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21年7月22日 星期四

《「我是有錢人」迷思628》投資理財所為何來?不過求其安心而已~

 世間上許多事,一旦「該解決而未解決」,它就會不斷地對當事人進行騷擾,不會輕易饒過或放下。一直到人們願意真正、誠實地面對,並且徹底解決了之後,方肯罷休及收手。

例如713日,一則「南非幣大貶」的新聞(https://m.moneydj.com/f1a.aspx?a=44fcbb6a-9e40-4c3c-aefa-3c14007edaef)曝光之後,又讓南非幣定存戶及共同基金投資人「神經再次緊繃」。然後,一位原本就有買南非幣計價月配息基金,但一直都不願意「認賠」的朋友,看了新聞後又再次問筆者「該怎麼辦」?

話說南非的爆動頻仍,早就不是什麼金融投資市場上的新鮮事了(https://www.toutiao.com/i6984852591331082764/?tt_from=copy_link&utm_campaign=client_share&timestamp=1626321715&app=news_article&utm_source=copy_link&utm_medium=toutiao_android&use_new_style=1&req_id=2021071512015501013516014817003E21&share_token=040d781d-b917-4d44-b88b-b0ad73139eed&group_id=6984852591331082764&wid=1626358534174)。只是,遠在數千公里遠,只有1/3南非人口的台灣,卻幾乎是世界各國裡,「最愛用錢實際支持南非」的國家。

單以南非幣計價的境外基金為例,金額就近3000億台幣的規模(20215月底資料)。在所有國人持有境外基金規模(3.8兆多元)之中,就佔了將近1/10。而南非這個國家,根本還未列入「歷年台灣前10大貿易伙伴(https://zh.wikipedia.org/wiki/臺灣經濟)」之中。

新聞曝光之後,筆者跑去境外基金觀測站(https://announce.fundclear.com.tw/MOPSFundWeb/STA43.jsp)裡,將國內以南非幣計價的基金規模,與「南非幣兌台幣走勢圖(https://invest.cnyes.com/forex/detail/ZARTWD/history)」資料進行比對,然後,發現一個非常荒繆的現象。

目前在網路上,還找不到「南非幣兌台幣」更早的數字,最早只看得到20021月的資料。在南非幣兌台幣最高匯價的2004年(一南非幣兌5.65元台幣),境外基金觀測站裡有關南非幣計價的基金規模,還沒有任何統計數字。

一路到20123月之後,南非幣進入一大波,長達8年跌勢的序幕開始,基金觀測站裡,也都還沒有國人購買南非幣基金的資料。一直到跌了一年之後的20134月,才開始有「以南非幣計價境外基金」的統計數字。那個時候,國人投資南非幣計價的境外基金,才不過少少的11億台幣。

非常難以合理解釋的是:在南非幣兌台幣長期大跌8年(跌幅是58.29%,等於只剩不到一半的價值)的這段期間,國人所持有的南非幣計價基金,居然是持續爆增。到今(2021)年5月的統計資料,國人還持有近3000億元(規模最高是201912月的3233多億元)的南非幣計價境外基金。

其中唯一「比較說的過去的理由」是「去(2020)年南非幣兌台幣出現一波「小升」。但事實上,2020年全年南非幣兌台幣並不是「小升」,反倒是「小貶」。

因為年初南非幣兌台幣還有2.02,到年底(121日)時,就只剩下1.94。所謂的「小升」,只是在20205月貶到最低—1.59時,匯價開始緩慢回升到年底。

從事後的角度來看,去(2020)年5月之後的「小升」,不但不是加碼進場的時機,反而應該是「南非幣越升,越應該減碼,讓自己少點損失」的大好時機。但是從以下兩張圖中,可以看出台灣投資人「勇敢反向操作」的個性—「南非幣只要往上升,進場買進南非幣計價境外基金數額也越增」。

 

資料來源:https://invest.cnyes.com/forex/detail/ZARTWD/history

 

