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15年7月9日 星期四

《「我是有錢人」迷思471》流動性+通縮風險,自救要靠己!

7月初以來,全球金融市場就處於極度不穩定的狀態。首先是希臘問題持續無解與緊繃,其次是中國大陸股市持續重挫,也同時「帶衰」了全球市場的表現。
其實早6月初者就在「《我是有人迷思468全球投風險麼辦專欄再三提醒投資大眾密切注意全球金融市場,可能發生的「系統性風險」。但接下來,筆者想要更進一步提醒所有目前還有投資部位的讀者,更要關心可能由「流動性風險」所引發的通縮危機。
全球矚目的希臘公投在75日,以6139之差,否決(拒絕)接受國際債權盟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所提出的改革計劃方案,以取立即得到155億歐元的款。
不過就在公投的前夕,希臘政府提早宣佈了一系列的資本管制項目:業將至少停76定銀行ATM每天最高提取現額60(大2000新台);禁止轉帳或向海外付款,並發放新的付信用卡和行卡,且以上管制令,也同樣用於海外行在希的分支機構;另外,政府成立批准海外付款的委員會
正由於這些資本管制,媒體報導希臘77歲的退休老人扎齊弗蒂亞迪斯週五(3日)在希臘第二大城塞薩洛尼基,週五跑了3家銀行,希望能代妻子領出限額120歐元(約505令吉)的退休金,但都不得要領。當來到第4家銀行又得到同樣的答案時,白髮蒼蒼扎齊弗蒂亞迪不禁崩潰,坐在銀行外痛哭
回到亞洲地區,全球投資人的焦點,也在持續大跌的大陸股市身上。雖然中國大陸官方,持續提出一波波的「救市」方案,卻仍舊挽救不了跌跌不休的局面。總計自612日高點算起,截至昨日收盤,上證綜指累計已下跌31.5%,創業板累計跌幅更逼近40%。短短不到一個月內,陸股市值已蒸發約新台幣100兆元。
許多大陸上市公司為了「自救」,紛紛宣佈「不准買,也不准賣」的「停牌」招術。截至8日上午為止,根金融時報》的報導停牌家14762781家上市公司的一半凍結額達2.6兆美元市值
附帶一提的是,大陸股市所謂的停牌,就是所謂的「暫停交易」,其一是如台灣上市、櫃公司在股東會前所進行的;其二則是由上市公司自行決定的,但沒有時間限制。所以,並非所有的停牌公司,都是為了「避免股價繼續下跌」而採取的措施。
正由於大陸股市連續暴跌,可能會引發式金融危,中國陸國務8領軍央行等五大部委出至少十道最新護盤措施包括央行承充分流要求持股5%以上的大及董半年都不准再出自家公司股票圖儘住股市人信心
此舉立刻在9日陸股的一開盤,以V型反轉的態勢向上急拉之後,又再度出現「上下震盪」的格局。但是,也沒有專家敢保證,中國大陸股市已經徹底擺脫弱勢下跌的局面,並且能夠避免真的出現「中國式金融危機」。
至於在全球金融動盪日趨激烈之際,廣大讀者所生活的台灣,狀況恐怕是更加嚴竣。因為橫在台灣面前的,除了嚴重衰退的出口、跟著國際與大陸股市下跌的台股,以及市場預期會大跌的房市,有可能引發新一波的流動性危機外,連續下跌的物價指數年增率,更值得所有讀者密切關注市場的「通貨緊縮」險境。
根據智庫百科的定義,貨緊縮Deflation是指:貨幣供應量少於流通對貨幣實際需求量,而引起的貨幣升值而引起商品和勞務貨幣價水平的持下跌
在通貨緊縮之價包括水平貨幣經濟三者,都會同下降其原因是:上的貨幣減購買能力下降,並造成的下跌。期來說,貨幣緊縮會抑制投資與升高經濟衰退
先不談國外的情形,單以台灣為例,至少物價下跌與經濟成長率衰退,似乎已經是「既定事實」了。以台灣經濟最賴以為生為「出口」為例,6月份已經創下了「連5黑」的局面。

而且,還是兩位數(-13.9%)的衰退(當然,台灣也不是單一案例,亞洲許多國家也都如此,請見下表);且出口對象包括亞洲的中國大陸及香港、東協六國及日本,與美國、歐洲等五大市場,也都同步呈現全面性衰減。


