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17年11月30日 星期四

《「我是有錢人」迷思552》別懷疑,這世界沒有一種金融商品,能讓人100%安心!

 29日有則CNBC的外電報導(https://udn.com/news/story/6811/2846665指出,時代雜誌2010年曾引述兩位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的研究指出,人們的年收入愈是低於7.5萬美元,就會感覺愈不幸,但是一旦高過這個水準,財富增加再多也不會影響人的幸福度。

其實,撇開「很難定義」、「很難量化」,又「很難具體形容」的幸福感,單單是金融商品的穩定性,一直以來,都很難讓投資理財的普羅大眾們「安心」及「放心」。

舉例來說,在上一期《「我是有錢人」迷思551》手中只有一棟房,靠「以房養老」攢退休金,真的划算嗎?(https://fund.udn.com/fund/story/7488/2835725)文章刊出之後,有網友來信詢問:如果以房養老存在「時間設定短會面臨長壽風險、時間設定長則有『錢不夠用』的困擾」,那麼,另一種「結合以房養老及保險、信託」的商品,會不會同時解決以上的問題?

目前,有推出這種「結合以房養老、保險(主要是即期年金險)與信託」業務的銀行,就只有台灣企銀與華南銀行。但在實際的做法上,卻有少許的差異存在(請見下表)。其中最大的差異,就在於貸款成數、選擇年金險商品,以及最重要的一項—當屋主存活期間,超過核貸年期後的處理方式。

 

表、單純「以房養老」與「以房養老+保險+信託」的比較:

 

單純以房養老

以房養老+保險+信託

商品內容運作方式

單純將屋主的房子進行「逆向房貸」

以屋主的房子向銀行進行一次性借款,並用整筆錢去買一張即期年金險,再將年金匯入客戶的信託帳戶中定期給付(要扣除向銀行借款的利息及每月信託管理費)

固定費用

銀行手續費、律師費、設定規費、代書費

銀行手續費、律師費、設定規費、代書費

變動費用

利息費用(只限「每月借款利息」)

利息費用(整筆貸款利息)、信託費(簽約付1500元、每月信託管理費200元)

最高貸款成數

台企銀約為鑑價的7成、華銀第一次約為鑑價的6成(因第一次借款要扣除預留的2成)

同左

貸款期間

年齡+貸款期間9093歲,最短7年,最長30

同左

年金商品

搭配即期年金商品及信託專戶,年金險的保證年期有10202530年等不同選擇

優點

1.因為利息計算是依照「借款金額」而定,有借才有利息,因此扣掉利息後的每期實領金額較高

2.設定時間越短,每期實領金額越高,且利息負擔也比期間長者要少

即期年金險可以提供「活的越久、領的越多」的保障

缺點

1.由於借款期間一經設定,就無法更改,所以,屋主將會面臨「設定時間短、實領金額高,但需面對長壽風險;設定時間長,可避免長壽風險,但每期實領金額會壓低」的困擾

2.就算有銀行在設定期間到期後,提供「延貸」的服務,但延貸期間仍要計算利息支出,進一步降低實領金額;且就算先採「掛帳」方式,這筆錢不是屋主還,就是屋主的繼承人要還

1.因為採「整筆借款」的方式,所以每期利息不低,再加上每月要扣信託管理費,所以每期實領金額,將低於「純以房養老」業務

2.雖然即期年金險提供「活的越久、領的越多」的保障,但有些保單的年金金額,在保證期過後就大幅下降,恐怕金額不足以支應原有生活水準,且還要再繼續支付每月信託管理費

 

簡單來說,華銀的處理方式是:用之前鑑價的2成(因之前核貸最高只能到6成)核貸;至於台企銀的說法,則是「配合政府政策,不會趕屋主」。只不過,這項業務才剛開辦,現在說「趕不趕人」的承諾,恐怕都是不確定的。

但是,不論當事人年齡延長下,銀行會採取什麼樣的處理方式,筆者不厭其煩地計算以及整理兩者的差異,就是要告訴所有讀者以下幾點「學習(lessons)」:

首先,世間所有金融商品,絕對沒有那種「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的「只有優點,卻毫無缺點」的標的。理財大眾只能在眾多選項中,挑選那個最「雖不滿意,但勉強可以接受」的一個。

其次,投資理財的問題,永遠都是「需要計算的數學題」,且在不同的需求條件之下,每一個人所計算出的解答,也絕對不會完全相同。也就是說,這世界上沒有一個放諸四海皆準的公定標準答案,而只有適合每一位單一個人的個別解答。

再者,就像筆者在上一期文章中所言,有關退休金的準備,真的不能只靠那101招,就能夠輕鬆解決此生的退休生活問題。想要安穩退休的人,真的需要透過多元化的資產配置,才能達到此一目標。

最後,當這世界沒有一種金融商品,能讓人100%安心之際,筆者認為,每個人該做的,並不是頻繁地更換金融商品,恐怕更該是「自己那顆很難滿足的心」。因為,人的心境本就會隨著時間與環境的改變而調整,更何況,物質上的匱乏,並不完全代表「無法心安」。

 

《免責聲明》本專欄所提供之資訊,均由作者自行蒐集並撰寫完成,所有觀點僅為個人對市場的看法,並非任何投資勸誘或建議。若有引用數字及相關計算,均已力求精確,惟不保證其正確性,也不作為任何投保或購買的建議,對此不負任何法律上的責任。另外,本專欄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017年11月23日 星期四

《「我是有錢人」迷思551》手中只有一棟房,靠「以房養老」攢退休金,真的划算嗎?

