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17年2月16日 星期四

「我是有錢人」迷思527:除了房子及更多的退休金,其實你更該做的退休規劃的是…

 近來,也許是年金改革的議題火熱,筆者也常被問題有關退休規劃的問題,像是「聽理財專家說:『想要退休生活無憂無慮,一定買房子與至少存10002000萬元』,這是真的嗎」?

老實說,筆者認為會提出這兩樣簡單回答的人,全都是站在台北市經濟精英者的角度的思考,既沒有考慮城鄉問題的差異,也根本低估了退休後生活的複雜度與現實狀況。怎麼說呢?

首先以「買房養老」來說,許多專家建議,為了安穩退休,一定要有一棟自住的房子。因為這樣就不用在「沒工作收入」時,還要額外支付一筆房租,又能避免「房東不租給老人家」,且就算自己不住,想住到老人公寓去,還可以把房子出租。

但是,根據筆者觀察了許多長輩之後,發現了一件事實-不是每一間房子,都是適合退休時住的。那麼,讀者就會問:什麼樣特徵的房子才算呢?大概可以歸納為「外在」及「內在」的兩大條件:

一、外在:生活機能佳、就醫方便。別懷疑,先不要看附近醫院的就醫品質如何,只要是在醫學中心密集的大都會區(台北、台中、高雄、台南)以外地方,單單是就醫的複雜及困難度,就夠令人傷腦筋了。

不要以為所買的房子生活機能不重要,試想看看:當你已經行動不如年輕人,又已經有身體不適的狀態時,還願意每星期固定回診,都要花個半天到一天的時間嗎?如果不想,那你所買的房子位置就顯得相當重要。

除了健康的老人,需要住離醫院近外,特別是如果是屬於失能狀態的老人,則更需要選擇就醫近的環境。因為從根據衛福部「中華民國100年身心障愛者生活狀況及各項需求評估調查報告」資料顯示,越是高年齡、重度失能的老人,就越需要定期就醫,且女性又高於男性。

儘管有高達68.77%的身心障礙者需要定期就醫,但也有高達57.27%的身心障礙者根本無法「獨立就醫」,而無法獨立就醫的理由,除了「無法獨立完成掛號就醫的程序(佔88.12%)」外,最主要就是「交通問題難以解決(佔48.86%)」。

而觀察各縣市「身心障礙者居所到乘坐大眾運輸工具地點,以步行或使用輪椅等行動輔具所需時間」資料,除了台北市與新北市「在15分鐘以內」有超過八成外,其餘各縣市都不到這個水準。且最多「超過30分鐘以上」的縣市,包括有彰化縣、雲林縣及嘉義市;最多落在「15-30分鐘內」的縣市則有:屏東縣、花蓮縣及連江縣。而以上,還只有計算「前往乘坐大眾運輸工具地點」的時間,還不包括「等車」與「實際搭乘」的時間。

事實上,隨著年齡的增加,就算健康體態保持得不錯,總是會有點小病小痛而需要看醫生的時候。假設看病還要長途跋涉,只怕小恙也會被積出大病出來。就算不到失能的程度,且就算老年人與子女同住,由於現在年輕人普遍低薪,夫妻都必須出外工作,如果老年人健康狀況差,更需要有人陪伴就醫。

因為根據統計,失能老人就醫最大問題在於「交通問題」。調查顯示,許多老人家無法就醫,就是卡在相關的問題,甚至,調查許多老人家,連掛號這等小事都無法自行搞定。

二、內在:有電梯及無障礙空間。對此,筆者只想單純把相關統計資料,直接攤給讀者看:根據衛福部「中華民國102年老人狀況調查報告」顯示,55歲以上長者所居住的住宅,需要並擁有電梯的比率只有15.9%。其餘約有7成,是住在沒有電梯的獨棟住宅或公寓裡。

