運用,之所以只放活存或定存,一方面是不鼓勵高齡者承擔太高風險,另一方面,幫客戶進行投資,也是有一定成本的。既然微型安養信託,是屬於「普惠金融」的範圍、收費不能太多,自然就難以因應客戶的不同需求,而提供客製化的資金運用及給付方式。

至於永豐銀行所推出的安養信託專案,則允許客戶把資金,放在定存、活儲,以及銀行特定用途信託平台上架的各種基金。但是,客戶可以購買的基金,必須符合銀行對客戶的KYC結果,且只會收基金申購手續費,不收基金贖回時的信託管理費(因為此信託已經收了一筆約0.2%的信託管理費)。

不過,筆者認為像這類「微型安養信託」,或是一般安養信託這樣的業務,之所以「叫好,不叫座」的第三及最大原因,就是國人太過於「放大自己的賺錢能力」,卻「小看自己的風險損失」。這就是心理學上很有名的「錨定效應(https://zh.wikipedia.org/wiki/錨定效應)」。

例如最近筆者看的一本書《投資陷阱:比特幣、金融詐騙、投機市場與影子銀行的源頭、陷阱與未來。人們如何做出那些看似無法理解的決策》的作者,就引用美國的多個研究顯示,大約有25%的美國男性,認為自己的聰明程度,不僅高於,而且是遠高於平均水準(只有15%左右的女性這麼認為);有19%的美國人認為,自己是全國最富有的1%80%以上的美國人,認為自己的開車水準高於平均

以台灣股市的一個說法「十個玩股票的人裡面,有7個是賠錢的,另2個不賺不賠,實際真正有賺錢的只有一個」為例,也突顯出「明明大部分人虧錢的機率,遠遠大於自己想像的賺錢機率」,但是,一般人卻常常認為「靠自己投資最賺錢,或最保險」。

而當一般大眾面臨受到高度監理的金融投資中,虧錢的機率都大於賺錢時,在遇到各種「有賺錢好康」的詐騙話術時,恐怕也就很難「心生警惕」且「免於受害」了。

筆者隨手抓了警政署統計室20201021日發佈的「警政統計通報(2020年第43週)」的資料顯示,近5年老年被害人數逐年遞增,2019年較2015年增加逾2成(20%),主要是因為「詐欺被害人數增加」所致。

 

圖一、老年人被害主要案類增減:

資料來源:「警政統計通報(2020年第43週)」,20201021日,警政署統計室

 

20201-9月,老人被害佔總被害人比重的8.44%,也是歷年最高。在老年被害案件中,又以「詐欺」案的佔比最多(22.17%)。而如果進一步從「被害人口率(人/百萬人口)」來看,女性因「詐騙」而受害的人數最多,男性受害人數最多的雖然是「竊盜」,但「詐騙」則是位居第二。也就是說,老年人被詐騙的風險,真的越來越值得民眾的重視。

事實上,隨著年齡的老化,特別是隨著年齡增加而提高的失智問題(根據失智症協會的統計75歲以下的失智症盛行率,還未超過4%,但超過75歲之後,每隔5歲的盛行率幾乎是「倍增」),將更會令人擔心「當自己無法獨立處理金錢事務(根據下圖三的統計,75歲以上的老年人,20人中就有3位「獨立處理金錢事務有困難」)」時,就算之前已經準備好了充足的退休金,真的能夠分毫用在自己身上嗎?

 

資料來源:台灣失智症協會(http://www.tada2002.org.tw/About/IsntDementia

 

資料來源:衛福部「民國100年台灣地區中老年身心社會生活狀況長期追蹤(第七次)調查」

 

之前,筆者曾在之前的專欄《「我是有錢人」迷思615》想預防失智後的財務風險,你可以這樣做!(https://fund.udn.com/fund/story/7488/5406257)中,提供讀者一些可以「提前預防」的方法。但是,根據熟悉法律及市場運作的人士表示,上文中所推薦的方法,最好的恐怕還是透過信託的方式,預先進行規劃。

筆者想先澄清一下:個人倒不是刻意幫業者,推銷信託商品或為其背書,只是這麼多年來,真的看了不少老年人「硬是不信邪」,又不承認自己「失智且已無法正確處理自己的財務」,導致自己好不容易累積的退休老本,被自己的亂投資或有心人給騙光。

所以,這世界上的很多事情,真的要提早進行規劃及預防才是。就以「年齡越高,盛行率越高」的失智症為例,從過往許多血淚斑斑的案例經驗顯示,當事人通常是在連續出現財務被詐騙,或是胡亂投資虧損之後,才經由家人的發現、送醫而確診。