 這星期二(21日),筆者受邀中廣「夏韻芬的理財生活通」代班主持人—田大權的邀請,談有關「以房養老」的話題。主持人在節目中,拋出不少的好問題,也剛好讓筆者有機會深入試算。

之後,有些網友想要更進一步了解相關的試算內容。因此,筆者也想藉此機會,將所發現的幾個非常有趣,但非常值得想要用以房養老,來充做退休金的人參考及深思重點,進行完整的歸納整理如下:

首先,選擇的期間越長,所繳的利息計越多。儘管目前各家銀行的以房養老方案,可由民眾自行選擇「逆向房貸」的時間,且最高以30年為限。但是,由於房屋所有人從銀行所獲得的錢,還必須加上「借款利息」,而領的期數越多,民眾所要付給銀行的利息,當然也就「越滾越多」。

實際以房屋鑑價1800萬元、逆向房貸成數7成、年利率2.2%為例,雖然實際可貸金額為1260萬元,但在扣掉每月遞增(因每月新增一筆錢,就要多付一筆利息)的利息之後,當事人真正能夠領回的金額就越少。

從下圖一中可以明顯看出,只要「以房養老」的期間越長,民眾所付的利息也就越多,相對的,能夠實際總領到的錢也就越少。也就是說,鑑價1800萬元的房子,真正民眾30年拿到的錢,不過是845萬多元,連房子鑑價的一半不到。且更重要的是:以上2.2%的年利率,還是「浮動計息」。假設未來利率走高,民眾要負擔的利息支出,恐怕更是驚人。

 

 

其次,假設扣除利息,每期能領金額將會遞減。實際以上例來看,雖然第一個月,當事人可以領到35000元(值得提醒的是,多數承辦銀行的做法,都是千元以下四捨五入。舉例來說,每月除下來金額如果是35985.12元時,會值接以35000元計算)。

但,如果每期扣掉「向銀行借錢」的利息,每月可領的錢則是「逐期遞減」(請見下圖二)。因為,第二個月要扣第一個月的利息;第三個月要扣第一及第二個月的利息,之後每期依此類推及遞增。

 

 

也就是說,貸1260萬元、30年期,第一期雖可領35000元,但隨著利息越扣越多、可領金額越來越少,到最後一期的時候,當事人實際可領金額就只剩下11000多元,最後一期的金額就只剩下期初的1/3不到。

再者,如果採「先掛帳」的方式,小心日後一次給付的利息負擔恐怕不輕。當然,現在多數承辦以房養老業務的銀行,都會設有「貸款成數五成以下先不扣息」,或是「利息扣款上限為每月撥付本金的1/3」的「先掛帳」模式。

以此例來說,差不多到第188期,也就是貸款年期的一半時,每月撥付本金就一直會停留在24000多元(累計利息不超過每月撥付本金的1/3),其餘利息將採取「先掛帳」的方式,待最後還款時才一併繳交。

只不過,就算民眾採取「先掛帳」的做法,所有利息延到最後再「一次給付」,也仍將面臨極大的問題。以前面所舉的逆向房貸30年為例,貸1260萬元的總利息金額,就超過414萬元(就算只掛帳一半,也有200多萬元的利息),如果當事人真的沒有其他恆產或現金,這些利息如何能讓沒有收入,還需要向銀行申辦逆向房貸業務的人輕鬆還得?!

最後,假設「縮短領取年期」,也要考慮長壽風險。也許讀者會說:「既然『期間越長,利息繳的越多』,那只要把期數壓縮得更短,不就解決問題了」?!話是沒錯,但讀者可別忘了,如果期間縮短,但實際生存的時間超過這逆向房貸的期間,又該怎麼辦呢?

更何況,現在幾乎沒有一家銀行,肯確實回答民眾:如果逆向房貸設定的時間到了,但當事人仍然健在,銀行為了自家的債權確保,到底要不要把當事人「趕出家門」呢(事實上,這也是挺兩難的,銀行趕了人,會被社會輿論撻伐;銀行不趕人,員工又無法向股東交待)?而如果當事人被迫離開唯一能居住的房子,未來的居住及生活費,又該如何解決呢?

所以,從上面的實際試算來看,「以房養老」真正能夠「嘉惠」的人,應該不會是原本政府及金融機構「想要幫助」的對象,也就是「手邊沒有什麼現金,但只有一棟房子」的退休族;相對的,最能因此「受惠」的,反而會是那些「多筆房產在手」,可能已經很有錢的人,讓他們「再有更多錢可花」。

因為根據統計資料顯示(https://udn.com/news/story/7239/2492247),國內以房養老有以下3大「申辦年齡下降」、「財管客戶越來越多(非有錢人才來申辦)」及「給付年限縮短,月付金大增」的新趨勢。

理由其實很簡單,首先,每月遞減的模式,並不符合大多數無現金者的現實用錢需求。如果手邊只剩下一棟房,又沒有現金的人,若只靠這101筆以房養老的錢,隨著利息越扣越多、每月金額越來越少,「金額變動如此大」之下,如何能維持退休後的生活「從頭至尾」不變?

更何況,隨著人的年齡越來越高,所花的錢將是越來越多。不要說別的,光是醫藥費及長照費用,就與「年齡」的高低成正比。這種「給付遞減」的方式,完全不合退休後的實際生活金錢需求遞增的曲線。也就是說,只有把這筆錢「當閒錢」或「額外零用錢」的人,才不會在乎每月金額有高、有低。

理由之二是:越是手中沒錢的人,越是不敢任意縮短貸款年期,因為,那會讓自己面臨「長壽」的風險。假設當事人希望「最低給付金額」,也能維持一定的生活水準,那就只有「縮短逆向房貸年期」這一途。但問題是,一旦自己活得長壽,如果手中沒有其他房子可以「續借」,又要從什麼管道獲得源源不斷的退休生活費?

理由之三是:房地產的地點與賣相都好,才能「榨」出有意義的現金流。但對於居住在非都市區、房價值不了多少錢,卻急需要一筆退休生活費的人來說,「以房養老」恐怕只是「看得到,而吃不到」。

因為根據媒體(https://udndata.com/ndapp/udntag/finance/Article?origid=8858952)引述金管會的統計,目前有11家公、民營銀行辦理以房養老業務,截至1069月底,承作件數達2,007件,核貸額度約108億元,平均每件承辦金額約538.12萬元。

另外在貸款成數方面,根據以房養老業務市佔率第一的合庫為例,貸款成數分布是以5-6成區間為最多(佔43%,將近總量的5成),而其他區間則分布得較為平均,包括3成以下、3成至5成,以及6成至最高7成者,都分別占19%,且都集中在雙北市(台北市佔26%、新北市18%)。

實際以平均承貸金額538.12萬元為例,貸款30年,等於每期只能拿到不滿1.5萬元的錢,但扣掉30年下來所支付的利息—177萬多元,實際拿到的金額不過是361萬多元而已。