另外衛福部「民國100年台灣地區中老年身心社會生活狀況長期追蹤(第七次)調查」,回答獨自走到2-3樓「有困難」的比重,就有近3成左右。其中,女性又高於男性,且超過75歲的老人,幾乎有一半在「爬樓梯」上有困難。

或許很多「專家」或讀者會說:如果生活機能不佳,或是住家沒有電梯,只要是自住房,退休之後,還可以換屋及出租,和後換去住老人公寓。然而,撇開「老年人換屋,等於是把人『連根拔起』」的不利影響,這個「把房子出租或換屋」的想法,不但是天真的可以,且根本就是沒「見過」老年人現實生活的說法。

因為根據筆者的觀察,只要是房子住久的長輩,家中幾乎沒有不堆滿東西的情形。假設要順利出租,一定得把房子裡的東西給清光。但相信筆者,人的年紀一大,所有東西就更捨不得丟。而當屋中堆滿了各式各樣的「不可丟棄的感情依賴」之後,怎麼可能輕鬆換屋及出租?

此外,前幾日筆者看到一則新聞指出:鄰近的日本房市歷經泡沫化風暴後,目前空屋數逼近1千萬戶,賣不掉也租不掉,不僅成為老人經濟負擔,越來越多子女也選擇拋棄繼承,以免變成「一輩子的債務」。

所以,在「少子化嚴重、住房需求不振、房價有可能走低之下,住老人公寓及換屋,都可能還要『另外貼錢』,對沒收入的老人來說,根本就是難上加難」,以及「年輕時花了大筆財富所買的房子,就算到老年要靠銀行「以房養老」,那還是更加不划算(請參考之前的專欄-《「我是有錢人」迷思502:「以房養老」真的是兼顧「自住」及「退休規劃」的好方法?》)?

所以,不但買房養老是個很糟糕的建議(當然,如果讀者家中富有到能夠輕易買房,自然另當別論),筆者還真的想建議想要安穩退休的讀者,與其「拼了命」地買房,還不如「把這些房貸錢省下來,替自己多存一些退休金」來得實際。

因為,撇開「2016年平均薪資倒退16年」的事實(http://news.tvbs.com.tw/politics/702670),另根據資料顯示,台灣人的房屋貸款負擔率(房貸金額/家戶每月可支配所得)在2016年第二季為37.14%,已經連續十多年超出「房貸及房租支出應在月所得1/3以下」的合理標準;甚至,新北與台北市的數字,更高達51.81%62.39%http://pip.moi.gov.tw/v2/e/scre0105.aspx)。

而以上「房屋貸款負擔率超過5成以上」的意義在於:一個家庭有超過一半以上拿到手的所得,都用來「貢獻」給銀行了。但在家庭理財規劃上,一個正常且合理的比率,應該控制在1/3以下。

在這樣的高負擔比率下,許多(特別是雙北市)的家庭,幾乎可以說已經無力再「額外儲蓄」了,且房屋貸款一貸就是20年,假設中途遇到失業問題,更有可能將整個家庭逼入「失業」及「被銀行掃地出門、無處可住」的窘境。

不要以為筆者在「危言聳聽」,因為在經濟不景氣之下,許多人就算還不到法定退休年齡,卻可能面臨「被迫提早退休」,讓退休金準備的前景,更加荊棘滿佈。

從以下內政部的各年齡層兩性勞動參與率資料來看,男、女大約都是從45歲開始滑落。但仔細分析之下,大約從50歲起,勞動參與率就快步大幅下降(請見下圖)。

 

圖、我國勞動參與率情形:

資料來源:內政部

 

以上數據突顯出,有不少的勞工是在還未到法定強制退休的時候,就離開了職場。然而,對照永慶房屋集團之前所做的統計資料分析發現,特別是雙北(台北市及新北市)自2015年開始的平均首購年齡都突破40歲。