然而,就算經由醫師的確診,再加上透過法律程序完成輔助或監護宣告,當事人在此之前的所有損失,一分一毫都無法追回。所以,筆者真心誠意奉勸有「失智」危機意識的理財大眾,千萬要提早規劃相關的問題。

當然,信託雖然「好用」,也有其「有一定成本(最主要是管理費)」的缺點,對於資產不多的銀髮族來說,當成立信託契約之後的收益不高(假設只能存定存或活儲的話),又必須被收取一定資產比例的信託管理費時,理財大眾一定會面臨一場人心的交戰。

在這個時候,銀髮退休族必須考慮的是:「退休金損失」與「退休金不足或不夠多」,雖然同是「風險」,但,自己最不能承擔哪一個風險?所謂「兩權相害取其輕」,當兩樣風險都是自己最擔心的,就只能選擇那個「對自己傷害比較不大」的一項。

就以將信託資金停泊在「年息不到1%的定期存款」為例,資金的報酬率非常低。既然資金收益率非常低,再加上民眾自己就能做定存或投資,就讓很多民眾認為:何必要繞一個彎,把自己的定存或投資資金交付信託?

事實上,正是這道「繞了一個彎存定存或投資」的手續,才能起到一個「資產保全」的重要功能。因為,當一般大眾與銀行簽定信託契約,並且將資產移轉給銀行之後,所有權人雖然不再是「個人」的,卻能產生「任何外界的詐騙集團,想要打這筆錢主意的解約行為,都會先由銀行信託部門,負起基本把關動作」的優點。

筆者想要再三強調,信託也許不是這世界上,現階段能解決理財大眾所有問題的唯一金融商品。但是,假設想要安穩退休的大眾,想要好好保護住自己的退休老本,並且讓所有的錢,分毫都用在自己身上。那麼,自己就必須要有一定的危機意識,並且在自己頭腦還清楚時,把問題先行處理。而不是事到臨頭之後,再想辦法處理。因為到那個時候,一切恐怕都已經是「木已成舟」,什麼結果都改變不了了。

 

《免責聲明》本專欄所提供之資訊,均由作者自行蒐集並撰寫完成,所有觀點僅為個人對市場的看法,並非任何投資勸誘或建議。若有引用數字及相關計算,均已力求精確,惟不保證其正確性,也不作為任何投保或購買的建議,對此不負任何法律上的責任。另外,本專欄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021年10月21日 星期四

《「我是有錢人」迷思641》想用保險賺錢,小心得不償失!

 最近,有兩件跟保險相關的新聞事件,讓筆者特別「感慨萬千」。

首先,是聽聞市場上,出現「國外再保險公司因為損率太高,對國內保險公司的失能險拒賠」消息。之後,又看到一則新聞報導指出,一位現在高齡78歲的老翁,花了200萬元,帳戶剩下12萬元,家屬接獲通知後「大驚」(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211015money002/)。

當網路上一片罵聲,質疑為何業務員,可以賣高齡78歲老翁「投資型保單」時,筆者卻只看到「14年前為了『賺錢』而買了2張投資型保單」這句「重中之重」的重點。

筆者不想替賣他投資型保單的業務員「緩頰」,或是幫他說話。只不過,以上這類一再發生的血淚案例,再加上近一、兩年來,陸續出現的保單停賣潮,讓筆者想要特別提醒國人,千萬別繼續延用過往投保時的幾個錯誤迷思:

首先,長久以來,國人在投資理財規劃上,不但是「只重投資(賺錢),不重視風險」,連帶在投保選擇這件事上,也一向是以「能不能賺錢」為衡量標準。

遠的不談,單從近一、兩年的停賣保單,像是宏泰人壽薰衣草醫療險、台產防疫保單,以及「有保證給付」的失能險、高預定利率的利變保單等,無一不反映出國內保戶的這種「買到賺到」心態。

但是,保戶真的有賺到嗎?例如文章開頭那位「為了賺錢」的老翁,到前兩年瘋狂購買高宣告利率利變型保單的保戶,最後,真的有達到原本投保的目的,而「賺到錢」嗎?恐怕答案是很殘酷且無情的。

再舉遭到國外再保險公司「拒保」的「保證給付」型失能險,其之所以熱賣,就是商品在設計上,密切貼近國內保戶「特愛還本」的脾胃。因為,國人向來就覺得「保費有去有回」,才是投保上的「王道」。

但是,撇開「有去有回」的保單,保費會更貴、保障會變低不說,保戶在實際理賠上,能否真的「佔到保險公司的便宜」,恐怕也是一大困難。就以據業務員表示,「很容易符合理賠條件」的癌末病患為例,如果被保險人「活的不夠久」,依然是「拿不到保證給付的失能扶助金」的。