正由於從實際試算來看,最能從「以房養老」中得利的,還是「多房在手」的退休族,因此,筆者還是奉勸不少擔心退休金準備不足,又擔心未來退休後沒地方住,總是會有「還是勉力買棟房子吧,一方面可以自住,另一方面可以用『以房養老』的方式,自動產生一筆退休生活費」想法的人:千萬不要樂觀過了頭。

暫且先不論「有子女的人,也許得考慮留給小孩」的問題,以及「未來房地產是否有可能進一步下跌」的疑慮,這種「買房自住兼領退休金」的想法,恐怕會有很高的機會「不切實際」。

因為首先,就像筆者在個人最新出版的《退休難,退休金別亂擺》及節目中所言:「適合退休後居住的地方,並不只有『熟悉度』一個重點,而應該同時考慮『上下樓方便』、『附近生活機能佳』,以及最重要的『就醫便利性』」一樣,除非當事人能買到符合以上「退休好宅」的標準,否則,一心一意就以「買房養老」為目標的人,恐怕要好好思考後再下手。

其次,用「以房養老」來安穩退休的前提,仍充滿不少變數。這是因為「以房養老」是賣方市場,實際貸放條件的決定權在銀行,而不是自己。特別是銀行是營利事業,並不是慈善機構。

當事人的房產能被估到多高的價錢、銀行的貸款成數又有多少...等,都是由銀行決定。而房屋所有人唯一能做的,就只有「多比較,才不吃虧」。但,假設房屋的基本「賣相」不佳,也就是非交通便利且脫手容易的標的,想要能讓自己「安穩退休」,恐怕是有些難度的。

最後,安穩退休別只仰賴「以房養老」一途。因為,它只能「錦上添花」,不能做為退休金的「唯一」來源。正因為以上的許多條件與變數,所以,想要安穩退休的民眾,絕對不能輕易相信「只靠單一一間房產的以房養老,就能獲得充足且穩定的退休金來源」。

且重要的是:退休金的來源最忌集中,假設讀者把一生努力、奮鬥的心血結晶,全都砸在一棟不動產上,而沒有任何其他退休金來源,單從理財規劃的角度來看,恐怕是風險極大的做法。

所以,與其辛苦一輩子,存下一棟不知道能替自己創造多少現金流的房子,倒不如更加務實地,多元化地進行退休規劃。如此一來,才有真正「安穩退休」的可能。

 

《免責聲明》本專欄所提供之資訊,均由作者自行蒐集並撰寫完成,所有觀點僅為個人對市場的看法,並非任何投資勸誘或建議。若有引用數字及相關計算,均已力求精確,惟不保證其正確性,也不作為任何投保或購買的建議,對此不負任何法律上的責任。另外,本專欄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017年11月9日 星期四

《「我是有錢人」迷思516》美國總統大選之後,美元勢將再起?!

 台灣時間9日,唐納˙川普在全世界人的驚訝聲中,當選了美國第45任總統。想當然爾,這也同步造成全球金融市場的大幅重挫-單是道瓊期指就下跌超過400點、日股狂瀉超過800點、剛開盤的歐股期指大跌4%、美元大貶(美元兌日圓一度跌逾4%),只有金價翻漲(大漲5.4%

其實在選前,就有不少分析師們,對美國選後全球金融市場的走勢,提出了他們的看法。以美股為例,就有分析人士指出,無論是誰當選,美股都能因塵埃落定而走強,但假如川普輸了又拒絕接受選舉結果,那麼標普500恐怕會在今(2016)年底前下挫5%

素有「雷根經濟學(Reaganomics)之父」美名、前美國總統雷根顧問 David Stockman 在近日接受專訪時表示,以他的觀點來看,無論本屆美國總統是誰當選,估計美股都將狂瀉 25%

至於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及匯豐(HSBC)則都認為,無論周二(日)由誰當選下屆美國總統,日元都是長期看升,因為希拉蕊(Hillary Clinton)和川普(Donald Trump)「皆不樂見強勢美元」。

但長期來說,套句政治人物的說法「選舉是一時的,執政是長期的」,在「日子終究是要過下去」之際,筆者對後川普時代的看法,則是傾向「長期來看,美元勢將再起」!

因為從過往歷史,總是由一連串事件,不斷滾動向前的發展來看,金融投資市場在(超)短線上,一定會有大起大落的反應。但是,無論市場怎麼變動,都必須遵循長期的趨勢發展。

事實上,美國自二戰以來所維持的霸權,就是建立在強勢美元身上。簡單來說,所謂的「強勢美元」,並不單是指「美元匯率升值」而已,重要的是「全球各國都使用美元,並且將其列為外匯儲備的重要標的」。

因為唯有當全世界,都「使用」並「依賴」美元之際,美國才能順勢將其問題,轉變成世界各國的問題,讓美國不致於「獨享」問題與苦難,而能與其他各國「共同承擔」。

儘管美國歷經20082009年的次貸風暴和金融海嘯,之後靠著聯準會擴張資產負債表紓困,和聯邦政府種種增加投資、促進就業的方案(也就是所謂的「印鈔救經濟」)等所造成貧富差距進一步擴大,才有這次川普之所以聲勢壯大的機會。

然而,就算美國國內經濟是歷來復甦得最弱勢的,很有可能撐不起強勢美元與帝國的延續。但是,除非美國人甘於「過沒有任何影響力的日子」,否則,不論誰當選美國總統,勢必要用各種政策與方法,繼續維持美國及美元的霸權不可。更何況,當選總的,又是一個在選前就大辣辣、毫不掩飾自己「種族歧視言論(重視並強調「白人優勢」)」的川普。

國際現實向來就是非常殘酷的。如果美國不持續往前走,後來居上者就有可能把美國擠出全球權力核心,並且喪失自二戰以來,就一直維持著的全球第一強權。

假設美國要持續其霸權,最明確的代表標緻就是「強勢美元」。因此,在面對「生死(霸權)之戰」時,美國一定要想方設法地拉高美元。至於「拉高」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靠國內強盛的經濟實力」,另一個,則是讓投資人像在「都爛的候選人中,選一個比較不爛」的對象一樣,讓全世界的人「不得不持有美元」。

