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陣子,有媒體引用美國美國新的研究調查指出,如果擁有蘋果公司的iPhone手機或iPad平板電腦,就代表這個人可能很有錢。而在筆者的朋友圈,不少人看到此新聞便開玩笑地表示:「自己『很窮』,所以買不起iphone」。
而在該報告被轉貼到台灣的論壇批踢踢上後,也引發不少網友的討論。有媒體整理了許多人的存疑留言,包括「台灣多的是打腫臉充胖子買的」、「看開啥車不是更準,但很多名車都是租的」、「不少大老闆用安卓,算窮人嗎」?簡單來說就是:認為一支iPhone雖然貴,但不至於代表收入很好。
隨著這個「擁有iphone是有錢人」的爭議話題,讓筆者想起之前看過一位日本住持—枡野俊明所寫的《不為錢煩惱的老後》書中,作者特別區分了「簡單生活」與「節儉生活」的不同。
根據枡野俊明的定義,所謂的「節儉」是指在金錢價值觀上,完全是以「便宜」為最重要的選擇;至於「簡單生活」,則是「嚴格地只買必要的東西」。
依照枡野俊明的說法,「簡單的生活不是用錢小氣,卻胡亂地買了沒有必要的東西。嚴格挑選生活中使用的必需品,對必要之物不惜花錢,這是用心過生活」。
而筆者的觀點則是更進一步地認為,一個過上「簡單生活」的人,並不是完全不買「價格高」的商品,而是每一分花費都要精打細算。其重點不是單純「比價格低」而已,而是比品質與比耐用。
例如筆者之前為了省錢,買了一個便宜的打蛋器來做甜點。雖然用是能用,但是效率真的不高。例如一個戚風蛋糕的蛋白打發,用便宜貨的打發時間就是要很久,就算機器已經很燙手了,效果也沒有頂好。且更重要的缺點是:沒用多久就壞了。
之後,筆者在附近烘焙器材店裡,遇到一位烘焙同好,她就建議筆者,千萬不要挑那些「便宜貨」。因為她最早也是認為,「做蛋糕的攪拌器,不過就是『打個蛋』嘛,需要花個幾千元嗎」?
但在實際使用之後,她才認清「一分錢、一分貨」的硬道理。「因為真正品質好又耐用的攪拌器,不但很輕鬆就能把蛋白打發到最佳狀態,又能省電,還不容意『用沒多久就壞,需要再換一支』」,她說。
回到本文的重點,筆者認為,不懂得真正精打細算的人,身邊所有物品都只挑「高價」而買的人,只不過是個「不懂得用錢」的有錢人;相對的,如果只顧著買便宜貨,充其量也只能算是真窮人而已!
那麼,該如何做一個「可以過簡單生活的有錢人」呢?這可以從兩方面來談。前者的「過簡單生活」,主要與當事人的生活心態與心境有關。就像枡野俊明所說的,消費不是為了「炫耀」,而是「自己合用就好」。且最大的重點就是「當花則花」,並且「不以價格或品牌的昂貴,而是以使用品質與期限為購買衡量標準」。
至於後者的「有錢人」,最重要的關鍵就在於「方法正確」。而要成為有錢人,什麼錢是不能省,一定要花的呢?筆者認為有以下幾項:
首先,是每月必須儲蓄及投資的錢。
其次,則是為健康。這是因為,假設身體不健康,至少此生的花費恐怕不會少,再加上天天與病魔對抗,哪還有心情及體力去「賺錢」?如此一來,距離有錢人的距離,就自然是「越來越遠」。
更何況,身體健康的投資報酬率,也比一般金融投資來的高。所以,筆者向來就非常不建議那種「為了要存一棟房,可以讓自己每天只吃白土司」的存錢方式。也許房子是存到了,但健康絕對會因此受到不可回復的深遠影響。
再者,是投資自己及人際關係的花費。筆者之前看過不少成功人士,他或她的成功,才華與能力自然都在一定水準之上,但最重要的是:在人生從低職位、低薪水,成功跳躍到下一個更高水準之際,「良好的人際關係」通常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而這,常常是許多初入社會的年輕人,想不到與想不透的事。他們通常會認為:自己的才智不比人差,為什麼好機會總落不到自己頭上?筆者認為其中的最大關鍵,就在於「人際關係是否到位」!
