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04年10月28日 星期四

《我是有錢人》迷思5、金融商品聰明,投資人可別當傻瓜!

這是一個講究包裝的時代。有些不好聽的話,只要拐了彎地說,聽的人的心理就覺得舒坦許多;同樣地,有些潛藏高風險的投資商品,一旦經過巧妙的包裝,就能夠讓投資人搞不清楚,它葫蘆裡究竟賣得是啥東西?
大約在十幾年前,「避險基金(Hedge Fund)」就因為名詞中多了個「避險」的字眼,讓許多人誤以為投資風險不高。諸不知這種以小搏大、高槓桿(採用高比例的信用交易,例如可能用10元做100元的投資)且多、空皆可操作的基金,不但可能避不了風險,反而有讓投資人落入極大的風險之中而不自知。
例如「認股權證基金」,許多人雖搞不懂認股權證是啥東西,卻誤以為它既然叫做「XX基金」,應該就是滿安全而無風險的。不少投資人為此搞到血本無歸,卻仍一頭霧水,不知道自己買到的,其實是風險極高的金融商品。
而在五、六年前,國內又出現所謂的「保本型商品」。這種以「保本型定存」為主流的商品在甫推出之際,就因為它號稱可以「百分之百保本(有些僅有95%的保本率)」,而吸引了許多自認屬性保守的投資人。
這種商品的設計是:保留投資人的存款本金,而將衍生的利息拿去購買一個選擇權。因此,如果投資人運氣好的話,就可以從選擇權的操作部分,獲取較高的利潤;不過,即便是賠錢,最大也不會侵蝕到投資人的本金。
但是,玩過選擇權的人都知道:如果趨勢看錯,投資人三兩下就會被Out出局;也因此,多數購買這些保本型商品的投資人,最後都只能撈到拿回本金的下場。
諷刺的是,許多人明明天性非常保守,平日常用的投資理財工具是非穩當的銀行存款不做,但是只要見到所謂的「保本型商品」,就個個趨之若鶩,完全只看它可能有的高獲利,卻看不到也潛藏著很大的風險。
也就是說,經過了一段投資期間之後(短則三個月、半年,長則五年、七年或十年),投資人拿回的,多半是與當初預期差距很大的一點點投資報酬率,更慘一點的,則是歷經幾波紙上富貴之後,僅能拿回原先的期初投資(投資本金)。
要知道,會把家當放在銀行存定存的人,都是那些既不能虧掉本金,又不能忍受一點點利息短少的極保守之人。如果持有了半天,投資人只獲得少得可憐的本金加利息,那還不如在投資之初,就老老實實地把錢放在銀行定存,還能百分之百賺到「說二不一」的預期收益!
不管是早期的避險基金、認股權證基金、保本型商品,或是最近幾年暢銷、熱賣的「連動式債券(Structured Notes,商品組合是由一個零息債券,再加上一個選擇權式的商品)」,組合模式雖然有些差異,但萬變不離其宗,都是用一個「保證本金或收益」的口號,讓投資人信以為它的「風險很低,收益卻更高」。
只不過,許多投資人既沒有搞清楚這些新興組合式商品的內涵,又常被那美麗的酷炫名詞,甚至是一些不負責任業務員那三寸不爛之舌所迷惑,自以為買到的是一個宇宙無敵超級萬能無缺點(風險)的產品。但最後,很少不是以虧損或失望而收場的。
在這個投資工具日新月異時代,一般大眾在投資前,一定要弄清楚自己買的到底是什麼?因為除了固定收益型的商品(例如銀行定存或債券)外,其他金融投資都絕不保證獲利的。因此,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差距永遠存在。

所以,當你心裡想買保平安的蘋果,卻覺得橘子的優點更甚於蘋果,那購買後的消費落差,也只能由自己來承擔了。而這些多了包裝紙偽裝的金融商品,雖不一定是隻披著羊皮的狼,卻很容易讓投資人落入失誤與虧損而不自知。因此,當它聰明時,投資人可別自願當那個傻瓜才是呢!

*本篇文章版權所有,轉載請註名出處
《免責聲明》本專欄所提供之資訊,均由作者自行蒐集並撰寫完成,所有觀點僅為個人對市場的看法,並非任何投資勸誘或建議。若有引用數字及相關計算,均已力求精確,惟不保證其正確性,也不作為任何投保或購買的建議,對此不負任何法律上的責任。另外,本專欄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延伸閱讀》《李雪雯的健康財富百寶箱》https://www.facebook.com/wealthnotes(若讀者有相關投資理財問題,也歡迎在此專欄或以上粉絲團留言,個人將盡力、盡速回覆)