筆者認為,由於美國經濟景氣並不如外界想像的那麼好,所以,後者(讓人「不得不持有美元」)才可能是美國未來會玩的手法。且在這樣的大前提之下,能用的可能方法,一是「調升美國利率(用利差吸引資金回流美國)」,二是「創造另一個美國本土之外的金融危機(用「安全牌」吸引避險的資金)」。

因為只有採取這些方法,才有可能讓美元持續在「本身沒有經濟實力」之下,維持一個「相對」的強勢。至於美國最有可能一手操縱的金融危機「頭號目標」,筆者大膽假設很有可能就是匯價,已經來到「匯改」以來最低點的人民幣。

之所以是「金融危機」,而不是「另一場戰爭」,主要的理由是根據《2020中國與美國終須一戰》作者的假設-在2020中國大陸建立起可以覆蓋全球的「北斗導航系統」,並且在軍事上立於不敗之地之前,美國想要繼續獨霸全球,勢必在此一時間點之前,快速發動必要的行動。

且如果美國與中國大陸間不用軍事對決,那當然就只能透過金融戰爭的方式了。同時讀者們也不要忘了,紐約軍事學院畢業,並且在商場上打滾多年的川普,對「戰爭」這件事的了解及運用,應該比其他人都要嫻熟及擅長才是。

事實上,撇開中國大陸現今已是美國「頭號敵人」之外,從人民幣最近一年,外匯儲備大量流失、內部金融問題叢生,以及近來中國大陸出口連續7個月下滑、人民幣昨(8日)甚至一度貶至6.80的價位等「事跡」來看,挑這個(人民幣)軟柿子下手,可以說是最「事半功倍」的手段。

當然,中國大陸如今已非吳下阿蒙,美國要攻擊人民幣,也不一定能夠成功,且時間點也不一定就是「馬上」;但如果遲遲不攻擊,則只能先豎白旗、承認失敗,並且坐視「敵人繼續被養大」。

現階段以技術分析來看,美元指數如果過100左右,等於是美元將進入一個「目前還看不到上升盡頭」的局面;而如果美元兌人民幣升破6.8人民幣,則是代表人民幣可能將「一瀉千里無盡頭」。

事實上,就如同外資金童楊應超所說-「美國的民主風範,展現在選後『國家利益高於政黨利益』」,因此,只要全美國上下,確認美國維持其霸權,將是其恆久不變的「國家利益」,那麼,強勢美元終將是不得不為之的唯一戰略及戰術運用。

順著這樣的脈絡來分析美國總統大選之後的全球金融局勢,或許就會比較清楚及明確一些。筆者認為,以短期到中期為例,最需要觀察的指標,就屬美國聯準會的「升息」了。

雖然瑞信信貸亞洲區首席經濟分析師陶冬預估,如果川普當選,12月升息的機率是50%(因為不加息,特朗普說要炒了葉倫;加息,市場動蕩了,她也可能被炒。但根據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的預估,美聯準將在12月加息一次,2017年加息三次。

至於美國聯儲局前主席格林斯潘曾在選前表示,目前美國處於通脹加速的初期,如果美國通脹持續,預期美國長息將會上升,料10年期孳息率將升至3%-5%

但,葛老卻未說明清楚:以美國現時的經濟景氣現況,有多少能耐可以大幅升息?正因為如此,筆者對於美國聯準會的升息舉動看法是:升息是為了藉由「利差」而托高美元指數,但只要美國經濟一天沒有非常強勁的復甦,升息的幅度就不可能太大。

理由之一是:以美國目前的經濟狀況,並沒有到非常好的境界;理由之二是:升息太多,則會削弱長期公債與美股的多頭氣勢。別忘了,美元與美債間具有共存共榮的關係,因為不論是法人或散戶,很少直接投資完全沒有利差或價差的美元,這些往美國跑的資金,長期不是投資美股,就是得買美國公債;短期來說,至少也會買個貨幣市場基金什麼的。也就是說,如果利率升得太多、太高,反而不利於美債與美股的多頭格局。

至於理由之三則在於:根據《金融世界大戰》作者-田中宇的說法-「全球性的貨幣寬鬆策略,能美國債券金融體系和金融界獲得重生、回復健全狀態,並有助於美國霸權重新穩定,並發展全球經濟」。簡而言之,在維持美國霸權的首要考量下,聯準會仍然會強迫全球,繼續執行「貨幣寬鬆」這個對美國有利的政策才是。

也許有讀者會說:美國會透過升息,拉大與其他國家的利差,而讓美元看漲,其他國家難道不會此招?事實上,環顧目前世界各國的經濟,除了少數國家因為惡性通膨,而必須維持高利率之外,其他有哪個國家是真正經濟景氣暢旺到,需要靠拉高利率來「降溫」的?

那有讀者會說:美國預算赤字如此高,美元怎麼可能獨強?但不要忘了,喜歡亂借錢、大量投資公共建設且不斷發債的,全世界也不只是美國一個而已。先不說新興市場國家了,成熟市場國家像是歐洲各國及日本,哪一個不是預算赤字高升、債務破錶?!

有讀者可能又會問:如果美元強,從國外進口商品更有「價格競爭力」,勢必會進一步削弱美國經濟成長。但讀者不要忘了,匯率只是影響商品的價格競爭力的手段之一,但這世上有太多因素,可以影響實際的進口數字。

舉例來說,向來就舉著「貿易保護主義」大旗的川普,仍舊可以用高關稅,或製造業拉回美國可獲得減稅等行政措施,來降低海外進口商品的報價競爭力,以提振美國經濟。

更有讀者會再進一步追問:現在或許看不到通膨,但目前房地產過熱,再加上如果油價上漲,就有可能導致美國出現一發不可收拾的通膨。只是讀者須了解,川普可是美國房地產大亨的代表,以他的立場,當然會樂見房地產「持續過熱」才是。

更何況,所謂的「通膨」,也還要確定是「經濟景氣且物價同時上漲」的通膨,亦或是「經濟不景氣,但只有物價上漲」的「停滯性通膨」?假設美國是屬於後者(停滯性通膨),聯準會還有多少條件可以「義無反顧」地大幅升息?

