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20年5月7日 星期四

《「我是有錢人」迷思591》中年人好發的突發性耳聾治療與復健,我的保險可以提供給付嗎?

50歲的老周在沒有任何徵兆的情況下,左耳聽力突然大減,幾乎聽不到任何聲音。他很緊張地去醫院就診,耳鼻喉科醫師告訴他,他得了一種原因不明的「突發性耳聾(Sudden Deaf)」。
目前,這種突發性耳聾的標準治療方式,是先進行「類固醇藥物」的治療(口服類固醇或中耳類固醇注射)約一星期,如果沒有效,可以進行第二線的高壓氧治療。
當然,兩種治療方式都不保證老周的聽力,能夠100%完全恢復。但老周如果想要「加強效果」,可以同時進行類固醇藥物及高壓氧治療。不過,由於高壓氧治療健保不給付,且要每次自費約2000元、一個療程共10次下來,就得花費2萬元。
最後,老周只好選擇口服類固醇藥物的治療。治療之後,聽力不但沒有明顯改善,反而耳鳴聲更大、很多聲音都聽不清楚。老周的鄰居知道老周的狀況後就提醒他,既然有買商業保險、保費也繳了這麼些年了,何不利用保險給付,來解決高壓氧治療的費用困擾?
老周先是詢問了自己的保險業務員,但對方跟他說:所買住院醫療險的理賠前提,必須是「有住院的事實」,所以,老周又趕緊掛號去問主治醫師:是否可以讓他住院接受高壓氧治療?……….
對於老周這樣「聽力突然喪失」的個案,馬偕醫院耳鼻喉科資深主治醫師,也是馬偕醫學院聽力暨語言治療學系主任的林鴻清就表示,突發性耳聾是最常發生在40-50歲中、壯年族群中的聽力障礙問題(各年齡層造成聽力損失的原因,請見下表一),且多數是發生在「單側」。像他單單是這一個星期,就收治了3位罹患突發性耳聾的病患。

表一、不同族群常見聽力損失原因及治療方式:
資料來源:馬偕醫院耳鼻喉科資深主治林鴻清醫師、台灣聽力語言學會理事長葉文英
說明:「聽力失能(Disabiling hearing loss)」是指「成年人兩耳聽力都大於40分貝-WHO

簡單來說,只要當事人在3天內,單耳或雙耳三個頻率聽到的聲音,突然增加了30分貝(一般正常人可以聽到20分貝以下的聲音)或更多,就符合突發性耳聾的定義。只不過林鴻清醫師不忘強調,多數突發性耳聾是「原因不明」的。
之所以說是「猜測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內耳血管太細,醫界至今仍無法透過各種檢測(例如照MRI)進行「證明」。所以,一般都是在事後進行歸納與「猜測」,可能是因為「血管堵塞」或「病毒感染」所致。
其中的前者(血管堵塞),通常發生在年紀稍大的人身上,特別是糖尿病患者,約佔了20%血管堵塞型突發性耳聾(也就是俗稱的「耳中風」)的比例;後者(病毒感染)則比較常發生在較年輕者身上的,特別是季節交換之際,由感冒病毒導致耳蝸神經受損所致。
林鴻清表示,一旦發生突發性耳聾,不論是因為「血管堵塞」或「病毒感染」所致,目前醫界的標準治療方式,就是使用口服或中耳直接注射「類固醇」藥物來「抗發炎」。一般治療流程是7天,費用全都可經由健保給付。
而根據林鴻清的臨床經驗,經由類固醇藥物治療之後,約有一半的病患狀況有改善。其中,有一半病患的聽力會「部分回復」,另一半則可以「全部回復」。
假設以上藥物治療沒有效果,第二線的治療就是「高壓氧治療」,但這部分健保不給付,全部由病人自費。當然,如果病患希望提早使用以加快治療效果,也可以在傳統類固醇藥物治療時,就一併使用高壓氧治療。
但林鴻清不忘強調,儘管全民健保會針對突發性耳聾的住院進行給付,目的是讓病患休息及做進一步的相關檢查。但是,由於每間醫院不一定有足夠的空床,再加上突發性耳聾患者,並沒有所謂的「立即性危險」。所以,並不是每一間醫院,都允許突發性耳聾的人,利用「住院」的方式進行相關檢查與治療。
以上這個意思也就是說,就算患者有買商業保險(例如住院醫療險),想要利用住院進行高壓氧治療的方式,而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恐怕是有一定的難度存在的(其他社會或商業保險中,對於聽力損失的給付標準,請見下表二)。