2004年10月21日 星期四

《我是有錢人》迷思4、找一個有同理心的理財專家,而不是老叫你買賣的掮客

筆者一直堅信,金融服務業是個極需要道德良心的事業。起因是這個行業的受薪規則是:業務員除了少數的底薪(有些公司的業務員根本不領底薪)外,其餘的收入全仰賴客戶的下單佣金。
由於業務員大部分收入來自於投資人的交易佣金,所以,客戶越是頻繁進出,業務員所收取的獎金就越多。如果金融機構的業務員一心只想賺取佣金,那就很有可能不顧一切地鼓動客戶大進大出,卻不管客戶是否因此而遭致虧損的命運。其下場,當然是肥了業務員的口袋,而瘦了投資人的荷包!
或許有人會質疑:商場上哪個業務員不都是以佣金最為主要報償的?為什麼金融從業人員就特別需要道德良心?要知道,第一,金融商品可不比一般消費商品。因為消費商品的功能與效果很容易可以辨識,但是金融商品卻是從來不保證獲利的(就算是固定收益型的金融商品,像是債券或是銀行定存等,也可能因為發行機構的債信不良,或是金融機構的倒閉而可能拿不回本金)。
其次,許多金融商品的「保固期」(投資回收的期間)都很長,通常在投資結果或商品到期一翻兩瞪眼之際,也可能是投資人毫無賺錢能力的退休時間。就算投資驚覺投資上當,一切都已經來不及挽回了,因為時間無法倒流。
因此,如果這個業務員(或是業界目前普遍使用的更響亮的「理財顧問」名稱)不能把你的錢,當做是自己的錢一樣地操作。投資後如果發現報酬不符預期,投資人也不能要求立即退貨或換貨。
就算有些金融商品發生了不合用的情形(例如買錯了保單,真正發生事故卻得不理賠;或是買到了一個保本的商品,到期之後卻發現根本只留下本金,收益早就在頻繁進出中虧損怠盡),這時,投資人已屆耄耋之齡,除了徒呼負負之外,還能有哪些振衰起蔽的能耐?
筆者以上意見的闡述,只想提醒投資人能正視業界的這種既存現象,並採取正確的因應之道,以保全自己的身家財產。所以,如果投資人不想讓資產所託非人,就不要找「嘴巴裡老是嚷嚷『保證』讓你賺錢的專家」。反倒應該找那些「從你的人生需求角度出發,肯把你的錢當做他自己的財產般地小心謹慎,同時,也願意從『正確資產配置』角度出發」的業務員。

當然,市場上打著這種訴求的所謂「理財顧問」幾乎是滿坑滿谷,對此,筆者只能說:首先,如果你能用心與對方接觸並交往,就絕對能看得出對方是否真心誠意?其次,在完全無法確認對方是否值得信賴之前,還是不要一次就把全身的家當,都交給那位業務員(也就是堅守「將資產風險分散」的原則)。否則,投資人的錢絕對禁不起這些唯利是圖的業務員,那三兩下的揮霍與折騰的。

*本篇文章版權所有,轉載請註名出處
《免責聲明》本專欄所提供之資訊,均由作者自行蒐集並撰寫完成,所有觀點僅為個人對市場的看法,並非任何投資勸誘或建議。若有引用數字及相關計算,均已力求精確,惟不保證其正確性,也不作為任何投保或購買的建議,對此不負任何法律上的責任。另外,本專欄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延伸閱讀》《李雪雯的健康財富百寶箱》https://www.facebook.com/wealthnotes(若讀者有相關投資理財問題,也歡迎在此專欄或以上粉絲團留言,個人將盡力、盡速回覆)

2004年10月14日 星期四

《我是有錢人》迷思3、有了保險,投資才開始有意義

根據壽險公會的統計,去年國人的平率雖已高達135.4%但是整體平均保額卻沒有隨著投保率的提升而增加。台灣去年新契約平均保額僅約40萬元,有效契約保額大概只在58萬到60萬元之間(平均63.8萬元),再度刷新歷史新低紀錄。
而回顧2003年各大壽險公司暢銷保單前三名,還是以「還本終身壽險」獨占鰲頭。這種多了「還本」兩個字的保單,代表著「分期儲蓄,到期一次把存在保險公司的錢拿回來」的意思。所以說穿了,一般大眾會購買保險並不是為了保障,只是為了「投資賺錢」這一個目的。
凡是動物都有儲蓄的本能,但是財產的累積的方式就像在沙灘上築堡,除非你積累沙堡的速度大於海浪沖刷的頻率(但是這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很少人能有這種通天的賺錢本領),或是能用方法阻絕浪潮的侵蝕,否則辛苦了大半生,再多的耀眼財富也會被一次大浪所掏盡。
我們經常可以在電視媒體中看到天災人禍之後,苦主們一個個搥胸頓足、呼天喊地的慘況,望之實在令人不忍與鼻酸。但是,儘管這些血淋淋的教訓歷歷在目,卻仍舊喚不醒眾多欠缺正確風險意識的人。
相反地,我們只看到許多理財大眾一個個奮不顧身,縱身跳入滔滔的投資洪流之中,只願追逐高投資報酬的浪頭,卻忘了給自己一個最起碼的安全防護。而保險就像這些堤防或是游泳圈一樣,能讓一般大眾較無後顧之憂地全力向前衝刺,為自己贏得更多的資產。
在整個資產累積的過程中,保險就是那最前面的「非零」數字,之後的投資才能在它後面繼續加無數個零。也就是說,如果個人整體資產少了那個數字,再多的投資(以「零」做代表),最後也只是回到原點的歸零動作而已。
至於資產的保全,由於每個人的資產儲存地點都不相同,有的人的資產都在於有形資產上頭,像是公司行號老闆的各種生財工具,或是一般人的房子、車子上;而有的人則是自己的一技之長,不管外在環境的風強雨大,隨時可以移動工作與生活的場所。因此,投保的對象也應該以「最需保障的資產」為首要對象,才不會產生「花了錢,卻無法發揮預期效果」的情形。