理由很簡單,「魔鬼就藏在細節裡」。因為在「失能程度與保險金給付表(http://www.lia-roc.org.tw/index06/law/law110.htm)」中的附註15-1規定:「機能永久喪失及遺存各級障害之判定,以被保險人於意外傷害事故發生之日起,並經6個月治療後症狀固定,再行治療仍不能期待治療效果的結果為基準判定。但立即可判定者不在此限」。

也就是說,如果是身體器官的直接切除,當然就可以直接進行「機能障害」的判定;但除此之外的「遺存障害與否」的認定,就必須超過6個月以上,才是保險公司開始真正給付失能保險金的起算日。這部分,幾乎已經成為銷售失能險保險公司,與申請理賠保戶之間的糾紛來源。

例如一位保險業務員就指出,他的一位客戶一經確診罹癌,就是肝癌末期。當下,醫師也立刻開出了符合失能程度表「6-1-2」條件的診斷證明書。但是,這位客戶從確診到過世,只有短短的3個月時間。所以,根本領不到失能險的理賠。

也就是說,假設癌末病患從經醫師確認,一直到過世的時間短於6個月,保戶就算不服而與保險公司對簿公堂,法官會「判保險公司賠」的機率也幾乎等於0

其次,民眾不但對於自己不懂的商品「更愛買」,也很少不知道自己真正要的是什麼?連自己所搶買的保單,到底能提供自己什麼保障,也都「不甚了了」。

之前,就一位資深業務員跟筆者分享心得:台灣幾乎每個人都有買保險,但是,如果你問他:「到底買了哪些保險?能提供自己什麼保障」?鐵定沒有太多人能回答出來。也就是說,沒有多少人知道,自己所買的保單,可以提供哪些保障?

78歲老翁買投資型保單的例子來看,就突顯出保戶「不懂的商品還是要(敢)買」的心態。另外再以失能險為例,據了解,過去一直被廣大保險業務員,當做「比長照險更容易理賠,更可以替代長照險」的優質保單在銷售。

但實際上,根據銷售失能險的保險業務員的說法,現今失能險理賠最多且最容易認定、不太會有疑義的,就是「癌末、胸腹臟器功能,且生活上完全無法自理,或終身無工作能力」的情況。

然而,這種存活期一般不超過6個月的案例,與真正多數因為腦中風、失智,因為失能或失智,生活上無法自理,而需要他人專門長期(至少8年、10年跑不掉)的照顧,相關花費龐大且驚人的風險需求「並不相符」。

據一位銷售失能險的業務員的說法,只要是癌末、胸腹臟器切除或機能障害,或是罹患口腔、食道、咽喉部位癌症,且病變位置有切除的患者,幾乎都可以符合「6-1-1」、「6-1-2」與「5-1-1」、「5-1-2」的條件,不但能拿到「失能一次金」,也能夠拿到「因為符合第一到六級失能」的「失能(分期)扶助金」。

但是,不管是腦中風或失智,想要符合「失能險」「失能程度與保險金給付表」上「第一項—神經障害」標準,並且順利請領到保險理賠金的保戶,卻是「少數中的少數」。

當然,也許保戶會說:只要我買了一張保單,且有更多的機會「領到理賠金」,我才不在乎它是不是因為腦中風、失智,或其他理由而獲得理賠?因為,我不想買了保險、花更多保費,然後有很大的機會「領不到錢」!

而這,就是台灣人的普遍投保心態—買保險只看「賺錢機率高不高」,卻無視於所買的保單,是否真的符合自己心裡,所擔心的那個費用支出最高、持續時間最長的那個風險?

這道理很簡單:到底是癌末(一般癌末大約是半年不到的存活期)、也許真的需要有專人照顧的「長照」風險比較高?還是因為腦中風、失智,卻可以存活至少八年、十年以上沒問題的「長照」風險,更值得一般大眾擔憂呢?

假設保戶在投保前,完全不知道自己最擔心的風險是什麼?也沒有在眾多種類的保單中,挑選到最「match」個人風險需求的保單,那麼,保戶如何期待自己能「買對保險」呢?

再者,保戶常常買了保單之後,就鎖在保險櫃中,大約只有在發生事故時,才會再次拿出來「申請理賠」之用。就舉開頭的老翁例子吧,自己花了200萬元買的保單,如果十幾年來年年關保單的心投資績效,會落到這樣「過了14年,突然經銀行通知結果而大驚」的地步嗎?

事實上,就算保戶買的,不是保單價值隨時會跟著投資績效而上下波動的投資型保單,保額固定的傳統保障型保險,也是需要至少每年拿出來檢視一番,才能隨時了解自己所買的保障,是否還有新的缺口需要補足?