所以,筆者認為現在許多「專家」,雖然大聲疾呼「有通膨、要升息」的論點,主要的目標(對象)並不是在「未雨綢繆地打擊通膨(美國真有通膨疑慮)」,而是「經濟景氣不佳的美元,恐怕必須得靠升息才能拉抬」。

特別是關於「油價是否上漲」的問題,所牽涉的原因甚多。「產量減少、庫存降低」的因素固然會有(特別是冬、夏兩季,向來是用油尖峰),但不要忘了,如果油價依舊是用美元來計價,當美元上升時,就會壓抑油價上漲的數字;同時,負責國際原油庫存資料統計的「國際能源總署(IEA)」,過去因為「計算失誤」而大幅「更正」的機會也未曾少過。

而且,就算現在俄國賣油給中國大陸,已經不再使用美元;重要產油國之一-沙烏地阿拉伯,當然也希望能與中國大陸做成買賣。但是,在全球經濟不景氣之下,包括中國大陸在內的國家,又有多少大量的需求,可以穩住油價維持在高檔?

但讀者可能仍有疑問:美元獨強、貿易保護當道,真的對美國經濟「有益無害」?!投資人千萬別忘了,美國GDP中有7成,是靠內需的消費所帶動,這是其他主要靠外銷(例如台灣)來促進經濟成長的國家,所無法望其項背的。

此外,美國還是全球最大農業出口國(主要是玉米、小麥、糖與菸草),更是飛機、鋼鐵、軍火(雖然川普在選前,說要把美國在海外駐軍撤回,但沒說不能「賣軍火武器來賺錢」)和電子器材的主要輸出國。

最後,讀者還可能會問:如果美元像扶不起的阿斗一樣,就算用盡一切努力,卻仍然無法挽救美元的即將崩潰,那投資人該怎麼辦呢?對此,筆者想引用《美元,不得已的避險天堂》一書作者-Eswar S. Prasad的說法:「矛盾的是,正由於擔心美元崩潰將蹂躪全球,反而有助於維持這種穩定平衡的狀態」。

套句這次美國總統大選的名言之一-「選民只是從一堆爛蘋果中,選一個『比較不爛』的對象」來回答:當全世界金融混亂時,美國只要能夠維持住「比較安全」的印象,就能夠繼續維持美元的強勢。

假設美元相對強勢,且從「資產安全性」進行考量,則不論是美國公債或美股,在「比較」的角度之下,將持續且不可避免地成為全球投資人,爭相「追捧」的重要標的。

至於許多分析師看好的金價,筆者卻認為,川普的當選絕對會讓金價,進行短線的衝高;但由於美元與金價的走勢相反,且過高的金價會壓抑美元的上漲。因此應該這麼說,在「與美國國家利益與目標相牴觸」、「一山不容二虎」之下,金價勢必受到一定程度的「壓制」才行。

當然,金價還有一大變數,那就是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在8日突然宣布,為了打擊貪腐黑錢,9日零時開始停用5001000盧比(Rupee,各約237474台幣)兩款大面額鈔票。也就是說,這些鈔票將立刻變得「一文不值」。

筆者認為,乍看起來,印度的做法是為了「打擊貪腐及黑錢」,但實際上勿寧說是「印度政府正式向『習於窖藏現金、輕易躲避政府查稅的(有錢)人』正式開戰」。

所以,此一發展的後續頗值得全球投資人密切關注。因為,如果其他國家也跟進類似「停止發行大面額鈔券」的政策,可能代表未來金價會因為有強勁的實體買盤需求,而獲得一定程度的價位支撐。

最後要提醒投資人的是:大選後,金融市場大幅變動,是很正常的事。但投資人更該關心的是,美國升息所牽動的新資金流動潮。因此,投資人最該要優先思考的,則是未來長期的資產配置組合。

事實上在選前,以美銀美林證券所追蹤的基金資金數據顯示,全球股票基金整體流出資金38億美元,為八周來第七周資金流出;其中美股基金贖回規模最大,達到35億美元;新興市場股市基金六周內首周資金流出。政府債券基金吸引資金3億美元,迎來17周內首次單周資金流入,而高收益債券基金流出資金高達44億美元,創今年1月以來單周贖回規模新高。

筆者認為,如果「強勢美元」的趨勢確立,「以美元計價的資產」可能都將「不寂寞」;且在沒有意外的情況下,以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原物料)、原油等價格,就不可能有太好的表現(最近中國大陸市場的「煤飛色舞(煤炭、有色金屬)」等行情,投資人最好只當做是個「例外」)。

此外在「持有實體黃金這件事」上,筆者認為不論對於普羅投資大眾或有錢人來說,就算賺不到價差,也都還有更積極性的好處。特別是在各國政府預算赤字破錶、財政支出又大於收入,極欲用各種稅收來支應之際,無記名、全球通用且又能保值的黃金,恐怕才是最佳的「隱匿財富」的工具之一。

至於其他地區(例如歐洲、日本、新興市場,甚至是國內)的投資,筆者不是完全看空,但不論在重要性或在配置的比重上,恐怕都將不如美元資產來得高。

特別是沒有在美國大選,各市場跌得七昏八素之際就進場「搶大反彈」的投資人來說,錯過了這個大好機會,未來除了長期投資,以領取比市場利率略高一些的收益外,任何追漲搶進的動作,風險恐怕都是很高的。

 

《免責聲明》本專欄所提供之資訊,均由作者自行蒐集並撰寫完成,所有觀點僅為個人對市場的看法,並非任何投資勸誘或建議。若有引用數字及相關計算,均已力求精確,惟不保證其正確性,也不作為任何投保或購買的建議,對此不負任何法律上的責任。另外,本專欄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我是有錢人」迷思550》「扭傷與挫傷」只一字之差,理賠卻是天差地別?!