其次,注重風險不只是替自己買適當的保單組合而已,也同樣適用於投資之上。舉例來說,高風險都伴隨著高風險,而即便你是能承受較高風險的投資人,恐怕也禁不起一、兩次的全數歸零。這部分,就要靠恰當的資產配置來幫忙完成了。

*本篇文章版權所有,轉載請註名出處
《免責聲明》本專欄所提供之資訊,均由作者自行蒐集並撰寫完成,所有觀點僅為個人對市場的看法,並非任何投資勸誘或建議。若有引用數字及相關計算,均已力求精確,惟不保證其正確性,也不作為任何投保或購買的建議,對此不負任何法律上的責任。另外,本專欄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延伸閱讀》《李雪雯的健康財富百寶箱》https://www.facebook.com/wealthnotes(若讀者有相關投資理財問題,也歡迎在此專欄或以上粉絲團留言,個人將盡力、盡速回覆)

2004年10月7日 星期四

《我是有錢人》迷思2、以投資「存量」代替「流量」的觀念

許多人一定聽過「投資理財,戒之在貪」這句話。其實,貪婪是人之本性,想要改掉個性,恐怕比登天還要困難;但是個人以為,如果能改掉「頻繁進出」的想法,那麼投資理財恐怕就離成功不遠了。
在此,筆者想提供一個「重存量而非流量」的投資觀點。投資流量與存量的問題,簡單來說就是:投資人到底在乎的是積極性的投資行為?還是希望採取保守穩健的投資策略?
不管是股票或是基金的投資,相信許多人都聽過「波段操作」這句名言。而所謂的「波段操作」,講白了,就是投資人應該善用投資標的的循環特性,藉由「低買高賣」來達到獲利的極致。
理論上來說,沒有人能說這種方式不對,但是它有一個嚴重的迷思在於:誰能夠知道每檔股票或基金的波段高點與低點?人非神仙,預測永遠不可能跟實際的結果完全一致。所以,「波段操作」永遠都只是紙上模擬的理論架構,經不起實務上的驗證成真。
如果的高、低點難抓,「低買高賣」的結果常會演變成「高買低賣」的惡性循環之中,其間的價差損失也恐非一般投資人所能負擔。只不過,「波段操作」仍然成為每一位投資顧問口中的重要投資心法,在眾多投資人中廣為流傳。
筆者不是說波段操作完全不可能,但是,人非聖賢,十次投資之中能對個四、五次,就已經是非常了不得的成績了;有人就算短期間之內,可以中個十之八、九,但是想要成為投資市場的永遠長勝軍,卻絕無僅有。
舉例來說,甲、乙兩投資人都是以十萬元資金起家,某甲採取頻繁操作策略。儘管他的投資報酬率可能很高,但只要頻繁進出,踩到地雷股的機率也大增,很可能好不容易累積的數百萬財富,一下子就要由零從新開始。
但某乙採許保守穩健的投資策略,安安份份地設定好股、債比,不但不頻繁進出,也不選擇風險較高的投資標的。儘管某乙的財富累積緩慢,也間或有零星的虧損,但至少不會讓他的財富從零開始,也才能夠安穩地邁向自訂的理財目標。
請各位投資人特別注意這兩位投資人的差異性。說實在的,個人在投資市場中看過許多頻繁操作的人,美其名是高買低賣,但一個空頭的大浪打過來,所有辛苦積攢的財富頓時就化為烏有;還不如一些注重「投資存量」觀念的投資人,不燥進也不隨波逐流,一切以保本為依歸,儘管累積的速度慢了些,但還是穩紮穩打地成長。

謹以這個心得,與眾多仍然沉迷於波段操作迷思之中,以及常感嘆自己投資無法獲利的一般大眾共同勉之!

*本篇文章版權所有,轉載請註名出處
《免責聲明》本專欄所提供之資訊,均由作者自行蒐集並撰寫完成,所有觀點僅為個人對市場的看法,並非任何投資勸誘或建議。若有引用數字及相關計算,均已力求精確,惟不保證其正確性,也不作為任何投保或購買的建議,對此不負任何法律上的責任。另外,本專欄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延伸閱讀》《李雪雯的健康財富百寶箱》https://www.facebook.com/wealthnotes(若讀者有相關投資理財問題,也歡迎在此專欄或以上粉絲團留言,個人將盡力、盡速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