另外再以為了年輕人買房而推出的「青年安心成家購屋優惠貸款(青安貸款)」為例,根據財政部的統計,大約有超過兩成申辦人超過40歲。甚至辦理業務的公股銀行主管就表示,青安貸款申辦條件寬鬆,超過5060歲申辦的人數是不少。也就是說:如果國人是從40歲開始買房,可能在尚未還完20年房貸之前,就有失業並繳不出房貸的危機。

其次以儲存退休金為例,許多讀者目前所看到的建議,恐怕都過於簡略而不符真實需要。舉例來說,去(2016)年南山人壽與媒體合作的調查顯示,有近4成的民眾認為,要準備超過500萬元以上的退休金才夠;16%的民眾則認為要準備1,000萬元以上,才能滿足退休生活所需;僅有26%的民眾認為,準備500萬元以下的退休金就已足夠。

甚至,還有投資理財專家表示,夫妻兩人20年的退休生活費至少要960萬元(屬「最低標準」),最高準備個3840萬元都還只能算是個「小康」情形;除此之外,還要額外準備200-1000萬元的退休休閒娛樂費,以及250-1600萬元的醫療照顧費。以上相加之下,大約是每人要準備至少705-3220萬元的金額才行。

至於摩根投信最近一次發佈的新聞,則是以「通膨率2%、退休後再活20年,以及每月需新台幣3萬元生活費」的水準來估算,退休準備金差不多要1500萬元才能夠用。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九成受訪者想於65歲前退休,但有六成目前退休準備金低於500萬,反映出理想和現實之間的極大落差。而這,也是筆者最為憂心之處。因為,這將會導致以下兩種結果:

其一是「既然永遠達不到目標,乾脆就死心、放棄算了」。因為曾有求職平台業者,針對「七、八年級生」做過調查顯示:平均估計退休金,至少需準備1,902萬元;但假設以經常性薪資38000多元估算,大約需要490幾個月,也就是「41年不吃不喝」,才有可能存到這個退休金目標。老實說,要這些人「不乾脆放棄退休規劃的目標」,恐怕也是很難的事。

另一個情形則是:任意聽信不負責任的專家,然後把每月辛苦準備的退休基金,拿去投資在高風險,但實際根本沒有高報酬的標的上。最終,仍舊是落得「退休基金歸零」的悲慘境地。

類似這種案例,可以說是「履見不鮮」。例如昨(215日)就有媒體報導,今年86歲的陳先生(化名),4年前與太太兩人結束在日本的工作返國定居,選擇落腳在三芝的安養中心。

儘管陳先生存下了差不多台幣1600多萬元的積蓄,已足夠度過餘生,但由於陳先生也擔心長壽風險,因此,他透過朋友結識了當時在國泰世華服務,後來又轉職到澳盛銀行及兆豐證券的理專藍苑瑜。

由於信任理專,陳先生將畢生積蓄-354萬港幣,交給在兆豐證券工作的藍苑瑜操作,並交代只需要投資有利息收入的投資商品即可,希望能賺取利息以支付安養中心費用,沒想在20155月投入5個月後,資產僅剩下9萬多港幣,且最後連理專的人都找不到了

不論讀者「死心放棄」,或是「退休金歸零」,都不是筆者願意見到的結果。因此,筆者之前才特別再三提醒:退休基金應該要根據自己的平日慣常的花費,來進行精確的估算才行,不要輕易隨著不負責任的投資理財專家任意起舞,並把自己推向未知的高風險。

談到這裡,也許讀者會問:如果買房與存最多的退休金,並不是現階段正在準備退休的人,「唯一」該首先考慮的項目,那又該考慮什麼呢?筆者的答案就是「提早預存質佳的人脈與健康」!

