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21年11月18日 星期四

《「我是有錢人」迷思644》一錯再錯,難怪保戶的投資,會以悲劇收場!

 前幾天,有位朋友託筆者,幫她看看她父親大約十年前陸續買的幾十張,至今幾乎「全都大虧」的投資型保單,並且著急又不甘心地問筆者:「該怎麼辦?是要認賠解約?還是只能繼續擺著」?

筆者實際看了一下這位朋友父親的保單,這十年來總繳保費差不多是600萬元左右,但目前包括過去已領配息,再加上現在解約後的解約金(300多萬元),再把這十年買投資型保單的相關保險費用扣掉,大約只能拿回近500萬元。

乍看起來,這好像是一起「想投資,卻錯買到投資型保單,因為保單收取太高的費用成本,所以導致保戶帳戶虧損」的案例。但當筆者再進一步,檢視這位朋友父親幾十張保單所連結投資標的之後才發現,大虧的原因除了與保單收費有關(保單成本大約就佔了投保本金的14%)外,還在於:保戶根本選錯連結標的。因為,他選擇了自以為「保守穩健、高固定配息、高利率外幣」的「高收債基金」,扣掉匯損後的年化報酬率,甚至還不如當初老老實實存銀行台幣定儲。

當然,這位朋友的父親所買的,是含有壽險保障的變額萬能壽險,假設不幸身故,大約可以領到約600多萬元的身故保險金。但是前提必須是:被保險人身故。而以當事人總繳600萬元的保費,才換得600萬元多一點的身故保險金,當初也不如買一張傳統壽險,保費還不用花到600萬元。

筆者挑選朋友父親所買的數十張保單中,重複購買檔數最多,且虧損最大的,大約有5檔基金(請見下表一)。雖然5檔中,有4檔標的加計配息後,「看起來」是「賺錢」的,但以「投資7-10年」來算,等於還原淨值的累計報酬率,最高也不過86.2%

 

表一、保戶最賠錢5檔投資型保單連結標的績效表現:

境外基金

投資期間

還原淨值累計報酬率

該幣別對新台幣匯率變化

加入匯率因素後的累計報酬率

加入匯率因素後的年化報酬率

XX美國收益基金(月配息)澳幣避險

10

60.7%

-34.0%

6.1%

0.6%

XX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月配息)澳幣避險

10

63.3%

-34.0%

7.8%

0.76%

XX環球股息基金(澳幣避險)月配固定配現金

7

25.6%

-27.5%

-9%

--

XX環球股息基金(美元)月配固定配現金

7

30.1%

-7.1%

20.9%

2.75%

XX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穩定月配)南非幣避險級別

7

86.2%

-35.2%

20.6%

2.71%

0050 ETF

10

131.73%(未包括配息)

--

131.73%(未包括配息)

8.76%

說明:以上累計報酬率及匯率變化,都是以投資期間的數字

資料來源:各基金(Moneydj)、0050https://www.moneydj.com/etf/x/basic/basic0003.xdjhtm?etfid=0050.tw

 

反過來以這位保戶最初投保的20117月為例,當時台股0050 ETF的淨值是60.2300,到今年1111日的淨值,已經來到了139.5700,這段期間單單是淨值的報酬率(不含配息)就有131.73%,年化報酬率至少有8%以上。

更慘的是,這位朋友父親近十年「看似有賺」的績效,一但把匯損因素加進去(因為外幣總是得換回台幣,包括每月的配息),所有投資結果瞬間變得「非常難看」。也難怪這位朋友,忿恨不平地向筆者表示,他父親當初「根本就是被銀行理專所騙」。

再仔細分析這位保戶,所投資的5檔「最差勁投資標的」內容,都具有以下幾大「虧錢特色」:

虧錢特色一、買錯保單。簡單來說,當事人在「選錯保單」上遇到的第一個「地雷」,就是選到了保單費用很高的標的;至於第二個「地雷」,則是選了有壽險保障的變額萬能壽險。

一般投資型保單的費用包括「單純保單的費用(主要與帳戶及投資有關)」,以及「危險保費(主要是變額壽險,或是變額萬能壽險才會收取)」兩大類。

目前投資型保單會收取的費用,主要有「保費費用」、「保單帳戶管理費」、「解約費用」、「部分提領/贖回費用」、「投資標的轉換費用」等。而類全委保單,則會再多收一筆「類全委(代操)費用」及「類全委保管費用」。但以上各種費用,有的會全收,有的則是不收,或是只在前幾年收取,且收取標準都各不相同,還有「前收(先扣除保單成本後,再進入帳戶進行投資)」與「後收(先不扣保單成本,直接進入帳戶投資)」之分。

但這位保戶所買的投資型保單,卻是早期後收型,且費用率非常高的標的(每月帳戶管理費有0.165%,一年就收了保單帳戶金額的近2%,五年下來,就收走近10%的帳戶管理費用),也難怪保戶保單帳戶價值會大幅縮水。

