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陣子,有位朋友準備明年上半年時,把開了10年的老爺車給換掉。因為手邊剛好有筆買車錢,但又沒有急著馬上用,因此問筆者「這段空窗期間,有沒有可以『既能生利,又可以暫放』的投資標的」?
筆者其實沒有想多久,就直接跟對方說:「只有存銀行定存一途」。結果這位朋友一聽覺得很訝異,因為,她期待的是從筆者的口中,獲得「較為酷炫」的投資商品,而不是這麼「老掉牙且low」到投資專家都反對的「定存」。
時至今日,由於各個金融機構把民眾「教育」得很好,所以,每一個人都知道投資理財的重要性,甚至,也有「錢千萬不能存銀行」的刻板印象。然而,把錢存在銀行裡,真的就是「最low」且「最落伍」的方法嗎?
事實上,這可是大錯特錯的想法。因為儘管銀行定存的收益,可以說是所有投資理財工具裡最低的,但是,它卻有許多其他工具所沒有的優點,那就是它「完全沒有虧損與不保本的風險」。而且,由於存款的期間選擇多元(最少一個月,最長三年),存戶到期就能領到「100%的本金+利息」,一毛也少不掉。
就以這位想要換車的朋友為例,由於換車是既定且不會更改的理財目標,所以,除非這位朋友要冒著「半年後可能換不了車」,或是「換不了原本中意的車」的風險。否則,他目前已經準備好的換車資金,就只有「存在銀行定存」一途,且期間也只能是「半年」,不能多,也不能少。
這位朋友聽了筆者的解說,想了半天,並把所有能想到的金融商品拿出來比較之後,也認同筆者的建議-除了定存外,確實沒有其他更好的標的可用。因為,不論是股票、基金,甚至是可與定存相比擬的儲蓄險或債券型(基金),也仍有本金與利息折損的可能性。
其實,銀行定存不僅是「民眾短期理財目標的資金暫停之處」,更是許多小資族在累積足夠的投資資本之際,最佳的理財好幫手。因為目前除了定期定額購買國內、外基金,或是國內的「雞蛋水餃股」,能夠讓小資族每月用3000、5000或低於1萬元的金額進行投資外,其餘都很難做到「小額投資」的境界。
就以股價在180元左右的台積電股票為例,投資人想要買「一張(1000股)」的股票,就要18萬元的資金才行;就算目前金管會正在研擬的「定期定額購買股票與ETF」計畫,可以讓民眾採用定期定額的方式,用比較「低廉」的金額投資股票,但仍有一定的投資風險存在。
由於實際做法尚未公佈,但以當時報載的購買一張股王-大立光的股票為例,目前市價仍高達364萬元。假設民眾每月定期定額投資5萬元,雖然約投資6年就可以買到1張大立光,且投資人在「成本均攤」之下,可以降低投資風險。
但是,這6年的「定期定額買零股」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誰知道投資人在6年後,終於買到一整張大立光的股票之後,股價是否還能比一股3640元還要高?
此外,就算是買最近流行的0050台股ETF為例,買一張也要6、7萬元以上,對於每月就只能擠出3000、5000元資金用來投資的小資族來說,大約要存上至少一年,也才買得起一張。
正因為大多數投資的門檻不低,也是「銀行定存」在家家戶戶的投資組合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關鍵。只不過理財大眾該注意的是:首先,定存絕對不能做為「積極性的投資工具」,且「存款期間必須與所需資金的時間相同」。以本文開頭所舉的例子來看,如果半年後要用這筆錢,銀行定存就只能存6個月。
其次,就像筆者一直以來不斷提醒民眾的是:這筆錢一定要另外開戶(最好考慮不申請金融卡及網路銀行業務,銀行也不要離家或公司太近)、專款專用,如此一來,才能夠「確實把這筆錢存下來」。
當然,也許讀者還會想問:既然定存「既不落伍,又不low」,為何投資理財專家與金融機構,卻常常搬出「銀行定存利息低,如果將錢存在銀行,整體收益將趕不上通貨膨脹的速度」這樣的理由,要求存戶轉投資其他金融商品?
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就不得不提近幾年來市場利率的持續走低了。事實上,正由於金融機構的爛頭寸一大堆,且在市場利率極低之下,銀行既賺不到任何存、放款利差的收益,又得揹負著投資失利的風險。
但是,如果慫恿存戶把錢挪到其他投資商品,銀行既少了前述的風險,又能將客戶保留下來,更可以賺到「向客戶銷售金融商品」的手續費。因此,整個金融界必須把投資理財市場,形塑成一個「定存是最糟糕金融工具」的氛圍,也才能讓存戶「心悅誠服」地把大筆的錢,交給銀行理專進行所謂的「投資理財」行為。
如此一來,讀者下次如果再聽到理專用各種理由,慫恿你不要存定存,而要改投資其他商品時,最好記得筆者今日的提醒,並小心應對才是。且更重要的是:定存絕對不是個落伍的商品,而是完成短期財務需求,以及累積更多投資資本的最佳理財幫手!
《免責聲明》本專欄所提供之資訊,均由作者自行蒐集並撰寫完成,所有觀點僅為個人對市場的看法,並非任何投資勸誘或建議。若有引用數字及相關計算,均已力求精確,惟不保證其正確性,也不作為任何投保或購買的建議,對此不負任何法律上的責任。另外,本專欄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如果讀者有任何投資理財方面的問題,歡迎留言,個人將以最快的速度回覆。
但要提醒讀者的是:由於主管機關相關金融法規的限制,個人無法針對個股價格或指數進行買、賣點的預測與建議。在此向您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