最後,管它有需要、沒需要,反正,跟著媒體及業務員的話術,搶買「停賣保單」就對了。最近幾年,隨著主管機關的監理嚴格,因為「限期下架」的保單,幾乎是「每年都要來個一、兩次」。然而,每一次停賣,都可以幫保險公司及業務員,刺激出更多的買氣。

原本金管會看這樣子,只好禁止保險公司因為「停賣」而做廣告。但,保險公司的業務員只要拿著「停賣」的新聞稿給客戶看,客戶就會買單了,完全不需要另外做廣告DM。接著,停賣潮都是「一次比一次更大」。

對於這「一次比一次大」的停賣潮,政大風管所教授彭金隆直言問題的核心,就在於「停賣商品沒法立即下架」。主管機關忘了,台灣的保險市場特性(結構),就是「通路過於強勢」。

也就是說,就算保險公司深知財務風險,而想停賣某一張保單,卻不能拒絕通路所提出的「合理收件時間」。相對的,主管機關不敢要求保險公司「立刻下架」的原因,也是忌憚於保戶的抱怨。

當然,如果從「事後結果」來看,民眾的「搶買潮」,似乎多半是「正確」的。因為,不論是宏泰薰衣草保單調漲費率,被金管會硬是「否決」掉、這次漲價不成;或是搶在保證給付型失能險停賣之前,買到給付條件相對較佳的案例,都可以「印證」非理性的保戶的「決策」是正確的。

只不過,保戶這種「完全不在乎自己需求及財務狀況」的做法,真的就是「買到,賺到」嗎?恐怕也未必。例如一位保險業務員,就舉他的一位客戶為例指出,他之前就是搶買某張無理賠上限終身醫療險,一個月保費要三、五千元。但就因為沒考慮自身的財務狀況,買了沒多久,就因為繳不出來保費而停繳。如此一來,等於客戶過去所繳的保費,全都丟到水裡了。

所以,筆者想在此再次提醒「心心念念,想靠保險賺錢」的保戶,當面對業務員或理專大力推銷之際,最好從「有沒有需要」,以及「財務健全」的角度進行評估。

因為首先,從資金運用效率的角度來看,「買沒有需要的東西」就是一種浪費。其次,人生既然沒有永賺不賠的生意,那麼,買保險的道理,也是一樣的。

 

《免責聲明》本專欄所提供之資訊,均由作者自行蒐集並撰寫完成,所有觀點僅為個人對市場的看法,並非任何投資勸誘或建議。若有引用數字及相關計算,均已力求精確,惟不保證其正確性,也不作為任何投保或購買的建議,對此不負任何法律上的責任。另外,本專欄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021年10月14日 星期四

《「我是有錢人」迷思640》投資「練功」需要時間累積,但,沒時間,也有解決方法!

 前幾天,有位年輕網友問筆者個人在平日,都看哪些投資理財節目,可以推薦給他參考、學習?他並繼續追問:如果要提升自己投資上的精準度,會建議他平時吸收哪方面的資訊才行?

筆者不敢說,自己有多大的資格,可以教導這位年輕網友「能夠致勝的投資心法」。只能從這麼多年來,觀察不少投資成功人物的心得,與這位年輕網友進行如下的分享。

目前,不論是傳統媒體,或是新型媒體的YTYoutube)及網路上,大約有三種跟投資理財有關的內容。其一是「投資理財觀念」類(例如投資要克服人性、長期投資才能發揮時間複利的效果);其二是「基礎知識類(個別投資工具或標的介紹)」;其三是「實際操作教戰手冊」類。

以上三種,都各有特色、重點及優點。首先以第一種為例,它的優點是「能夠替讀者建立正確的投資觀念」。但一般來說,所謂的「正確觀念」,不外乎是「長期投資,才能發揮時間複利效果」,以及「投資成功,就是要想辦法克服人性的貪婪」。

這類訊息重不重要?很重要,但不是筆者認為,「能夠提升投資精準度」的重要訊息。更何況,既然是所謂的「人性」,老實講,大多數人想要徹底改變,恐怕是很困難的一件事。

接下來第二種的「基礎知識類」。筆者認為,除了多數理財大眾會在個人及家庭資產產配置中,會用到的股票、共同基金、ETF與債券的介紹外,其餘衍生性金融商品的介紹,就當做「增長見聞」就好,也不必花太多時間詳細了解。

筆者建議這位年輕的網友,可以花較多時間吸收的,是第三種,與實際操作有關的資訊。理由很簡單:決定投資是否能賺錢的,永遠是「低買高賣」,而與它是不是股票、ETF或債券,沒有太大的絕對關聯性。

當然,能決定投資人「低買高賣」的分析方法,包括「基本面分析」與「技術面分析」,都各有堅決相信的死忠擁護者存在。但是,筆者根據多年來的觀察認為,兩者沒有絕對的好或不好。因為,不管是基本面或技術面(特別是技術面分析),如果都是採用「過去的資料(技術面分析100%是過去資料,但財報分析也不遑多讓)」,大概都無法預先知道「完全不按牌理出牌」的突發狀況。