除了以上的保險成本外,這位保戶「受傷最重」的,就是危險保費這一項。由於投資型保單是採取「自然費率」,當保戶年紀越大,所要扣的危險保費就越多(請見下圖)。

 

圖、投資型保單的危險保費是採取「自然費率」,年紀越大,保費就會大幅增加:

 

所以,假設這位保戶單純為了投資,就該老實地直接投資基金;如果是為了退休打算而投保,也應該選擇沒有任何壽險保障(保額)的「變額年金險」,而不是「變額(萬能)壽險」。然而,他卻買了會讓他就算連結(投資)標的不賺不賠,保單帳戶價值也一樣快速縮水的後者(變額萬能壽險)。

且更糟糕的是:就算保戶需要壽險的保障,也應該優先考慮「保額+保單帳戶價值」的「乙型」保單,而不是「保額或保單帳戶價值取其高」的「甲型」保單。

舉例來說,當50歲的保戶投保時,希望死亡給付能有110萬元的保障時,分別購買甲型與乙型保單,所要投保的保額是不同的(請見下表二)。但是,當保戶因為投資賺賠,使得保單帳戶價值增加或減少時,保戶後續所要繳交的危險保費負擔,可能就出現極大差異(請見表三)。

 

表二、50歲保戶投保,希望死亡給付110萬元時,投保甲型與乙型變額(萬能)壽險的投保保額,以及危險保費的計算,是完全不同的:

保單類型

需投保保額

保費

危險保費

甲型

110萬元

100萬元

10萬元

乙型

10萬元

100萬元

10萬元

說明:甲型的死亡給付=保額或保單帳戶價值取其高,乙型的死亡給付=保額+保單帳戶價值

 

表三、當保戶投吃出現賺賠時,所要負擔的危險保費,以及不幸身故時的死亡給付也不同:

保單類型

投保保額

保單帳戶價值

需支付危險保費

死亡給付

甲型

110萬元

150萬元

0

150萬元

乙型

10萬元

10萬元

160萬元

甲型

110萬元

50萬元

60萬元

110萬元

乙型

10萬元

10萬元

60萬元

說明:甲型的死亡給付=保額或保單帳戶價值取其高,乙型的死亡給付=保額+保單帳戶價值

 

當然,甲型保單也並非那麼不優。因為根據保險業務員的說法,投保甲型變額(萬能)壽險的好處,主要就是當客戶投資有賺錢時,就不用支付危險保費。

但是,以上情況要「成立」的大前提是:保戶一定要「選對投資標的」。像文中所舉筆者那位朋友的父親,當投資連年失利之際,保單帳戶價值還會因為要扣一大筆危險保費,而更加大幅縮水。

虧錢特色二、完全選擇配息率高的標的(也就是市場上所謂的「高收債基金」),但忘了「配息是非常有可能吃到本金」。筆者實際查找以上幾檔投資標的的過往配息記錄,老實說,單從「配息率」來看,數字還真的「非常誘人」。

以兩檔澳幣避險,以及美元計價的標的來看,大約在購買的前三年左右,年化配息率都有8%9%,甚至偶有10%以上的佳績;但在此之後,年化配息率就逐漸降低,近幾年平均就只剩下5%-6%左右的數字。

其中年化配息率最高的,首推「南非幣計價」的高收債基金,一直都保有12%-13%的好成績。然而在這些「高配息」背後的現實是:配息幾乎全都吃到本金。

在把匯兌損失計算進去之後,有兩檔訴求「高收債」基金的年化報酬率連0.8%都不到,等於是把錢存在台幣定儲的報酬率都「拼不過」,也難怪這位保戶頻呼「被騙了」!

虧錢特色三、保單計價幣別全都是所謂的「高利貨幣」,例如南非幣與澳幣。簡單來說,保戶一心只想到高獲利,卻完全忽略了匯兌上的風險,可能會吃掉自己好不容易得來的收益。

以上面這幾檔以澳幣或南非幣計價的基金,就算把所領到的配息計算進去,年化報酬率也並不如年化配息率(至少5%6%,甚至是高達12%13%)般的「亮眼」。

更荒謬的是:這些以澳幣或南非幣計價的高收債基金,幾乎100%都投資在美國地區的標的。如此一來,等於投資人除了原保單計價幣別的匯兌風險外,還又多了一層投資地區的匯兌風險。

由以上這個血淋淋的案例,也許可以給所有理財大眾以下3大教訓:

首先,凡是保單,就有一定的費用成本,實際的投報率鐵定不如「純投資」要好。所以,如果沒有保障,或是特殊的需求,切忌不要輕易將「投資」與「保障」混為一談。

其次,就算想要透過「類全委保單」,尋求專家的投資代操,也一定要「選對保單」(請參考以下建議一、二),而不是隨便哪種,或哪一張投資型保單都好。

再者,就算投資人刻意忽略保單,所需支付的重重費用成本,如果沒有選對標的及計價幣別,中、長期投資後的結果,也不見得是個happy ending所以,筆者想提供以下的建議,給想買投資型保單的民眾參考:

建議一、就算需要保障,也只有年紀輕的人,比較適合買有保額(壽險保障)的變額(萬能)壽險。因為,投資型保單的危險保費,是採「逐年調高」的自然費率,年紀越大,保單帳戶價值很容易因為危險費率陡升,而快速縮水。

建議二、如果年紀大的人,單純是為了退休規劃之用,就只適合買沒有壽險保障的「變額年金險」。年紀大的人買,就算還想要壽險保額(或是為了財富移轉),也最好買「就算投資失利,但危險保費不會隨年齡越大而更貴(因為保額是依照「保額」+「保單帳戶價值」取其高)」的「乙型」保單(請見上表三舉例),或是有「自動隨年齡調整保額」批註條款的保單(請見以下建議六)。

建議三、就算是為了投資或退休規劃之用,標的選擇也很重要。不要以為選擇「固定撥回(類似基金的固定配息)」的類全委保單,或是直接選擇「月配息基金」,就真的可以讓自己「高高興興地每期領取高配息」。

就以上面所舉的這位保戶的案例,當事人選擇的是「以投資高收益債」為主的,號稱「高配息」的基金。然而,正因為其「高」配息率,與市場正常「低」利率水準嚴重不符,最終,投資人還是難脫「配息幾乎全都是來自於本金」的結果。

以文章開頭所舉的幾檔賠錢標的,與投資0050 ETF兩相對照之下可以發現,一心想追求高利差、高配息投資標的的投資成績,反而還遠輸給「避開匯兌風險」,且「完全不訴求配息,只賺資本利得」的投資標的。以上,更突顯出保戶在購買投資型保單時,「正確選擇連結標的」的重要性。

建議四、只要跨境投資,就一定有匯率風險,所以,投資幣別的選擇也非常重要。如果保戶實在很想投資高收債基金,請記得投資計價幣別,一定要選擇與該基金「主要投資地區」相匹配的幣別。

舉例來說,如果基金主要投資在美國地區,以美元計價的高收益債券,就請保戶選擇以美元計價的基金,而不是為了想賺「高利差」,而選擇什麼澳幣、南非幣。因為從過去的歷史經驗來看,這些高利差的貨幣,幾乎都是讓投資人「賺了利差,卻大大賠了價差」。

建議五、注意投資型保單的費用收取,成本越低越好。儘管同樣都叫做「投資型保單」,但每一種(變額年金、變額壽險、變額萬能壽險)與每一張保單,所收取的各項費用都不一樣,建議保戶最好綜合性的加總及比較才好。

建議六、優先選擇有「下檔保護機制」的保單。有關「下檔保護機制」分為兩種,一種是針對「帳戶投資」,另一種則是針對「保險保障」。先以帳戶投資部分為例,目前,各家壽險所推出的類全委保單,多數都採「固定提撥」的方式。

但在「固定提撥」部分,還有分「固定息率」及「固定息」兩種(請見筆者之前的專欄《「我是有錢人」迷思608》買類全委投資型保單,是退休規劃的total solution?!https://fund.udn.com/fund/story/7488/5294095

簡單來說,當保單帳戶價持續向下之際,「固定息率」撥回的保單,比較不容易讓保戶「有更多配到本金的機會」,但是,它對於「避免讓保戶配息配到本金」的保障效果,仍然不如「有下檔保護機制(也就是「當保單帳戶價值低於一定金額以下,就不啟動撥回機制」)」的保單。

至於保險保障部分的「下檔保護機制」,則是指「自動隨年齡調降保額」的批註條款。這是因為金管會為了加強保戶的保帳,自2007101日起,要求所有新發行的投資型保單,其「死亡給付」除以「保單帳戶價值」的比率,必須符合下表四的標準。

 

表四、投資型人壽保險商品死亡給付對保單帳戶價值之最低比率規範:

 

死亡給付除以保單帳戶價值比率

40歲以下

130%

41-70

115%

71歲以上

101%

資料來源:金管會(https://law.fsc.gov.tw/LawContent.aspx?id=FE060893

 

而有此批註條款的投資型保單好處在於:當保戶年齡越來越高,且危險保費越來越貴之餘,保險公司會主動幫保戶調降保額,以免被收取太多的危險保費。

也許讀者會說,這種批註條款,又不能讓保戶的危險保費支出降為零。話是沒錯,但是至少,它能夠幫助因為忘記自己主動調降保額的保戶,讓危險保費支出降到最低水準。

 

《免責聲明》本專欄所提供之資訊,均由作者自行蒐集並撰寫完成,所有觀點僅為個人對市場的看法,並非任何投資勸誘或建議。若有引用數字及相關計算,均已力求精確,惟不保證其正確性,也不作為任何投保或購買的建議,對此不負任何法律上的責任。另外,本專欄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