 前幾天,有幾位保險業務員在爭論有關「『挫傷』或『扭傷』,意外傷害醫療險到底賠不賠」的問題。

事實上,有關「意外醫療險對於『挫傷』或『扭傷』是否理賠」的結論,政大教授葉啟洲就很簡單地提出他的認定大原則是:「挫傷是外來的」,符合意外險定義中的「外來性」,理當會賠;但是對於「沒有外力介入」的「扭傷」,則不符合意外險的定義。

對此,保險業務員又有一番激烈論戰,有的業務員認為「只賠挫傷,不賠扭傷」的結論「非常不合理」;但也有業務員,則以「過去以『扭傷』申請或意外傷害醫療險的理賠」,認為「意外傷害醫療險只賠挫傷、不賠扭傷」根本就是個「假議題」。

由於這個問題,也問到筆者這裡,因此,筆者分別詢問了法律學者—葉啟洲教授、財團法人金融消費評議中心主委張冠群、三位中、西醫師,以及一位壽險業理賠部門主管,幫讀者徹底釐清相關的事實。

根據葉啟洲教授的說法,凡是「彎腰揀拾物品導致扭傷」,或是「因運動導致足部扭傷」,都是「單純屬於身體內在素,而不具外來性」的事例,都不符合意外險定義中的「外來性」條件(詳細內容請見《保險法實例研習》第464頁)。

一位壽險公司理賠部門主管則補充說明,-般挫傷除符合「非疾病」引起外,因有明顯「外來」外力「突發」引起傷害,故屬於意外傷害無誤。扭傷對於「外來」事件之釐清較難,所以常有理賠爭議。

如果「外來性」是決定意外醫療險理賠的最大前提,那麼,醫學專業能否清楚界定「挫傷」與「扭傷」是否具備「外來性」的條件,恐怕才能夠給予一般民眾較為清楚的答案才是。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復健科主任陳威達,以及林森中醫昆明院區中醫師邱榮鵬都異口同聲地表示,「挫傷」成立的條件,必須有「外力」才行,例如被打或被撞到(有關挫傷與扭傷的定義及舉例,請見下表)。正由於挫傷的要件是「外力撞擊」,所以,一定會有瘀血或紅腫點,這是陳威達認為判定挫傷時,一個很重要的觀察點。

 

表、挫傷與扭傷的區別:

 

挫傷

扭傷

醫學定義

因外力撞擊造成身體某部位的紅腫熱痛或瘀青

身體軟組織受到強力的扭轉而受到損傷

主要成立條件

外力

非因外力

原則

跌倒、他人撞擊...

彎腰揀拾物品導致扭傷、因運動導致足部扭傷...

例外

自己故意去撞牆,那就是故意行為,是意外險「除外不保事項」

如果被外人外力所致的扭傷,由於外人丶外力具有「外來性」,所以,仍可視為意外

資料來源:綜合彙整自陳威達醫師、邱榮鵬醫師、壽險公司理賠部門主管

 

邱榮鵬再以一般跌倒腳扭到、用手撐地為例解釋,手上的傷一定是挫傷,但腳就不是,而只能算扭傷(少數情形可能挫傷與扭傷同時發生)。所以,急性期一定要撞擊或衝擊的動作,再配合瘀青或紅腫等現象,就可以判斷是「挫傷」無誤。

意思也就是說,想要獲得理賠的保戶,最好儘早去醫院請醫師做檢傷認定。不然,在過了急性期、相關瘀青及紅腫等現象褪去後,要醫師進行正確判斷都很難。

當然,不論是挫傷或扭傷,都可能會在身上留下「紅腫熱痛及瘀青」的情形。那麼,專科醫師又如何區別這兩者的不同呢?根據陳威達的解釋,由於人體上有些地方,是只可能有挫傷,而幾乎不會有扭傷的情形,例如全身關節以外的地方。

但如果是關節處,例如脖子、三大上、下肢關節(肩、肘、腕、髖、膝、踝),則扭傷及挫傷都有可能,但以他的實際臨床經驗來看,足踝關節扭傷機會多、區幹部(胸部到骨盆之間)幾乎都是挫傷為主,除了腰部在正常情況下,以扭傷較為常見。

而在臨床上的判別上,依陳威達臨床經驗,發生扭傷的地方,通常是關節處為多。此時,病患通常無法順利轉動關節。其與挫傷很大的鑑別在於:扭傷通常不會有撞擊點。

當然,以上只是專科醫師根據醫理,以及臨床上的經驗判斷。但是,「挫傷因有外力介入、意外傷害醫療險一定賠;扭傷不屬外力,意外傷害醫療險一定不賠」的制式化說法,恐怕也並非絕對。

張冠群特別強調,假設在扭傷的因果歷程中有外力介入,而該外力為造成扭傷「直接有效」的原因,則仍可屬於「意外」。否則,就不屬於「意外傷害險」的承保範圍。例如人在騎車時,車子因為打滑,或是打籃球時被他人絆到而造成扭傷,就屬於「意外」的範圍。這是因為有「外人、外力」而導致受傷,當然符合意外險中的「外來性」定義。

以上筆者不厭其煩地,詢問各個領域的專家,幫讀者歸納整理出挫傷與扭傷「賠與不賠」的原則,首先是要向保戶們解釋,意外險一個非常重要的定義,就在於「非因疾病的『外來性』因素」。

也就是說,一但事故原因不符合保單的承保範圍,保險公司就是不會理賠,完全沒有任何討價還價的餘地。至於說「會賠」的,不是特殊狀況的認定,恐怕也只是因為實際花費金額不高而進行的「融通性理賠」行為(根據一位醫師的觀察,只要金額在1萬元以內的,保險公司差不多都會很阿莎力的給付),並不是因為「原因合理及合乎『外力介入』的定義」或「保險業務員真的很行」!

其次,筆者也想藉此機會提醒保戶,人生處處有風險,而風險的發生有時是相當多元而非單一。所以,當原因「非因外力介入」時,千萬別就只為了「保險只賠挫傷,不賠扭傷」,而跑去專科醫師那裡,硬要他們做出不實的病歷或診斷證明書。

這是因為,金管會早在2013年時,就發函懲處標準函文給壽險公會:業務員如果協助要求醫師開立錯誤或容不實的診斷證明書,只要證屬實,將停止招攬業務一年。

所以,很多業務員為了自己的生計,就改為慫恿保戶,不斷向醫師「盧」,要求他們更改原先的診斷證明書。特別是根據專科醫師的說法,約有8成的保戶,都會要求醫師在診斷證明書上,加上「意外」兩個字。

但是,另一位不願具名的醫師也坦言,醫師並未在現場,且醫師的專業,就只在扭傷或挫傷的判斷上,完全沒有任何責任或義務,去進行「意外」情況的認定。

且如果要更改診斷證明書,就必須連之前的病歷都要變更,這不僅是個大工程,還有可能面臨醫師法上的「行政罰鍰」與「廢止醫師執照」的可能。甚至,還有可能面臨「登載不實或偽造文書」的刑事責任(請參考:http://blog.insureshop.com.tw/?p=986)。所以,沒有醫師願意冒著自己丟掉工作的風險,去配合病患去更改診斷證明書。這一點,民眾最好切實謹記在心!