不過,若是以基本面分析的經驗累積來看,筆者倒是建議這位年輕網友,平日多涉獵以下的訊息:

其一是「事實」類訊息,也就是每天與投資理財有關的重大經濟、金融或產業新聞。這些每天發生的不同新聞事件,看似互相沒有關聯,但如果持續不斷發生,就會出現「由點而線至面」的重大影響。

其二,金融機構或專家對於某一金融事件,後續的影響與趨勢預測的分析。筆者認為,讀者可以從其中的脈絡中,讓自己在之後的印證中,真正學習到:當某一新聞突發事件發生後,判斷其對於金融市場的投資,產生何種變化及影響。

從不同專家或寫者的分析,再加上事後的不斷印證(例如某專家預測市場走勢為何?不必馬上相信並照做,但在一段時間之後,驗證此人的預測是否真的實現),可以讓讀者磨練出更為精準的投資決策—知道哪些專家的投資建議「常常失準,且唬爛、坑殺散戶居多」?哪些人的判斷較為精準,而值得自己學習?

簡單來說,看這類分析文有兩大好處,其一是「知道如何做好個人的資產配置」?因為知道未來有哪些值得長期投入的潛力產業。其二是「訓練自己的分析及判斷能力」。

第三,具有系統性知識的相關書籍。除了基本面或技術面分析的類別外,有關未來趨勢的類別,也可以多多涉獵。舉例來說,不論是FintechAI、新科技、新能源等的議題,都將是主導未來產業發展的重要趨勢。

且筆者強烈建議,各行各業的上班族,平日多看一些相關書籍,不但能夠逐漸累積出系統性的知識,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自己在工作及投資決策上,做出正確的判斷。

當然,筆者也不忘提醒這位年輕網友,不論是基本面或技術面分析,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學會的。也就是說,從初學到真正用起來得心應手,還是需要不少時間與經驗的持續累積才行。

所以,對於坊間那些「讓上課者短期就能賺大錢」的開班授課,筆者認為多數只是講者能夠賺錢的手段而已,並不值得相信或真正付錢去上課,反倒勸他還不如靠自己累積相關的資訊、知識與事後的印證,讓自己的投資精準度提升。

不過聽到這裡,這位年輕的網友就開始犯愁了。因為他說工作很忙,「理論上」不可能有太多閒餘時間「慢慢累積投資功力」,並追問筆者「有沒有什麼捷徑,可以讓自己的投資勝率提高」?

聽到這裡,筆者也終於了解這位年輕網友真的想法。其實,這位年輕朋友真正的問題在於「沒有或不太想花太多時間,在累積自己的投資功力」。且這樣的想法,也並非少數特例,擁有類似想法的民眾並不少。但筆者認為,自行投資並非完全不可行,但只限於兩種情形:

其一,沒做足功課之前,真的不宜輕率進場投資。根據筆者長期的觀察,投資人想要累積投資功力,並沒有特別的捷徑,唯有花上非常多的時間與精力、逐步累積,才有可能達到。當然,如果當事人天資聰穎,時間或有可能縮短,卻沒有可能「一步登天」。

假設一般大眾真的沒有時間,或是根本不想花時間或精力,在慢慢累積投資功力,筆者真是要奉勸這些理財大眾,不要輕率地自己選擇,或聽信他人的所謂「明牌」隨便投資,可以試試以下第二道方法。

其二,如果真的完全不想,或沒有空做功課,就只能直接透過「買下一整個市場」的方式投資。如果覺得自己沒有太多時間「做投資的功課」,卻又想透過被動投資幫自己累積另外一筆收入,筆者認為最好的方法,就是透過「買市場」的方式投資。

這裡所指的「買市場」,可以是共同基金或ETF,但是,重點絕對不在於單一地區、國家(但投資人住在台灣,單買台灣市場是完全OK的,理由會在文章最後解說)、產業或主題(更不能是槓桿操作的標的),而是「買下一整個市場」。

舉例來說,如果看好全球股票市場(除非整個地球停止轉動、各國經濟自此歸零,否則,市場只會偶有下跌,但長期來看,全球股票市場的走勢一定向上,而非向下),就直接買全球股票型基金或ETF(個人比較建議ETF),而不是什麼單一的區域、國家或產業的標的。

這樣一來,投資人可以享有兩大好處:其一是「不會因為『單戀一支錯誤的花』而賠錢」;其二是「完全不用自己傷腦筋進行資產配置」。但是,投資人「唯二」要注意的,一是「相關費用成本相對最低」,二是「原型(完全複製大盤指數,而不是特殊產業主題)」、「非槓桿操作(例如正二、反一等)」等。

