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14年11月27日 星期四

《我是有錢人迷思447》賺錢的先決條件(關鍵)在於正確解讀資訊!

在正式進入本周專欄主題之前,筆者想先用兩道「時事題」,考考各位讀者對資訊辨識的敏感度。如果這兩題都能答得對,就代表著讀者對於訊息的解讀及篩選能力,在一定的水準之上。
首先是國內某位身價上數百億元的首富便開點,說自己只吃有玉米一般的玉米農藥太多,且都浸在玉米梗裡。他還說吃火煮玉米會變
其次是一則以「台灣人夯買日本房 今年來平均每日成交1.2」為名的新聞報導,其中內容是:「赴日買房超夯,根據XX房屋統計,今年來截至10月為止,累積房屋成交量達350件,也就是台灣人平均每天買1.2件日本房屋。該集團董事長XXX表示,今年是台灣房屋進軍日本第5年,不僅領先同業,也發展相當穩健,這5年來不僅成交件數破千,累計金額也將近700億日圓,顯示前往東京購屋,已經成為國人海外置產的主要目標」
如果是懂得正確分辨新聞資訊的人,看到第一則新聞,就應該有所警覺:這位董事長許久以前,就投資了一間有機農場。所以,這位董事長一番話的意思已再明顯也不過,就是「只有吃我家生產的有機玉米,才不會有中毒危機」!簡單來說,就是藉由媒體大量採訪時,不花一毛廣告費的方式下,幫自家商品「大力促銷」。
至於第二則新聞,則非常有利於讀者的「辨識」,因為在同一則新聞之中,就有這家房仲業者進入日本房地產市場「已達五年」的相關訊息,而且通篇之中,受訪對象也只限該公司的各個高層人士
過去一直以來,就陸續有不少朋友拿著新聞或剪報,向筆者詢問其真實性,以及「是否可當投資理財決策時的參考」?對於相關的提問,筆者向來的區別關鍵重點就是「內容對於發言者是否有利或至少無害」?
也就是說,理財大眾一定要先思考一下:這篇文章有沒有什麼「引人或勸誘投資的味道」?或者,就算不是鼓勵投資人進場,也至少不是讓民眾「遠離市場」。當然,這裡有關於「有利或無害」方面,將會只對發言當事人本身?或是對發言人背後所代表的機構,也具有同樣的效果?
為什麼「確定發言者的動機」如此重要?理由很簡單,因為首先,判斷訊息的真偽是投資人能夠投資獲利的最基礎功夫。如果不懂得如何分辨消息的正確性,恐怕想要「不賠錢」都有困難。
其次,受惠於網際網路的發達,每天不論是媒體刊出的正式新聞訊息,或是網路上傳誦的小道消息實在太多。而「動機論」可以協助投資大眾,在多如牛毛的新聞訊息當中進行「去蕪存菁」的動作。
再者,在眾多「假做真時真亦假」的投資訊息中,也有「多頭」及「空頭」的區別。如果投資人無法很機靈地看穿發言者背後的真正動機,恐怕就無法對於後市行情做出正確的判斷。
也許,許多讀者會認為,凡事以「陰謀論」來看待所有訊息,不僅生活少掉許多真誠的趣味,也可能讓自己時時處於緊繃的壓力下。更何況:這世界哪有那麼多的「陰謀」可言呢?
對此,筆者還是那句老話:特別是投資理財的世界裡,雖然不致於是個完全「你死我活的」零和賽局,也不必讓自己成為「踩在他人頭上單獨致富」的人,但在「防人之心不可無」之下,努力武裝好自己接收外界資訊的觸角,並且在鋪天蓋地的真假新聞中「於不疑處而有疑」,絕對是讓自己贏得賺錢先機,或至少不會賠錢的重要關鍵。

*本篇文章版權所有,轉載請註名出處

《免責聲明》本專欄所提供之資訊,均由作者自行蒐集並撰寫完成,所有觀點僅為個人對市場的看法,並非任何投資勸誘或建議。若有引用數字及相關計算,均已力求精確,惟不保證其正確性,也不作為任何投保或購買的建議,對此不負任何法律上的責任。另外,本專欄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延伸閱讀》《李雪雯的健康財富百寶箱》https://www.facebook.com/wealthnotes(若讀者有相關投資理財問題,也歡迎在此專欄或以上粉絲團留言,個人將盡力、盡速回覆)

2014年11月20日 星期四

《我是有錢人迷思446》台股到底還有多少投資價值?!