 

葉啟洲教授在2017/11/16個人臉書中PO文:

意外定義中那句「非由疾病引起」,是最大的敗筆,它製造的問題比解決的問題多,又成為原因的論述依據,削弱被保險人的保障。一堆不懂保險的律師法官擴大解讀為「非疾病就是意外」,獨步全球。若把這句話刪掉,可以解決不少問題,但保險公司一定反對,因為理賠的機會會提高。

 

《免責聲明》本專欄所提供之資訊,均由作者自行蒐集並撰寫完成,所有觀點僅為個人對市場的看法,並非任何投資勸誘或建議。若有引用數字及相關計算,均已力求精確,惟不保證其正確性,也不作為任何投保或購買的建議,對此不負任何法律上的責任。另外,本專欄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017年11月2日 星期四

《「我是有錢人」迷思549》在沒想好你的財務目標之前,千萬別先問「投資什麼」?!

 前幾天,有位網友寫信問筆者一個投資的問題。這位讀者表示:「原本想買海外債劵,打聽結果是以十萬美元起跳,股票對學生來不適合,並不了解業趨勢,基金都是被銀行賺走,房地一出手就要百萬,真的不知可以穩定投資什麼,所以想請教『可合適的投資』」?

其實,類似的問題,已經是不只一次地被提出。但筆者想說的是:由於每個人的人生都不盡相同,且不同的財務目標,在選擇適合的標的上,自然不會完全一模一樣。

每個人在真正投資之前,應該問的是「我有哪些財務目標」、「這些財務目標需要多少錢」,之後才來決定「自己適合透過哪些投資工具或標的,來完全以上目標。而不是前面目標尚未確定,就急著開始問「該做什麼投資」?

 

表、不同的財務目標,可以採取的投資策略也不同:

 

短期

中期

長期

時間

5-10

15-20

30-40

舉例

遊學、買車、買房、一整筆的投資或創業基金...

子女教育基金、買房

退休規劃

適合投資策略

短線波段操作

中期波段操作

長期(定期定額)投資

專業投資知識要求

較高

中到高

低到中

投資風險偏好高低

低(保守)

中(穩健)

高(積極)

 

所以,「該做什麼投資」完全是因人、因地、因時、因目標而有所不同,並不是一個制式,且固定不變的輕率答案。筆者認為,決定「每一個人」適合哪些標的或商品的標準,必須有以下幾大重點考量:

首先是「時間長短」。時間的長短,當然是投資人可採用商品的選項限制之一。舉例來說,如果想在10年內買房,又不想頻繁買、賣標的的投資人,先不用管其投報率是否夠高,總不可能買一張20年期公債來「達到目標」吧!

記得之前也有網友詢問:假設半年後要支付一筆款項(例如買車),可以買什麼股票?以這個問題來說,由於只有半年的時間,更何況,該付的錢早已確定金額。就算投資任何股票或基金,也難保不會出現虧損。

所以,當事人最後唯一能夠做的,根本就不是「想做什麼股票或基金的投資」,而是老老實實地把這筆錢,存在銀行做半年期定存,讓它不要輕易被花掉或減少就好!

其次是「這個財務目標是『必要』或『想要』」?當然,投資標的的到期期間,必須與財務目標相符之外,也決定了投資人標的選擇的多樣性。「必要」與「想要」,則決定了財務目標的金額,是否「具有減少的彈性」?

從一個人的人生過程來看,總會有不少的財務目標。小的像是買個昂貴的視聽設備、車子,或是想要一圓出國遊學的夢想。甚至,暫時沒有對象,也沒想要結婚的人,也可能想買個能夠安身立命、遮風擋雨的小套房,或是為自己存一筆創業基金。

而有子女的,當然不可免俗地,要為未來子女大學及出國留學的高昂費用「預做準備」嘍~喔,還有一項人生財務目標不可或忘的,就是預先準備退休之後的退休金。

在以上各種選項中,金額有低有高,但,它們之間很大的差別,就在於「必要」或「想要」之間。怎麼說呢?對於沒有子女的人,或是覺得只想負擔子女唸到公立大學,不想額外再負擔更多錢的父母來說,存子女教育基金這件事,可能就不是「必要」的選項。

又例如買車、買房或創業基金,車子或房子有便宜、有貴的,且是不是「此生絕對必須」,也可能是見仁見智的看法。但假設是退休金的規劃,除非是堵定知道自己壽命不長的人,否則,只要持續有呼吸及心跳,不管是身體健康到四處趴趴走,或是對於外界的反應已毫無意識的植物人狀態,退休後這筆「基本最低生活費用」,可說是一點折扣都不能打。

讀者注意到了嗎?假設理財目標是「必須」、「金額不容一點折扣」,且預計要達到目標的時間很短,那在投資工具或標的的選擇上,恐怕就不容承擔太多的風險。因為,在人生無法重來、任何投資都有風險的前提下,就會讓「標的選擇」出現滿大的限制。

當然,完成理財目標的時間越長,以上的限制也會越小一些。但是,也並不表示投資人,就可以隨意挑選報酬最高、風險無限大的標的。因為,財務目標達成是一段時間過程,其目的是為了「逐漸且穩定地累積財富」,而不是讓當事人,享受大漲大賠,如乘坐雲宵飛車一般的快感。

再者,也必須考慮「投資門檻」的問題。事實上,「投資門檻」的反面,就是「投資人有多少投資資本」?別說投資房地產一出手,就是「上百萬元」,就以文章開頭這位讀者的說法,他原本想去投資比較安穩的「美國公債」,但一問之下,才知道「最低投資門檻」要「10萬美金起跳」。