最後,筆者還要再進一步,解釋一下可以「單買台灣市場」的兩大原因:其一「匯兌風險」。特別是準備一輩子生活在台灣的投資人,在「未來使用的是新台幣」之下,也真的沒有必要冒著「匯兌損失會降低報酬率」的風險。

其二,則是投資直接海外直接或間接成本不低。除了透過境外基金或ETF,國人如果要直接投資海外(例如國內證券「複委託」交易),投資成本都會非常高,自然會侵蝕掉一部的較高獲利;但如果透過非正式管道,除非有極強的外語能力,否則,投資前、中、後遇到問題、麻煩或糾紛時,投資人恐怕是很難招架及自行解決的。

 

《免責聲明》本專欄所提供之資訊,均由作者自行蒐集並撰寫完成,所有觀點僅為個人對市場的看法,並非任何投資勸誘或建議。若有引用數字及相關計算,均已力求精確,惟不保證其正確性,也不作為任何投保或購買的建議,對此不負任何法律上的責任。另外,本專欄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021年10月7日 星期四

《「我是有錢人」迷思639》「基金風險報酬等級(RR值)」到底是幫忙,還是害了投資人?

 928日的新聞報導(https://ctee.com.tw/news/fund/523004.html)指出,在金管會與投信公會研究多時後結果出爐,證期局局長張振山27日表示,「基金風險報酬等級(RR,詳細內容請見:https://wwwfile.megabank.com.tw/upload/F9B0/1050323_fund.pdf)」維持原本的五級不變。且依一千多檔基金跑出的結果顯示,台股基金波動度仍是高於高收債基金,因此台股基金維持RR4,全球、區域或已開發國家高收債維持RR3

雖然新聞中特別留了一個伏筆「有部分基金風險評級會調整,據投信業者透露,主要是全球能源股票型基金及新興市場債券基金等,仍待金管會最後確認,才會對外公布」。但新聞曝光之後,業者對於重要的風險評級大分類順序完全沒有更動,僅只是小部份的修正而已,這樣的結果連「雷聲大、雨點小」都稱不上,實際上形同「虛晃一招」、一切走回原點的做法而產生質疑(https://ctee.com.tw/livenews/aj/ctee/A95634002021092810171696)。

不過,筆者認為新聞中的官方回覆,才真正是令人啼笑皆非:「金管會強調,基金風險報酬等級分類標準(RR)是參考歐盟UCITS基金揭露『綜合風險與回報指標(SRRI)』作法,計算基金過去五年淨值波動的標準差(即波動程度),按波動程度由小到大區分為RR1RR5計五個等級,RR1表示波動程度最小,RR5則是波動程度最大。同時基金風險報酬等級並不是強制揭露的資訊,主要是提供給基金銷售機構參考,作為了解客戶(KYC)與了解商品(KYP)時的輔佐指標,銷售單位仍是要確認客戶風險屬性、是否適合投資該檔基金,不能單以RR等級來決定商品適合度,投資人投資基金時亦要了解基金投資策略、投資標的,及歷史報酬率不等於未來報酬等」。

這種說法絕對是荒謬至極。因為,如果風險報酬等級(RR值)不能代表投資人選擇標的的唯一標準,金管會又如何要求金融機構,必須按照客戶的風險屬性,推薦「適合客戶的RR值商品」?

再說了,假設金管會的「基金風險報酬等級並不是強制揭露的資訊,主要是提供給基金銷售機構參考,作為了解客戶(KYC)與了解商品(KYP)時的輔佐指標」前提是正確的,那又為何要「多此一舉」地公佈一個「無法適用於所有投資標的」的風險評估值?唯一能讓人相信的理由,就是金管會只是把不想負的責任,全甩給銷售金融機構而已。

以下舉一個極端的例子好了,以台灣股市的護國神山台積電為例,按照金管會的這套標準,其RR值是「風險(至少是波動性風險)最高的5(當然,現在沒有只買台積電股票的基金,此處僅為舉例。另一個投資台股、RR值為5ETF0050」;另外一檔包含最近爆雷的中國大陸恆生集團發行的亞洲高收債基金(https://www.wealth.com.tw/home/articles/34141?utm_source=facebook.com&utm_medium=fanpage&fbclid=IwAR0JYp0VG2cdfrQDRcFwXQwjgi1n8X048K6boSXMhk2e8cyyQo_F-7-PsS8),或是有多次違約不良記錄的阿根廷國債的新興市場高收債基金,RR值卻是風險較低的「4」。

請問在這樣的「風險等級」之下,銷售機構會憑著自己的專業,良心地推薦客戶風險不高,且收益穩健的「台積電」?還是「反正風險等級有政府相關單位『背書』及『認證』」,但實際風險卻可能很高的新興市場或亞洲市場債券型基金?