最近,已經有越來越多喜歡投資國內股市的讀者朋友,面對表現溫吞的台灣股市,向筆者提出「台股還是否可以繼續投資」的問題。因為,隨著時序越來越接近1129日國內「九合一」的選舉之日,台灣股市的走勢也一直呈現出「量縮不漲」的局面。
筆者綜合一些投資專家的說法,認為在選舉之前,儘管台股不可能有所謂的「選前行情」,但也還不致於到「大跌」的地步。而其主要的原因,也很諷刺地與「最近股市成交量不高」有關。這是因為有心人很容易因為「稍多一點」的交易量,就能夠輕易達到「操控大盤漲跌」的目標。
就以19日為例,在台幣尾盤大幅重貶、逼近一美元兌近31元台幣之際,外資當日卻大買了約130多億元的股票。此舉不但造成當日加權指數大漲約百點,且購買標的也很明顯地集中在「佔大盤權值重」的一些個股。
雖然從股市專家的觀點來看,8900點未破、8788~8821點缺口的支撐力道頗強,但因為成交量一直無法「放大」,但是,如果成交量一直無法持續超過千億元左右,任何「反彈」恐怕也只是「回歸向下的趨勢」而已。
特別是還差個幾天就面臨選舉,且在選後,由於各項利多及利空因素都已出盡,市場應該會回歸到正常的基本面走勢。只不過,由於股市向來是「唯量是問」,也就是說,如果指數上漲而沒有持續的成交大量,都只能算是「逃命波」,行情就算上去了,也難逃下挫的命運。
如此一來,左右未來台股的重要變數,似乎都集中在「成交量」這一項上頭。
然而,台股的成交量為何會如此低迷呢?除了之前許多大戶所念茲在茲的「證所稅大戶條款」之外,新近才「通車」的滬港通,恐怕也將是未來長久影響台股走向的重要變數。
1117日,中國大陸的「滬港通」正式開通之後,撇除開通後短短三天,投資就已經「降溫(交易金額大幅縮水)」,但其對台灣地區企業及民眾的「資金磁吸效應」似乎是逐漸發酵。
因為根據銀行主管分析港通上業資金提前布局例如人民存款從國內DBU香港再透過複方式進駐陸忙著在岸三地調使10月人民幣匯總額暴增首度突破人民2004月增62%
而對於台灣地區資金大幅移往中國大陸的情形,包括央行總裁彭淮南、財政部長張盛和,以及金管會主委曾銘宗等,都不忘在媒體大聲疾呼「投資陸股的風險在於『企業財報不透明』」。
然而,純從交易成本來看,儘管台股比滬股及港股都低無論股或港股在相關稅負上的都比台更具競爭必吸引更多高資產人士投入
如果順著這樣的態勢發展,在政府拿不出任何因應對策(包括相關稅賦及振興經濟等政策)之下,筆者恐怕得很誠實地說:台股低於千億元以下的「正常」成交量將成為「常態」,政府護盤基金與外資等「有錢人」,恐怕才是決定台股漲跌的最大關鍵。
且在大多數上市、櫃公司基本面難有起色(與國外企業毫無競爭力可言)之下,投資散戶根本沒有任何籌碼可以與有錢人對做或搭便車之下,投資人想要從台股獲利,恐怕更將是難上加難。
因此,回到本文主題的讀者提問,在台股量能持續無法擴大成為常態、台幣可能長期趨貶、人口持續老化、產業競爭力幾乎無解之下,投資人或許在資產配置上,應該要好好思考「是否有必要讓投資國內比重如此之高」的問題了。

*本篇文章版權所有,轉載請註名出處

《免責聲明》本專欄所提供之資訊,均由作者自行蒐集並撰寫完成,所有觀點僅為個人對市場的看法,並非任何投資勸誘或建議。若有引用數字及相關計算,均已力求精確,惟不保證其正確性,也不作為任何投保或購買的建議,對此不負任何法律上的責任。另外,本專欄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延伸閱讀》《李雪雯的健康財富百寶箱》https://www.facebook.com/wealthnotes(若讀者有相關投資理財問題,也歡迎在此專欄或以上粉絲團留言,個人將盡力、盡速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