再以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為例,近十年來除了2008年有超過3%的幅度外,其餘都只有不到2%的水準。甚至自今年年初以來,年增率都是「負值」。要不是「食物類」物價指數的「支撐」效果,數字還可能更加的「難看」。
那麼,理財大眾該如何因應這即將到來的「流動性風險」,甚至可能是通貨緊縮的危機呢?筆者認為投資人現階段除了要有「現金為王」的重要策略外,更應該切實且認真地思考以下的問題:
首先,如果認為現金沒有任何收益,有沒有其他「類現金」的標的可以選擇,或是應該要「避開」的投資地雷?理論上,通縮時期的投資工具,剛好是與通膨時期的標的相反。
簡單來說,「現金」或「約當現金」的工具(像是債券,產品不會產能過剩的上市、上櫃公司,甚至是通膨與通縮「通吃」的黃金等),才是值得投資人持有的資產。
但相對的,所有適用於通膨時代的投資工具,像是大多數股票、房地產,甚至是進行借貸(因為不論借錢消費或投資,都會「越還越多」)等,都是所有投資人最該避免,並且要儘早「了結」的標的。
其次,把錢放在金融機構,或是任何「有記名」或「參加集保或歸戶」的有價證券(不管是有記名的公債,或是參加集保的無記名公債、股票、房地產等都算),是不是未來最安全的資金避風港?
因為沒有人可以保證:經過這次希臘事件之後,也許其「突然宣佈資本控制」舉動,將會是未來許多國家或政府「依樣畫葫蘆」的「標準作業模式」。如此一來,民眾就極有可能在緊急需要現金之際,卻面臨「帳戶裡有錢,卻領不到」的窘境。
再者,考慮點還應該包括「資產保全」這個關鍵議題上。筆者認為理由有二,其一是「錢存在金融機構,或是任何『有記名』的有價證券」,都會讓政府「非常容易稽查」;其二則是:當政府稅收減少之際,最先考慮且最容易被課徵到的,也就是這筆錢。
那麼,讀者也許會問:在未來可能出現流動性風險、通貨緊縮的趨勢之下,再加上「把錢擺在金融機構可能不安全、財產無法自由進出」之下,到底該將錢,放在什麼資產之上?
關於這個問題,筆者目前還沒有完全「四平八穩」的正確答案,還有賴各位讀者根據自己的投資經驗以「求解」。但總的來說,筆者還是最看好實體黃金,不但可以隱藏資產,也同樣有「安全」、「保值」及「可替代貨幣而交換物品」的功效。
但請注意嘍,這裡不是指「金幣」、「黃金存摺」或「黃金撲滿」,也不是「黃金基金」、「礦業基金」或「黃金期貨」,而是「不需記名」且「可自由搬動」的實體黃金。只不過,由於持有黃金沒有任何利息,且國際金價仍處於高點,並已持續向下探底之際,「每盎斯800美元以下」恐怕才是最佳切入點。
請讀者們不要誤會,筆者的意思不是說黃金是未來「唯一的投資標的」,而是:投資人原本該有的「高出低進」投資絕不可廢,只是在獲利之後,應該逐步增加「以實體黃金資產持有」的方式進行。
筆者依舊認為,在未來金融動盪只會越來越劇烈之際,實體黃金是為了做為「保值」之用,而不是積極投資獲利的主要工具(除非有能力可以從事黃金期貨操作)。特別是在金價還未達到合適進場買進價位之前,投資人該做的不是進行投資,就只有拉高持有現金的部位。

《免責聲明》本專欄所提供之資訊,均由作者自行蒐集並撰寫完成,所有觀點僅為個人對市場的看法,並非任何投資勸誘或建議。若有引用數字及相關計算,均已力求精確,惟不保證其正確性,也不作為任何投保或購買的建議,對此不負任何法律上的責任。另外,本專欄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延伸閱讀》《李雪雯的健康財富百寶箱》https://www.facebook.com/wealthnotes(若讀者有相關投資理財問題,也歡迎在此專欄或以上粉絲團留言,個人將盡力、盡速回覆)

2015年7月2日 星期四

《「我是有錢人」迷思470》提醒長線投資人:此時還不到購買陸股的大好時機!

