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18年4月19日 星期四

《「我是有錢人」迷思563》隱含的風險與成本,是投資時的最重要考量!

 喜歡吃甜食,但也關心飲食健康的筆者,最近興起「不如自己動手做甜點」的想法。因為,唯有自己動手做,不僅可以降低相關開銷,也才可能將甜點裡油與糖的使用量「降低」,以符合「少油、少糖」的健康飲食觀念。

但真正手做甜點之後,也才發現市售甜點裡,油與糖的使用量之「驚人」。因為筆者最後「既顧得上健康,也還算合口」的配方是:將砂糖換成較健康的純蜂蜜,並將份量減到食譜的6成,再用健康的橄欖油取代奶油,並將份量減到8成。

不過,這已經是減量的極致了。一旦份量再減,甜點的口感就完全「走味」,變得非常難吃。意思就是說:市售點心要甜蜜、好吃、讓消費者願意繼續「掏錢購買」,就絕不可能「顧得上健康」。

筆者也才終於領悟到,過去喜愛甜點的自己,吃到的不全是蛋與麵粉,而是同時吞下「高量」的油與糖而不自知。更不要說甜點裡,還可能添加了許多有害健康的化學香料、反式脂肪...等。

其實,不要說市售的各種食品或點心,投資理財世界中,也存在著許多看起來無害,或高舉「低或無風險、高報酬」的旗幟銷售、號稱「適合各種年齡及族群」的標的,實際上卻「並未如此」。

舉例來說,上星期筆者在個人經營粉絲團中,轉PO了一篇有關「類全委保單適合什麼人買」的媒體文章,並列出了幾點個人的看法。之後,便有多位朋友來信詢問這些近來賣到爆的相關商品。

有的是還沒買,但受到理專的推銷,覺得好像「這麼好的商品『不買可惜』」;有的則是買了類全委月配息保單後,不但配息越來越少,每月的各種費用成本也「相當驚人」。

例如有位朋友就寫道:「我2014年買至今,雖每月都有提撥利息入帳戶。但從原本7000(也只一個月)到現在4000已快腰斬,且這利息應該也是來自於我的本金。因為,它的績效都是負的。我的理專說標的維護費、行政管理費一年約扣130004000」今年底扣完就不再扣之後扣的其它管理、手續費是扣終身(一年約12千)。也就是說,雖然每月有配息,但越配越少且績效一直不好。再加上每月扣的手續費和代操費,真的如妳所說本金都被腐蝕掉了。因此,很想聽聽妳的看法,如果妳是我的話妳會怎麼處置這張保單呢」?

筆者除了要她參考之前寫過的這篇—《「我是有錢人」迷思460》手中買了多年的投資型保單,到底該留?不該留?!(http://swlee0630.blogspot.tw/2015/04/460.html)文章外,還有以下兩大值得同樣對此商品有興趣保戶參考的回覆重點:

首先,不論是屬於類全委投資型保單的「變額年金」,或是屬於傳統型的「利率變動型年金險」,由於全都是「遞延年金」型,所以,不論是已退休、未退休,或是年齡大、年齡小,全都不適合購買這種保單來「退休」。

理由就在於:遞延年金險的意思,就跟之前民眾買的儲蓄險一樣,風險沒有很高,但,報酬率就是只會比銀行定存「高一些」,如此而已。但是,在市場利率不可能太高、退休時間也固定、低薪且成長機率普遍不高之下,民眾在籌措退休金時,必須「儘量提高報酬率」才行,而不是將退休基金,放在一個「報酬率只比銀行定存好一點」的「極保守」項目。

在此,請讀者先不要刻意抓筆者的語病,筆者不是要民眾「為了獲利,而不顧風險」,而是在「可控制的風險之下,儘量拉高投資報酬率」。如此一來,也才能在既定的時間裡,籌措到足夠的退休金。

正因為還沒有退休的人,還有一份薪水收入來源,不但不需要靠這張保單「提供固定生活費」,反而更需要趁著還有投資資本的時候,以穩健、積極的方式將退休基金「極大化」。

所以,這種保單既不適合「年輕人(因為要額外付一筆代操費,就算是沒有保障,也沒有投資的年輕人,應該買的是一般的投資型保單,例如變額萬能壽險,而不是這種類全委保單:另一理由在於:有收入的年輕人,需要什麼「月配」?)」,也不適合「已經退休,每月完全仰賴這筆『定期提撥』費用過生活的退休族(因為所謂的「固定提撥」,完全「不保證每月一定會提撥」)」。

且更重要的是:因為「定期提撥」是發生在「年金累積」期間。所以,除非保能選擇「每月不領錢,而將這筆現金流滾入繼續投資」。否則,「在年金累積期就開始有現金流」的類全委保單,連尚未退休人士都不適合(因為還未退休、完全不需要這筆錢的人,如果沒有妥善「保存」,錢就很容易花光)吶~

至於「已經退休的人,也不適合買遞延年金險」的答案也非常清楚—既然已經退休了,就代表需要一筆固定的生活費來源,那麼,還不能馬上領到年金的遞延年金險,怎麼可能是個最佳的選項呢?