一旦台灣投資人投資這類基金賠了錢,並向監理單位投訴,金管會轉而質疑銷售機構時,金融機構大可跟金管會雙手一攤地解釋:「『風險報酬等級(RR值)』也是你政府訂定的,我們一切都是照章行事:沒有賣超過客戶投資屬性承受度的RR值商品」!

而在面對虧損的客戶時,銷售的金融機構也可以底氣十足地回應:「市場風險無所不在,投資本來就賺有賠,你賠錢了是你的運氣不好,不要怪到我銷售機構的頭上。因為,我們也是100%按照監理單位的RR值規定推薦。不然這樣好了,既然原先這檔標的讓你賠錢,建議你改投另外一檔也符合你風險屬性(RR值),但專家預期投資前景更佳的標的」?

但是,假設銷售機構有良心地建議投資人買台積電,卻讓投資人虧損。銷售機構不但要面對投資人的申訴及提告,甚至會被監理單位因「沒有推薦適合『風險報酬等級(RR值)』商品」,而吃下現在動輒金額可能上百億的罰款。

以上這種「劇情」,已經是目前市場的「常態」,而始作俑者的金管會,卻依舊是「假裝不知道問題的嚴重性」。所以,請容筆者不客氣地說:金管會主導並設立的這個「風險報酬等級(RR值)」,就算不是造成投資人虧損的始作俑者,也絕對可以稱的上是「幫兇」之一。

而眾多可憐的投資大眾,卻天真地以為,這世界只有銷售機構是站在自己財富的對立面,而監理單位是與自己站在同一陣線的「保護者」,卻沒想到會是這樣的結局。

筆者當然必須肯定,金管會的原意也許是「善良」的,是想保護投資人免於受傷。然而監理單位諸公卻完全沒有想過:想要徹底避免投資人「受到傷害」,應該是從「銷售制度(例如將「佣金制」,改為「按客戶資產規模比例收取」;並且儘量不能讓理財專員,輕易拿到客戶詳細的投資與資產狀況)」來解決問題,其「原本的好意」,終究會落於「愛之,足以害之」的結果。

也許很多讀者會說:妳這樣也太過言重了吧?事實上筆者並沒有特別「危言聳聽」。因為,世界上的各種投資工具的風險,特別是以債券而言,並不是只有「波動性」風險一項。

事實上,不論投資人買的是基金或ETF,其主要的標的組合來源,都不脫股票或債券。然而,股票(https://wiki.mbalib.com/zh-tw/股票投资风险)與債券(https://wiki.mbalib.com/zh-tw/债券投资风险)的風險內容是完全不同的。

對此,政大財管系教授周冠男解釋,債券因為有固定的現金流,所以深受長期投資人的喜愛。但他也不忘提醒,也許在債券未倒(違約)之前,波動率不大;但問題是:一旦倒閉,它的價值就等於0了。「如此一來,債券標的能夠只用代表『波動率的RR值』,就能正確彰顯其投資風險高低嗎」他反問。

周冠男繼續補充說明:債券的投資風險不只有波動性一項,還有崩盤、流動性、信用風險等極端風險(extreme value risk)。且國外在評估一樣投資標的時,會同時考慮其流動風險、國家風險,以及其「偏態」與「峰態」。

他解釋投資報酬率有「正偏態」與「負偏態」之分,債券通常屬於「負偏態」,只要違約一次,資產就會歸零;股票則通常呈「正偏態」,因為股市長期走勢多半向上。此外,投資報酬率也會有「峰態」的區別,也就是發生極端風險的機率高低。其中的債券,就是屬於「發生極端風險高」的投資標的。

至於國內的RR值,就只是顯示投資標的的波動性而已。周冠男直言:設定此規則的人忘了,不同投資標的的風險性不同,RR值就像是套一件同樣的衣服,讓所有股票與基金穿。因為RR值最大的缺點,就是它「(明知不能跨類別比較,卻又)跨類別比較」。

RR值出來,就會有人依賴它及相信它,但是,政府有沒有考慮到:如果RR值根本就不能反應投資風險,而投資人因為相信它而受傷、虧損,這筆帳要算誰的?繼續用此標準,恐怕國內投資虧損的情形,會持續惡性循環下去」,他無奈地表示。

任何金融商品設計出來,都有其市場及適用對象,沒有「完全不能投資」的理由。不管是各種期貨、選擇權、衍生性金融商品,或甚至是高收債基金也是一樣。

筆者絕對不會認為,高收債(基金)是一種「100%必須禁絕投資」的商品。但是,它的所有真實風險,必須清楚地讓投資人知道及明瞭。所以,如果它實際上是風險很高的標的,卻被政府相關單位刻意包裝成「風險不高」的標的,這就是「欺騙投資大眾」,也才是目前市場上最大的問題所在。

講極端一些:假設因為這樣,而造成投資屬性保守投資人的「誤解」,那可不可以算是監理單位的「嚴重失職」?如果投資人因此而遭受虧損,是不是也有理由得以申請「國家賠償」?

