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17年7月13日 星期四

《「我是有錢人」迷思537》政府年改一路荒腔走板,你做好一切準備了嗎?

 經過幾個月的爭吵,立法院630日通過「公務人員退休資遣撫卹法」、「公立學校教職員退休資遣撫卹條例」及「政務人員退職撫卹條例部分條文」三項重大年金改革法案。

關於三項法案中,各有不同的修改內容。不過簡單來說,就是「未來公、教人員的退休金將會縮減」。

記得在年金改革草案送入立法院之後,軍公教團體就不斷地發動抗爭。然而,就算立法院通過的是年改會最初的版本,根據前立委沈富雄的說法:「在年金制度下,最幸運的是今年50歲以上的被保險人,繳費40年,可領年金15年以上。最倒楣的是今年35歲以下的年輕人,包括新生兒。以35歲為例,繳費40年,65歲那年可領年金時剛好破產!40年保費盡付流水」。

雖然公、教人員的退休金改革方案已過,但軍人及人數超過千萬人的勞工退休金制度,卻要等著登場。身為一位負責任的媒體從業人員,有必要藉此機會,以年改委員會所犯的錯誤出發,提出年金改革最能「長治久安」的方向與建議如下:

首先,所有國內現有退休制度,第一層屬於「社會保險」的部分,包括農保與國保,通通進行整合,不但給付金額必須一視同仁,且應該參考「基本生活費金額」進行發放。

這部分就跟全民健保一樣,因為目的是為了「讓有錢人照顧沒錢的人」,所以,薪水高者保費應該多繳、薪水低者保費可以少繳,但每個人所享有的退休金,就跟健保給付的一樣,是絕對不能有所差異的。

在此,筆者想要順便談一下之前吵鬧許久的「18%優存歸零」的事。筆者個人對於「18%優存」的看法是:如果當初18%,是因為國家沒錢,所以用18%代替退休金的給付,則不論如何,政府一定是要繼續給。

但是,不能把此與年金改革一起混著談。且因為真正人數不多,政府應該每年自行編列預算,完成它當初的承諾。至於拿些後來本就領有退休金,卻是跟著以前那批沒退休金者,同享18%的好處者,則是沒有任何理由地應該一律刪除,沒有什麼分年降到0的說法!

事實上,正確而合理的年金改革,不是只有「將離譜而不當得利的部分『減除』」而已,更應該從公平的角度,「將過去因為政府財政困窘,而無法順利領到合理退休金的一群,也能拿到一個基本的生活水準」。

依據「中低收入老人生活津貼發給辦法」規定,列冊低收入戶及中低收入戶之老人,依家庭收入條件的不同,每人每月可領取中低收入老人生活津貼7200元至3600元不等。因此,假設經過精算之後,過去所有軍、公、教、勞、農、一般民眾所繳的保費,根本不足發放每月最低工資的齊一退休金水準,至少也可以比照中低收入戶老人補助金額來辦理。

如果各行各業想要獲得比基本生活費更高的退休金給付,則可以透過第二層的職業保險來達成,且這部分的所得替代率,可以因為職業不同而有差異。但前提絕對是:繳得多,當然退休金也就可以更高。

簡單來說,就是把所有第一層的社會強制保險,包括國民年金、農保、軍公教保險、勞工保險,全變成一個最基礎的年金,且只有當事人繳費,而不是加上政府或企業依比例繳付。理由很簡單,這是最基本的,自己為自己存的退休金,沒有道理是由政府或企業主來支付,唯一例外的是低收入戶或有身心障礙等情況的人,才由政府補助一部分或全部。

至於第二層的職業年金,則是由各職業團體雇主及當事人共同負擔,所以,沒有政府幫忙繳的理由,且保費是由企業及當事人各半,就算是打工,雇主也必須繳一半保費,而不是像現在一樣,是由當事人跑到職業工會去投保。

理由很簡單,不論是正職、兼差或按件計酬,總是找得到「雇主」-不是確有其人,就是自己,那筆收入絕對不會憑空從天上掉下來。而既然都有「雇主」,從「自己的退休金自己存」的天經地義來看,領退休金的人沒有道理,不自己付這筆錢。

其次,考慮到已經退休者,或是沒幾年就退休者,假設退休金嚴重縮水,將沒有任何時間可以因應。一旦年金改革大幅更動,對他們的影響會非常深重。所以,對於已退休或屆臨退休者,更改幅度依年期而降低,也就是仍有時間準備的,改革幅度可以大些;已經無法因應者,改革幅度就小些。

再者,徹底回歸正確、符合潮流,且不會債留子孫的「確定提撥」制。從精算的角度來看,每一個人未來退休後,該領多少退休金,一分一毫都應該來自於過去所繳的退休金。

過去各大退休金之所以會面臨破產危機,最主要是因為全都採取完全不合時宜、必須嚴重仰賴後代子孫綿長的「確定給付制(也就是不用繳太多,只要後代子孫多,就可以支付更多退休金)」,而不是最符合世代公平的「確定提撥制(也就是「繳多少、領多少」)。