早在6月初,筆者就在「《我是有錢人迷思468全球投資市場系統性風險,投資人該怎麼辦?」的專欄中,提醒投資人注意全球金融市場可能發生的系統性風險。
而最近一、兩週,國際股、債市,都同樣受到希臘欠債問題的拖累,而出現大幅回檔的情形。其中,原本是今年以來,全球股市漲幅冠軍的大陸股市,更是跌幅不小。
因此,不少之前未搭上陸股大漲順風車的朋友們,也有不少「現階段陸股大跌時,可否逢低搶買」的詢問。而個人綜合採訪了市場人士的看法之後,想要在此提醒長線投資人:現在還不是大膽「長期逢低搶進」的時刻。
首先從技術分析的角度來看,目前大陸上證指數的下跌幅度,已經達到波段的滿足點(從這一波的高點5613點附近,至今跌幅已超過1500點);但從時間的角度來看,恐怕還沒有到所謂的「滿足點」。
因為從上證指數由低點往上漲的時間,長達8個月來看,照理說修正的時間至少要3個月。如今的下跌時間,才只有一個月未到。所以初步來看,就算指數有可能「上漲」,也可能只是屬於「跌深的小反彈」,恐怕還不到那種「隨便買,有買必賺」的長線投資契機。
也許讀者會接著問:如果現在不是長線最佳買點,那這個時間點會出現在什麼時候呢?簡單來說,大陸股市這段時間比較傾向「上下盤整」的局面(漲幅也許連500~700點,就會回檔整理了),盤勢會出現明朗的格局,至少可能要到89月之後了。
當然,由於市場變化瞬息萬變,因此,以上只是投資人進場參考的大原則。假設陸股這個時候出現明顯的急跌走勢(特別是最近國際金融市場,因希臘問題左右而頻頻出現大跌,陸股也很難置身事外),假設上證指數再大跌到3150~3450點左右,中國大媽散戶融資「多殺多」的情形出現,也才是專家認為長線投資客適合進場的真正低點。
其次,對陸股有興趣的投資人,還有一個非常值得密切觀察的指標,那就是高達2兆人民幣的中國大陸「養老基金(其地位等於是台灣財政部用以「護盤」的「四大基金」)」,何時會真正「進場」?
這是因為人民行宣布自628日起,推出自去(2014)年11月以4次降息3次降率與幅度都最高及最大的「雙降」政策之後,陸股非但沒有因此大漲,反而還持續爆跌。
所以在當天晚上,中共社會保障及人力資源部和財政部,就立刻推出新的草案表示,養老基金將可以投資最高30%的凈資產到中國股市、股票基金和平衡型基金。
儘管這個草案還未真正落實,且有不少專家質疑「養老基金投日股市」的做法,根本就是「羊入虎口」。但從此也不難看出,大陸官方對於陸股的走勢,是多麼的在意。
根據一些專家的看法,大陸股市之所以特別受到官方的青睞與重視,最主要是因為現階段大陸經濟下滑的壓力未曾稍減,再加上房地產市場又處於極大的下修壓力,如果不能把內資與外資,都牢牢地守穩在股票市場,很可能會造成上述資金的恐慌性外逃。
所以對投資人來說,大陸官方是否真正動用養老基金,並實際「進場護盤」,也是一大非常重要的指標。可以這麼說:在真正進場前,代表大陸當局還未真正發現到陸股的可能震盪,投資人恐怕還不致於得擔心市場的大跌。
但如果養老基金正式進場,就代表官方已經嗅出不尋常的異狀,非得立刻進場以避免可能發生的動盪。這個時候,投資人恐怕是該要小心「要儘快減碼、停損及停利」的訊號了。
且儘管大多數護盤基金進場,都難脫「被套牢」的命運。但由於這筆養老基金,事關十數億人的退休老本,大陸官方總會想盡辦法,讓它順利解套。所以,對於完全空手,且想長期投資陸股(至少三、五年)的人而言,「養老基金進場」也許反倒是個可以「向下逢低承接」的大好時機。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儘管任何時候,都有值得投資人進場的個股可以選擇,且由台灣金融機構所發行的陸股ETF,不見得能100%複製陸股表現,但除非台灣投資人到香港或大陸去開戶,否則,對於沒有時間去研究個股的台灣投資人而言,ETF才是最佳的投資陸股管道。

《免責聲明》本專欄所提供之資訊,均由作者自行蒐集並撰寫完成,所有觀點僅為個人對市場的看法,並非任何投資勸誘或建議。若有引用數字及相關計算,均已力求精確,惟不保證其正確性,也不作為任何投保或購買的建議,對此不負任何法律上的責任。另外,本專欄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延伸閱讀》《李雪雯的健康財富百寶箱》https://www.facebook.com/wealthnotes(若讀者有相關投資理財問題,也歡迎在此專欄或以上粉絲團留言,個人將盡力、盡速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