然而,在監理單位執意不願意修改「無法正確彰顯投資風險」的「風險報酬等級分類(RR值)」之前,筆者認為一般投資大眾,最好能有以下的正確認知才是。

首先,千萬別再相信金管會規範金融機構銷售金融商品的「風險報酬等級分類(RR值)」,能夠幫自己免於投資虧損的命運。如果投資人買的固定收益型商品,其配息幾乎都來自於原先投資的本金,甚至,本金還不斷下跌時,請一定要記得:冤有頭、債有主,且可能有很大比例的虧損癥結,就出在這個錯誤的風險報酬等級分類,而不是單純的市場系統風險上。

其次,能不碰高風險的高收債,就別碰了吧(投資人要如何知道自己的投資標的,是所謂風險極高的高收債基金?只要基金名稱上有「(本基金主要係投資於非投資等級之高風險債券且配息來源可能為本金)等字樣便是」)。

特別是在監理單位突然「良心發現」,並做出正確決定之前,筆者建議「只要訴求的報酬率,能夠讓投資人『眼睛為之一亮』,不論媒體或理專多麼大力推薦,或是已經有多少國人「瘋搶」,千萬不要輕易以身嚐試。

道理很簡單,如果投資人都知道,提供過高報酬率的公司,就跟提供超高報酬率的地下投資公司一樣,為什麼當它轉身成為好聽的高收債時,卻一點危機意識都沒有,反而還認為它的投資風險一點都不高,且是解決自己所有投資理財、非常好用的投資理財「聖杯」呢?

例如104日有則新聞報導(https://www.cmmedia.com.tw/home/articles/30089)指出,很多投資人可能以為手中沒有中國房地產相關資產,就不會受到波及。但事實上,台灣人一直以來熱烈追逐的亞洲高收益債券基金,當中也有不少來自中國房地產公司的投資部位。根據一名金融業內人士指出,在亞洲高收益債券基金當中,中國地產公司約占4成左右的比重。

正因為如此,國人持有規模前十大的亞洲高收債基金,今年至目前(104日)為止的績效報酬仍為負數,跌幅最高的更是下挫近1成,最輕的也4.38%。但以投資台股的0050 ETF為例,自今年以來的報酬率,就算經過這次台股的大跌,也還賺了8.92%(https://www.wantgoo.com/stock/etf/0050/technical-chart)。

再仔細檢視國人持有的這檔亞洲高收債月配息基金的過往配息資料(https://www.moneydj.com/funddj/yp/funddividend.djhtm?a=ACIC35),去(2020)年最高年化配息率,才不過8.6%,今(2021)年已掉到7%左右。就算把年化配息率算進去,投資人的整體績效,還不如投資一檔完全不以「高年化配息率且月配息」的股票型基金。

當然,股票型基金(或ETF)不太能拿來跟債券型基金做比較。但是筆者想要藉此提醒投資人的有兩大「重點」:其一是「債券型基金(特別是高收債基金)的『波動率風險』,並沒有監理單位及投資人,所想像的『比台股還低』」。

其二的「lesson」是:如果這世界上,有更能讓人睡得安穩,且報酬率也不差的標的,投資人何必冒著「可能難以入睡」或「虧損」的風險,而「單戀」高收債標的這「一枝花」呢?

筆者最後想再次強調,個人從來不反對債券,特別是可被市場上當做「無風險資產」的美國公債,以及其他種類的優質債券,只是反對「沒有確實清楚交待所有風險」的高收債(基金)而已!

沒錯,債券是在個人資產配置中,是很重要的一個工具,但這裡指的「債券」,只限於「違約風險最低」的美國公債等優質債券,並不包括本文特別點名的各種高收債。因為,單單是被稱做「債券」的,就有很多種。

投資人可千萬別一心只想著賺了高利息,卻重重地賠上了價差(匯差)與本金,外加在面臨虧損期間產生的「吃不下、睡不著」副作用,以及「早如此,何必當初」的內心感慨吶!

 

《免責聲明》本專欄所提供之資訊,均由作者自行蒐集並撰寫完成,所有觀點僅為個人對市場的看法,並非任何投資勸誘或建議。若有引用數字及相關計算,均已力求精確,惟不保證其正確性,也不作為任何投保或購買的建議,對此不負任何法律上的責任。另外,本專欄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