從這個角度來檢視現有各大退休基金,不論是勞工第一層的「勞保老年年金」(第二層勞退新制,原本就是「確定提撥制」),或是軍、公、教目前主要仰賴的第二層職業年金(也就是「軍、公教退撫基金」,至於第一層的公保,目前只有少數私校教職員及國營企業等員工,才可以領月退金),用「所領金額÷所繳保費」的角來看,通通是非常嚴重的「少繳、多領」情況。

因為,依照筆者的初步試算,除非各大基金的年複利報酬率可以達到15%-16%,否則,就算將現行保費提高,也是「鐵定會倒」。所以,為了各大退休基金的長治久安,第二層的職業年金(主要就是軍公教的退撫基金),勢必得降低所得替代率不行。

淡江大學管理科學學系副教授陳登源就曾以公務人員退撫基金為例指出,1995年退輔基金在樂觀的經濟環境下出現,第一年便採用「不足額提撥」,應要13%的提撥率卻只提了8%,起頭便種下錯誤的種子。

他認為就提撥率的部分,公務人員精算提撥率從第一次精算報告中的15.5%,逐次爬升到第五次的42.65%,但目前的實際提撥率只有12%,中間的巨大差異讓基金的提撥缺口已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最後,既是「確定提撥」制,最專業的做法就是徹底揚棄「保證最低收益」。在全球都面臨投資市場利率不高的前提下,有「保證最低收益」的各退休基金,一旦出現虧損,還都將是國庫,也就是全民負擔。所以,這種做法早就該揚棄了。

再說了,所謂的「保證最低收益」,就是當基金績效表現,低於此一收益率時,不足的部分是由國家透過預算來「撥補」。講白來說,就是拿全民納稅錢,去補貼基金的虧損。那麼,這不是「跟拿自己或子孫的錢,去貼給自己及上一代」的「把左手的錢換給右手」道理是一樣的?

然而,總統府年金改革委員會,卻完全捨棄以上4大重點不做,而只是在枝微末節的數字上,進行數字的砍伐與討價還價。其實就已經明確昭告千萬名勞工:不必寄望政府會將原本破產在即的勞保,順利改成「長治久安」且「永遠不倒、永遠不加費、永遠不少給」。

記得之前,曾有位國內醫界大老,一直在提暢「健保就要像不合身的西裝一樣,邊穿邊改才行」。結果多年下來,未下定決心徹底改革的健保這身西裝,卻是「越改越糟、越改越四不像」。最後,不但全體國民沒有享受到一定的醫療服務,還把台灣最受人稱讚的醫護品質逐漸累垮。

而當被砍的軍公教人員也上街抗爭及高喊:「這些高額或不合理給付,都是在有憑有據之下的給付,我沒有不法」時,他們的話也並沒有說錯。只不過,當初犯下這個錯誤,刻意進行胡亂給付的公務員,至今沒有受到任何懲處,又如何讓希望改革,以及被改革的人心服口服?!

更何況一個負責任,且專業的年改「專家」,應該要誠實精算出:現有幾大基金虧損有多少?為何而虧損?是因為當初大家提的都不多?亦或是人口老化快速,出的比進的多?

筆者初步認為,以上兩者都是原因。但如果年改委員會不精算清楚,讓所有國民了解問題的嚴重性,以及越來越後面年輕世代所肩負的越重負擔,就沒有人肯認真地面對年改問題。

這也是為什麼筆者並不反對,甚至還滿贊成「先把現有幾大退休金一次結清、重新來過」的做法。因為,只有當已退休、未退休的人,清楚知道自己「繳的少,卻要領得多」時,也才能放下過去的堅持,齊心朝向一個合理而正確的年金制度邁進。

但年金改革這一路走來,之所以遭到這麼多的抗爭與意氣之爭地打混仗,不就是年改委員會從頭到尾就沒有「說清楚『已經退休的人,過去到底繳了多少保費,再以歷年的投報率來看,現在退休後到底能領多少錢』的實話」嗎?

更不要說依照原本總統蔡英文的說法,此番年金改革的原規劃,就只是「多撐個30年」。那現在年輕人可就會問了:屆時,包括現任召集人-林萬億都作古了,又有誰能向下一代「負責」與「交待」?...

筆者之所以提出以上沉痛的建議,就是希望廣大的勞工朋友們,能夠看清現在政府處理年金改革上的荒腔走板與極度的不專業,不要再對年金改革存有一絲一毫的幻想;更希望對年改徹底死心的年輕朋友們,在「還能做些什麼」的時候,為自己未來的退休金「做點事」-提早做好退休規劃。

而這,也是當初筆者著手撰寫個人第14本新書-《錢難賺,退休金別亂擺》的主要動機。原本,這篇是要寫在即將出版新書的序文中。但由於字數太多,只好移到此一專欄中「暢所欲言」,一次交待清楚年改的真正問題,並且讓讀者在「了解年改的現況與影響」之下,能做出最佳的因應。

下一期,筆者將繼續接著談,與年改同樣重要的政府「長照十年計畫2.0」的問題,以及對所有老、中、青民眾未來經濟、生活以及生存上,所可能造成的重大影響。

 

《免責聲明》本專欄所提供之資訊,均由作者自行蒐集並撰寫完成,所有觀點僅為個人對市場的看法,並非任何投資勸誘或建議。若有引用數字及相關計算,均已力求精確,惟不保證其正確性,也不作為任何投保或購買的建議,對此不負任何法律上的責任。另外,本專欄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