因為首先,人脈可以讓在退休之後不變「自閉」,更不容易失智;健康的身體可以讓自己避免或延後因為失能而臥床、需要被看護的時間,間接需要高額的長期看護費用。

其次,靠著人多以分擔固定成本,也才能夠讓自己覺得不太夠的退休金能夠「夠用」。讀者永遠要記得:當越多的人一起share固定開銷時,才越能發揮「省錢」及「延長退休金使用年限」的效果。

再者,當你不幸失智或失能到一定程度之後,人脈可以讓你所準備的退休金與保單,在「重要人脈」的監督與管理之下,分毫都會真正運用在你的身上,而不是進了不肖的子女、親戚,或是無良養護機構的私人口袋裡!

 

《免責聲明》本專欄所提供之資訊,均由作者自行蒐集並撰寫完成,所有觀點僅為個人對市場的看法,並非任何投資勸誘或建議。若有引用數字及相關計算,均已力求精確,惟不保證其正確性,也不作為任何投保或購買的建議,對此不負任何法律上的責任。另外,本專欄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017年2月9日 星期四

「我是有錢人」迷思526:小心「無現金化」正準備搶你的錢!

 2年,自「Fintech(金融科技)」這個名詞出現之後,就突然變成最受眾人及金融業矚目的詞彙。不少金融機構更持續幫助民眾們,構畫出「Fintech如何改變人們生活」的各種美麗遠景。

而在金融科技的創新與幫助之下,甚至還進一步替民眾勾勒出一幅美好的「無現金化」遠景:未來消費可以完全不用紙鈔或硬幣,只要透過各種新式的支付載具(例如信用卡等),就可以輕鬆轉帳及付款。當然,央行最後也不用再花成本印製各種實體貨幣了。

只不過,在一片歌頌金融科技,不少國家央行及學者大力鼓吹「無現金化社會」的榮景,與對消費大眾的「利益」之際,筆者卻想提醒理財大眾:「無現金化」也許可以為市井小民們,帶來十足的方便,但「無現金化」之後,民眾要小心「真正損失」,也許要比「獲得的利益」來得多!

話說27日時,有國內媒體引述《中國證券網》的報導指出,由中國人民銀行推動的區塊鏈數位票據交易平台已測試成功,法定數位貨幣已在該平台試運行,且人行旗下的數位貨幣研究所也將在近期掛牌。人行可望領先全球,成為首個發行和應用電子貨幣的中央銀行。

另外所引述的《北京日報》報導則表示,對於數位貨幣的發行形式,工商銀行金融市場部資深經理周永林日前表示,未來人行可能會推出一個總帳戶,用於登記人行發行的電子貨幣,並由人行提供免身份核查的電子錢包。銀行將來也可能提供電子錢包,把原本銀行存款和電子貨幣放在電子錢包。

有關中國大陸數位貨幣發行的後續是否成功,當然值得密切關注,但如果要談「無現金化」對理財大眾的影響到底有多大,就不得不提一下目前,我們到底離「無現金化」有多遠?

資料來源:http://www.goldcore.com/us/gold-blog/cashless-society-war-cash-benefit-gold/

 

上圖是全世界「無現金化」在各國發展的情況,而依照Cashless SocietyWar On Cash to Benefit Gold》一文作者-Jan Skoyles的說法,目前公認的事實是,我們正在逐漸接近無現金社會,例如:

在英國,2015年所有付款中,有一半以上是通過無現金支付。

許多歐盟國家已經限制了,可以合法支付現金的金額。

在印度,莫迪總理在廣播中,公開鼓勵公民停止使用現金。

在肯尼亞,約有四分之一的國民生產總值,是通過移動支付APPM-Pesa」實現的。

在美國,經濟學家肯尼思·羅格夫(Kenneth Rogoff)的新書「現金詛咒(The Curse of Cash)」中,將堅定減少現金列在許多中央銀行和政府的議程上。

儘管依照淡江大學財金系教授兼兩岸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沃牆所說,推展無現金社會包括了以下不少好處:

一、降低紙鈔發行及運輸,還有行政成本。

二、簡化付款程序及降低交易成本。荷蘭央行研究指出,若以電子貨幣或信用卡取代現金,可減低6%的零售支付過程成本;巴西央行的研究報告也指出,若支付過程無紙化,可節省的成本高達經濟總額的1%

三、讓交易更加透明化。由於電子支付或行動支付的交易帳目透明,可減低逃漏稅及非法洗錢。

四、可促進金融服務、創造商機。據研究,電子支付可增加消費,平均1元可以帶動千分之4的消費金額成長。

五、可防止假鈔及降低犯罪率。如搶銀行機率降至最低,盜賊亦難以銷贓。

但是,以上的言論其實是從政府,以及金融機構「管理」的角度出發,而並不是從「真正對理財大眾有利」的觀點思考。根據相關資料的歸納整理,無現金化趨勢對民眾來說的「不利之處」,至少有以下4點值得特別注意:

一、無現金交易的存在,將增添了對人們自主權和自由的威脅。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在2014年,所提出的「共同申報即應行注意標準(CRS)」為例,目前全球已超過101個國家參與。雖然台灣並不是OECD會員國,且仍未與任何國家簽訂CRS,但一個人如果在兩個已參加CRS的國家都有資產,那麼兩國之間仍可透過CRS,掌握到資產的實際持有者。且更重要的是:越多國家參與,境外資產就越難遁形。

當然,CRS與貨幣電子化是兩個完全不同層次的東西,只不過,一旦貨幣電子化之後、所有資金往來都將變得「有跡可循」,一般人想要隱匿資產或將資產順利移轉給下一代,都將成為「不可能的任務」。

更何況,持有現金「並不等於」當事人一定有「違法」的事實(例如逃稅或洗錢)。因為根據Jan Skoyles的說法:「在瑞典,世上或第一個首先實現無現金的國家,只有40-60%的流動現金在正常流通中,其餘的被認為是被其公民藏在『床墊下』,在家裡保險箱和保險箱中」。

且他更進一步引用Niklas Arvidsson的一項調查中發現,「有2/3的瑞典人認為,攜帶現金『是一種人權』」。至於在德國,仍有79%的交易採用「現金」,同樣也是出於自由的原因,就如同《華爾街日報》曾經報導過的:「德國對現金的熱愛主要是由於它的『匿名性』」。

而「匿名性」對一般理財大眾,之所以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就在於它:方便讓人順利移轉給想要的任何人,當然,最大且最主要的用途,就是「將財產順利且不被發現地移轉給下一代」。

二、金融科技的發達,儘管帶來不少便利,但對一般大眾來說,風險及損失可能更大。遠的不說,農曆春節後才剛發生多家券商遭到網路駭客,以數十萬元等值比特幣做為勒索,揚言將採用「分散式阻斷服務(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DDoS)」攻擊,並且已有多家券商的網路下單業務實際受到影響。

根據金管會統計,到7為止,已有8家券商(大展、高橋、元富證、元富期貨、德信、北城證、台新證、群益證)遭到網路攻擊,超過10家券商收到比特幣勒索信,北檢已分案偵辦。金管會強調,這波網攻只影響到網頁下單速度,但都在清洗流量後恢復,未影響券商與證交所交易系統。

而去(2016)年7月,也才發生震撼全國的「第一銀行被植入惡意程式,而遭到國外駭客以遠端操控模式讓全台20家分行,及機關內38台自動櫃員機自動『開口吐鈔』,領走8000多萬元台幣逃逸」的案件。

雖然事後大部分款項都有追回,且以上兩件案件,並未有任何一位客戶的權益實際受損。但是,由於電腦駭客的目的,是不會分時間、地點,對象是銀行,或是一般往來交易的客戶,任何網路交易客戶都很難100%避免可能受害的機會。而且,因為以上風險都是在網路上進行,常常會讓人「神不知,鬼不覺」。