另一個讀者可能想到的問題是:妳作者建議在真正退休前,不要買投報率低的遞延年金險,而應該找尋其他投報率更高,但風險相對穩健的標的,那麼,另一種最近夯到爆的連結「目標到期債券基金」的投資型保單,應該很適合做為「籌措退休金的準備」吧?但筆者認為,這種看似「低風險、高報酬」的標的,仍有以下4大問題:

一、它並不是純投資,而是保單的一種。因此,保戶的實際投報率,還得扣除一些保險及投資的相關成本。以目前看到各家「連結目標到期債券基金的投資型保單」資料來看,其所扣的「保費費用(由保險公司收取)」並不低,最低(例如申購300萬元以上)是3.5%(如果購買金額不高,費用成本還更高)。

除了保費費用外,保戶還要支付一筆錢給基金公司。其中,基金經理費差不多第一年要3%,第二到第六年每年0.6%6年加總起來就要6%;保管費6年下來總共是0.72%。以上費用相加除以6,等於每年要1.7%左右。這意思就是說:保戶的投資獲利,每年固定要減掉1.7%,才能真正「入袋」。

二、目前保險公司推出的標的,並非只有變額年金,還有「變額(萬能)壽險」。這會衍生出的一大問題是:保戶要多支付身故、全殘保障的「危險成本」,且這筆費用是「年齡越大、扣得越多」。而這所代表的意義是:保戶的投報率得跟著降低。

三、由於連結基金都是投資在「目標到期債券」,因此,保戶持有(投資)期間,就是跟著債券的到期日而走。目前各家公司推出的保單,幾乎都是「6年到期」的債券。

簡單來說,保險公司推出這樣的商品,就是拿來替代之前被金管會嚴格限制之下,因為投報率(IRR)極低,而變得不具吸引力的「短天期儲蓄險」而已。

只不過,它換成了一個「假設報酬率較高,但有到期日」的投資標的,而在到期之後,保戶還要另外找尋值得投資的標的。除非、除非,保戶距離退休時間,就剛剛好是「6年」的期間。

四、不保證獲利,且外幣保單有匯兌風險。雖然此商品號稱「風險非常低」,但,它也並沒說有「保證獲利」,DM上給民眾看的數字,全都是「預期報酬率」。且連結「目標到期債券型基金」的保單,幾乎都是外幣計價。所以,保戶的投報率,還增添了匯兌上的風險。

也許讀者會說:我就是沒時間做功課,過往投資績效也很差,從來就是賠錢而沒賺錢過。所以,我只能投資這種「比銀行定存收益好一點」標的。對此,筆者只能說:投資人要有心理準備,最後的結果,能與存銀行定存差不多。

更何況,「不得不為之」,並不等同於「適合購買此一商品」。且就算「不得不為之」,也一定要記得拿起計算機來敲一敲,確認扣掉一筆不小的費用之後,拿到保戶手中的錢,是否能比存銀行定存,或其他安穩投資標的還要多?

如果不行,投資人為何執意要投資此一商品?因為,筆者不建議一般民眾,購買這些商品的另一重要原在於:不論是「代操」、「保本」、「月配」或「有擔保」...等功能,都有極高的隱含成本,等於是民眾看到的獲利,並不是真正能入袋的數字。

以類全委保單為例,各家保單的委託投資帳戶,一年費用率就要1.7%(內含,從淨值中扣除)。先不論所謂的「月月配息」,是否真的「每月配的一樣多」,或是還有可能是來自於自己先前所繳的保費(本金)。

根據許多讀者說法是,他們通常都是等到配息率越來越低、績效越來越差時,才發現原來包括代操費用、保單行政管理費...等一一扣下來,真正落入自己口袋的金額已所剩不多。

也許業者、業務員及理專都會說:保險公司也是營利事業,既然提供以上的各種「保證」,收取一些費用當然是非常合情、合理的。天下哪有白吃的午餐?

這話是沒錯,但是,有沒有一個銷售人員,肯清楚告訴被推銷的保戶這個事實?特別是相關費用一扣,每年都至少是1%以上,而現在的銀行一年期定儲利率,也不過就1%左右吶。

且根據筆者對於來詢問讀者的對話中了解,他們並沒有獲得以下兩大重要訊息。其一是保戶一定會被扣掉的費用;另一個則是「除了保證的身故、全殘保障」外,其餘投報率全都不保證。

以上只有兩種可能,其一是銷售人員刻意忽略此一會影響客戶購買的重點,而只講「可能的較高報酬及所有保障」;另一種則是「保戶一心只想獲利,根本聽不進去業務員,本就已經講的很小聲的『風險』及『費用成本』」。

但不論是以上兩種的哪種可能,對於不適合此一商品的人來說,可能就是一場投資理財的災難。因此,筆者最後還是想給對這些市場熱銷商品有興趣的讀者,以下4大忠告:

一、所有商品的設計,都有其適合對象,一旦不適合,千萬不要「勉強在一起」。這就跟夫妻結婚一樣,不適合的人硬要湊在一起,就算只生活一陣子,恐怕結局不但不會「美好」,還會生出更多的「怨言」及「不滿」。

二、這世上沒有不能做的投資,只有「你將會付出多大成本」?!因此,有些投資商品的選擇,根本無關投資決策,只要看手續費等成本,就可以決定「不必買」了!

三、凡是投資,就一定有風險。如果你沒看到,不是業務員刻意沒說,就是你故意縮小它的危害。

四、如果不想承擔風險,你就必須支付成本、吐一些報酬回去!假設你想什麼風險都不付、什麼好處都想要,其結果就是投報率只能跟市場利率一樣,不可再多了。特別是當整體獲利不變之下,之前看起來「很令人欣喜」的獲利,就會減少很多!

 

《免責聲明》本專欄所提供之資訊,均由作者自行蒐集並撰寫完成,所有觀點僅為個人對市場的看法,並非任何投資勸誘或建議。若有引用數字及相關計算,均已力求精確,惟不保證其正確性,也不作為任何投保或購買的建議,對此不負任何法律上的責任。另外,本專欄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如果讀者有任何投資理財方面的問題,歡迎留言,個人將以最快的速度回覆。
但要提醒讀者的是:由於主管機關相關金融法規的限制,個人無法針對個股價格或指數進行買、賣點的預測與建議。在此向您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