表二、目前各社會及商業保險對於聽力損失的給付標準:
資料來源:各保單示範條款

由於老周感覺自己的聽力「越來越弱」,他其實已經開始擔心,如果聽力持續惡化,那不就得終身配戴助聽器了?那麼,買助聽器的錢,有沒有保險可以理賠呢?
根據林鴻清醫師的說法,一旦類固醇藥物與高壓氧治療,都還未能讓病患恢復聽力,且時間超過3-6個月,當事人就只剩下「復健」,也就是裝設聽力輔助器(助聽器)的份了。至於裝設聽力輔助器(助聽器)的標準,因為根據WHO的說法,當成人兩耳聽力分貝數差於40,就代表此人已經算是「聽力失能(Hearing disability)」,會因為漏聽語言訊息而造成很大的溝通障礙。
林鴻清不忘解釋,如果一個人的聽力能力,是一耳正常,另一耳只能聽40分貝以上的聲音,可能戴了助聽器,也不會有太明顯的效果,所以是「不一定要戴」的。
假設戴助聽器後,聽力狀況持續變差,當雙耳能夠聽到的分貝數大於90分貝時,就需要進行人工電子耳的手術評估;至於部分雙耳聽力只有70-90分貝的病患,當助聽器效能不佳時,也可以評估人工電子耳手術的需求。
林鴻清補充說明,目前這個人工電子耳手術的費用,健保署會全額給付18歲以下兒童;至於人工電子本身的費用,差不多要70多萬元左右。但目前只要符合一定標準的18歲以下兒童,健保就會進行補助。至於18-65歲的青、壯族群,則是由社家署採取「部分補助」的方式,至於補助的金額,一般人是30萬元、低收入戶則是60萬元。
只不過,台灣的健保給付標準都非常嚴格(語言聽力理解能力必須低到只有10-20%,才能獲得政府補助;但很多國外國家建議只要語言聽理解力低於50%,就會建議裝設人工電子耳),不符合健保補助標準的民眾,就只能用自費的方式開刀裝上人工電子耳。因此在現有社會及商業保險理賠定義嚴格之下,一般民眾只能自行吸收相關的風險費用成本了。

Box、聽力損失之後,助聽器該怎麼選?