三、當支付更為方便,對個人理財上的影響就越大。筆者曾經在《我是有錢人迷思523便利也許是你投資的好幫手,但卻可能是成功理財的大忌!》的專欄中,便再三提醒讀者們注意:越是便利的消費方式,越有可能是阻斷民眾投資理財成功的最大幫兇。

實際去看看所有教理財大眾「成功存到錢」的文章,每一篇都會提醒民眾:千萬別帶信用卡出門,因為越是「付帳輕鬆且快速、方便」,就越是「紀律存錢」計畫的大忌。因為,已經有不少研究顯示,當人們不使現金消費時,則會「消費得更多」。

四、央行貨幣政策將更「為所欲為」,銀行等同變相與客戶「搶錢」。之前,由於許多國家的市場利率變為負值,紓困的風險日益增加,持有現金似乎越來越有吸引力。

Jan Skoyles以英國為例,該國央行(英格蘭銀行)就曾發現,18%的人囤積現金,主要是「為潛在緊急情況做準備」。另有人估計,大約有30-50億元的英鎊,被認為是「囤積」,或謹慎地保存下來,以減少貶損。

但是在貨幣全面電子化之後,央行將可以100%牢牢控制所有貨幣政策的執行,而不會出現之前「『央行想藉由負利率,把資金逼去進行投資或消費』卻不成功」的結果。

此外,存戶就算擔心銀行有流動性風險,想要提前把錢領出來「避風頭」,恐怕都沒有辦法。因為在無現金化社會之下,央行不再印製實體鈔票或硬幣,又何來「現金」可領?

當然,民眾不能從ATM中提出現金,不表示錢不能「轉帳到其他銀行帳戶」,但「無現金化」將有助各國央行對貨幣政策的「完全控制」,卻絕對是個不爭的事實。

總的來說,筆者並不反商,也不反對金融科技對個人投資理財上的助益,只不過想與理財大眾們一同分享:任何事件的影響總有一體的兩面,絕不可能單只有「利」,卻完全「無害」。且只有當訓練好自己,思考清楚每一件決策的利弊得失之後再做選擇或取捨,此生的投資理財才可能達到趨吉避凶的結果。

 

《免責聲明》本專欄所提供之資訊,均由作者自行蒐集並撰寫完成,所有觀點僅為個人對市場的看法,並非任何投資勸誘或建議。若有引用數字及相關計算,均已力求精確,惟不保證其正確性,也不作為任何投保或購買的建議,對此不負任何法律上的責任。另外,本專欄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017年2月2日 星期四

「我是有錢人」迷思525:你的下半輩子,與下一代的就業及投資未來在哪裡?!

 過年期間,照例是家族聚會的日子。席間,從事營建業的表哥因為經歷了2016年的市場不景氣,再加上聽到一位從事科技業老闆客戶,對於2017年景氣的極度看淡,因此憂心地詢問筆者對於今年市場與經濟的看法。

表哥同時指著他的4位子女發問:這些年輕人的未來,能夠靠什麼「既能養活自己,又能維持競爭力不墜」?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筆者想舉一個過年期間,在臉書上頻繁轉載的一則新聞:

一位在台灣從小被老師當成混水摸魚的學生,雖然「差點考不上大學」,但是因為玩樂高玩出興趣,不但用「四萬塊積木蓋出龍山寺」的超狂作品,最後居然當上創意總監,徹底翻轉了自己的人生!

簡單來說,這位陳同學的「競爭力」,其實就是台灣人與企業「競爭力」的小小縮影。這種競爭力並不是靠憑空想象的發明與創造,而是「有所本的真實產出」。

也許讀者會很快地反駁:台灣也出過像李安這樣大導演、吳季剛這樣的服裝設計師,各行各業也曾出過不少國際級的知名人士,台灣更有不少得獎的創新發明,怎麼能說「台灣人缺乏創意、創新與創造」?