再以國人熟悉的國內上市、櫃公司股票來說。撇開金管會新開放的「小額定期定額投資股票及ETF」之外,投資人想要買上「一張」股票,其價格可能就不是「小資」族能夠負擔得起的。

就算不論一股「5780元」的大立光股票,一般人必須拿出578萬元才能投資;以民眾普遍看好、每年配息都相當穩定的台積電為例,投資人也必須拿出24萬元,才能「買上一張」。

且就算是市場上大力推薦,閉著眼睛買都不會虧錢的ETF—台灣500050)或元大高股息ETF0056),一次買一張的價格也要8萬及2多元,除非是每月儲蓄金額夠高的人,要能持續定期定額投資,也是有所困難的。

以上的舉例,就是提醒投資人,在找尋適合投資標的時,至少要先釐清自己有多少「資本」?接著,才能決定在有限的「可投資標的」中,有哪些是個人適合採用的?

當然,在遇到「投資標的有最低門檻限制」時,投資人只有以下兩條路可走:其一,是直接尋找小額就能投資的定期定額投資標的;其二則是「平日努力儲蓄、存錢」,等到累積出第一桶金時,再進行單筆的投資。

但值得提醒讀者的是:單筆投資想要成功獲利,一定會面臨「選對進場時點」的問題。所以這個時候,還必須同時考量自己「有沒有基本且足以正確判斷的財經知識」?

至於選擇「定期定額」投資的人,雖然不需要「選擇進場時點」,但仍有「選不對標的」的風險。當事人一樣會面臨「假設沒有充足財經知識,可能會誤判市場行情、走勢,並造成大幅虧損」的困擾。

第四,報酬率需要多高?這裡的意思是指:所能投資的資本,與未來理財目標金額之間的槓桿倍數高低?舉例來說,假設10年後需要600萬元的購屋自備款,而現在每月都有5萬元的儲蓄。那麼,根本不需要做什麼額外的投資,只要每月收入不減、支出不增,理財目標很容易達成。

但如果讀者每月只能存2萬元,但10年後想要累積出600萬元的購屋自備款,根據試算,年複利報酬率必須達到16.4%左右,才能夠在預計的時間內順利達標。如此一來,投資人必須審慎思考以下2大重點:

其一,是必須採用非常積極的投資工具,而絕無可能只靠保守或保本、保息的商品(例如定存、債券、儲蓄險)來達成;其次,則是得切實做好功課,了解目前市場上,到底有沒有這樣「平均10年、保證每年年複利報酬有16.4%」的投資工具或標的?

事實上,這樣的標準,筆者幾乎可以肯定地跟讀者說「不可能」。因為根據筆者過去的計算,以「期初投資1萬元」為例,並複製巴菲特、美國長期市場利率與台銀一年定存(固定)利率的年收益情形,再用「複利終值」方式回推之下,巴菲特50年的複利報酬率(IRR)差不多是19.5%左右(請見《我是有錢人迷思510》再久的神人,也難的市場利率:https://fund.udn.com/fund/story/7488/1977615)。

讀者不要忘了,巴菲特這長達50年、年複利約19%多的報酬率,還曾經經歷過美國市場利率超過10%以上的協助(市場利率越高,代表投資報酬率也才有機會「水漲船高」);但在如今市場利率極低之下,就算能100%複製巴菲特的選股智慧,恐怕也很難將年複利報酬率拉高。

所以,假設以上的答案是「否定」,或僅僅是「不確定」的,那麼,讀者只能回過頭來,降低自己的理財目標,而不是任由不切實際的「理想」,持續放縱、飛奔才是。

最後,更要問問「投資熟悉度」的問題。就以之前投資人虧損連連的「結構債」、「雙元貨幣」、「TRF」為例,不要說投資的當事人,根本不了解商品的架構與投資標的,恐怕連銷售的理專,都沒有多少人能夠清楚進行解說。

但就算是當事人都搞不懂的商品,仍有人投資人很敢,且就算跟銀行借錢,也願意把大筆資金投入下去。最後發生了大虧大賠的結果,恐怕也是「意料中事」。

所以,筆者認為民眾應該要「堅持」選擇「自己熟悉」的商品,不管它的投報率如何敵不過市場利率。因為在努力達成各項人生財務目標的賽事中,「最終有100%達到原先設定目標」的人,才是唯一的勝利者。中間不論曾經獲致多高的驚人投報率,最後卻未能達到終點站時,從「結果論」來看,都只能算是「失敗」。

但在此同時,筆者卻非常鼓勵讀者,要努力積累及不斷增進基礎的金融、財經知識。如此一來,才有助自己在可控制的風險上,創造比市場還要高的投報率。這樣,也才能較輕鬆地達成各項人生財務目標。

且值得再三提醒讀者的是:千萬不要在自己不熟悉該工具、連未來行情是上、是下之下都弄不清楚、說不準確時,就隨便聽別人推薦,而跟著去進行投資。因為投資就跟學習知識一樣,單單是聽來的,永遠都是不紮實而令人心虛的。

特別是行情一旦突然起伏震盪,由於自己過去未曾對所投資標的,做過深入的研究及了解,並無法準確判定價格的大幅下跌,到底是一時的現象,還是長期行情的翻轉?最後,很有可能做出錯誤的判斷。

最後,筆者想要進行總結的是:每一個人的人生,都是獨一無二的。他人只能提供方向及方法,但所有的決定,只能由自己拍板決定。且當所有條件都「重重設限」之下,理財大眾將會發現這世界上,並沒有「適合所有人的『最佳投資工具』」這個選項,而只有「配合自己『各項限制』之下的有限選項」,如此而已。因為,當自己的限制越多,其結果將是「投資工具選擇你」,而不可能是「你選擇投資工具」!

 

《免責聲明》本專欄所提供之資訊,均由作者自行蒐集並撰寫完成,所有觀點僅為個人對市場的看法,並非任何投資勸誘或建議。若有引用數字及相關計算,均已力求精確,惟不保證其正確性,也不作為任何投保或購買的建議,對此不負任何法律上的責任。另外,本專欄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