也許讀者會誤以為,要維繫良好的人際關係,難道就「不能不花錢」?或是「一定要常找重量級人士吃吃喝喝」?老實說,如果已經是業界的重量級人士,撇開他們是否有空與不相熟的人「吃吃喝喝」的問題,他們見多視廣,也未必看得上一般的普通吃喝。沒多少薪水的年輕人,根本沒能力支付得起。
所以,重點不在於「吃喝及送禮金額的高低」,而只在於分享及送禮能否達到「讓對方印象深刻」,卻又是「禮輕情義重」的境界。而其中的竅門,就在於「是否有識人之明(確認是值得建立良好關係的對象)」,以及「對對方的細心觀察是否入微」了。
而且更重要的是:許多最有用的人脈,不見得是業界的重量級人士,長久一起工作打拼,又能建立起革命情感的同輩或晚輩,在此生的工作職涯當中的「助力」,恐怕還更為直接與重要。
此外,在人際關係上下功夫深耕,以便有朝一日成為自己「跳大級」的伯樂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自己如果不是一匹千里馬,伯樂也沒那個心思在「推上一把」。所以,好的人際關係與自我能力高低,絕對是正相關的。
當然,既然要成為有錢人,會有「必須花、不能省」的錢,那麼,「要盡量控制,非不得已不花的錢」,又是什麼呢?筆者認為有以下幾項:
首先,沒有正投報率的負債。請注意嘍,這裡面不是說完全不能舉債,但舉債的前提必須是「有正報酬率」。記得筆者有位從事業務的朋友,手頭並不寬鬆的她,從大學畢業之後沒多久,就貸款買了一台車。
而促成她貸款買車的重要關鍵就在於:有了這部車,她便可以來回台北及新竹科學園區,以服務更多老客戶,當然,也能帶進更多的新客戶。所以,雖然車貸是一筆負債,它卻是值得採用,有「正報酬率」的貸款。
其次,不使用信用卡分期付款,或是店家所舉辦的「分期免利息」活動。記得之前筆者去三C賣場結帳時,聽到一個非常誇張的消費行為。收銀員說他最近遇到不少年輕人,是連購買299的電池,都要求「刷卡分6期付款」。
老實說,假設年輕朋友們養成了「凡事都來個分期付款」,就算每一期都能繳清信用卡帳款,不動用到循環信用,但「無息分期付款」的本質,就是一種「虛胖」的消費,容易讓付款人沉醉在「收入不多,卻可以享有更高消費」的假象之中。老實說,並不值得鼓勵及學習。
最後,如果是讓身心放鬆的純消費,不是不能花,而是要盡量避免,至少要控制在每月收入的5%以內。因為,完全不設這樣的花費,很容易讓一個人的身心「繃」得過緊,生活及工作反而變得無法放鬆與欠缺動能。
但是,假設「純粹消費」的比重設得太高,那麼,在「其他儲蓄及投資」都很難有效達成之下,筆者認為終此一生,恐怕都很難成為一位「能過簡單生活的有錢人」了。
《免責聲明》本專欄所提供之資訊,均由作者自行蒐集並撰寫完成,所有觀點僅為個人對市場的看法,並非任何投資勸誘或建議。若有引用數字及相關計算,均已力求精確,惟不保證其正確性,也不作為任何投保或購買的建議,對此不負任何法律上的責任。另外,本專欄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如果讀者有任何投資理財方面的問題,歡迎留言,個人將以最快的速度回覆。
但要提醒讀者的是:由於主管機關相關金融法規的限制,個人無法針對個股價格或指數進行買、賣點的預測與建議。在此向您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