讀者以上舉的都是事實,但是,請讀者靜下心來思考:除了以上「少數特例」之外,台灣到底有多少是具有「不需要建立在他人既有基礎」之上的創新、創造與發明「獨道之處」?

老實說這麼多年來,筆者採訪及親身觀察台灣產業後的結論是:台灣人從骨子裡,就缺少「創新」、「創意」的基因,卻非常擅長於「模仿他人的技術,並且在較低的成本之下,製造(做)出『品質最佳』,且看得見、摸得著的實體商品。唯一的創新與創意,可能只在於『較低價格的高品質』,以及『改換到不同領域的應用』而已」。

簡單來說,台灣人就只適合從事「製造業」,極少能擅長在需要大量創新、單靠憑空想像就能賺錢的「軟體」產業。如果讀者不信,可以看看台灣的上市、櫃公司,從一整「串」都是從事「代工」的蘋概股或XX概股,到目前股價還算「活蹦亂跳的」車用電子、太陽能、生物科技、綠能、製藥等企業來看,就算有的企業具有不錯的研發實力,仍舊還是專精於「製造」的部分。

回到本文的主題-未來台灣下一代的競爭力,為什麼筆者建議表哥的子女走「技術」這一領域,就是因為「創新的有無」是要看天賦,它既沒有年齡限制,也沒有時間長久的優勢。

但「技術」卻是跟「文化底蘊」一樣,需要漫長的時間與經驗的累積(當然,有些人特別聰慧,可以減少技術與經驗累積的時間,但絕對不可能「不花任何時間」),才能看得出一定的成果。

正因為「技術」就跟「文化」一樣,它需要一定時間的慢慢磨練及累積的,不是單靠「砸大錢」就可以產生「跳躍式」的結果。所以,這種「經驗所累積出,無法由機器所代替的技術」,也才是未來創業或就業年輕人「不會被取代」的重要關鍵。

過去,台灣就是靠著一些「技術的不斷改良」,而創造出高速成長的經濟奇蹟。但是,這麼多年以來,筆者認為台灣非常可惜的是:從上到下都在一窩蜂地「學習」國外的優點,卻從來不知道「該如何善用自己『基因』上的優勢,重新找回自己的競爭力,並且開展出他人橫越不了的市場新藍海」。

正如日本鬼才導演北野武所說:「擁有才華是一個人在這個世界上能讓自己真正挺胸站立最重要、也是唯一的東西」,筆者認為,擁有一份能讓自己「被他人所需要」的技術(藝),也才是唯一能在未來世界「輕鬆生活」下去的重要關鍵。

以上「培養獨門技術」的做法,不僅適用於未來的職涯規劃,更是所有想要在未來「機器人大軍」之下,能更成功「逆轉勝」者的重要法門。至於所謂的「技術(藝)」,則是「一切比機器人製作卻更顯優勢的專業能力」。所以,它可以是具有特色的美食烹飪、手工縫製的衣飾、有人手斧痕的家具,甚至是由真人演譯的各種表演等。

當然,以上條件也同樣適用於投資人的「選股標準」。也就是說:凡是沒有技術,也沒有「專利權」在握的企業,不論它過去及現在的股價表現得有多麼亮麗,都是不可能在未來持續長久發光發亮的投資標的。

至於擔心未來機器人大軍,可能會搶走自己飯碗的一群,筆者則想套用一位朋友的說法提供建議:既然已經來不及累積另一項不被機器人取代的技術,那麼,恐怕就只有透過「投資機器人概念股」的方式,把未來可能失業後的收入損失給「預先賺回來」吧!

 

《免責聲明》本專欄所提供之資訊,均由作者自行蒐集並撰寫完成,所有觀點僅為個人對市場的看法,並非任何投資勸誘或建議。若有引用數字及相關計算,均已力求精確,惟不保證其正確性,也不作為任何投保或購買的建議,對此不負任何法律上的責任。另外,本專欄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