資料來源:https://announce.fundclear.com.tw/MOPSFundWeb/STA43.jsp

 

撇開去(2020)年單一年度的資料,整體來看,國人8年來持有南非幣計價境外基金規模,持續暴增了近300倍。個人猜測理由有二,一是因為外幣定存匯損嚴重,理專為了穩住客戶,就「鼓勵」客戶「轉買」以「外幣」計價的境外基金。

猶記得筆者30年前開始記者生涯時,那時的國人就開始瘋外幣定存及外匯保證金,熱門標的不外乎是「高利率」的澳幣、紐幣與南非幣。儘管一直以來,筆者與當時所在的媒體,都不斷耳提面命投資人:千萬不要「為了利差,大賠匯差」。

但這麼多年下來,台灣投資人卻從未自「外幣高利差抵不上匯差」的慘痛現實中清醒過來。於是,高利外幣定存在台灣,一直具有穩定而龐大的市場佔有率。

所以,許多台灣人的投資部位,只不過是由純外幣高利定存,轉到以這些高利貨幣計價的共同基金或保單身上。這也是為什麼明明台灣人不太可能到中國大陸、澳洲、紐西蘭及南非退休或工作,卻持有非常高金額這類外幣計價境外基金及保單的原因之一。

當然,就算是巴菲特,也很難每次投資決策都正確無誤。且在這一段高利貨幣匯價持續下跌過程中,國內投資人並非完全沒有「提早出場,讓損失不致於擴大(停損)」的機會。

只不過,儘管各個金融機構雖然會在分析中,不忘提醒存戶「莫忘匯差風險」,但仍舊不斷向存戶發出「匯價已跌到低點」,可以「逢低進場買進」的訊息。

筆者這次還找出在2006年時,曾有專家預估南非幣在4.7元以下「可以低接」。但事後的結果卻是:除了最高曾到5.03元之外,南非幣匯價之後就一路走低,4.7元不但不是個買點,還是「中長期最佳的賣出高點」。如今,南非幣兌台幣跌到只剩下1.93。等於是說:如果投資人在那時「勇敢停損」,就不用承受近6成的匯兌損失了。

而將「外幣定存」轉到「外幣計價境外基金」,除了可以幫銷售金融機構,「穩住(應該說是「鎖住」)」客戶的資金外,筆者反覆聽到的一個極佳行銷話術就是:由於投資的標的都是高收益債,投資人就算本金虧損,反正年配息率達到789,甚至10幾趴,投資人光是「定期領高利配息」就可以滿足了,也不用去思考每月現金流(配息),或本金「是否會縮水」的問題。

但是,以上兩個理由看似「完美」,實際上則是破綻處處,完全經不起任何專業投資理論的檢驗。首先以「外幣定存產生匯損,就轉往同一外幣計價的共同基金」為例,從投資學的角度,完全就是錯誤的決策。

因為每一本投資學教科書上,都只會教導投資人在面臨虧損時「設立停損點」,並且「儘快停損」,而不是「從某一個賠錢貨,換到另一個同樣賠錢機率的標的」上。會這樣做的,只是「駝鳥心態」作祟,不是理性而正確的投資決策。

其次,就算投資人將外幣定存,轉往「可穩定配息」的南非幣計價高收債上。投資人一樣會深受匯損的影響,而且會因為匯損嚴重,讓自己面臨「可能每期所領配息,完全是從自己本金中所配發」的下場。

筆者之前聽過不少投資人,傻傻聽信理專的「洗腦」說法是:投資人別管「會不會配到本金」,反正是高齡退休族,只要每年、每月都有配息可領,生活只要過的去,幹嘛要考慮「配息會不會吃到本金」這回事?