台灣聽力語言學會(TSLH)理事長葉文英表示,很多人以為,除了少數需要仰賴聽力的職業外,既然聽力損失沒有什麼好的治療或復健方式,頂多只是「聽力變差」,也不會對生命造成立即性或嚴重的影響,似乎可以放著不管。
但她不忘強調,當一個人聽力損失久了,就會出現「口齒不清晰(聽的不完整,就會影響字正腔圓)」與「分辨他人說話的能力降低(聽不到或聽不清楚,就會影響理解力與分辨力,進而不知如何反應)」兩種結果,形成「聽錯別人的意思」,或是「沒聽到,而沒有回應的行為」。所以,聽力受損之後,絕對不能「放著不管」,而一定要透過助聽輔具的協助。
但葉文英也不忘提醒民眾,千萬不要以為只要買了助聽器,所有的聽力損失問題,都可全面解決。因為唯有當聽力輔助儀器「挑選正確」與「使用得好」,配戴起來才有意義。所以,她建議想要購買助聽器的民眾,必須先解決諸如「能否好好使用」、「助聽器的聲音,是否是自己想要的」與「是否能保證每天使用超過6-8小時,讓大腦重新適應被助聽器放大了的聲音」等問題。
葉文英解釋首先助聽器其實就是一種「擴音器」將放大的聲音傳到聽者的耳內,且它的頻率是有局限的。人耳能聽到的頻率範圍在20Hz~20000Hz之間,助聽器配戴者能否聽到某各頻率的聲音,取決於配戴的助聽器能否對該頻率做出足夠的補償,但是助聽器頻率範圍是有限的(沒有辦法將環境中的所有聲音都很好的補償),例如環境中細微的聲音(頻率高的鳴蟲聲音)戴了助聽器,也不一定清楚。
其次,由於助聽器是將聲音擴大傳至人耳,如果每天使用的時間不長,當事人無法熟悉這種擴大後的聲音,也是聽力障礙者不願使用的原因之一(尤其是年長者常抱怨,聲音聽起來不一樣而不願意使用)。所以,葉文英建議聽力受損的民眾,每天一定要戴超過6小時(如果是患有先性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的兒童,每日配戴時間更應該要超過10小時以上),讓大腦熟悉助聽器擴大後的聲音,才能順利改善聽力問題。
葉文英坦言,助聽器畢竟是一個外來物,它的聲音解晰,會比之前聽力正常時所聽到的聲音有所差異;所以,必須每天配戴時間長一些,讓大腦的聽覺能力重新啟動這個重新聆聽的習慣習慣使用新工具、習慣聽到新聲音,才是成功要素。
葉文英建議有需要的民眾,可以去呈列各種品牌的賣場比較、挑選。由於廠商都會提供一段時間的試戴,所以在試聽時,民眾首先就是聽聽看:經過助聽器放大的聲音,是否能讓自己滿意?
其次,也還要實際感受一下助聽器對環境噪音的「訊燥比處理」是否良好(也就是是否環境雜音太多)?或是「遠距離的聲音是否能聽的清楚」?在現場選擇一個最滿意的品牌,再帶回家試帶一週,再決定是否要購買?
再者,雖然貴的表示聲音頻道較多,但她建議可以先買中價位的助聽器,因為它通常3-5年就會壞了。所以,她並不建議第一次使用,就買最貴的。至於更換時間,她認為一般兒童最好3年就換,老人家如果保養的好,5-7年也該換新了(有關人工「植入」與「非植入」型助聽器的相關比較,請見下表三)。

表三、各種人工「植入」與「非植入」型助聽器比較:
說明1:有關助聽器補助的條件(標準)與金額,請見「衛福部社會與家庭署」的相關網站(https://newrepat.sfaa.gov.tw/home/repat-sup/index)。目前有關「溝通與資訊輔具聽覺相關輔具」,共有「A口袋型」、「B類比式或手調數位型」與「C數位式」三種,各有不同的補助額度與補助對象;至於其他補助資源,請見以下網頁:https://www.mohw.gov.tw/cp-88-235-1-45.html
說明2由於每位聽障者的聽力程度不同,對不同頻率的聽力亦有差異,通常高頻聽損就比低頻聽損嚴重,因此最好是對不同頻率區段能各別設定其非線性放大的音準,這種能對不同頻率區段分別放大的助聽器,便稱為多頻道助聽器。其最大的好處是較單頻道助聽器更能符合配戴者的聽力情形

《免責聲明》本專欄所提供之資訊,均由作者自行蒐集並撰寫完成,所有觀點僅為個人對市場的看法,並非任何投資勸誘或建議。若有引用數字及相關計算,均已力求精確,惟不保證其正確性,也不作為任何投保或購買的建議,對此不負任何法律上的責任。另外,本專欄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如果讀者有任何投資理財方面的問題,歡迎留言,個人將以最快的速度回覆。
但要提醒讀者的是:由於主管機關相關金融法規的限制,個人無法針對個股價格或指數進行買、賣點的預測與建議。在此向您致歉!