如果投資人有這樣的想法,筆者只能說這樣的投資人,恐怕終此一生,都不可能學到正確而專業的投資理財。因為首先,沒有人能夠說的準,自己的「餘命」還有多少年?然而在醫學科技越來越發達的今天,長命百歲的機會肯定是非常大的。

所以,現在還有持續領到配息的高收債投資人,只不過是在跟「時間」與「貨幣未來貶值速度」賽跑而已。也就是說,投資人必須天天祈求自己真能在有生之年,年年月月都能領到高收債基金的配息,既不會縮水,本金也不會「配到光」。

然而很殘酷的現實是:南非幣計價高收債基金的投資人,其實是面臨兩大風險。一是南非幣匯價持續走跌的風險,其二是高收債爆出違約的風險。所以,就算第二個風險(高收債違約)不會發生(同時發生的機率低,不代表不會發生),單單是「匯價走低」的這一項,就是個沒有人能夠說的準的大風險。

也就是說,投資人就算刻意忽視「本金有沒有」的風險,卻不得不重視一個現下,最重要且必須面對的風險就是:每月配息的大幅縮水,有可能影響正常生活。

筆者了解,有很多國人(特別以退休族為例)之所以買高收債基金,不論是直接投資基金,或是透過投資型保單連結,最主要就是看重它「按月配息」的方式,等於是讓自己每月有一筆固定的收入或生活費。

但是,以南非幣近20年來的走勢觀察,幣值已經跌了65%,等於投資人單是一年的匯損,就有3%以上。以一年配息率平均8%、9%為例,等於每月生活費要縮水1/3到一半。

根據《鏡周刊》的報導:「以國人持有最多的某檔南非幣計價基金為例,近3個月原幣報酬率為2.88%,但同期間台幣報酬率僅剩0.81%,等於被匯率吃掉7成報酬,匯率風險不言而喻。而其他熱門南非幣計價基金,也都存在匯差吃掉報酬的情形(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210719money002/)」。

筆者很想知道:假設投資人退休之後每項開銷都「省不得」,那麼,當一個月收入來源短少1/3到一半時,這生活該如何過下去?而這樣「暴漲暴跌」的收入,可能會是退休族群唯一,且最主要的來源嗎?

看到這裡,也許讀者會說:「未來的事,連經濟學家都看不準,妳怎麼可以那麼賭定地『看空南非幣』,並且認定我投資南非幣計價的高收債基金,就是一盤徹底錯誤的決定,必須痛定思痛去處理掉」?

筆者不是神,不可能預知南非這個國家的未來,以及南非幣未來的走勢。但是從過往的歷史來看,只要列入內戰、內亂頻仍的國家,該國的經濟幾乎沒有可能仍然保持繁榮與復甦的。

再說了,筆者也許沒有多大能耐,可以預測未來各國匯率的走勢。但是,筆者唯一奉行的投資理財重要原則之一就是:任何投資,都要能讓自己「心安理得」、「睡的著覺」。如果一檔投資,會讓人成天擔心本金會不見、每期配息會縮水,它就不會是「應該且值得投資的標的」。

筆者向來就堅信:一樣投資工具能不能投資,不是看「可能最高報酬率」,而是看它「在最壞虧損狀況下,自己能不能承受」?以及「這種『最壞狀況』發生的機率是高是低」?

如果這世界還有「較為安穩」、雖然報酬率低一些,但卻可以讓投資人安心睡覺的標的,也才是絕大多數「只求生活過的安穩」的民眾,最應該投資的標的。因為世界是很公平的,會提供較高、超出市場合理報酬率的標的,絕對具有高風險。且現在沒有發生的風險,並不代表它永遠不會發生。

當然,世間沒有後悔藥,筆者也沒有要求所有買南非幣計價月配息基金,或是類全委保單的人,現在就把這些標的「通通賣掉」。只是可以趁這個時候仔細思考兩件事:

首先,這筆錢到底佔自己資產多大比重?不是只有南非幣計價標的,還包括所有號稱「高利」的商品,像是以高利貨幣計價,以及投資在高風險高收債的標的,通通要列出來。理由很簡單,這些都會是投資人日後,三步五時「爆雷」的標的。

其次,假設這些錢不見了,或是日後有個風吹草動時,自己會不會睡不著覺?如果會,筆者真的會建議「早早處理」,才能永絕後患。除非投資人認為「錢就算賠光」也無所謂。當然,停損一定會造成損失,有損失,一定會造成投資人的「心痛」,但是,從個人及財務健康的角度來看,「短痛」永遠比「長痛」要好。

個人認為,投資如果會讓自己三步五時「睡不好覺」,那麼,先別管它會不會漲上了天,都別去「沾」了。更何況,這世界又不是只有「高收債商品」一項可以投資。

筆者認為會讓投資人「吃不下飯、睡不好覺」的投資標的,還是儘早「斷捨離」掉。而找一個報酬率雖然沒那麼高,但報酬率相對穩定、可靠,且不會影響正常生活作息的標的,才應該是每個人進行投資理財的初衷。

當然,所謂的「換股操作」,也絕對不是「隨便換就好」,一定要「慎選標的」。筆者對於想要領取固定配息收入者(退休族群)的投資建議有兩個:其一是「儘量以『生活環境所在地』為投資標的選擇」。以生活在台灣地區為例,主投資重心就要放在台灣。因為「收」、「付」都是台幣,才能避免匯損的困擾。

但是要特別提醒投資人的是:所謂的「投資台灣」,不是只有選擇「以台幣計價」的投資標的而已,而應該是「投資組合標的也在台灣」。因為如果只是選擇「台幣計價標的」,但是投資內容都是其他國家、地區或產業,一樣還是會有匯損的問題產生。只不過,投資人通常很難察覺。

其二則是「標的分散」。因為唯有投資標的儘量分散,才能夠避免「重押單一投資標的又選錯」的窘境。就像政大教授周冠男一直舉的例子:投資就像大海撈針,既然投資人很難精準選股,他認為最好的辦法,就是把「整個海給買下來(例如買複製整個台股指數的0050 ETF)」,這樣,就不用擔心「沒買到那根針」。

最後,筆者還想順便解說一下,過往有不少買高收債基金的讀者,都會跟筆者「訴苦」說:「只有高利率貨幣的高收債商品,才能撐起自己每個月的退休開銷。而像國內那種年化報酬率不到10%以上的標的,根本不足以支撐我的日常開銷」。

對此,筆者永遠的回答都是:當讀者的問題,是出在「退休金存不夠」的問題時,解方只有「降低自己日常生活水準」這一條路,而不是去買「看起來年化配息率很高,但會被匯損嚴重侵蝕掉」的這些高收債商品。否則,就絕對是「倒果為因」的錯誤做法。

當然,這些朋友還是會繼續說:「沒辦法,我的生活水準已經降無可降,而其他投資工具報酬率算來算去,就是無法提供較高的月配息」。那筆者只能說,投資人不論買不買高利貨幣計價月配息基金,都已經沒有啥差別了。

因為,當嚴重的匯損,吃掉投資人大半的配息收益時,生活一樣會「過不下去」的。在這種情況之下的民眾,單單是買所謂的「高利貨幣計價的固定配息投資標的」,也只是把自己,推向一個不知何時會「爆炸」的高風險投資標的上而已。筆者相信,那絕對不叫「解決問題」,只能算是「賭自己的運氣好壞」而已。

 

《免責聲明》本專欄所提供之資訊,均由作者自行蒐集並撰寫完成,所有觀點僅為個人對市場的看法,並非任何投資勸誘或建議。若有引用數字及相關計算,均已力求精確,惟不保證其正確性,也不作為任何投保或購買的建議,對此不負任何法律上的責任。另外,本專欄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如果讀者有任何投資理財方面的問題,歡迎留言,個人將以最快的速度回覆。
但要提醒讀者的是:由於主管機關相關金融法規的限制,個人無法針對個股價格或指數進行買、賣點的預測與建議。在此向您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